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之戀

《宋城之戀》由作家出版社在中國發行
正文

《宋城之戀》連載之四十:第二十章 鐵血太原 (上)

(2022-03-21 18:09:29) 下一個

東京城內,正是陽光明媚的四月天。

隨著京城裏的生活完全恢複正常,人們漸漸地忘記了不久前金軍還在兵臨城下、東京危在旦夕的時刻,仿佛那隻不過是一場惡夢。如今惡夢已醒,人間重歸了太平。

四月八日,尚書左丞耿南仲向宋欽宗提出設立太子的建議。宋欽宗在經過思考之後,采納了這個建議,擁立當時才九歲的長子趙諶為皇太子。

趙諶是由朱皇後在政和七年(1117年)所生,是宋徽宗的嫡皇孫。當趙諶剛出生時,由於之前宋朝尚沒有當朝皇帝就得嫡孫的,因此宋徽宗對這個皇孫非常喜愛。深諳皇上心思的蔡京,於是奏請任命皇孫趙諶為檢校少保、常德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對此,宋徽宗全都同意了。到王黼輔政時期,因為想謀奪蔡京之權,曾以蔡京過分取媚東宮太子為由,將趙諶降職為高州防禦使。宋欽宗在繼位後,重新加封趙諶為檢校少保、昭慶軍節度使、大寧郡王,不久又進封他檢校少傅、寧國軍節度使。

宋欽宗如此匆忙地確立太子,主要是為了預防太上皇複辟的可能,從而將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四月十三日,乃是宋欽宗的生日。按照宋朝的慣例,每逢皇帝的生日那天都是舉國同慶的節日,每個節日都取了相應的名稱。宋太祖趙匡胤的生日是二月十六日,乃長春節。宋太宗趙光義的生日是十月七日,乃乾明節,後改為壽寧節。宋真宗趙恒的生日是十二月二日,乃承天節。宋仁宗趙禎的生日是四月十四日,乃乾元節。宋英宗趙曙的生日是正月三日,乃壽聖節。宋神宗趙頊的生日是四月十日,乃同天節。宋哲宗趙煦的生日是十二月七日,乃龍興節。宋徽宗趙佶的生日是十月十日,乃天寧節。

宋欽宗的生日則被命名為乾龍節。“乾龍”兩字,取自《易經》中乾卦第五爻:“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君主在位之象。按乾卦來推算,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直到九五的過程中,龍所象征的陽氣最終戰勝了陰氣,並且一飛衝天,如同正午的太陽一樣普照著大地,讓萬物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裏。臣民們用“乾龍”來比喻宋欽宗,是希望他能夠奮發有為,撥亂反正,重振大宋的雄風。

宋欽宗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自從他登基以來,可謂夙興夜寐,一心想把國家治理好。《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上自即位以來,芻蕘之言,封章日不下數十函,乙夜觀覽,未嚐稍厭。有一善未嚐不知,知之未嚐不行。與大臣議論,嚐輟食吐哺,前席谘訪。”

此時,宋欽宗才剛剛二十六歲,是指點山河、雄心萬丈的年紀。北宋這艘巨輪的航向,正是被執掌在這個年輕人的手中。

宋朝的君臣們此時已下定決心,不把太原、河間和中山三鎮割讓給金朝。此時,在三鎮當中,隻有太原還被金軍圍困著。最近一段時間,太原府不斷地向朝廷發來奏報,說太原已難以支撐。如果朝廷再不發兵相救,城池很快將會陷落。

太原城從開始被金軍圍困到現在,已經有差不多四個多月了。雖然城池依然在宋軍的手裏,可在金軍鎖城法嚴密的包圍下,太原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座孤島,形勢非常危機。

太原乃是戰略要地。其所在的河東,與陝西和河北互為依托,是北宋北麵邊境的屏障。《宋史》中說:“河東天下根本,安危所係,無河東,豈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太原作為河東的重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太原“控帶山河,踞天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因此,宋欽宗和朝臣們決心保衛太原,再次調兵譴將前往救援,不惜同金軍在太原城下進行決戰,

早在兩個月前,前來京城勤王的西軍當中,有兩支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部隊,分別是姚古所率領的熙河軍和種師中所率領的秦鳳軍。這兩支部隊還沒有到達東京時,金朝的東路軍就開始撤退北返了。宋欽宗於是下令要這兩支部隊立刻折轉北上:由姚古率軍前去阻擋正在南下的西路金軍,並馳援太原。由種師中率軍北上渡過黃河,追擊跟隨東路金軍,並馳援中山與河間。

姚古出身於將門世家。他的父親姚兕、叔叔姚麟、哥哥姚雄都是西軍中的名將。前麵提到的去金軍劫營的姚平仲是他的養子。在多年同西夏的戰爭中,姚古曾經立下過赫赫的戰功。

當接到朝廷救援太原的詔令時,姚古和折彥質的部隊,剛剛到達了懷州(今河南沁陽)與衛州(今河南衛輝)之間。他們立即率領所屬的約六萬西軍掉頭北上,朝太原的方向進軍,不久便同進犯至太行山南麓的西路金軍相遇。當西路金軍在得知宋金兩朝已達成了議和而向太原北返時,姚古繼續引軍北上跟進,首先收複了太原南部的隆德府。三月二十六日,姚古又率軍收複了距太原僅有三百多裏遠的威勝軍。同時,他還派遣部隊,扼守住南北關,並同在那裏留守阻擊的金軍進行了數次激戰,雙方互有勝負。由於南北關和威勝軍以北多是山地,而且關險眾多,一向用兵謹慎的姚古無法搞清金軍主力的動向,因此他在收複了威勝軍後,開始擁兵觀望。直到四月中旬,還沒能繼續向北進軍至太原城下。

種師中也是出身將門世家。他的祖父種世衡、哥哥種師道都是西軍中的名將。當種師中接到朝廷要他追擊東路金軍的詔令後,立即率領他從陝西帶來的秦鳳軍,匯同其他來京勤王的部隊一同北上。他們到達滑州後,留下了二萬將士駐守在黃河南岸。其餘的部隊,則沿著磁州、相州繼續向北。當時,對於該如何對付正在北返途中的東路金軍,朝廷內的意見不一。樞密院的官員主張對金軍進行襲擾,而三省的官員卻主張警戒、監視金軍出境。隨著東路金軍全部從河北的境內撤出後,種師中在河北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這時,種師中又接到了朝廷要他前去救援太原的命令。於是,種師中率領幾萬將士,從河北的真定向西出擊,沿途經過河北井陘(今河北井陘),再穿越太行山,到達了山西平定軍(今山西平定)。隨後,種師中率領大軍繼續向西挺進。由於大軍在行進途中始終沒遇到金軍的阻攔,種師中當時認為金軍都已倉皇遁逃了。

種師中的部隊很快就收複了壽陽(今山西壽陽)和榆次(今山西榆次)兩縣。榆次素有“太原南大門”之稱,距離太原僅六十幾裏。然而,種師中此時了解到太原城下的金軍不但沒有撤走,而且人數竟有幾萬人之多。由於沒能得到姚古部隊的策應,種師中又率軍返回了河北真定。

宋欽宗同朝臣們在經過了周密研究後,決定再次組織部隊前往太原救援。這次救援的戰略布局是:河東路製置使姚古率軍出隆德府,河北路製置副使種師中率軍出真定,河東訪察使張灝率軍出汾州,三軍互為策應,共解太原之圍。

 

再說金朝的東路軍在完顏宗望的帶領下,於四月十五日才返回了燕京。同時抵達的,還有宋朝的人質肅王趙樞和張邦昌等人。這時,燕京又重新落入了金朝的手中。城裏的一部分心向宋朝的民眾們見此情景,無不暗自神傷。

完顏宗望回到了燕京不久,便決定解除常勝軍的武裝。由於常勝軍的反複無常,讓他覺得如果再讓常勝軍防守燕京將會是一個隱患。在經過了多次秘密的謀劃後,完顏宗望下令讓留守在燕京的常勝軍交出了戰馬和武器。

此時,由郭藥師所率領的幾千南下的常勝軍,還尚未到達燕京。當他們行至涿州、易州一帶時,也被要求交出了武器。等他們到達燕京後,又被強行收繳了戰馬。常勝軍的將士們雖然怨言重重,卻都不敢公開地反抗。

四月十八日,完顏宗望又派人在市曹張榜公告,要求燕京城內的常勝軍遷回原籍鐵州居住。《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完顏宗望在公告中說:“先起郭相常勝軍皆鐵州人,久離鄉土墳隴,仰於四月二十日,盡歸本處居住。”

由於宋朝在收複燕京之地後,讓常勝軍駐守燕山府,所以不少常勝軍的將士都在燕京安家落戶。他們習慣了燕京繁華的都市生活,不願意再回到偏遠的鐵州,希望能繼續留在燕京居住。於是,有數十位常勝軍的將官們一起去見完顏宗望,希望能得到他的準許,繼續留在燕京居住。當時,完顏宗望與這些常勝軍的將官們,進行過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

《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斡離不(完顏宗望)曰:天祚待汝如何?曰:天祚待我等厚。趙皇如何?曰:趙皇待我等尤厚。斡離不曰:天祚待汝厚,汝反天祚;趙皇待汝厚,汝反趙皇。我無金帛與汝等,汝定亦反我,我無用爾等。”

完顏宗望的這番話說的直接了當,讓常勝軍的將官們都聽得頭皮發緊,紛紛惶悚而退。他們不僅沒能繼續留在燕京居住,反而在離開燕京去往鐵州的路上,被完顏宗望派出的幾千名女真騎兵在鬆亭關附近攔下,以搜檢兵器為名,把此時已手無寸鐵的常勝軍的將士和家眷們悉數殺光,他們所帶的財物也被搶劫一空。自此,郭藥師所仰仗的常勝軍,再也無法囂張作亂了。

郭藥師本人,先是被金朝賜給一個燕京留守的虛職,卻不能參與府事。隨後,完顏宗望在去山西和完顏宗翰議事時,把郭藥師和其家眷從燕京帶到了雲中,並將他們軟禁在那裏。郭藥師這位昔日飛揚跋扈的常勝軍統帥,本以為自己這次帶女真人攻宋立了大功,卻萬萬沒想到不僅沒得到金朝的重用,反而落到了如此淒慘的下場。

金朝為了加強東西兩路大軍的協調,決定設立元帥府。元帥府下設置的官職包括都元帥、左右副元帥、左右監軍、左右都監共七人。金朝任命諳版孛極烈斜也為都元帥,完顏宗翰為左副元帥,完顏宗望為右副元帥,皇弟撻懶為左監軍,完顏希尹為右監軍,皇弟闍目為左都監,契丹人耶律餘睹為右都監。

完顏宗望執掌東路軍,在燕京設立樞密院,以漢人劉彥宗主院事,稱東朝廷。完顏宗翰執掌西路軍,在雲中設立樞密院,以漢人時立愛主院事,稱西朝廷。通過設立元帥府和東、西樞密院,金朝很好地協調了燕京與雲中兩大軍政集團,為再次南下入侵宋朝做好了準備。

 

太原城外,戰雲密布。西路金軍雖然一時攻不破太原的城池,卻遲遲不肯撤兵。

自從完顏宗翰返回雲中後,太原城下的指揮官是金朝的名將完顏銀術可和完顏婁室。在他們的指揮下,金軍加強了對太原外圍縣郡的進攻,先後占領了文水、西都穀、祁縣、太穀、盂縣等地,並擊敗了前來救援的小股宋軍如樊夔、施詵、高豐等部,同時,金軍還重修了太原城外的晉陽舊城,把從附近搶奪來糧食和物資運到那裏,打算長期地同宋軍在太原對峙下去。

根據金朝當時的判斷,宋朝派去救援太原的部隊,應該主要來自於西南的隆德府和汾州。因此,金軍將大部分阻擊的兵力,都部署在這兩個方向上。他們在文水和西都口等地連敗宋軍,使得姚古和張灝兩軍不敢繼續向北進兵。

然而,在東麵的河北方向,金軍並沒有部署太多的兵力。正因為如此,種師中所率領的河北宋軍,才能出其不意地從平定軍向西穿過太行山,一路暢通無阻地奔襲到太原附近。金軍在得知種師中所率的宋軍攻取了榆次後,非常震驚。完顏婁室急忙下令,讓部署在隆德府和汾州兩個方向上的金軍,抽調兵力回援太原。

四月過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生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非常不適應炎熱的氣侯。不僅完顏宗翰早就返回雲中去避暑了,就連太原周圍的金軍,為了度過暑期也開始在當地分散放牧。

在太原附近的宋軍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向朝廷上報。金軍避暑的異常行動,讓宋朝產生了一個誤判,以為西路金軍打算從太原全線撤兵。正是在這種錯誤的判斷下,宋朝的君臣們對種師中率軍幾乎到達了太原城下時,卻又退回真定的做法,完全無法接受。

因為誤信金軍將要撤兵,宋欽宗多次下詔,催促種師中盡快再次率軍救援太原。知樞密院事許翰責備種師中手握重兵,卻留在真定觀望不前,多次要種師中立刻向太原進軍。《宋史》中記載,發給種師中要他趕快出兵的檄書,一日之內竟達六、七次。

在給種師中的一份檄書當中,竟然使用了“逗撓”一詞。逗撓,乃是怯陣、避敵之意。種師中在讀完檄書後,歎息地說:“逗撓,兵家戮也。吾結發從軍,從未退卻,今老矣,忍以此為罪乎!”。他氣憤地說:“事之不濟,天也。吾何愛一死,不以報國耶?”

種師中見朝廷逼得很急,又不肯背上怯戰的罪名,隻得下令大軍出井陘關,向榆次進軍。與此同時,他寫信給姚古和張灝,約定好三軍分道俱進。

宋朝對太原的這次救援,從兵力上講占有絕對的優勢。僅種師中所部就有八萬人之多,其中近半是精銳的西軍。姚古所部差不多也有六萬人。張灝所部較少,在三支部隊實力最弱。然而,盡管宋軍的總兵力多達十五萬人,可因為其中不少的將士久不上戰場,所以整體的戰鬥力並不強。同時,由於三隻大軍各自為戰,因此缺乏有效溝通與協調。

金朝圍困太原的部隊此時隻有幾萬人。由於兵力有限,他們在交戰中隻能采取圍點打援、各個擊破的戰術。完顏銀術可負責圍城,阻止太原城內的勝捷軍朝外突圍。完顏婁室則負責打援,阻止各地的宋軍前去救援太原。雖然金軍在太原附近的總兵力並不多,卻全由久經沙場的女真騎兵將士組成,因此整體的戰鬥力非常強悍。

種師中所部的行動十分迅速,包括隨軍差役在內的將近十萬大軍很快便集結完畢。由於從真定到太原中間要穿過巍巍的太行山,軍需運輸非常困難。為加快部隊的行軍速度,種師中下令把許多輜重與賞軍之物都留在了真定,沒有隨軍。

由種師中率領的這路大軍輕裝前進,五月初就到達了太原的東南郊。在這裏,他們遭到了數萬精銳金軍的猛烈攻擊。一場極其殘酷的殊死搏殺,就要在宋金兩軍之間展開了!

對於發生在太原城郊宋金兩軍的這場大戰,隨軍的王序禮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

王序禮是以參謀官的身份隨種師中出征的,和他同行的還有製置司參謀官黃友。黃友和王序禮的年紀相仿,平時喜歡研究前朝有名的戰史和戰例,具有很高的軍事素養。

起初,種師中所率領的部隊行進得十分順利。他們從天長(今河北井陘縣西南)出發,先抵達了平定軍,再繼續向西到達壽陽縣,一路行軍了幾百裏,都沒有遭遇金軍的抵抗。再加上他們之前收到的金軍可能從太原撤兵的消息,宋軍中的不少將士們都以為,金軍是因為懼戰才沿途沒有對宋軍進行阻擊。

由於帶有輕敵的思想,因此部隊在行軍途中隊形鬆散,不僅許多將士們沒有穿戴鎧甲,甚至有些人連武器都交由隨軍的差役們攜帶。全軍上下根本沒有作好大戰將臨的準備。

五月八日未時剛過,種師中接到前軍的報告,說他們已抵達了石橋,距離太原隻有二十多裏路。不久,中軍也到達壽陽石坑(今山西壽陽東南)。

按照原先的計劃,種師中要跟姚古和張灝率領的兩支大軍會師後,再一同進逼太原城下。由於尚未收到姚古和張灝兩軍的消息,種師中便下令讓部隊停止前進,就地紮下營寨準備宿營。

此時,宋軍的部隊在一片開闊地散開。開始安營紮寨。將士們剛紮下營盤,便有探哨跑來向種師中報告,說是發現有一隊金軍騎兵從榆次縣城出發,正朝這個方向快速地奔來。

王序禮當時就在種師中的身邊。他聽到種師中問探哨說:“來的有多少金兵?”

那個探哨如實地回答說:“略有一千多人,全是帶甲的騎兵。”

種師中聽到前來的金軍人數不多,有些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之前他所得到的情報都說金軍的主力已經從太原撤走了。

於是,種師中輕描淡寫地說:“想必這些乃是殘留在太原的金軍吧。”他沉思了片刻,便下令讓後軍派出將士前去與金軍對陣,教訓一下這隊狂妄的金軍。

王序禮當時心想:金軍隻一千人就敢來衝陣,也未免太膽大妄為了。

宋軍的將士們不久便搭起營寨,並開始埋鍋造飯。其中的一些人去附近的小河裏取來飲水,還有一些人去周圍的樹從裏收集來幹柴生火,營地裏的秩序非常井然。

此時,接連又有幾匹快馬來報,說是在榆次方向發現了人數眾多的金軍騎兵,正鋪天蓋地地朝這裏撲來。

種師中聽報後吃了一驚。他連忙帶著幾個副將和參謀騎馬登上近處的一處高坡眺望。他們剛到坡頂,前方就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種師中舉目一望,隻見金軍的一隊鐵騎,正如凶神惡煞般的衝殺過來。當頭的一麵大旗,乃是完顏活女的旗號。

完顏活女是完顏婁室的兒子,是金軍中的猛將之一。種師中立時明白了:他的部隊正同最精銳的一股金軍遭遇。

一時間,宋軍的營寨裏人喊馬嘶,一片混亂。剛才還在紮營、造飯的將士們,立即扔下手中的東西,匆忙地披戴好盔甲、拿起武器列隊迎敵。

種師中所率的部隊中有相當數量的西軍,他們在同西夏長年的戰爭中經曆了千錘百煉,戰鬥力非常強悍。在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後,宋軍很快就排成了戰鬥隊形。前、後、左、右和中軍各自組成戰陣,並且鳴響了戰鼓,準備迎戰前來的金軍。

宋軍以步兵為主,當進行大規模野戰時,首先要進行排兵布陣。排兵布陣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實施以強弓硬弩為主的遠程打擊能力。一般的戰陣,最前沿設有防備敵方騎兵衝擊的拒馬,其後依次是防禦敵方弓箭的盾牌兵、近距離刺殺敵軍的長矛兵,中距離密集射殺敵軍的弓箭兵,以及遠距離射殺敵軍的強弩兵。宋軍中也有為數不多的騎兵,通常被布置在步兵戰陣的側後方,當敵軍被擊潰後,便由騎兵實施追擊。為了給騎兵留出衝鋒的通道,步兵的戰陣之間會留有一定的間隙。

在戰場指揮方麵,人數過萬的大兵團排成陣型作戰,雖然各個戰陣中都有數名將官們指揮,可在喊殺震天聲中,要想讓每個士兵都聽清楚陣中將官們的命令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戰鬥中傳達命令的方式,主要是依靠鼓號和旗語。這就是為何在描寫古代的戰爭時,人們常用“聞鼓必進”這樣的詞語。

金軍則主要以輕騎兵為主,通常士兵和馬匹隻披輕甲,因此機動性很強。在作戰中,金軍的將士們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弓箭、馬刀、狼牙棒等類的兵器。除了輕騎兵,金軍也有少量的重甲騎兵,他們人和馬都披厚甲,在短兵相接時能夠爆發出很強的衝擊力。

金軍之所以長於野戰,是因為他們經過常年的征戰,士兵們都逐步具有了高超的戰術素養。對宋軍所布成的嚴密戰陣,金軍又是靠何種戰術將其破解呢?

宋人彭大雅在《黑韃事略》中對金軍的戰術記載說:“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衝。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

看來,金軍的戰術是以幾百、上千的騎兵組成衝鋒隊,采用分波分次的方法,對宋軍的戰陣諸次進行衝擊,意在衝散和瓦解宋軍預先布好的陣型。在戰鬥中,金軍的衝鋒隊不是直接衝入敵陣,依靠一、兩次衝鋒把宋軍的敵陣衝跨,而是通過多次反複的衝鋒,逐漸地削弱和撕裂宋軍的陣形。隻有在打開了突破口之後,才會“鑿穿而攻”,把以步兵為主的陣型撕裂。等到其陣形發生崩潰之後,再四處出擊,從而給宋軍以重大的殺傷。

在戰鬥中,由於金軍騎兵的弓箭比宋軍弩箭的射程短,他們在對宋軍的戰陣進行攻擊時,往往會騎馬迅速地接近戰陣,一伺到了自己弓箭的射程之內,射出箭後再快速地退走,以便擺脫宋軍弩箭還擊。宋軍的步兵戰陣則針鋒相對,依靠前排的盾牌手和長槍手抵禦金軍騎兵的衝擊,使他們無法衝入陣中。同時依靠後排的弓弩手全力射殺衝到陣前的金軍騎兵。

宋金兩軍的這種作戰方式,十分類似於“鬥雞”的戰法。在宋軍的步兵戰陣沒被衝散之前,隻要金軍的騎兵不放棄進攻,這個鬥雞式的過程就會反反複複地進行,非常耗時耗力,因此會形成敵我雙方“竟日激戰”的場麵。

完顏活女所率領的金軍前鋒,不等宋軍布好陣勢,就立刻衝殺過來。他們雖然人數不多,卻個個凶猛異常。宋軍的後軍猝不及防,隻得倉促應戰。盡管宋軍的將士們奮力搏殺,可由於弓箭手沒有準備好放箭,後軍的陣型很快就被金軍排山倒海般的攻勢所衝垮。宋兵們隻好各自為戰,不少人開始四散而逃,形勢十分被動。

不過,當金軍的前鋒衝到了宋軍中軍的陣前時,便立即遭到了早已嚴陣以待的將士們的猛烈反擊。一隊隊膀闊腰圓、箭法精準的神臂弓手們挽開強勁的弓弩,將一陣箭雨猛烈地射向衝殺而來的金軍。頓時,衝到最前麵的金兵們如秋風中的落葉一般,紛紛中箭落馬,僥幸活著的很快就被人數眾多的宋軍所斬殺。金軍的前鋒見衝不動宋軍的中軍,不久就撤退而去。

隨著金軍前鋒的撤走,原來殺聲震天的大地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宋軍的將士們見金軍被擊退了,全都沉浸在興奮和喜悅之中。對他們來說,今日從清晨就開始行軍,到這裏還沒來得及休息就同金軍激烈的交戰,實在太辛苦了。盡管大家早都累了,可依然有條不紊地做好該做的事。他們中一些人開始清理戰場,並對在戰鬥中受傷的士兵們進行救治,另一些人則繼續安紮營寨。炊事兵們重新點燃爐火,準備為將士們烹製飯食。

王序禮和製置司其他的幾個參謀們在一起,他們大都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真槍真刀的戰鬥。雖然沒有在第一線拚殺,可剛剛發生的戰鬥還是讓他們緊張得出了一身汗。此時,這幾個人開始輕鬆地談笑起來,好象剛才激烈的戰鬥不過隻是一次演習,並沒有想像中那麽可怕。王序禮甚至覺得,金軍的鐵騎被吹得神乎其神,可在我宋軍的戰陣麵前,也不過如此而已。

空氣中彌漫著的塵土還沒未散盡,鍋裏煮著的水還沒有完全燒開。遠方又突然響起了戰馬的鐵蹄聲和士兵們的吆喝聲。這可怕的聲音由遠而近,來得比前一次還要猛烈得多。

此時,王序禮等人還在高坡上。他們舉目一看,隻見天際間又揚起了漫天的塵土。大隊的金軍遮天蔽日,如同潮水一般衝殺過來。王序禮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少說也得有四、五千人。

這一次的攻擊,是由金軍的悍將蒲察斡論帶隊。金軍騎兵的衝鋒到來之快,遠出乎宋軍的預料。轉眼之間,金兵們的戰馬就衝到宋軍的陣前。宋軍中那些剛坐下休息的將軍士們,此刻一邊咒罵著,一邊重新操起武器,在混亂中再次排成戰鬥隊形。

衝到陣前的金軍,紛紛朝宋軍的戰陣中射箭。一隻隻短小的箭矢,如雨點般地落入宋軍的陣裏。宋軍中除一部分人可以用盾牌遮擋外,大多數的軍士根本無處可躲。在一波波連綿不斷的箭雨裏,宋軍中箭者的慘叫聲和咒罵聲不絕於耳。

宋軍的神臂弩手們也紛紛放箭還擊,弓箭手們搭箭平射衝到近前的金兵們。金軍雖然人和馬中箭者無數,可依然不顧死活地向宋軍發起了一波波的衝擊。

在金軍的隊伍中,有幾百名人和馬皆披重甲的鐵浮屠。這隊鐵鷂子兵的攻堅能力極強,他們手持著狼牙棒、鐵錘等重兵器,所到之處,血肉橫飛,猶如摧枯拉朽一般。這幾百人反複衝擊著宋軍的前軍,終於將前軍的陣型衝垮。更多的金兵們緊隨其後,不斷追殺著潰逃的宋軍將士,將缺口撕得越來越大。

在金軍凶猛的攻勢下,宋軍的戰陣有多處都被衝垮了。種師中和副官們立於高坡之上,每當見到哪裏的戰陣被衝破了,就立刻派兵去填補住缺口。金兵的這一輪衝鋒持續了差不多半個多時辰。宋軍雖然險象環生,可中軍的陣型依然巋然不動。

這一次,宋金兩軍中的死傷者都很多。宋軍這邊死傷者足有上千人。放眼一望,四下裏仿佛到處都是傷兵。金軍的進攻剛一停止,宋軍便開始了對傷員們的安頓和救治。在將官們的指揮下,凡是還能走動的輕傷兵們自行往陣中一側聚攏,受傷太重而無法行動的重傷兵們,則就地被進行救治。

從京城出發前,王序禮和幾位隨軍的參謀們都研習過如何救治傷兵。此時,他們也立刻加入了對傷兵們的救治工作。

王序禮所救治的第一個傷兵受了箭傷。那人看上去還不過十幾歲,家裏是蔡州人,從軍前剛剛新婚不久。他身中兩箭,一箭射中了右邊的大腿,另一箭則射入了腰間。兩隻箭都穿甲而入,插進了肉裏。金軍的這兩支箭雖然每支隻有五、六寸長,卻因為力道十足而入肉很深。鮮血不斷地從那兩處傷口流出,浸染了他身上的軍服與鎧甲。此時,他那看上去還顯稚嫩的臉上麵無血色,疼痛將他折磨得不停地發抖,呼吸也變得急促不安。

王序禮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心腸很硬的漢子,可麵對這名傷兵血淋淋的傷口,他還是禁不住地在心裏打顫。要把傷者身上的箭取出來,就必須得先脫去他身上的鎧甲。王序禮找到了一隻鐵剪,先將那兩隻箭的箭杆從中間剪斷,然後小心地除去那人身上被箭穿透的鎧甲。隨後,他招來隨軍的醫士,給那人開刀拔箭。王序禮眼看著醫士把一段光滑的木棍塞進傷者的嘴裏,讓他用牙咬住,然後用醫刀將那人腿部的傷口劃開,再用鐵鉗將那支十字頭的箭鏃從肉裏拔出。等醫士再要去取那人腰間的箭鏃時,這名可憐的士兵已經疼得昏迷了過去。

王序禮等到那人身上的兩支箭鏃都被取出之後,又給他包紮好了傷口,然後請人把他抬進營地中臨時搭好的帳篷裏休養。

接著,王序禮又開始救治第二名傷兵。這名士兵傷在左臂,他胳膊靠肩膀的部分被一名金兵的狼牙棒掃中了。犬齒一樣的狼牙打裂了他的鎧甲,擊碎了他左側臂膀的骨頭。這名傷者是一位中年的漢子,滿臉的胡子渣讓他看上去比實際的年齡顯得蒼老。此時,他尚在清醒之中,額頭上滲出了大量的汗水。

王序禮小心地給那人的傷口處上了刀瘡散止住血,再用幹淨的布將傷口包紮起來。然後,他找來了幾片木板,將那隻受傷的胳膊固定住,再牢牢地捆緊,以減少在活動時傷口所帶來的疼痛。

還沒有等到王序禮把這名傷兵胳膊上的木板完全捆好,金軍的第三輪衝鋒又開始了。在經過調整和補充之後,這一次金軍來得更是氣勢洶洶。他們從四麵八方猶如排山倒海般地衝殺過來,同時攻擊著宋軍的前、後、左、右和中軍。衝在前麵的騎兵一邊朝著宋軍的陣中射箭,一邊如狼似虎似地向陣前撲來。

金兵的這一輪衝鋒,持續了長達將近一個時辰。可在王序禮的感覺中,卻象是無邊無盡的漫長。他感覺自己仿佛是坐在一艘大船上,在驚濤巨浪中不停地顛簸著。在任何一個時刻,這艘大船都有可能被金軍騎兵的潮水掀起的巨浪打翻。有好幾次,金軍甚至已經衝到了王序禮的近前,他連金兵們身上的鎧甲都看得一清二楚。金軍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實在是駭人心魄。在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中,王序禮的頭漸漸地變得發昏。他感覺想要嘔吐,可張了張嘴巴,卻什麽也吐不出來。

此刻,種師中依然屹立於陣中的高坡之上。他早已喊啞了嗓子。在種師中一生的戎馬生涯中,經曆過無數次的征戰,曾見識過各種血腥的戰鬥。可是,他還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場景:幾萬人在如此狹小的地方天昏地暗地廝殺著。在這場硬對硬的野戰中,宋金兩軍都傾其所有,不顧一切地想要成為戰鬥的勝者。

金軍在這輪衝鋒結束之前,又傾力發動了最後的一次猛攻。上萬匹鐵騎從四麵八方合攏過來,終於將宋軍的前、後、左、右各軍衝垮。隨後,他們反複地衝擊著宋軍的中軍,想把中軍的戰陣也徹底撕裂。宋軍中軍的將士們頑強地反擊著,同金軍在每一寸土地上都進行著殊死的拚殺。

此時,天色已晚。金軍的反複衝鋒,給自身也帶來了很大的傷亡。他們士兵和馬匹的屍體在宋軍中軍的陣前堆積了一片。漸漸的,金軍衝鋒的隊形開始變得稀疏,不似先前那樣的緊密與凶悍。他們知道,再纏鬥下去不會有好的結果,於是隻好鳴笛而退,結束了當天的戰鬥。

當金軍全部退走時,宋軍的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在戰場上,遍地都是被丟棄的殘盔斷甲,士兵和馬匹的屍體隨處可見。斑斑的血跡將地上的青草都染成了暗紅色。空氣裏血腥味,讓人胃裏不住地翻騰。幸存的將士們忘記了饑餓,都慶幸自己還活著。大家東歪西倒躺在地上,喘息著動彈不得,一時無力對傷者們進行救治。

一陣微風吹過大地,送來了久違的清爽。將士們身上的汗水被風一吹,合著塵土結成了泥,粘粘地沾在他們的臉上和身上。微風帶來的涼意,讓這些剛剛酣鬥完的將士們從心底裏感到暢快了和輕鬆。

這一陣微風,也吹動了種師中銀白的胡須。他那顆從不曾低下的頭顱,依然高昂著。種師中環望四周,遍地都是死難將士的屍體讓他感到觸目驚心。在這些死難者當中,不少人曾經隨他南征北戰,立下過赫赫的戰功。如今他們卻喪命沙場,再也無法伴隨在自己的身邊。

種師中今年已經六十八歲了。此時,他已經心衰力竭,多麽希望能和其他人一樣,坐下來喘口氣、歇一歇。然而,他的肩上還壓著千斤重擔,他必須挺住而不被壓跨。種師中一麵命令將士們抓緊休息,提放金軍夜間再來,一麵把他的副將和參謀們召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此時,種師中派去聯絡姚古和張灝兩支友軍的探報回來了。他們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姚古和張灝率領的兩支部隊的行動非常遲緩。姚古所將之兵剛剛到達隆州穀,張灝所將之兵的距離更遠,最快也須三、四天才能趕到。

另外,還有更糟糕的一件事:種師中軍中的糧草就要耗盡了。由於大軍在從真定出發時輕裝出發,沒有攜帶足夠的輜重,而後續糧草和輜重的運輸補給,則遠遠抵不上大軍消耗的速度。再加上白天同金軍激戰時,因為後軍被衝散而損失了部分糧草和輜重。所以,軍中這一、兩天就要斷糧了。今晚,雖然將士們經過了一整天的行軍和廝殺,每個人卻隻能吃上一些黑豆。

聽到這些消息,種師中不由地皺緊了眉頭。姚古和張灝兩軍逾期不至,是他最擔心的事。而軍中很快就要斷糧,則更是雪上加霜。由於情況變得十分危機,種師中要大家發表意見。

這時,製置司的參謀官黃友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他覺得金軍經過今天的苦戰之後,也需要休息整頓,必然會疏於防範。此地離榆次的縣城不遠,如果宋軍能派出一支勁旅前去偷襲榆次,說不定就會僥幸得手。榆次的縣城內,一定有金軍囤積的軍糧。倘若宋軍能攻占榆次,不僅糧草的問題能暫時得到緩解,同時由於榆次在壽陽的南麵,從那兒也更便於同北上而來的姚古和張灝兩軍會師。

種師中在前一次奔襲太原的時候,曾經攻占過榆次,對那裏的情況很熟悉。他覺得黃友的建議可行。於是,他立刻找來鄜延路的猛將張俊,要他率領騎兵,連夜前去偷襲榆次。他告訴張俊,一旦得手立即派人回來報告。等得到消息後,大軍會立刻啟程奔往榆次。

隨後,張俊集合了三千精銳的騎兵,在人和馬都飽餐一頓後,乘著夜色悄悄地出發了。從壽陽到榆次不過一百多裏路,騎馬兩個時辰左右便可到達。金軍根本沒能料到宋軍竟敢前去偷襲榆次,他們甚至以為這支數量不少的騎兵是金軍的部隊。

在夜幕中,張俊所率領的宋軍一路上並沒有引起金軍的注意,順利地到達了榆次縣城。果然,榆次縣城裏留下的金兵們多是些老弱病殘,沒有很強的戰鬥力,他們被前來偷襲的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張俊率軍乘機殺入縣城,不僅斬殺了留守的幾百名金兵,還繳獲了一千多匹戰馬。更讓宋軍大喜的是,城內的糧倉裏居然存有上萬斛的軍糧。

張俊非常高興。他一邊派兵守住縣城的四個城門,一邊趕忙派人出城給種師中報信,要他立刻率領大軍前來榆次。他還說等大軍到達後,他會派兵出城接應。

等報信的人回到宋軍的大營時,未時剛過。種師中聽說了張俊在榆次得手的消息,也十分興奮。如果大軍能占據榆次,就不僅解決了糧草問題,還可以依托縣城,等候姚古、張灝兩軍的到來。

再有一個時辰就要天亮了,大軍是否現在就啟程呢?種師中猶豫了。

此時,宋軍將士們在經曆了白天同金軍的激烈交戰鬥後,都已疲憊不堪,正在酣睡。除此之外,夜間金軍不斷地出動小股的騎兵,對宋軍的大營進行騷擾。如果大軍在黑夜中行軍,難保不會發生混亂。種師中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再等待一個時辰。挨到天亮後,大軍再啟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