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河邊的“美國蘭州”之旅(九)轉科(續)

(2008-08-05 15:59:55) 下一個

上回書問到,河邊明年MATCH準備選個什麽科呢?先講個故事給大家提醒一下思路。說啊有一個熱氣球上坐著三個視察大員,一個是大法官,一個是市長,一個是州參議員,熱氣球漏氣了,快速往下沉,情況危急,把誰先扔下去好涅?書呆子們當然要在腦子裏盤算誰官更大,誰更沒用,誰比較可惡。其實,這是個腦筋急轉彎題目,把最重的那個先扔下去嘛。

 

 

 

河邊準備報什麽科,以前寫的文章裏已經有暗示,報最有可能MATCH上的嘛。現在住院醫MATCH越來越難了,MATCH什麽科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能MATCH上。現在,還能有我們這些CMG(中國醫學院畢業生)機會的科已經不多了,大致有內科,家庭醫學,兒科,精神科。病理科,神經科,外科也有機會,隻是成功的機會更小些。也聽到有朋友去了婦科,麻醉科的,對於河邊來說,那象天方夜譚一般,隻有敬仰的份,自己是一點奢望也不敢有的。所以,河邊準備選什麽科,答案簡單明了,哪裏要我,我就去哪裏,哪個專業不熱門,我就報哪個。撒大網,花它個幾千塊報名費,我就不信瞎貓還撞不上死耗子了!還沒明白河邊到底要報哪幾個專業?說具體了吧,就是要在內科,家庭醫學,兒科,精神科和病理科中選上兩三個。真想都選上啊,可是一來報名要花錢,二來報的花樣太多了人家會覺得你心太活,太不專一了,也不好。關於這些科的特點,在去年寫的一篇文章中有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老胡談考牌(六)《專業選擇細說》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5&postID=25274

 

 

 

好了,還回來講轉科的故事。老M是原來幹精神科,後來轉到了急診科,因為覺得幹了十幾年,沒意思了,想換一換。老M的故事,在去年寫的小文裏簡單介紹過,這裏就不再重複,僅給出一個鏈接。老胡上崗記(十)急診醫生老M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1&postID=33496

 

在那篇故事裏,還提到衛醫生,正好相反,先做完急診科的住院醫培訓,以後又轉到精神科。這些人為什麽這麽轉來轉去,據他們自己說是想改一改,變變花樣。從我個人角度看,我是不太理解他們為什麽願意重做那麽艱苦的住院醫。美國人就是這樣,想幹什麽就去幹。比如,聽說有人搞經濟做生意掙錢掙到不到四十歲就可以退休享福,卻忽然決定要去上醫學院過一把癮,將來當醫生。在芝加哥郊區有個大公司摩托羅拉,有些年輕人在摩托羅拉公司上班,卻非要住在芝加哥DOWNTOWN城裏,因為喜歡城裏豐富的夜生活。而一些歲數較大,有孩子的人,明明在城裏的什麽銀行之類的工作,卻選擇住在郊區,房子比較大一些,還方便孩子上學。這兩種人不惜每天開車回來兩個小時,也要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可見是人各有誌,蘿卜青菜,各有所好。專業的重要性比住房位置的重要性要高,值得更大的犧牲和付出。所以,有人願意多花路上的時間去住自己喜歡的房子,也自然會有人為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再做一次住院醫培訓。

 

 

 

還有一個從醫學轉到文學的名人,要在這裏提一下,雖然有點超出我們正在討論的醫學內部轉專業的範疇。這個人就是魯迅,他年輕時到日本學過醫學,沒有學完就改做文學了。按他自己的說法是,醫學隻能救一個人,文學卻能喚醒廣大民眾。這個說法多少有點可疑,把自己吹得太高了,他當時怎麽知道以後自己的文章寫出來會有人看。周恩來的“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 有異曲同工之妙,換句話說就是同樣可疑。有人用戴高樂的話來印證,說“偉大的人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決心做偉大的事! ”河邊卻認為是“成者為王敗者寇”――假設兩個年輕人在一起發昏說些大話,幾十年後一個成功了,那就是少年有誌;另一個最終沒有成功,當時的大話就是誇誇其談。再回到那些轉科的人,他們自己給出的理由,到底有多少可信度,隻有天曉得――恐怕有時他們自己都被自己無意識中編造的理由欺騙了,到最後真的相信自己是那麽想的。

 

 

 

現實的例子就是河邊。河邊現在正在寫一些“PERSONAL STATEMENT”,就是在申請某一個科住院醫位置時,要寫一封信,慷慨陳詞,第一說明自己過去的學術和臨床經驗以及背景多麽適合做這個專業,第二說明自己對這個專業興趣多麽濃厚。河邊要申請不同的專業,就要寫幾份不同的“PERSONAL STATEMENT”。一個人有可能同時最愛好幾個科嗎?當然不可能,但寫每一份“PERSONAL STATEMENT”時都要飽含熱情,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表忠心,寫出來的東西起碼自己得相信了,自己得被感動了,才有可能讓經驗豐富,閱“PERSONAL STATEMENT”無數的PD(住院醫培訓計劃主任)相信和感動。如果將來真的進到一個和自己原來在國內專業不一樣的住院醫培訓計劃,會不斷有人出於好奇問你為什麽改專業,你很自然地就會把在當初“PERSONAL STATEMENT”中講的理由重複一遍。這樣,你當時寫出來的那些理由慢慢地真的成了你自己都相信的理由,而逐漸把真正的理由(自己特想進的其它專業進不去)給忘掉了。

 

 

 

關於轉科,其實是一件很痛苦很麻煩很漫長的事。誰是真正出於興趣,誰是被迫無奈,隻有當事人心裏有數。給你個理由,是真的你當然要信;就算是假的,你也當成真的信了吧――人家蠻痛苦的,編個理由來麻醉自己或騙騙別人裝個門麵,你要是非要去給人家捅穿了就太不厚道了。都挺不容易的,能放手時且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吧。實在不能相信,裝相信總會吧。將來河邊不論去了那個科,大家都要祝福啊。如果河邊最終找不到住院醫位置,改耍筆杆子謀生了,那就是因為“ 醫學隻能救一個人,文學卻能喚醒廣大民眾”。嘿嘿,因禍得福,又一個用筆當“匕首投槍”的文學巨人說不定就要因此而誕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會想外科婦科,根本不可能。
如果沒有去我現在的地方,我會喜歡的是內科、理療和病理。病理不是一躍成為第二個放射科了嗎?life style很好的。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我原來不是手術科室的,手很笨,歲數又大了,肯定不會考慮手術科室,考慮了人家也不會要我的。老胡玩過刀子,可惜泌尿科實在太難進了。現在看他倒也挺自得其樂,有機會就喜歡跟人侃侃泌尿科的事過過癮,弄得我也知道了不少。

還聽說病人選手術醫生時要貨比三家,很重視的,一聽咱英語都說不利落早就先不信任上了,不會讓你做手術了。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種族歧視,畢竟你要在人家身上動刀子,人家得找個自己覺得舒服的人來切自己不是。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老實說,除了那些剛畢業的,多數CMG都抱著哪裏要我去哪裏的想法,反正我認識的都是。不叫討厭的是現在好像都很難進的感覺。做過手術的婦產科不錯,能發揮特長,時間也沒有外科久,收入也不錯。保險貴等等問題希望是暫時的。如果不想進手術科室,我還是喜歡內科,將來做專科掙大錢來日方長機會很多,特別是中國人都有科研經曆,找fellowship還是有幫助的。
good luck!
後麵的比喻都很精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