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反對《走後門》的英雄差點坐牢

(2022-06-15 07:18:20) 下一個

反對《走後門》的英雄差點坐牢

 

《走後門》在現代社會, 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不大聽到有人議論了。更加沒有人耿耿於懷又或是咬牙切齒的恨了。為啥?  我有錢! 有錢能使鬼推磨。走個後門算啥?  我用錢買來的, 你有本事也拿錢也去開後門去買啊! 多麽地理直氣壯。

那麽總有些人耿耿於懷又或是咬牙切齒的恨《走後門》為啥? 主要原因是因在《工農兵大學生》招生過程中有一些《走後門》的現象出現, 就說推薦選拔招生製不公平,  而恢複高考後以分數錄取較公平。

先說一下恢複高考後以分數錄取是否公平問題。這要理清社會大環境才能說清楚這個問題。新中國成立後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 貧富差距不大。在此基礎上人人平等, 過來人都知道一九七七年恢複高考前的考生, 在工廠做工的帶著工資複習功課, 工廠裏的幹部以及老工人們都積極支持年青人複習功課, 希望他們學成之後回到工廠作出更大貢獻。在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們也都支持年青人們專心複習功課去參加考試,  上完大學後回來更好地為農村建設作出貢獻的。在街道農場少數軍隊的考生也都得到一切免費的社會福利。在1977年的冬天,有五百七十萬的考生走進了高考考場。當年全國大專院校錄取新生二十七點三萬人。以及以後的幾年參加高考生幾乎相同。應該說以分數錄取二十七點三萬學員是"公平"的。而且這二十七點三萬大學生上大學全是免費的,  學校安排住房不用交一分錢, 吃飯不用錢, 還發一些生活費, 更不交一分錢學費。還沒畢業學校就開始統一安排工作。在安排工作中就有一些《走後門》的, 這些《走後門》己不被關注了。重要的是這二十七點三萬大學畢業生幾乎都沒有回到工廠農村了。工作了幾年結累了工作經驗後,又忙著進修出國留學考碩士博士文憑, 再拿專家教授移民定居國外, 買房寫文章成名發財, 來回國內外遊說,  忙得不亦樂呼!  當然說是"公平公正"的。時不時地在國外幫腔罵一下共產黨後又回到國內當"高級外國專家"使用兩邊賺錢。然而幾年之後走資派特色政府改了, 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一套高考招大學生了。再後來貪富拉大了, 資本家產生了, 低收入人群有了。在這大環境下高考可以請"替考"、文憑可以用錢買等等。這時的高考從教育資源城市農村有錢和沒錢下還能說公平嗎?

回到《走後門》題目上。“走後門”是用托人情、找關係、行賄等不正當的手段,去辦有明文規定不能辦的事。走後門是歪風邪氣,是不正之風,老百姓深惡痛絕,應該堅決抵製。一提到“走後門”,可能很多人都會“皺眉頭”,就會聯係到、聯想到“找關係”、“求門路”、“托人情”,就意味著以權謀私等。當然,有人走後門為親屬謀利,或利用職務之便、權力影響破壞公平正義,是必須堅決反對的,但傳說包公上任開封府尹後,很久沒有百姓來告狀。後來,他偶然發現其原因:官府大門守衛森嚴,守門官吏還要索要賄賂才讓人進門,這就是所謂“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包公處罰了守門官吏,並決定打開後門,讓百姓隨意出入告狀。當年新中國共產黨的海軍司令劉華清“走後門”,卻是為百姓謀福,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眾所周知,為公還是為私,為民還是為己,是區分一名共產黨員、黨的幹部忠誠幹淨擔當與否的重要標準。劉華清為家鄉父老“走後門”,見證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心係群眾、忠誠無私、擔當作為的高貴品質,恪守了為人為官之正道。

再說在1961年10月22日劉少奇說:商品“走後門”是兩條道路的鬥爭。現在我們隊伍裏有一部分人,受到了自由市場的影響。自由市場是資本主義的,現在問題不在有無自由市場,而是你們能不能堅持社會主義陣地。(當匯報到商業部門“走後門”的情況很普遍,大概占職工的百分之×,其中特別嚴重的有百分之×時),劉少奇說:這些人是新的資產階級。你們不反掉這些人,百分之×的人抬不起頭來,百分之×不“走後門”的人,也不高興。對特別嚴重的,一定要懲辦一批。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鄧小平說,懲辦多少人,你們可以分個指標,比如說,象北京五百萬人口,懲辦十個,天津三百萬人口,懲辦六個,石家莊市懲辦一、二個,小縣城懲辦一個,全國懲辦幾百個。懲辦時要開公審大會,群眾大會,徹底進行一次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拿國家的商品作武器,去謀求個人的方便,是不允許的,更不能拿個人“走後門”來的東西,去隨便換東西。現在,是國家有困難的時期,也是考驗每個工作人員的時候。要向所有的工作人員講清楚,不“走後門”的人,好的將來可以入黨,黨員“走後門”嚴重的要開除黨籍。“走後門”的人是和資產階級站在一起,不是走社會主義道路,而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當然更關心的是在《工農兵大學生》招生過程中有一些《走後門》的現象。先看一份文件《中共中央關於“走後門”問題的通知》1974年2月20日。文件內容: 在批林批孔運動中,不少單位提出了領導幹部“走後門”送子女參軍、入學等問題。中央根據毛主席的指示,認真討論了這個問題。中央認為,對來自群眾的批評,領導幹部首先應當表示歡迎。但是,這個問題牽涉到幾百萬人,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需要具體分析,慎重對待。當前,批林批孔剛剛展開,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衝淡批林批孔。因此,中央認為,這個問題應進行調查研究,確定政策,放在運動後期妥善解決。

當前批林批孔運動已經展開,主流是好的。各級黨委,首先是中央和省、市、自治區一級黨組織,應當繼續努力,放手發動群眾,加強學習,聯係階級鬥爭,兩條路線鬥爭的實際,認真地抓緊批林批孔。要注意不斷總結經驗,使批林批孔沿著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深入開展起來。(這一文件發到縣、團級、可向基層群眾傳達)

請注意, 這份文件是文革小組"四人幫"主持下發的。當時最反《走後門》的也是最高層的領導是"四人幫"。他們沒有《走後門》。而且向毛澤東反映要求批《走後門》。197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以當年一號文件轉發了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孔批孔”運動在全國展開。同一天,《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一份退學申請報告》為題,刊出南京大學工農兵大學生鍾誌民的退學報告全文。姚文元親自寫了編者按,大讚其“向地主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展開了新的進攻”。4天後,《人民日報》再以頭版頭條刊出相關報道。一時間,退兵退學的風潮席卷而來。矛頭對準許多老革命老幹部們《走後門》。老革命老幹部們害怕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再次到來。紛紛反擊。

2月15日,毛澤東做出批示:“此事甚大,從支部到北京牽涉幾百萬人。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衝淡批林批孔。”中共中央下發了八號文件。由此,反“走後門”運動草草收場。

1972年,在文革後的大學招生工作在全國恢複。根據之前試點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經驗,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相結合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學製兩到三年。

陸軍第26軍76師的步兵班長、20歲的鍾誌民,請求其父、分管幹部工作的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鍾學林,幫他上大學。一開始,鍾學林不想搞特殊化,沒有同意,但經不住兒子的多次央求,還是給軍區政治部幹部科打了電話。鍾誌民得到了所在師的兩個推薦名額之一—這原本是需要基層推薦、師裏審批的,被南京大學錄取了。

因強調“文科要以社會為工廠”,政治係的社會實踐很多。1973年5、6月,他們去南京鳳凰山鐵礦搞“開門辦學”。期間,傳達了《毛主席給李慶霖同誌的信》。福建莆田的農村小學教員李慶霖給毛澤東寫信說,“當今社會走後門成風,任人唯親”。自己的兒子插隊後最起碼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反之,一些幹部子弟下鄉沒幾天就被招工、招生、招幹回去了。毛澤東回信說:“寄上300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傳達時,群情激奮,讓鍾誌民頗感抬不起頭。

他的父親、時任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鍾學林是行政九級幹部(十三級以上為高幹),每個月工資250多元,母親是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的正處級幹部,工資150元,家庭月收入是普通家庭的近10倍。在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憑票供應的時候,他生活的軍隊大院卻有特供的物資,如肉、牛奶、巧克力等,敞開供應。軍隊高幹家庭住著獨棟的房子,配有專車。他曾有一塊400多元的手表,不小心弄丟了,他毫不在意,母親又給他買了一塊180元的。不但上大學,鍾誌民當兵,也是走後門的結果。

1968年10月,他從南昌第二中學畢業,上山下鄉去了江西瑞金縣沙洲壩公社。沒多久,全國征兵。他找了縣人民武裝部的一名政委,對方為他從另一個公社調來了一個名額(本來該社一社員已體檢合格,即將入伍),結果下鄉不到3個月,他就入伍了。其實不僅僅是特權階級,當時走後門已經是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大家都在說,對走後門一事的厭惡。他們並不知道,鍾誌民也是走後門來的。但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剛到大學時,他曾想給部隊寫信,說“決不辜負黨組織的信任”,想到自己不是組織推薦來的,一直沒有勇氣寫。現在又聽到這麽多的議論,血氣方剛的他,第一次冒出了退學的念頭。“我覺得我還年輕,退學有什麽大不了的?既然人家都看不起這個事情,我就要站出來說,老子就是幹了這個事,但我承擔了,我改。”

對於退學之後去哪裏,鍾誌民卻有些茫然。他當兵也走了後門,要退就該退回到農村,但紮根農村之後,生活怎麽辦?而且,還有“個人問題”沒有解決。此時恰逢大一結束,鍾誌民特意買了一條煙和幾斤糖果,想去插隊的村子看一看,站在村口,卻無顏邁步。放假回家時,鍾誌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母,震動了全家上下。母親告訴他,這個認識是對的,但不同意他退學,認為影響不好,別的領導家的孩子怎麽辦?父親工作忙,隻跟他談過一次,認為“不一定退”。他則提出,幹部子弟不去農村,說明馬列主義都是說給別人聽的。父親無言以對,最後表示:“家裏出個把農民也好。”

大學二年級開學回校,鍾誌民變得沉默寡言,像總在思考些什麽。他終於想清楚了。1973年9月29日,是一個周六。他記得自己那天穿的是褪了色的軍裝,懷揣著寫在3張稿紙上的退學申請報告。這是頭一天晚上,他在宿舍昏暗的燈光下花了數小時寫出的。他感覺,自己心裏的想法“如同破殼的小雞”,躍然紙上。他在校園裏找到時任南京大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王勇,將報告交給了他。

很快,王勇找他談話,表示了三點意見:第一,他的問題發生在1972年5月中央19號文件(即《關於杜絕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中“走後門”現象的通知》)下達以前,不在退學範圍內,可以不退;第二,同學、教師對他反映比較好,沒有必要退學;第三,已學了一年半,再退回去對國家也是個損失。

最後鍾誌民選擇退學回到農村去。一年多之後,他學會了犁地,能挑重擔,一個月能掙幾百個工分。眼前的鍾誌民,曬得很黑,剃了平頭,非常瘦。穿著一件破軍裝,一隻褲腿挽到小腿上,腳下都是泥。“他已經一口土話,和當地人交流順暢。

1976年,文革結束。在清算四人幫時,有人提出反“走後門”是針對老幹部的,鍾誌民差點被打成“三種人”。好在,公社裏從農民到書記都為他說好話。他慶幸,自己每天低頭勞作,很少外出開會,沒有成為風頭人物,才能安全過關。

1977年,鍾誌民成了生產隊長,次年又當上支部書記。他過年常常陪著農民從初一喝到十五,喝到吐,仍然豪氣不減,在農民中很有威懾力。他帶著村民興修水利,一家一家地講願景。最後,兩千畝地實現灌溉,不再“靠天吃飯”。

“我看著老百姓能吃飽、有錢花,他們的命運開始得到了改變,這種感覺很好。”他告訴記者。也告訴子孫後代們。

一步步地,他成為共青團瑞金縣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贛州地委副書記、書記,中共南康縣委副書記。

如今的教育能出這樣的人才嗎? 和交白卷生一樣, 在資本主義的染缸裏也是成一個為自己家庭發財成資本家的。而如今的大學生們如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同時《工農兵學員入學招生辦法實行“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相結合的推薦保送辦法。》的學生條件: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具有2年以上實踐經驗,年齡在20歲左右(年齡不超過25周歲、未婚),有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還要注意招收上山下鄉和回鄉的知識青年。這些標準是硬性的, 學成之後還要求回到原單位。恐怕有人會對"政治思想好"提出質問。不奇怪。兩種社會製度不同、階級立場不同是有區別的。說不到一起的。

人們把從工農兵中選拔的大中專學生稱為工農兵學員,1970年至1976年被全日製大中專學校錄取就讀的六屆共有94萬人被錄取在全日製普通高等院校就讀,又被稱為工農兵大學生。

工農兵大學生是新國社會主義時期的新型大學生,他們是按照中共中央的高等院校招生政策,采用推薦保送的方式入學的。是從工廠、人民公社和解放軍基層部隊符合推薦保送條件的知識青年中來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都瞪大眼睛監督著,加上那時的縣、公社的領導幹部都親身經曆過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鳴大放大字報,並且那時還是處於文革後改造時期,多數幹部都不敢馬虎、不敢隨便!所以,除了政審以外,各地基本上都會對自願報名、群眾推薦的知識青年進行政治內容、文化知識的考試或考查,擇優推薦保送,隻是考試時間,考試內容不是全國統一的。

1973年進行了“文革”中的全國高考。著重增加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四科的書麵文化考試,由地、市命題,縣(市)主持,文化考試采取開卷考試加麵試形式。考試後由於張鐵生的一封被利用的信,考試成績就作為參考,基本上按1972年的推薦保送製招生。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工農兵學員入學招生辦法實行“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相結合的推薦保送辦法。這十六個字是一個整體。經曆過文革之後的領導有群眾的監督沒有如今的官那麽高高在上。一不注意就會有大字報揭發, 因此不會太離譜。當然也有例外的《走後門》。但相比較現在沒有也不敢用群眾來監督的官更大膽貪錢包二奶小三恐怕己見慣不怪了。單單就不放心"領導批準"這一關不放心就攻擊《工農兵學員入學招生辦法實行“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相結合的推薦保送辦法。》恐別用心。如今高考如何? 恐怕問題越來越災難。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如今教育之弊,改開後出現了許多新的行業。這種新行業,雖然沒有被改開特權集團列入他們“巨大成就”的欄目內,但倒真的搞得不壞,正在以很快的速度“發達”起來。例如“私人授課”業。“代人考試”業。“論文出售”業。“畢業證書製造”業。......

這種行業為什麽如此興隆,那就要看看改開後的教育製度了。隨著資本主義的全麵複辟,改開後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都己產業化,也早已成為有錢階級進入特權上層社會的階梯。“國家主要是從經過高等學校培養的專家中吸收從事經濟工作、黨的工作、國家工作、外交工作、軍事工作和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幹部。”許多材料證明,大學文憑是選拔幹部的決定性標準。

隻要一進了高等學校,或者幹脆隻要設法撈到一張大學文憑,那就能夠得到高官厚祿,就有飛黃騰達的時機。要是進不去呢,那就對不起,隻能“永遠”當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執行者”。許多人為了達到“高升”的目的,當然就隻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於是各種稀奇古怪的行業都應運而生了。

不能小看這種新行業。特權階級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祿傳給他們的子女,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通過教育一途。而這樣做,沒有上述行業的幫助,就有點兒難處。有了上述行業,資產階級新貴們就不怕。他們有的是錢,可以雇請“家庭教師”,或使子女進各種學費昂貴的私人“補習班”之類。這樣把子女塞進高等學府以後,總算放心了吧?可是還不行,有些公子小姐們一向吃喝玩樂,誰願去死啃書本?不能畢業怎麽辦?還得依靠上述行業。

在“教育市場”上,隻要不惜重金,什麽畢業論文、畢業文憑,甚至“副博士”之類的頭銜都可以買到。有了這些玩藝兒,就可以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了。不難看出,教育領域的新行業,完全是適應特權階級對勞動人民實行資產階級文化專製的需要而產生的。

“有錢,就可以進入高等學校”,這是一句很難得的真話。當然,統治者“標準的提法”可不是這樣。因為這麽說,他們那個冒牌的“社會主義”不就露了底?勞動人民既沒有那麽多的錢去雇請“私人教師”,又沒有那麽高的地位來得到同僚們的“照顧”。他們的子女,無論在分數麵前,還是在其他什麽麵前,怎麽能同那些公子小姐們“一律平等”呢?

何來“一律平等”?學校商業化,知識商品化,這完全是全麵複辟資本主義給教育帶來的必然結果。既然“知識”、“文憑”、“學銜”都可以用金錢買來,那麽,這些東西一旦到手,當然就要立即投入“周轉”,以謀取更大的利潤。虧本的生意誰會去做?這種腐朽透頂的“教育”,是一個黑色染缸,別說特權階級的子女,就是少數勞動人民的子女進校後,也必然要受到腐蝕和毒害。它隻能培養那種以賺錢贏利為人生哲學的新資產階級分子,即培養特權階級的接班人。

改開後教育領域這種新行業,鬧得烏煙瘴氣,真正敢於揭露這種醜惡現象社會根源的是在《文革》中,半世紀以前已經被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然而這些問題時至今日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在一步步地擴大、蔓延。其實中國之弊病,未能防微杜漸的又豈止教育這一項呢......下麵雖是毛澤東半世紀前對教育問題的論述之節選,然而其中所提卻無一不戳中當今教育的痛點。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許多有識之士發出的批判文章時有見諸謀體, 例如《高考製度從來不公平,也無法再做社會公平的遮羞布》分析道:高考這道晉升的大門也在一點一點慢慢被特權階層所掌控獨占, 成為特權階層管控人們之工具。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複辟資本主義的舊式《高考》之後,幾乎每一個經曆過高考的學生、每一個曾經供養高考生的家庭都為此付出過巨大代價,因為高考被看作是社會底層向上流動的一條至關重要的通道。並不公平。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以“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審”的招生辦法。將工農兵大學生送到大學裏學習幾年畢業後大多數畢業生又回到原來的單位, 少數畢業生根據國家需要分配到科研等單位。但都是為建設祖國各行各業中發揮作用, 學以致用為國家集體作出貢獻。好得很!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大學生文革時為反對走後門退學 40年後稱無悔》原標題:鍾誌民的選擇。記者/徐天

197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以當年一號文件轉發了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孔批孔”運動在全國展開。

同一天,《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一份退學申請報告》為題,刊出南京大學工農兵大學生鍾誌民的退學報告全文。姚文元親自操刀寫了編者按,大讚其“向地主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展開了新的進攻”。4天後,《人民日報》再以頭版頭條刊出相關報道。

一時間,退兵退學的風潮席卷而來。矛頭對準周恩來的批林批孔、針對老幹部的批走後門,三箭齊發,如同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再次到來。

2月15日,毛澤東做出批示:“此事甚大,從支部到北京牽涉幾百萬人。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衝淡批林批孔。”中共中央下發了八號文件。由此,反“走後門”運動草草收場。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從1973年底開始,一場批林批孔運動又在全國展開。四人幫把矛頭指向了周恩來、鄧小平。1974年開年,王洪文、江青聯名寫信給毛澤東,建議向全國轉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匯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18日,中共中央以當年一號文件轉發了這份材料。中間講到批判反對製止《走後門》。1月27日晚,中央政治局召集解放軍總政治部和軍隊宣傳係統負責人開會。到會的有周恩來、葉劍英、康生、張春橋、江青、姚文元、汪東興等領導人。

江青看著坐在她右側的葉劍英問:“劍英啊,聽說你有個兒子在空軍,是不是走了後門啊?”葉劍英沒有答話。江青在會上提出“走後門”的問題,開始“批林批孔批走後門”,各機關開始排查走後門現象,各大軍區也開始清退“後門兵”。老帥、老將、老幹部們憂心忡忡,他們的子女在軍隊的最多,大多是自己的老部下或是老戰友挺身而出,撐起了保護傘,讓他們的子弟們走進軍隊當兵,保其不受風雨侵襲。原以為是一條重生之道,哪知被與“批林批孔”偉大運動結合上了。不少孩子從軍隊被清退了回來,而且戴上了入伍政治動機不純的大“尾巴”。

葉帥忍無可忍,在1月底致信毛澤東,反映了江青的一些做法和無理要求。2月初,周恩來也向毛澤東寫出書麵報告,表示不同意江青等人借“批林批孔”大批“走後門”的做法。

毛澤東在2月15日給葉劍英回複:“劍英同誌:此事甚大,從支部到北京牽涉幾百萬人。開後門來的也有好人,從前門來的也有壞人。批林批孔,又夾著走後門,有可能衝淡批林批孔。小謝(即謝靜宜)、遲群講話有缺點,不宜向下發。我的意見如此。”

周恩來接到批件,立即召集會議,貫徹毛澤東的指示。有關“走後門”的事不了了之。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一份退學申請報告》,刊出南京大學工農兵大學生鍾誌民的退學報告。姚文元親自寫了編者按,大讚其“向地主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展開了新的進攻”。4天後,《人民日報》再以頭版頭條刊出相關報道。一時間,退兵退學的風潮席卷而來。矛頭對準許多老革命老幹部們《走後門》。老革命老幹部們害怕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再次到來。紛紛反擊。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當時最反《走後門》的也是最高層的領導是"四人幫"。他們自己沒有《走後門》。而且向毛澤東反映要求批《走後門》。結果都被走資派抓進牢裏了。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reYOUsure' 的評論 :


1976年,文革結束。在清算四人幫時,走資派們提出反“走後門”是針對老幹部的,鍾誌民差點被打成“三種人”。好在,公社裏從農民到書記都為他說好話。他慶幸,自己每天低頭勞作,很少外出開會,沒有成為風頭人物,才能安全過關。反對《走後門》的英雄差點坐牢。怎麽會被拍電影電視宣傳。
areYOUsure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有沒以他為背景的電影電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