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將貧弱農業國建成工業國

(2022-08-18 06:15:12) 下一個

毛澤東將貧弱農業國建成工業國

 

新中國的前29年,全國人民在共產黨、毛主席的領導下,萬眾一心建設新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各個方麵都取得了偉大成就,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得到改善。二十世紀世界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之一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崛起。毛澤東時代在不足三十年的時間裏,就從一個貧弱的農業國而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能夠同世界霸權主義國家抗衡的工業國,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格局,從而為當代中國的振興贏得了機迂。隨著曆史的延展,越來越顯示出毛澤東時代的意義深遠。

新中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獨立自主的工業化道路是怎樣實現的?這是今天的人們不能不了解的。實現工業化向來是共產黨領導革命的明確的奮鬥目標

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自從其建立起就是以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走上曆史舞台的。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向來是共產黨的明確的奮鬥目標,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強國之夢。但是,對於舊中國那樣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來說,實現工業化隻能是天方夜譚。正如毛澤東所說:“就整個來說,沒有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的中國,不可能發展工業。”(《毛澤東選集》豎排版第三卷第1080頁)。因此,真正地發展工業必須以革命為前提。“革命就是解放生產力,革命就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就多次提出:中國革命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鬥爭,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的近代化而鬥爭。”(同上書第1082頁。)“中國人民及其政府必須采取切實的步驟,在若幹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同上書第1081頁。)

中國共產黨以28年的時間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徹底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統一,從而為實現工業化掃清了道路。1949年3月在革命勝利前夕召開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報告指出:“在革命勝利以後,迅速地恢複和發展生產,對付國外帝國主義,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把中國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並提出了“建立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係”的目標。(同上書第四卷第1438頁。)

在新中國剛剛建立時,經濟上的凋敝、貧困,生產力的落後,是沒有經過那個年代的人很難想象的:農業生產主要靠的是人力(肩挑手抬)和少量的畜力。江河水患頻發, 旱、澇、蝗災害每年不斷, 農業產量極低,農民完全是“靠天吃飯”。在舊中國,農民吃糠咽菜和逃荒要飯、賣兒鬻女的現象相當普遍。

工業基礎更加薄弱。由於長期的封建製度的束縛、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軍閥混戰,國家不獨立、不統一等原因,舊中國工業發展極其緩慢。除了東部和內陸中心城市有一點鋼鐵、煤礦、紡織、機械製造業外, 大部分地區基本上是空白。解放前國內使用的許多工業品都是外國製造。那時有許多商品都帶“洋”字:“洋車”、“洋麵”、“洋布”、“洋火”、“洋煙”、“洋油”、“洋糖”、“洋釘”、“洋鞋”、“洋襪”等等,就是一個明證。尤其是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後,由於日寇的掠奪、破壞,加上民國政府的腐敗以及國內戰爭的影響等,中國工業生產又大幅度下降。到1949年,工業總產值與曆史最高水平相比減少了一半,重工業減少70% 。現代工業產值隻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7% 。鋼產量隻有15.8萬噸,煤隻有3243萬噸,原油隻有12萬噸,發電設備容量和發電量分別是185萬千瓦和43億千瓦時。國民黨政府從大陸逃走時帶走了幾乎全部金融資產、金銀儲備,使大陸經濟出現真正的“一窮二白”的狀況。建國初,工業基礎比當時最小的工業國家比利時還小,人均工業產量不及比利時的十五分之一。

麵對當時的經濟困難和混亂局麵,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大力開展了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鬥爭,興利除弊,隻用了三年時間就迅速實現了形勢好轉。全國各大城市的通貨膨脹、工廠停產、工人失業、治安混亂等嚴重局麵很快得到整治。全國鐵路、航運、郵政開通。社會秩序安定。舊中國遍布各地的乞丐、盜匪、娼妓、黑社會、無業流民等很快絕跡,人人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城鄉消除了失業現象。

在恢複經濟、整治秩序的基礎上,毛澤東和黨中央正確、及時地把實現工業化的曆史任務提到中心日程,著手部署和規劃國家工業化建設的藍圖。這主要體現在1952年“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1953年國家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製定。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簡稱“一化三改”。)其主體就是迅速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冶金、燃料、動力、機器製造、化學工業等。計劃五年內國家投資總額766.4億元(折合黃金7億多兩),其中58.2%用於工業基本建設,新建一批規模巨大、技術先進的新工業部門,並要用現代先進技術擴大和改造原有的工業部門。一方麵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東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區城市已有的工業基礎,另一方麵要開始在內地建設一批新的工業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國工業生產的能力,並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產力布局。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注意統籌兼顧、平衡協調發展,相應地發展農業、交通運輸業、輕工業、郵電業和商業以及文化教育事業等。

毛澤東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開幕詞中宣布:“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後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國家。”(《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133頁。)

在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目標的指引下,全黨全國人民精神鼓舞,迅速掀起了一個為實現工業化而奮鬥的高潮,各行各業都勇躍地參加和支援國家工業建設。新中國工業化的航船就這樣啟程了!

中國工業化的道路並不是平坦順利的。在怎樣實現工業化的問題上,一開始黨內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主張。

以劉少奇鄧小平“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的理論為代表,主張工業化和機械化直接在當時的個體農業和私有工商業的基礎上進行,即“先機械化再合作化”。實際上就是先實行一段資本主義、走一段剝削路程,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待將來工業化和農業機械化實現之後,再進行生產資料所有製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就是說離開當時生產關係的變革孤立地進行工業化和機械化建設。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則堅持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報告的方針和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要求,主張工業化要與農業集體化、手工業和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即“一化三改”必須同時進行的方針。反對擱置生產關係方麵的變革孤立地進行工業化和機械化建設。

毛澤東在批判先工業化、機械化再合作化的觀點時, 深刻闡明了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之間的緊密關係。指出: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不可能建立在個體農業和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的農業改造這兩件事,決不可以分割起來和互相孤立起來去看,決不可以隻強調一個方麵,減弱另一個方麵。”“在我國的條件下,則必須先有合作化,然後才能使用大機器。”“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不能離開農業合作化而孤立地進行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181、182頁。)按照毛澤東的論述,隻有在農村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實現農業合作化,走集體化大農業道路,才能消除兩極分化,即“在農村消滅富農製度和個體經濟製度,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起來。”才能在新的統一的公有製基礎上鞏固工農聯盟;才能將分散落後的小農生產集中起來,增強其抗禦自然災害和農業風險的能力,才能進一步實行機械化生產和對農業進行技術改造,迅速提高農業生產力;在此基礎上,才能對工業化進行有力的支援。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商品糧和原料才能得到充分地提供;而工業所生產的拖拉機及其他農業機械、現代運輸工具、化肥、燃油和電力等產品才能得到更多的使用、與農產品相交換,更好地滿足農民和國家兩方麵的發展需要,並進而為工業化積累大量資金等。這些矛盾如果在個體分散的小農經濟基礎上都是不能解決的。(《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181—、187頁。)

世界工業史說明:工業化並不是單純生產力、工業和技術發展的過程,它從來是以生產關係的變革為前提的。工業化隻能與其具有統一所有製關係的規模農業相適應。企圖在分散的個體農業基礎上實現工業化隻能是一種幻想。即使曆史上歐美國家的工業化也是首先在對個體農業進行資本主義改造、對廣大農民進行剝奪這一基礎上實現的。要知道,個體農業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經濟形態,兩極分化、土地兼並是它的自發趨勢。大批農民和小生產者破產、從中分離出大量自由勞動力,這正是資本主義實現工業化的前提條件。因此說,如果共產黨對農業不搞社會主義改造,那麽在當時己經抬頭的城鄉資本主義勢力也必然對農業進行改造,發生土地買賣和兼並現象,最終導致農村經濟被少數先富起來的富裕大戶控製、並與貧民發生尖銳對立的局麵。在共產黨領導人民翻身做主人的中國,決不能重蹈資本主義那種以剝奪農民的方式來實現工業化的老路,而必須開辟新的曆史: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發展規模農業和“農村工業”,從而在一種新的工農關係中進行國家工業化建設。

毛澤東關於工業化道路的理論,堅持了生產力發展必須與生產關係變革相統一的觀點,及時地製止了當時城鄉己經出現的資本主義傾向和兩極分化現象,正確地解決了當時存在的工業化與個體農業和私人工商業之間、工農之間以及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為中國工業化發展指明了正確的道路。這條路線,很快就由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積極參加合作社、迅速出現合作化高潮、廣大工商業主和資本家敲鑼打鼓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生動局麵所證明是順應民心和曆史潮流的。一場深刻廣泛的社會大變革不僅沒有造成社會動亂、生產停滯,而且以1956年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和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提前完成的事實作出了最積極、正確的總結!

毛澤東的工業化道路其實質就是以社會主義公有製為基礎,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堅持獨立自主、艱苦奮鬥、共同富裕的方針,在計劃經濟指導下正確處理工業與農業以及工業內部的關係,實現經濟文化全麵發展的強國之路。

改革開放以後,有人重提:“如果沒有農業合作化,中國經濟早就發展起來,人民生活早就富裕了。”這完全是一種對曆史的無知。如果沒有農業合作化,中國仍處於分散的個體農業的汪洋大海中,就不可能實現工業化,何以談得上經濟發展、生活富裕?如果沒有農業集體化,就不會有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的水利化建設,也不會有六、七十年代的改土造田、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運動,那就不要說農業實現水利化、機械化,連每年必至的洪、澇、幹旱等自然災害也製止不住,哪有農業上的發展?如果沒有農業集體化,也許有少數人早就富起來,必然很快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那樣城鄉經濟必將被大大小小的私人業主和資本家控製,在那種情況下國家如何調動大量資源支持工業化建設?如何解決工業發展所需要的大量糧食、原料、勞動力及其產品銷售等諸多問題?國家的一些大型石油、鋼鐵、能源、機械製造業以及現代工業基地怎能迅速建立起來?聯想到八十年代的“包產到戶”,很多農村連己經建起的水利設施、農業機械等都廢棄了,一些自然災害重新肆虐,並且導至城市工業生產普遍不景氣。這又怎能相信在當時一家一戶分散的小農經濟條件下能夠實現工業化、機械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haiwaiyouzi 回複 悄悄話 新中國是建立在一個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的土地上 !那時國家沒有任何資本 !是毛主席的英明決策,組織廣大的勞動人民走集體化的道路,窮則思變,集思廣益,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困境,為國家的全麵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開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開始的 !還是那句早已深入勞動階層的話千真萬確,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