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資本主義帝國瓜分不均爆發一戰

(2022-10-13 06:06:24) 下一個

資本主義帝國瓜分不均爆發一戰

 

資本主義國家是指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實行雇傭勞動製度為基礎,由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國家。資本主義國家以機器大生產代替個體生產,生產力比封建社會有極大提高。商品生產和交換成為普遍的形式,勞動力也成為了商品。追求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絕對規律。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矛盾。這一矛盾在階級關係上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和階級鬥爭。社會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會導致經濟危機。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由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從而進入帝國主義時代。

社會製度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雇傭勞動為基礎的國家。 它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製度的革命勝利後建立起來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以取代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結果。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主要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占有製。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並用以剝削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工人,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社會經濟與生產關係中占統治地位的行政當局和受管理的人民的對立,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雖然在兩大階級內部的階層有所變化,但它們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國家的本質,是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是資產階級專政。資本主義製度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曆史,經曆了自由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期。在不同發展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有不同的特點和某些製度的變化。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這些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使其實力對比發生重大的變化,列強之間的矛盾也變得更加繁複。其中,基本的矛盾有四對,即英德矛盾、俄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奧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簡稱“一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早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爆發的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拉開了帝國主義時代更大規模戰爭的序幕”。20世紀初期出現的兩次摩洛哥危機使英法協約得以強化,使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之一。1912年和1913年,戰略位置重要的巴爾幹地區接連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插手巴爾幹地區的事務,使之前對抗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同盟瓦解並分化為兩個集團。20世紀初的巴爾幹地區,是歐洲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妻子索菲亞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裏若·普林西普槍殺。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薩拉熱窩事件後來被認為是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向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使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1914年7月23日下午6時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除違反自身憲法、損害主權的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爭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交戰雙方分為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集團。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主要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英、法、比等國的軍隊同德軍對抗的西線,俄國軍隊同奧匈帝國、德國軍隊對抗的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此外在非洲、亞洲等地也有零星的戰鬥。

1914年是戰爭的第一階段。1914年7月30日,俄國和奧匈帝國開始戰爭動員。7月31日,德國向法國和俄國發出“雙重最後通牒”。8月1日,法國、德國開始戰爭動員,德國宣布與俄國進入戰爭狀態。8月2日,德軍進入盧森堡大公國。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英國開始戰爭動員。8月4日,德國向比利時王國宣戰,英國向德國宣戰。奧匈帝國於8月5日向俄國宣戰。

自8月開始,德軍根據戰前製定並經過修改的施裏芬計劃,意圖首先在西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國軍隊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9月5日至12日)的奮力抵抗,德軍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後,德軍退守埃納河一線,英法聯軍於9月15日至18日,向德軍防線發起進攻,但被擊退。自此,作戰雙方在瓦茲河至瑞士邊界地段,自運動戰開始轉入陣地戰。9至10月,英法聯軍與德軍在瓦茲河和加來海峽之間的廣闊地區進行“奔向大海”戰役,雙方都試圖迂回對方翼側,但沒有成功。10月底,德軍發起第一次伊普爾戰役,雙方互有勝負,最後陷入僵持。從此,西線從瑞士邊境至加來海峽形成一條綿亙的戰線,進入陣地戰階段。

在東線,俄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於8月16日率先進攻東普魯士,但第二集團軍卻在德軍的包圍下被殲滅。9月,俄西北方麵軍對德第8集團軍實施進攻,反被擊敗,傷亡慘重。俄軍的進攻雖遭受失敗,但也分散了德國的兵力,影響了西線的戰事。與此同時,俄軍將奧匈軍隊驅逐出萊姆堡,迫使其撤至喀爾巴阡山脈。10月29日,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此後與英國在中近東地區進行一定規模的戰爭。11月初,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

此外,東亞的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占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1915年至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1915年2月19日,英法為實現強行闖入由奧斯曼帝國控製的達達尼爾海峽,以達到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占領其首都伊斯坦布爾的目的,發動了加裏波利之戰。結果,英法雖投入大量軍隊進攻,卻終未成功,被迫於同年11月至1916年1月進行大撤退。

1915年4月26日,原屬同盟國陣營的意大利在獲得協約國承諾的領土補償後決定倒戈,同協約國陣營簽訂《倫敦條約》。5月,意大利對奧匈帝國宣戰,與德國斷交,正式加入了協約國。10月,保加利亞王國在見證了俄軍於東線的潰敗及英法在加裏波利之戰中的困境之後,加入同盟國,聯合德國、奧斯曼帝國占領塞爾維亞全境。1916年8月,羅馬尼亞王國加入協約國,但同盟國軍隊很快打敗了羅馬尼亞軍,同年12月占領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由於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決定性的一年,所以這一年裏出現了三次大型的陸上戰役:西線為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1916年2月21日至25日,德軍猛攻法國東北部凡爾登要塞,欲與法軍決戰。最初,法軍第一道防線被突破。法國政府急速增援19萬生力軍、25000噸軍火和3900輛汽車,並任亨利·菲利浦·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德軍雖全力進攻,取得突破,但始終未能占據凡爾登,並自8月底起轉入防守。10月21日,法軍大舉反攻,至12月18日收複全部失地。此戰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就在凡爾登戰役進行的同時,為減輕法軍在凡爾登地區的壓力,英法聯軍於7月1日在索姆河一帶向德軍猛烈進攻。戰鬥延續到11月18日,雙方在索姆河兩岸的狹窄地帶進行拉鋸式的陣地戰,協約國使用飛機配合作戰,英軍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這場消耗戰使英法德損失兵力超過100萬,被稱為“索姆河地獄”。

與此同時,東線俄軍在1916年6月4日至9月20日發動了被稱作“布魯西洛夫突破”的夏季攻勢。這次戰役被稱為一戰中俄國最成功的進攻,奧匈帝國損失了110萬人,德國傷亡也達到35萬人;但俄國自身亦損失慘重(傷亡50萬),這削弱了同盟國持續參戰能力。

在海上,英國實行海上封鎖政策,準備把波羅的海的德國艦隊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德國為扭轉不利形勢,迫切需要突破海上封鎖,企圖主動出擊,尋機與對方決戰。1916年5月31日下午,英德艦隊在日德蘭半島西北海麵上遭遇,發生戰鬥(參見詞條日德蘭海戰)。此役是有史以來參戰兵力最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由於英國艦隊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仍掌握著製海權,德國打破封鎖的嚐試失敗。

1916年6月,經英國鼓動,麥加謝裏夫侯賽因·伊本·阿裏於發起阿拉伯大起義,英軍中東總司令埃德蒙·艾倫比也在1917年對奧斯曼帝國發起總攻。結果使得阿拉伯半島、敘利亞等地於1918年徹底脫離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而德屬東非殖民地在司令官保羅·馮·萊托-福爾貝克的帶領下,在大戰之初便與英、比、葡等國軍隊作戰。英屬羅得西亞和印度軍隊於1916年8月占領了德屬東非的行政中心莫羅戈羅,但直到德國投降時,協約國都始終無法占領德屬東非全境。

經過這一階段的數次戰役,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了協約國一方,整個局麵向有利於協約國的方麵轉化。

1917年至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2月,德國宣布施行無限製潛艇戰政策。4月,一向傾向於協約國的中立國的美國被德國這一政策激怒,正式對德作戰。

早有參戰之意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受美國之邀請,也在3月14日宣布對德絕交,8月14日正式對德宣戰。

 此後,中國以“以工代戰”的形式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派出十幾萬名勞工奔赴歐洲戰場。

 同年初開始,俄國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經過俄臨時政府失敗的“克倫斯基攻勢”,新成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宣布退出一戰。

1918年1月8日,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規定德國接受十四點是一切和談的前提。3月至5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一度離巴黎僅60公裏,但在7月發起的對馬恩河地區協約國軍的攻勢遭遇失敗。隨後協約國軍反攻,至8月6日結束戰鬥。德軍敗退至維勒河和埃納河一帶,協約國軍占據馬恩河突出地帶。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法國元帥斐迪南·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驅逐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10月31日奧斯曼帝國投降。11月3日奧匈帝國投降。11月4日,基爾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威廉二世於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蘭。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正式宣布投降。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的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雷道車站的福煦車廂裏,簽署《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生效時間是上午11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