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Labor of Love By Moira Weigel

(2017-02-13 08:23:07) 下一個

約會簡史

某日在輔仁舊址的後花園,朋友跟我講了她上大一那年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友:我永遠記得大一被學校勸退的那個同宿舍的女生。

我:為什麽勸退呢?

友:她在我們宿舍和她男友共寢,被人告發了。

我:嗯,同居地點是不妥,可懲罰有點重啊。

友:你要知道我是87年上大學的,男生在女生宿舍過夜是大忌。

我:你怎麽看同居和告密?

友:同居者不是第一次這樣做。她和男友半夜回來爬到上鋪,拉上簾,以為我們都睡著了,聽不見了,真是囂張。宿舍裏的女生包括我又敢怒不敢言。我很氣憤!後來她的下鋪告發了她。學校讓那對情侶學期結束後立刻離開學校。周圍的輿論又一邊倒,同情那對學生情侶,譴責跟老師打小報告的人。

我:那你也由氣憤轉同情了?

友:其實我更同情告密者。首先她不知道學校會勸退同居者,她隻希望老師幫她換個宿舍。而且她也是為了同宿舍的其他女生,告密者事後哭著對我說“我們都是處女呀,將來說不清的。”可惜告密的人以後一直鬱鬱寡歡,最後也沒有選擇留京,畢業就回老家結婚了。

我:那對學生情侶後來怎麽樣了?最終在一起了嗎?

友:我沒聽到任何消息。兩個雖然都是南方人,但不是一個省的。據說女生的爸爸當時快要氣死了。

聽故事的我來美國超過20年了。美國被稱為“花花世界”,“花花公子”的“花”。如果僅僅通過看美劇來了解美國,美國人的確很“花”。比如有人統計過,九季不衰的電視劇"Seinfeld"裏的Jerry Seinfeld就有過66個女朋友。但是真正生活中的美國人對於約會又有怎樣的約定俗成呢。我喜歡西方人的一點,就是我能想到的各種問題,幾乎都有高人已經做過研究。最近正在讀一本社科類的書"Labor of Love - The invention of dating" by Moira Weigel,可以滿足我這方麵的好奇心。作者是耶魯大學的博士,80後。

通過讀書我了解到,date這個英文詞第一次見於報紙是在1896年。1914年美國讀者對這個詞非常熟悉,1920約會date這件事已經非常普遍了。

情人節前夕和兒子出去吃飯的時候,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兒子突然問我,他想跟一個女生說話,但是不知道第一句怎麽說,有沒有建議?我突然意識到:變老不是漸進的過程,而是瞬間發生的。

Be happy!  在這個充滿荷爾蒙的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