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幾個病例看中國和美國的精神疾患診治

(2012-02-02 20:22:45) 下一個

《人到四十》觀後感(2 

我對這部片子格外有好感是因為它在精神病房和患有精神疾患的病人上麵下了很大的功夫。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這裏,我可是真的看門道了。我不光在看片子裏描述的綜合醫院生活是不是符合實際,我還在特別仔細看那些關於精神疾患的描述是否合理。總體感覺,這部電視劇關於精神疾患方麵的病例和治療等等雖然有一定的藝術誇張的成分,但是大致沒有離譜。編劇和導演應該不是做這一行的,一定有一個懂精神醫學的人做了很詳細的指導。 

片子中選擇的幾個病例挺有代表性的。白曉燕的那個病是典型的抑鬱症。看梁國輝在咖啡館裏象朋友那樣地跟曉燕談話,貌似隻是朋友似的關心加上普通醫生對病人的問診,比如問睡眠,問有什麽想不開的,其實那些個問題個個都是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所需要問題的問題。這些台詞的後麵一定有精神科醫生在指導,非精神科的醫生都想不出這麽專業的台詞。梁國輝自己去藥房買了一盒抗抑鬱藥,這個情節稍微有點兒不合理,因為抗抑鬱藥物對輕度的抑鬱症無效,對中度和嚴重的抑鬱症才有效。而且抗抑鬱藥需要至少一兩個月才能起效,這在片子中也交代過了。梁國輝又是不太願意主動接受治療的人,所以自己去買抗抑鬱藥吃不太合理。不過,這個小小的不合理,也沒有錯得太離譜,比有些亂編的電影或連續劇強多了。 

影片中的那個因為考大學發病的丁磊,看起來象是一種精神症(Psychotic Disorder)。在美國,遇到這種十多歲的年輕人第一次出現幻聽,偏執的症狀,一般先診斷Brief Psychotic Disorder,通常是生活中有什麽事情刺激病人引起的,病程小於一個月。如果一個月都好不了,但是還沒有到六個月,則診斷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超過六個月還不好的則診斷Schizophrenia,也就是精神分裂症。丁磊的這個情況,應該先診斷Brief Psychotic Disorder。從片中的情節看,後來病程顯然超過一個月了,所以可以改診斷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如果最終病程超過了六個月,則可以診斷精神分裂症。一般來說,精神分裂症需要長期服藥,這一點,在片子中梁大夫也是這麽跟病人和家屬談的。片子中對丁磊的幻聽表現得過於誇張了一些,但是作為一個影視作品,大概也隻有誇張一些才能演出來。另外,感覺丁磊的精神症太頑固了。一般來說,這種新發病的精神症,用上抗精神病藥物,幾天就初步見效,一兩個星期就可以出院了。 

片中的病人普遍都住院很長時間,梁國輝一個開胸手術都完事兒恢複了,華碩眼睛瞎了都等到一個角膜了,估計起碼好幾個月了,很多病人還在那裏住著呢。在美國,一般的精神科病房都是短期的,病人一兩個星期就出院。少數慢性精神病院才會有那些一住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的病人。不過,我也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去北京精神病研究所見習,看到的那些病人有的也在那裏住了很長時間。也許中國和美國的情況不太一樣,中國的精神科住院時間比美國長。 

中國和美國精神疾患的診治有不少差異。比如說,自殺行為,在美國凡是有自殺行為的,比如過量服藥的,一般在內科治療穩定後還要在精神科病房治療後才能出院。但是,我當年在中國做醫生時,如果病人過量服藥,在內科住院洗胃後病情穩定了就考慮出院,如果覺得病人還想不開就讓家屬看著,讓醫生跟病人談談心,多留病人在內科住幾天,沒有送精神病院這一回事兒。在中國,那些送精神病院的,都是很嚴重的,思維完全紊亂的。由於中國和美國精神病院有這樣的區別,也許在中國凡是送到精神病院的就需要更長的時間吧。 

還有,在中國,不論是抑鬱症,還是象丁磊那樣的精神症,家屬和病人都更喜歡認為這些病都是生活的壓力造成的,換換環境或者找人開導開導就好了,醫生也順著這個思路給病人和家屬交代病情。而在美國,更側重講這些病是由於腦子裏的神經遞質或者受體發生紊亂造成的,外界的壓力對發病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美國,精神疾患的治療很強調用藥物治療。在美國,心理治療對焦慮症和中輕度的抑鬱症效果不錯,但是對精神分裂症這類主要是由於受體和神經遞質異常造成的疾病就隻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了。 

片子裏還有一個典型的躁狂症病人,說話快,情緒亢奮,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睡眠減少,不知疲憊,思維奔逸,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什麽事情也做不完,總是虎頭蛇尾的,還特喜歡幹那些刺激的和冒險的事情,完全符合躁狂症的DSM4TR診斷標準。 

那個戰爭狂,有點兒象創傷後壓力綜合征,演得太誇張了,但是挺好玩的。梁國輝的姐夫,那個酗酒的家夥,酒能亂性,把好人變成惡魔,演得也比較誇張,而且急性治療的時間太長了一些。一般來說,對於這種病人的治療,分為兩步,第一步是解決酒精戒斷症狀,大致需要一周時間。過了這一段時間,一般病人就沒什麽緊急情況了,以後的治療目的在於讓病人避免以後複發。 

片中對兩個病人用到了催眠術,用得還算大致合理吧。據我的了解,催眠術往往需要多次使用,影片中一次成功,太神奇了。我也理解,拍連續劇不是拍教學片,如果一次又一次對著同一個病人催眠的話,會把觀眾都催眠了。 

相對於精神疾患的描寫,片中對重症監護病房的描寫的真實性就差一些了。比如有一個場麵,重症監護室裏病床邊隻有一個血透機,還沒有接上,沒有呼吸機,沒有氣管插管,完全不合理,一看就是外行弄的,被河東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本片的拍攝中有一個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內科醫生進行了指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kingfish2010的評論:
這個,沒看到精神病用藥,好象寫了很多其它科的科普文章。還看到這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665490100gmau.html
不太明白是怎麽回事兒。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賈博士的評論:
各自有些走了極端。理解你說的美國的問題。

中國文革時的精神病治療方法是學毛選,那又是另一個極端了。
kingfish2010 回複 悄悄話 河邊兄,你說,我倒是挺好奇國內精神用藥有些什麽。 這個Link是上海的一位醫生的博客,他是很好的醫生在網上非常專業耐心地回答患者的問題。他在博客裏寫了他被抓入精神病院的用藥。
另外我很感興趣你如何想他的Case。謝謝!
http://hi.baidu.com/%C0%F7%C7E5/blog/item/48a92f099845f2920a7b8292.html
or http://blog.sina.com.cn/liqing4206
賈博士 回複 悄悄話 感覺你是搞精神病的。不同意你對中美之間的比較,我還是傾向中國的方法,很多精神問題的確和外界因素有關,我認為人人都有精神問題,隻是每個人的閾值不同,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得病。美國的標準和方法不一定適合中國,最關鍵的是經濟條件不同。精神病患者最關鍵的是家庭關懷,不是藥物。國外醫學並不是那麽讓人滿意,很多經曆過的事,發現還是中國的方法和水平高,國外醫生太按照係統規矩,也太追求經濟效益了。當然,美國,英國,德國,澳洲等醫學也有很大的不同。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amsyrny的評論:
我也是很偶爾有機會從行家的角度看一看門道。現在社會分工細,很多人從事的工作都很專,隔行如隔山,自己領域外的行業我也很不了解。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riverside的評論:

可惜我不是學醫的,這方麵知識很淺薄。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倩女月兒的評論:
河東不精神,河邊精神。
倩女月兒 回複 悄悄話 河東是精神醫生嗎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cloudhk的評論:
躁狂症患者往往覺得自己很正常,你這麽有自知力,沒事兒。
cloudhk 回複 悄悄話 糟了。躁狂症的很多症狀我寫論文的時候就會出現。。。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amsyrny的評論:
美國有什麽藥,網上很容易查到,有一些是寫給病人看的科普性的。我倒是挺好奇國內精神用藥有些什麽。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ghtrose的評論:
哈哈,我在這兒緊著替河東出山做鋪墊,人家河東對我玩的這些沒興趣啊。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雖然是個影評,但學到了很多知識。多謝了。

不知道河邊能否寫幾篇精神疾病方麵的文章,以及介紹一下美國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不是專業的,隻是科普性的文章。

中國富起來後,各種精神疾病顯著增加。我在國內做過這方麵的研究課題,有關數據顯示,高職位、高收入、高學位的“三高”人員精神方麵的疾病發病率非常高。現在,心理健康是一個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下次拍續集應該請河東去作指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