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和美英帝國比中國的戰狼太少了

(2020-05-04 11:02:47) 下一個
和美英帝國比中國的戰狼太少了
 
 
 
 
近期的中美貿易之爭,因新冠病毒向中國拋鍋、追責、算賬、索賠。煽動民間群情激憤,狼煙四起。官方民間各路媒體的輿論,兩極分化明顯,一派是進行適度反擊;  被稱之為"戰狼",  又或是"戰狼外交"。一派是妥協派,生怕破壞了中美友好大局,影響了自己的發財大計。兩派貌似涇渭分明,實則魚龍混雜,這其中:煽風點火者有之、圖謀不軌者有之、悲觀恐慌者有之、吃瓜看熱鬧者有之、悶聲發財者有之。與之相比,真正的理智、穩健、務實的中間派,發出的聲音反而不夠響亮。但事實是和美英帝國比中國的戰狼實在太少了。
 
對於當前中美關係以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如何處理好,用毛主席的經典論斷“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來應付最為恰當。今日的美國與當年的國民黨內的頑固派何其相似:對外色厲內荏,鼠目寸光;對內則派係林立,財閥各自為政,活脫脫一個垂垂老矣的末日帝國景象。而毛主席的這個經典論斷是在《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毛主席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統一戰線的擴大和鞏固。而要達此目的,必須采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策略,這是不可分離的三個環節,而以鬥爭為達到團結一切抗日勢力的手段。在抗日統一戰線時期中,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這一真理,已經逐漸為黨內同誌們所了解。但不了解的依然還多,他們或者認為鬥爭會破裂統一戰線,或者認為鬥爭可以無限製地使用,或者對於中間勢力采取不正確的策略,或者對頑固勢力有錯誤的認識,這些都是必須糾正的。"
 
"在抗日統一戰線時期,同頑固派鬥爭,必須注意下列幾項原則。第一是自衛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就是說,決不可無故進攻人家,也決不可在被人家攻擊時不予還擊。這就是鬥爭的防禦性。對於頑固派的軍事進攻,必須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消滅之。第二是勝利原則。不鬥則已,鬥則必勝,決不可舉行無計劃無準備無把握的鬥爭。應懂得利用頑固派的矛盾,決不可同時打擊許多頑固派,應擇其最反動者首先打擊之。這就是鬥爭的局部性。第三是休戰原則。在一個時期內把頑固派的進攻打退之後,在他們沒有舉行新的進攻之前,我們應該適可而止,使這一鬥爭告一段落。在接著的一個時期中,雙方實行休戰。這時,我們應該主動地又同頑固派講團結,在對方同意之下,和他們訂立和平協定。決不可無止境地每日每時地鬥下去,決不可被勝利衝昏自己的頭腦。這就是每一鬥爭的暫時性。在他們舉行新的進攻之時,我們才又用新的鬥爭對待之。這三個原則,換一句話來講,就是“有理”,“有利”,“有節”。堅持這種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就能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派,並使頑固派爾後不敢輕易向我們進攻,不敢輕易同敵人妥協,不敢輕易舉行大內戰。這樣,就有爭取時局走向好轉的可能。"
 
中國共產黨的血的教訓是1924年的國共合作,到1927年4月12日時因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陳獨秀在共產國際指示下以不抵抗,同意國民黨清黨至"四一二慘案"發生之後,中國共產黨慘遭殺光到了幾乎毀滅殆盡的地步,於是從1927年南昌起義到1937年的.再度合作之後,中國共產黨再也沒有吃過那麽大的虧了。團結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結合,雙方不平等的結合是奴役。而平等,大多由鬥爭得來。因為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而受到對方的尊重!反之,主動的妥協退讓隻會不斷的“割地賠款”,   底線一旦被無限製突破敵方既不會尊重你,又不會珍惜你所“上供”的利益。美國是個財團型民主國家,國家權力掌握在少數財團手中。作為資本家,追逐利潤是其生存的根本,當國家利益與財團利益發生衝突時,必然是以財團利益為第一。
 
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之爭,動機很複雜,從短期目標看,就是求財、就是要緩解中美之間上千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同時回應美國製造業工人的選票呼聲。但從長遠看,則是為了遏製中國崛起。對於新冠病毒向中國拋鍋、追責、算賬、索賠從短期目標看,是為了川普連任的總統選舉。從本質上看,  是想不還中國持有的1.1兆元的美國國債。透過現象看本質,美國對中國擺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架勢,而中國如何應對很重要。中國能進展到何種程度,取決於中國的回應措施與力度。能戰方能止戰,當年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時,對於國民黨挑起的衝突曾經說過“放手去打,前方打的越好,我在重慶越安全”如果中國委曲求全,美國必然蹬鼻子上臉,加大要價,反而沒得談;反之,如果中國強硬回擊,雙方反倒會坐下來有得談。不敢鬥爭,即是對本國人民不負責任,也是對美國人民不負責任,也是對世界人民不負責任。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處理中美關係乃至世界各國的外交關係要向毛澤東學習。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   中國的特色政府走資派總是一邊倒地受到美國的欺壓。“銀河號”事件、炸中國駐南大使館事件、再三再四向台灣出售武器;  金融危機來了求中國幫助"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美中為夫妻關係,  金融危機過了卻反過來打壓中國;  單方麵一再挑起貿易之爭……現在公然用上了綁架人質這一招。在大災大難麵前又利用新冠病毒向中國拋鍋、追責、算賬、索賠。為什麽中國的走資派特色政府總是一直這麽被動呢?  為什麽走資派越退讓,美國政客就越起來勁?  越蹬鼻子上臉呢?  正是走資派這些人總是單方麵想維護中美關係、中美和平;   總是單方麵地害怕與美國做不成夫妻,而放棄了鬥爭的結果。長此下去,中美不僅做不成夫妻,鞏怕連和平也保不住。到時不僅害了自己國家的人民,甚至連美國人民也被中國走資派的不負責任的做法給害死;  全世界的人也跟著中國走資派的不負責任而倒黴。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的居住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出門都擔心會被攻擊。
 
國與國之間當然是要和平共處的。和平是目的,而鬥爭則是和平的手段;  和平是相對的,而鬥爭是絕對的;  隻有經過鬥爭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所以,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才會存在,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就不存在了。不敢鬥爭,即是對本國人民不負責任,也是對美國人民不負責任,也是對世界人民不負責任。中國的立場應該是堅定的, 中國不想搞對抗,但絕不害怕對抗,想談,就談,想打,就打。毛澤東的名言,叫做:“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妥協永遠換不來對手的尊重和真正的和平,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和希特勒簽訂了《慕尼黑協定》,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割讓蘇台德,張伯倫到英國機場,還興高采烈對英國人民高呼:“我帶來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結果第二年,希特勒吃掉整個捷克斯洛伐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後來丘吉爾評價《慕尼黑協定》——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一抉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進行戰爭。這個意思和毛澤東說的是一樣的——“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aiwaiyouzi' 的評論 :


謝謝來訪和留言!
haiwaiyouzi 回複 悄悄話 對美帝這種流氓,中國的戰狼應該更多些,級別也應提高 !不要總局限於央視播音員和外交大使級的。 王毅應對戰美帝的彭胖子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