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時代和走資派時代的不同

(2022-06-21 07:18:06) 下一個

毛澤東時代和走資派時代的不同

 

一個政府受不受大多數人民即普通百姓的擁戴,是衡量這個政府是民主還是獨裁的根本性標誌。毛澤東時代的大多數人民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衷心相信人民政府,而中國共產黨和當時的中國政府,也當之無愧為全世界最有政治動員力的政黨和政府。

 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政府一聲號令,能讓數十萬大軍就地轉業,進行艱苦的屯墾戍邊,去建設新疆,開墾北大荒,保衛邊疆;人民政府一聲號令,能從東南沿海和東北等地,調動幾百萬人到荒僻的西部,投入“三線建設”;人民政府一聲號令,能調動幾千萬的知識青年,激情滿懷的投入上山下鄉,去與工人農民相結合!建設社會主義。

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政府能動員億萬人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無私奉獻的做出無數的奇跡,迅速成立和建設著新中國。新中國能吸引無數海外的知識分子衝破重重阻礙歸來,激情滿懷的建設新中國;在新中國國內的大多數知識分子在同工農相結合中,更加發揮了聰明才智,不為名利,為新中國搞出了無數世界級重大建設成就。

現在走資派的中國特色政府不拿《錢》,能有多大的政治動員力?
 
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政府能打造出接近"人人平等"的社會。從一個幾千年人人不平等的社會轉變過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幾千年來的中國人在政治經濟《人本身》都是劃分等級有貴賤之分、貧富之分、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等的區別。而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政府第一次縮小了大多數中國人的《貪富差距》。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次公開批判了將人劃分等級的醜陋不公平文化,  在中國大地上第一次感覺到人與人之間沒有上等人和下等人之分, 更沒有貴賤之分。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政府給中華民族開了個好頭,  萬事開頭難。但以社會實踐證明了可以做得到人人平等的。雖然改革開放後被走資派讓《少數人先富》又複辟到人人不平等的資本主義社會。但新生事物總是有曲折反複。相信人類社會隻有做到人人平等才會安全和平才最適宜人類生存。因此相信不斷經過子孫後代人或更多代人的努力, 繼承毛澤東實踐過的打造出人人平等的社會, 相信人人平等的社會一定會在人類社會中實現。

《公平正義》比什麽都重要!改開以來走資派時代的特色政府反複強調的一條,就是“平均不是平等”,在這個詮釋下,走資派時代的特色政府就“合理合法”的打破了毛澤東時代的“鐵飯碗”,砸掉了“大鍋飯”,打掉了公費醫療、免費教育包考上大學分配工作都不收錢等等,總而言之,凡是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人人平等的社會都被砸爛了!

 可這些走資派特色政府的改革就是將不平等越拉越大,就是將大多數人民推到了極不平等的地步。在毛澤東時代官兵一致,軍民一致,軍政一致,核心就是平均的平等。毛澤東從來不反對平均主義,隻是堅決反對“絕對的平均主義”。而且,毛澤東不僅沒有反對平均,反而千方百計的防止出現過大的不平均,包括文化大革命中重點提出了要逐步“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取消軍銜製度。合理地改革薪金製度,取消軍齡補助金,降低軍官的薪金標準,大體上和國家機關行政幹部的工資標準取得一致。都是在進行平均主義的探索。

 不可否認,作為平等和平均雖有差異,但平等的本質就是平均,沒有平均,哪裏會有平等?毛澤東時代的新中國,那是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那是個人人有尊嚴的社會,那更是個激情燃燒的時代,還是一個火紅的時代,很重要的一條,那是個平均的社會,連機遇都是平均。試問:打破“鐵飯碗”,不搞平均主義,公司資本家的年薪達幾百幾千億, 就是所謂的"國企"公司的官員年薪也達到幾千萬元,還不包括給他們的股份(在香港賣掉變為私有資產),還不包括他們的其他收入和驚天的貪汙所得。一個人的收入等於幾萬個工人的工資,若有平等可言,那不是“天方夜譚”,也是胡扯!  而且,走資派的特色中國,已經毫無平等可言,巨大的不平等,從幼兒園就已凸顯,並處處顯現,甚至嚴重對立!縱觀走資派的特色中國上上下下各行各業人與人有平等可言嗎?

毛澤東時代新中國的建設成就斐然驚世。政府的效率、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為全體勞動人民治國建國,為全體中國人民造福。僅從周恩來1975年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提出,在新中國經幾個五年計劃建起獨立自主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後,設想要在本世紀末(2000年)建成“四個現代化”強國(請看清楚了,不是建設小康),而且,既無內債,又無外債;既無失業,也無通貨膨脹。

 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政府,突出人民治國,  讓人民治國,取得了的成就輝煌巨大。毛澤東時代結束時,中國已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完整工業體係,成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第十八大科技國!國民收入在1952年—1978年的25年間增加4倍(從600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房地產不計算其中)。建立起近50多萬個國有企業,1950年至1977年工業總產值增加38倍,年均13.5%速度增長,與世界任何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周期相比,中國的發展速度都很快。1953—1978 年間, GDP年均增長速度6.5%,這也是不低的發展速度。

就是走資派所說的"10年文化大革命”,工業生產仍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長。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改開以來在走資派特色政府一切都向線看全民經商全民娛樂下社會風氣如果繼續壞下去,經濟雞的屁成了老二又有什麽意義?富的富窮的窮社會就不安定, 就會在另一方麵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汙、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

 而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政府領導下,“六億神州盡舜堯”,社會風氣的良好是空前的。對此,網上流傳的一段順口溜,其做出的表述是很貼切的:別忘了給孩子們說說毛澤東時代的事情,天是藍的水是綠的,工廠是大家的,讀書是不花錢的,住房是免費的,看病是不花錢的,兄弟姐妹是可以有的,橋梁是安全的,食品是無毒的,節約是光榮的,勞動是光榮的,公知是愛國的,教師是教書育人的,醫生是救人的,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的,路直不用瞎摸的。沒聽說過裸官的,更杜絕了娼妓的,強奸校長、毒販子、人販子、土豪劣紳、黑社會,都是不存在的。

現在一提起毛澤東時代,公知精英們就拿那時的生活低標準說事,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又經過了“抗美援朝”、“西南剿匪”、“抗擊蔣介石反攻大陸”、“中印反擊戰”、“珍寶島之戰”等戰爭的消耗,毛澤東領導億萬人民勒緊褲帶建設起了新中國。毛澤東時代GDP年的增長率:1953年15.6%,1958年21.3%,1963年10.2%,1964年18.3%,1966年10.7%,1969年16.9%,1970年19.4%。1949年到1976年,中國GDP年平均遞增10%以上,尤其,房地產、醫療等是不計算在內的(改開後的房地產一項就占GDP近20%)。這個增長內涵實在,質量確保,沒有泡沫,是在有西方封鎖和禁運條件下,自力更生取得的。

 按走資派公知精英的說法,毛澤東時代就停止不前了?就不追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了?這樣靜止的看問題,不是形而上學猖獗?!如果繼續按毛澤東時代的腳步前進,2000年就建成四個現代化(不是小康),再給毛澤東時代30年,全國的農村基本都是南街村!李敖認為:“如果當初我們按毛澤東……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中國今天已經是與美國並立,甚至是超過美國的現代化強國。”

 毛澤東從謀劃建立新中國這個政權,到鞏固這個政權,再到防止這個政權的蛻變,他把握的一條主線,他凸顯的一道色彩,他緊抓不放的一個法寶,那就是“人民”!

 毛澤東時代建立的政府具有鮮明的“人民”色彩,其所創造的“三結合”形式,既保證了反修防修、政權不發生蛻變,又保證了調動各個方麵的積極性,在“人民共和”中建設國家;既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有效地掌握政權管理國家,更保證了有效地組織人民建設國家和保衛國家。

 實踐證明:毛澤東建立的國家政權,無疑是人民的政權;毛澤東在追求“人民萬歲”中,去追求人民的江山萬代;毛澤東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無愧於“人民領袖”的稱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