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The Museum of Innocence by Pamuk

(2017-01-31 15:30:05) 下一個

好的一生#2

 

下雪被困在家裏,我繼續思考什麽是“好的一生”。

我想起讀過的小說 "The Museum of Innocence" by Pamuk小說是這樣開始的"It was the happiest moment of my life, though I didn't know it. Had I known, had I cherished this gift, would everything have turned out differently?" ;經過了一生一世,一個人的愛情之後,男主人公對寫傳記的人說"Let everyone know, I lived a very happy life."  小說的結尾讓我覺得很震撼。人生的終點都是死亡。既然結果相同,那麽過程就是最重要的,而這過程的是好是壞是主觀的體驗和感覺。

工作占據過程的大部分,這裏繼續談什麽是好的工作。我隻說我經曆的和我看見的。

回望過去我是幸運的:上大學不用交學費,畢業包分配。出國要交培養費,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可以豁免。本科畢業的時候,我居然有當大學老師的機會,不過還是讓給別人,自己選擇上研究生。現在來看,大學老師依然是好的工作。

當時鄰家姐姐做了空姐,引來很多羨慕。現在當自己體會到長途飛行的辛苦之後,我並不覺得這個工作最好。去年在美聯航上,我和一位大媽級空姐聊天了解到:她的孩子剛剛大學畢業,她因為會中文剛剛找到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她很珍惜。

90年代赴美留學生有巨大的生存壓力。大家都在想什麽是自己可以找到的好工作。書上還能找到調查結果的排序:精算師,統計師,程序員,藥劑師,麻醉師...同胞在這些專業技術領域似乎很成功。在美國一代移民用第二語言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限製,所以寄希望於第二代可以在更多的領域中進行嚐試。

有些工作如果喜歡是可以做很久的,比如牙醫;有些工作年歲大就會吃力些,比如程序員。我就認識一個精算師,退休了想當專車司機。一則因為不用動腦筋,二則可以天天看風景。

人到中年,需要有智慧判斷什麽是適合自己的工作;不工作的也得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做。A busy bee knows no sorrow. 這樣才有可能過“好的一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