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段農村的曆史!

(2017-10-04 05:21:23) 下一個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段農村的曆史!

 

作者:默人

 

人民公社結構:

     
 時間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地點是XX省XX市XX區(過去是XX省XX地區XX縣)離縣城不遠的一個鄉村。
      
當時那個人民公社,有十多個大隊,有些大隊的名稱,我還能記得,有些就記不得了。當時我生活的那個大隊,有九個生產小隊,各生產小隊,有大有小,基本上是一個姓或者兩個姓,由宗族所形成的一個自然生活小範圍,生活來源基本上以農業生產為主。
       
生產小隊在七十年代的時候,有三十多戶人家,人口兩百多一點,田和地合計不到三百畝。由於緊靠灄水,自然條件相對較好,文化基礎也不錯,總體上來說,當地的民風及經濟狀況,要好一點。
      
人民公社這種農村集體組織,是以隊為基礎的三級所有製,生產及分配的最基礎核算單位是生產小隊。現在稱呼的村民小組,就是過去的生產小隊,過去一般簡稱生產隊。現在稱呼的村,就是過去的生產大隊,簡稱大隊。現在稱呼的鄉或鎮,基本上就是過去的人民公社,簡稱公社。
      
 一個生產小隊,一般為隊長一名,會計一名,保管一名,記分員一名,他們不是我們現在一般意義上的什麽國家幹部,也不是什麽領導,他們是完完全全不脫離農村農業勞動的農民,與農民一樣,在做好自己範圍內的規定工作之後,也得下地幹活去掙工分。
      
大隊這層組織,有大隊長,副大隊長,大隊支部書記,大隊婦聯主任,民兵連長,大隊會計,赤腳醫生、獸醫、小學老師等,這些人也不是什麽國家幹部,除了農忙時節之外,大部分時間到可以不用幹什麽農活。由於各生產大隊的集體經濟有強有弱,歸屬於大隊集體經濟的其他生產組織,是不相等的。
      
 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大隊,自己有鑄造廠、糧食加工廠、磚廠、門市部、農機隊、船隊等經營組織,其他還有福利性的衛生所、小學等。
       
人民公社這一個層麵,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帶有經濟經營過程的一個國家基層管理單位。當時公社的經濟實體部分有糧食加工廠、農機站、磚廠、五金廠、林場、漁場、商店、知青農場、種畜場等,福利性的有一個初中學校和一個高中學校、書店、合作社、糧種站、衛生院等。
      
 公社裏的人,有屬於國家幹部的,百姓一般稱呼為吃商品糧的,也有大量幹著國家基層管理工作而拿工分的(布袋糧),有點像城市裏的以工代幹的那麽一點味道。
       
人民公社這一個級別的幹部,說的是脫產幹部,由於那個時期的幹群關係相對比較密切,這些幹部在很多時候,也是隔三間五的,也參加一些具體的勞動,與基層生活還是非常密切的。至於像漁場廠長、知青農場場長這些被稱呼為幹部,而實際不是拿官餉的,出來管理工作之外,一樣得和大家一同幹活。
       
那個時候的生產隊隊長,基本上都是由各生產隊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一來是號召力強,二來是對農業生產相當了解。最容易被現在人所疏忽的,就是生產隊隊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自我約束能力,都是比較強的。用一個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這些人之所以幹生產隊隊長的這個差事,在基於一種對鄉親們的情感之上是願意通過自己的奉獻,為整個生產隊能帶來最大的利益。打鐵還得自身硬,在很多時候,往往就具體體現在生產隊隊長的這個角色上。
      
生產隊的記分方式為,一般性非定額勞動,一個男壯勞動力(用年歲來劃分)出一天滿工是十個工分(早工兩個,上午工四個,下午工四個),一個女壯勞動力(也按年歲劃分)出一個滿工是八分(分別為兩個、三個、三個)。農閑的時候,沒有太多勞動量,按出勤記工。
      
農忙的時候,或者某項重體力活的時候,按定額記分。如割一畝稻多少分,插一畝秧多少分,挑一個草頭多少分。這些定額工分,有一個慣例,大家都知道,記分員會根據每一個人的具體勞動量在計算之後,填寫到每一個勞動者的記分本上的,最後還蓋一個小章。
       
在傷痕文學中,說過去集體經濟農民是在吃大鍋飯,那是瞎扯,純粹是為了政治需要在那裏胡說八道。可以基本上說,過去農村集體經濟下的生產過程,就是讓那些不願意幹活的二流子之類痛恨不已。
       
一般來說,個別一些生產隊裏,有那麽一兩個不勤勞的二流子,是很正常的,他們的日子過得不怎麽樣,在那個時代裏,他們成不了氣候。

農民收入情況:
       
對於人民公社集體經濟下農民的收入情況,沒有過去農村生活經曆的人,經常容易被一些別有企圖的人所忽悠。下麵,談談這方麵的一些具體情景。
      
 農業生產的最基層實施組織單位,是連同分配在一起的生產小隊。
      
 過去,一個生產隊在一年之中要種什麽,上麵是有計劃的,一層一層地將這個計劃,具體落實到生產隊中。是不是所有的農產品生產都要按照計劃來生產呢?不是的。
      
 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地方,計劃完成的量,隻有兩個,一個是稻穀,一個是棉花。
       
一個生產隊,田和地就那麽多,上麵的計劃來了之後,首先要保證計劃任務的完成及口糧問題,餘量的田和地,生產隊一般都安排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用來給社員在年底分紅的時候,使得大多數家庭,能有點現錢。另外,百姓過日子,自己也得消費一些副業產品。
      
 如種一些油菜,目的是使得大家有油吃。種點芝麻、花生,分給社員,算是改善生活的需要。種點紅薯,一方麵是可以當蔬菜、食品,另外多餘的,還可以用來養豬。
      
 用來賺點現錢的,如種點西瓜,拉到縣城和武漢去賣。閑地種點麻,河堤邊一側種點蓖麻,等等,賣給供銷社。
      
像種藕、養魚之類的,有分的,也有賣的,不好說完全是為了某一個單一的需要。
      
還有為了完成種棉任務,不使得地閑著,在其中套種小麥,基本上是作為雜糧,收獲之後就分給鄉親們了。
      
作為國家來說,重要糧食作物,國家那個時候抓得確實很緊。可是,有那麽別有用心的少數人,用傷痕的文學所描述“以糧為主”的情景,好像中國農村,在人民公社時期,大部分農村都是在種稻穀、小麥、玉米的,不允許種別的,這種荒謬的謠言,是可笑到了極致。
       
一個生產隊的田地,雖然都屬於集體的,可是在耕種上,還適量地按照人口多少,給每一個家庭都分有自留地。
       
自留地裏種什麽,農民自己決定。一般情況,農民都是在保證家庭蔬菜的前提下,還適當種一些經濟作物。如甘蔗、梨瓜之類的,可以拿到縣裏去賣。
      
 一談到“割資本主義尾巴”這個話題,沒有農村生活經曆的人,好像覺得那個時代的農民,什麽都不能拿到外麵去賣,這基本上是錯誤的。那個時候的管理,主要是嚴查無正當職業的人在那裏當二道販子,從農民那裏低賤地收購之後自己再去倒賣。這種做法是有弊端,可是把那個社會說得很黑暗,這就是原則性的問題。
       
另外,農民家庭可以養一些雞鴨,養豬。一般來說,一個六七口人的家庭,養雞鴨的數目,基本上是二三十隻,養一頭豬。
       
七十年代,國家還是鼓勵農民家庭養雞鴨、豬的,有這方麵的宣傳畫。你給供銷社交售一斤雞蛋,國家除了按照收購價格給你錢之外,還給點布票、糖票的。給國家交售一頭豬,按照生豬重量,給一些肉票、糧票等。
       
在當時,規定一戶農民養一頭豬的時候,必須交售給國家;一戶農民養兩頭豬的時候,在向國家交售一頭豬之後,可以自己宰殺一頭。
       
對於農業生產,國家是通過計劃、管理和引導的方式,來使得這個社會在一個非常穩定的社會大環境中,去謀求國家戰略性的發展。
       
具體到農民那裏,簡單用現在一般現金收入去衡量那個時代的農民生活狀態,是很不妥當的。比較合理的度量方式,應該是農民的年收獲有多大,這才是一個比較公正的方式。
     
 比方說有些農副產品,有些生產隊是按照人均的方式(不管你勞動量多少)就分了,並沒有計算在生產隊的核算分配當中去。有些生產隊,也核算了一個基本價值,如紅薯一斤三分錢之類的。
      
農民實際收獲的部分,大體上有這麽三個方麵,一個是生產隊所得,二個是通過自留地所得,三個是通過養殖所得(養雞鴨和豬)。這樣說,隻是一個大致的農民收獲所得部分。
      
對於一些經濟相對要發達的地區,農民收入還可以通過社隊企業的勞動,另外再得到一部分現金收入。
     
 比方說你到大隊鑄造廠工作了兩百個勞動日,在留有一定餘地的集體發展所需要的積累資金之外,這個鑄造廠在年底一核算,一個勞動日值兩元錢,那麽,你就另外獲得了四百元錢。
       
那個時候,生產隊與生產隊之間有差別,大隊與大隊有差別,公社與公社有差別,最大的因素,就是各自的副業辦得是否好的問題。無工不富這個道理,農民早知道。
      
七十年代中期,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大隊,副業辦得很是有起色,不亞於華西村曆史回憶中所說的。
       
說起後來到大隊衛生所看病(大病一般在緊急搶救一下之後就送公社醫院或者縣醫院)統一收取五分錢,說給大家聽,覺得好像這不是華西村那裏的事情嗎?其實,隻要是發展起來了,集體經濟條件下,都是這樣。
       
這就告訴人們,集體經濟是可以發展很好的,過著安定生活,並不是說隻有單幹才能完成。
       
到年底的時候,農民走親串友的時候,都要在相互之間聊這麽一個話題,那就是各生產隊預計分紅下來,一個工(一個工為十個工分)多少錢。
       
在七十年代,總體上來說,我從小生活的那個公社,一個工基本上在零點六元到一點四元之間。男壯勞動力,一般一年下來有六百五十個工左右,女壯勞動力,一般有五百個左右。
       
口糧分為三塊,一份是基本口糧,與你是否勞動無關,都得給,壯勞動力的基本口糧一年為五百五十斤稻穀,核算大米大約是一天一斤。第二份是工分量,幹得多,就得到的多。第三份是肥料量,給生產隊交的肥料(糞水、豬糞、草灰等)工分高,你得到的工分糧也就越多。
      
在農業生產及收獲分配這個問題上,農民比城裏的人看得準,具體體現在按勞分配的問題上,自我把握的精度,高得很,別以為百姓弱了智。天底下有杆秤,生活在農村中的農民,都在心裏裝著呢,用不著在台上唱高調,誰是誰非,不需要由某個人來替別人說。
      
農村家庭,生活上相對困難的有沒有?有。這些家庭,包含了孩子多勞動力少的家庭,主要勞動力有病的家庭,整天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家庭。
      
作為集體經濟環境下,再困難的家庭,也得保證有飯吃,孩子有學上。
      
比如說中國農村的那個典型——小崗村,不是在依靠著全國其他農村中有貢獻的生產隊,吃了幾十年的返銷糧嗎?吃著別人的奉獻糧,還說那個時代有罪,在這樣的嘴臉下,我們還能對它說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