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足千人殘兵敗將逼上井崗山

(2021-11-07 05:26:48) 下一個

不足千人殘兵敗將逼上井崗山


就是這支不足千人殘兵敗將的隊伍逼上井崗山後, 從工農紅軍到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人民解放軍靠的是什麽?  是授軍銜? 靠物質刺激? 發高薪工資? 給大把錢? 讓地主資本家圈養? 都不是! 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廢除煩瑣的禮節,經濟公開。士兵管理夥食。從軍長到夥夫都是一樣苦。“支部建在連上”共產黨的信仰。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失敗之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路線,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會議決定派毛澤東去湖南改組中共湖南省委和領導秋收起義。改組後的湖南省委在長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開會議,討論製定秋收起義的計劃。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杆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群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武裝起義。

起義隊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師長餘灑度、副師長餘賁民、參謀長鍾文璋,下轄3個團。其中第一團由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以及鄂南崇陽、通城的農民武裝組成,團長鍾文璋(兼);第二團由安源路礦工人糾察隊、礦警隊和安福、蓮花、萍鄉、醴陵、衡山等地的工農武裝組成,團長王新亞;第三團以瀏陽農軍為主,加上警衛團和平江工農義勇隊各一部分組成,團長蘇先駿。上述參加起義的各路人馬共計4000餘人,統一由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指揮調度。

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以攻打長沙的作戰計劃, 幾次攻打長沙末拿下長沙, 起義部隊由4000餘人減員到1500餘人。中共中央堅持攻打城市的決定。鑒於三路起義部隊均受挫,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並以前委書記的名義通知起義各部隊到瀏陽縣文家市集結。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瀏陽縣文家市。當晚前敵委員會召開了會議。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去堅持武裝鬥爭,發展革命力量。起義部隊1500餘人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總指揮盧德銘犧牲。起義部隊冒雨攻克蓮花縣城。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隊思想混亂,組織紀律性差。當天晚上,毛澤東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部隊進行整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起義部隊離開三灣村,開始向井岡山進軍。起義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井岡山的茨坪,開創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堅決主張:由於國民黨反動派叛變革命,屠殺工農,喪失了民心,成為白色恐怖的象征,因此秋收起義時“我們應高高打出共產黨的旗子”,以共產黨自己的名義領導人民革命。他在給中央的信中寫道:“國民黨旗子已成軍閥的旗子,隻有共產黨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毛澤東在會上著重闡述了槍杆子出政權的思想。會議決定要與國民黨徹底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號召群眾,並確定集中力量在湘東贛西發動以長沙為中心的武裝起義。毛澤東帶著不足千人的殘兵敗將躲避蔣介石國民黨的剿殺。今後如何辦?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開始時雖然也以攻占大城市為目標,但在遭到挫折後,毛澤東適時地率領部隊走上一條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的發展方向。毛澤東敏銳地做出了判斷和決策即“上山”,在敵對勢力薄弱的地方保存並發展中國共產黨有生的武裝力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圖謀革命的發展,這是把馬克思主義革命原理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典型範例是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和實踐。

三灣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的建設解決了關鍵性問題,一是從組織上鞏固了工農革命軍這支剛剛誕生而又損失重大的革命隊伍,為她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二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根本上解決了無產階級革命軍隊的領導權問題;三是建立了軍隊中民主製度,為無產階級革命軍隊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官兵關係。

開創了根據地建設與發展模式。在部隊到達井岡山以後,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主持下,開始了革命根據地建設的探索。通過不斷的實踐,為了在當時的具體情況下培養並壯大革命的力量,共產黨開始探索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模式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結果。把土地革命、武裝鬥爭以及革命根據地結合在一起的根據地建設模式,在日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壯大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秋收起義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追求。共產黨提出的主張,“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口號,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的決策為人民群眾所擁護,所以,秋收起義發動後,各地的農民群眾廣泛響應,願意跟著共產黨,為窮人打天下。

秋收起義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主要形式是武裝鬥爭的嶄新認識。在革命遭受嚴重挫折之後,通過八七會議,中國共產黨糾正了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把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提上了工作日程。在八一南昌起義之後,中共中央又作出了在湘鄂粵贛四省舉行農民秋收暴動的決定。最後由中共中央特派員、湖南省委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毛澤東實施的湘贛兩省農民秋收起義,就是共產黨人對武裝鬥爭有了嶄新認識後的重大舉措。

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翻身求解放、探求革命新道路的偉大實踐。在八一南昌起義爆發以後,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在組織和部署秋收起義的過程中,中共中央要求這次暴動要“以農會為中心”,要“奪取一切政權於農民協會”。“除奪取鄉村政權之外,於可能的範圍應奪取縣政權,聯合城市工人貧民(小商人)組織革命委員會,使成為當地的革命中心”在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的隊伍中,除了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安源煤礦的工人武裝,其他的都是湖南平江和瀏陽的農軍、湖北崇陽和通城的部分農軍。

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勇於改正錯誤的重大舉措。當蔣介石反革命勢力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日益膨脹,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內的鬥爭愈演愈烈之時,陳獨秀受共產國際代表影響,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形勢,害怕共產黨員和工農代表參加革命政權會影響到國共合作,更不支持工農武裝力量的發展,以致在上海和武漢等地都發生強迫工人糾察隊交出槍支的事件。在農村,也限製農民革命,反對農民建立和掌握政權。陳獨秀在右傾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在國民黨反動派叛變之時,共產黨沒有強有力的武裝力量加以製止。但是,中國共產黨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秋收起義等武裝起義就是典型的例子。

1927年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在連受挫折的情況下,卻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保存和發展革命力量的正確道路,毛澤東功不可沒。他是秋收起義的靈魂,引領著秋收起義渡過重重難關,走上了一條代表中國革命發展方向的正確道路。

秋收起義標誌著共產黨獨立領導的農村武裝鬥爭的開始,這也是真正的人民軍隊的創立,旗幟鮮明,工農子弟兵代表著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這是我黨曆史上第一次戰略轉變中的重大事件,創建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建立了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使黨的工作重心開始由城市轉向反動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中國革命由此進入到了以農村為中心、以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的嶄新階段。通過秋收起義,共產黨人明白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中國革命的中心在農村,而不是在城市。秋收起義也為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提出,提供了實踐的檢驗。

上了井崗山的毛澤東向中共中央報告說"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間,產生一小塊或若幹小塊的紅色政權區域,在目前的世界上隻有中國有這種事。我們分析它發生的原因之一,在於中國有買辦豪紳階級間的不斷的分裂和戰爭。隻要買辦豪紳階級間的分裂和戰爭是繼續的,則工農武裝割據的存在和發展也將是能夠繼續的。此外,工農武裝割據的存在和發展,還需要具備下列的條件:(1)有很好的群眾;(2)有很好的黨;(3)有相當力量的紅軍;(4)有便利於作戰的地勢;(5)有足夠給養的經濟力。"首先從理論上找到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依據,  緊接著提出需要具備下列的條件。

在統治階級政權的暫時穩定的時期和破裂的時期,割據地區對四圍統治階級必須采取不同的戰略。在統治階級內部發生破裂時期,例如兩湖在李宗仁唐生智戰爭時期,廣東在張發奎李濟深戰爭時期,我們的戰略可以比較地冒進,用軍事發展割據的地方可以比較地廣大。但是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區域的堅實基礎,以備白色恐怖到來時有所恃而不恐。若在統治階級政權比較穩定的時期,例如今年四月以後的南方各省,則我們的戰略必須是逐漸地推進的。這時在軍事上最忌分兵冒進,在地方工作方麵(分配土地,建立政權,發展黨,組織地方武裝)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區域的堅實基礎。

紅軍士兵大部分是由雇傭軍隊來的,但一到紅軍即變了性質。首先是紅軍廢除了雇傭製,使士兵感覺不是為他人打仗,而是為自己為人民打仗。紅軍至今沒有什麽正規的薪餉製,隻發糧食、油鹽柴菜錢和少數的零用錢。紅軍官兵中的邊界本地人都分得了土地,隻是遠籍人分配土地頗為困難。經過政治教育,紅軍士兵都有了階級覺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權和武裝工農等項常識,都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因此,他們能在艱苦的鬥爭中不出怨言。連、營、團都有了士兵會,代表士兵利益,並做政治工作和民眾工作。

湖南省委要我們注意士兵的物質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農的生活好些。現在則相反,除糧食外,每天每人隻有五分大洋的油鹽柴菜錢,還是難乎為繼。僅僅發油鹽柴菜錢,每月也需現洋萬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給。現在全軍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還缺少布。這樣冷了,許多士兵還是穿兩層單衣。好在苦慣了。而且什麽人都是一樣苦,從軍長到夥夫,除糧食外一律吃五分錢的夥食。發零用錢,兩角即一律兩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麽人。

作戰一次,就有一批傷兵。由於營養不足、受凍和其它原因,官兵病的很多。醫院設在山上,用中西兩法治療,醫生藥品均缺。現在醫院中共有八百多人。湖南省委答應辦藥,至今不見送到。仍祈中央和兩省委送幾個西醫和一些碘片來。

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鬥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廢除煩瑣的禮節,經濟公開。士兵管理夥食,仍能從每日五分的油鹽柴菜錢中節餘一點作零用,名曰“夥食尾子”,每人每日約得六七十文。這些辦法,士兵很滿意。尤其是新來的俘虜兵,他們感覺國民黨軍隊和我們軍隊是兩個世界。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紅軍像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製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

黨的組織,現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地方武裝有赤衛隊和工農暴動隊。暴動隊以梭鏢、鳥槍為武器,鄉為單位,每鄉一隊,人數以鄉的大小為比例。職務是鎮壓反革命,保衛鄉政權,敵人來了幫助紅軍或赤衛隊作戰。現在各縣赤衛隊的槍枝還是很不夠,不如豪紳的槍多,紅軍必須繼續在武器上給赤衛隊以幫助。在不降低紅軍戰鬥力的條件之下,必須盡量幫助人民武裝起來。我們業經規定紅軍每營用四連製,每連步槍七十五枝,加上特務連,機關槍連,迫擊炮連,團部和三個營部,每團有步槍一千零七十五枝。作戰繳獲的槍,則盡量武裝地方。赤衛隊的指揮官,由各縣派人進紅軍所辦的教導隊受訓後充當。由紅軍派遠地人到地方去當隊長,必須逐漸減少。朱培德、吳尚亦在武裝保安隊和挨戶團,邊界各縣豪紳武裝的數量和戰鬥力,頗為可觀。我們紅色地方武裝的擴大,更是刻不容緩。紅軍以集中為原則,赤衛隊以分散為原則。當此反動政權暫時穩定時期,敵人能集中大量軍力來打紅軍,紅軍分散是不利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