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

大熔爐,沙拉盆,還是海納百川更好
個人資料
蓮盆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第五周:新北美貿易協議USMCA,美國製造和投資移民

(2020-02-02 18:50:39) 下一個

本周私事挺多的,沒太關注國家大事,說說家門口的事吧。

川普競選承諾之一是讓製造業回歸美國,因此得到許多汽車工人支持。為此他做了兩件事,一是撕毀了舊的《北美貿易協議(NAFTA)》,稍作修改,更名為《美加墨協議(USMCA)》。另一件是大筆大揮,征啟鋼鋁重稅。

我們可以從本地的兩則新聞來看看這兩項政策對製造業的影響。

(一)

第一則是好消息。通用汽車公司宣布將投資20億($2.2billion)重新裝備底特律城外麵的Hamtramck汽車組裝廠。這個廠將被用來生產新型電動機轎車和輕型皮卡,雇用2200工人。同時,GM還預備8億投資在供應鏈上的廠家。

川普前幾天來本州競選,在大拉利會上將此居為自己的政績。事實是,這個廠的投資和工作崗位都是通用與汽車工會所簽定的勞工合同中的一部分,是五萬汽車工人經曆為期四十天的罷工爭取來的。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通用在十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差點關門倒閉,依靠工會和聯邦政府貸款度過難關。為此,通用的縮寫GM還被人嘲諷為“政府汽車公司(Government Motors)"。為GM公司整體生存考慮,汽車工會還放棄了一些合同條款,為的是協助資方提高競爭力。

事過境遷,通用近年來連續盈利。工人們沒想到是,通用公司會在去年創下收益新紀錄的狀況下,末經與工會協商就單方麵宣布關閉四間美國本土的工廠。其中之一就是上麵說的Hamtramck組裝廠。

另一個組裝廠在俄亥俄州的Lordstown。那間工廠在關閉前雇有一千六百多工人。通用是那個小鎮最大的雇主,關閉工廠對那裏居民生活有毀滅性的打擊。那時有消息說有人要買下將這間工廠生產新電動卡車,還沒談攏川普就迫不及待的發推特慶功。後來deal沒成,因那人資金明顯不足,讓工人們空喜歡一場。當工會頭領在電視訪談中流露出對川普的失望之後,川普發推特懟他:

Democrat UAW Local 1112 President David Green ought to get his act together and produce. G.M. let our Country down, but other much better car companies are coming into the U.S. in droves.

川普的傲慢態度不僅引起許多工人們的不滿,而且讓他們意識到川的誇口是多麽的不靠譜,爭取工作還得依靠自己的工會。

所以去年秋天工人們罷工了。這四個廠的命運和前途是勞資談判的焦點之一。最後的協議是不關Hamtramck這個廠,Lordstown那個組裝廠沒保住,去年底被通用賣了。

川普當任以來,通用在美國本土的工廠減產,停產,關閉,不僅藍領工人減少,白領職位也裁了15%,約八千人。其餘兩個美國汽車公司,福特和克萊斯特,關廠和裁員比例和通用汽車相差不大,隻是規模小一些,相關人員少些。

川普誇口讓製造業回歸美國,不過是外行吹牛而己。

在商言商,汽車業狀況和經濟周期緊密相關,但與誰當總統關係不很大。川普對汽車業的影響反應在新貿易協定中。其實,最後談妥的條款和原來的NAFTA相差不大。

川的貿易代表起初提出的要求是整車必須有至少50%的美國製造成分,但這項條款遭到汽車公司強烈反對,最後簽定的條約隻是將北美地區(不限於美國)製造成分從62.5%提高至75%。汽車業高層鬆了一口氣,汽車工會卻對此多有怨言,因為通用汽車等大公司繼續增加在墨西哥投資。共和黨當政,犧牲工人利益,關照資方,這並不是新鮮事。

新協議的另一規定是墨西哥必需立法發展汽車工會,並在五年內將汽車廠的最低工資提高到$16美元。這將減少美墨勞工成本差價,但與美國汽車工會工人的$22工資相比,競爭環境還是不利於美國人。

(二)

本周的第二則消息是底特律近郊的美國鋼廠(US Steel Co)宣布停產,1500工人失業。為什麽在川普的25%鋼材稅保護下,這間龐大的工廠還是難以維持呢?

製造業的生存發展,不僅有勞工成本這個因素,生產投備和技術更為重要。尤其是現代工業高度自動化,許多行業裏,人工已不是第一要素。這間鋼廠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生產投備陳舊,煙囪灰塵亂飛,被環保局罰款多次。雖然鋼廠停業,失業的工人心情低落,附近的居民挺高興的。

投資鋼廠資金重,回本周期長,遠超於汽車業平均水平。鋼稅是川普以行政令臨時加的,隨時可以更改撒消。沒有貿易法案的長期保護,穩定的天才總統朝令昔改,在不穩定的投資環境中,鋼廠長線融資更新生產投備有不少困難。

(三)

再說一下離家更近的實例吧。我們公司的新生產線安裝告一段落,幾個月加班加點,這個周末獎勵自己城裏閑逛放鬆一下。

新的生產線投資一千多萬,投產之後有十個操作工人崗位,合計每個職位需要投資一百多萬。上麵說的通用汽車組裝廠,投資用每個工作崗位計算,也差不多是這個數。當然,我們生產零部件,規模比整車組裝小很多。

一個工作崗位對本地經濟的影響,汽車業常用的估算是一比六,就是一個製造業職位衍生出六個工作機會,包括產業鏈上下端和服務業,比如運輸和餐飲之類。

既使不算這些衍生職位,這條生產線投資創造的工作機會也遠不止十個全職工人,這隻是直接勞力(direct labour)。新生產線上另有質檢調控維修運輸調度等等,由另外幾條線的員工兼職,又計近十個職位。還有一隊十多個工程師和技師,由我們公司和供應商承包商共同組成,負責前期規劃設計安裝調式檢收。不計在此的是設計製造機器設備工具模具的那些工程師和工人。這些都是投資生產線所帶來的工作機會。

預計這條生產線將在五至七年後因產品或生產技術改進而被淘汰。九十年代我初進這行業工作的時候,常見的是一個產品設計可能用三十多年,生產線可以用二三十年。現在的產品和生產技術更新換代越來越快,融資回本要求就越來越高。

對於製造業回歸和發展,新投資至關重要。投資,投資,投資,重要的事說三遍。

投資移民(EB5簽證)的門檻,以前是五百萬起價,並創造十個新職位。這不夠在美國建工廠,先前有認識的香港台灣人開餐館做投資移民。去年底,投資移民門檻漲至九百萬,雖然一個人的資金還是不夠建廠開業生產,但合資還是可以做到的。鄰州有德國人開建新廠,隻雇用二十多個員工,州政府不僅給予減免稅優惠,開業時州長還親自到場剪彩。

八十年代裏根對日本貿易戰的結局是日本人來到美國投資建汽車廠。美國工人和供應廠家對日本汽車公司的工作條件及工作態度和環境多有讚譽。川普對中國開啟貿易戰,至今還沒有吸引到中國人來美國建廠,將來是否成功,那是判斷貿易戰輸贏的一個重要考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9)
評論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充電一次行三四百公裏已是很好了。
現在電車有全電動或電/汽並用Hybrid兩種。我說的“水分”是hybrid。電動車在中國有許多政策優惠,有些廠家會空子把內燃機車配上電池作電動車賣,那些電池實效不大。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謝謝邊邊支持鼓勵!
借你吉言,我今年多多折騰。;)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康康說得很有道理。中國的勞動力優勢不僅在價格上,而且在年齡上。我們去參觀看到的工人,工程師和技術員都很年輕,積極向上。業務往來的英文水準很高。

目前美國還占著生產技術優勢,但中國進步很快,很快要趕上來了。

成功的製造業還必須有不斷的創新產品。美國人以 A nation of doers and innovators為自豪,還真不是吹牛。你知道迷你萬,皮卡,SUV這些新型種類都是美國汽車業領先開發出來嗎?日本人看見這類車熱銷火暴,才去copy改進,再回來搶美國市場。創意從自由精神中來,動手能力是自幼培養出的獨立習慣,這都是美國製造業的無形資產。所以我對美國製造業前景還是有信心的。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eonyInJuly' 的評論 : 問好七月,謝謝鼓勵!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蓮盆籽' 的評論 : 國產出租車的一次充電行程大約360-400KM,充電時間1小時。 其它的技術指標我就沒問了。 美國的電動車已經加入AI 自動駕駛技術,這點應該是領先的。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一直沒時間讀此文,今早認真讀了,寫得很好,“川普誇口讓製造業回歸美國,不過是外行吹牛而己”,論據切實充分。

蓮子最近在城裏的發言大膽有力,我看了很欣賞,今年是你的好年份,不用擔心,我會一直支持你。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蓮盆籽' 的評論 : 為何很多美國公司在中國辦有技術含量的廠,其中有不少原因,由於中國工人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這裏指文化程度,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說是物美價廉。血汗工廠是資本家逐利使然,還是跟中國沒有完善的製度來製約資本家有關,其實這也是資本流入的原因之一。美國汽車業在中國有工廠,賺了不少錢,本土汽車製造業不景氣,前些日子不是在裁員嗎。

商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哪裏有利就往哪鑽,這是一條不可否認的事實,再加上要是回歸本土,費用昂貴,想做也做不起。總之,一切都要成本核算,離開了成本核算,都是行不通的。我自己就有公司,知道經營一個公司不容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成本如何,能不能賺錢,其次是賺多少,其它的很少考慮,當然要有優惠的政策,這也是在成本核算的範疇裏。。。還是那句話,商人/投資人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追逐利益最大化是本性,離開了這一點,其它都免談。。。
PeonyInJuly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太棒了!感謝蓮子分享!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中國的手機支付確實先進。,但電動車技術還差一大截。摩托車我不清楚,但街上那些掛“電“車牌的有不少水分,除非是進口車。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一起學習討論。
美國製造業和中國的血汗工廠在同一個範圍競爭肯定不行。不能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項去比。
你看德國工資更高,工會更硬氣,他們的汽車在中國和美國還不是很受歡迎嗎?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汽車業周期性很強,去年產量和銷量都很不錯的。裁員有很多原因,一言難盡。轉型是載員的原因之一。電車組裝簡單很多,需要的工人少些。再有就是油價相對穩定,美國人民好了傷疤忘了痛,棄了小型轎車買大皮卡或SUV。所以通用和福特都裁了生產小轎車的工廠,大皮卡還是賣得很好。有些工人轉廠,有些不願搬家,就失業了。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北佛風光' 的評論 : 貿易戰不可避免,這不怪川普。隻要川普把嘴巴管住,不煽動反華情緒就行。

要中國人來開廠很難,短期肯定不行。但這是打開美國汽車市場的代價,因為裏根總統和日本開戰已有先例。日本人和德國人都做到了,他們在南方開廠,避開工會勢力。中國車想進美國市場也得走這條路。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ern' 的評論 : 我不清楚投資移民的具體要求,謝謝海鳥介紹。入門價確實在不斷提升,九百萬是我昨天wiki來的。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keMyTime' 的評論 : 言論自由不是網絡流氓的遮羞布。你進來罵人不講道理,本該被拉黑。但念你仔細閱讀我博,原諒你一次。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王妃的質疑應該是民主製度中每一個選民衡量政客的標準。可是,選民很多,每人用的尺不同,所以可以有很多不同答案。數據嘛,政客都會選對自己有利的那些。比如,川總喜歡把就業率低呀,股市漲了這些拿出來吹噓。跌了再找替罪羊就是了。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engxiang' 的評論 : 謝謝鳳香鼓勵!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握手,不能同意更多!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重工業的人工成本比重不高,環保和資金方麵更困難些。但鋼鐵是工業的基石,國家長遠發展,必須保護基礎產業。這個問題上川普的出發點和方向都是對的,但他腦袋一拍亂下令的做法錯了。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mcat77' 的評論 : 開發中國市場,歐洲人的拚勁比美國人強多了,日本人韓國人更是近水樓台。川普拚著老命要中國開放市場,降低貿易障礙,最後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ostman' 的評論 : 你說得一點不錯。

$22工資約等於四萬二年薪。一台機器人的成本低於四萬就可以在一年內回本。基層工人是競爭不過的。我去參觀過德國人投資在上海的工廠,也是高度自動化程度。中國打工小哥小妹們的飯碗遲早也要被機器人搶去。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鼓勵!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wissArmy' 的評論 : 這帖長了些,刀子你讀到後麵忘了前麵。開頭我就聲明隻講家門口的事呀,我們這兒生產汽車。美國製造業當然還有些別的產品,隻是越來越少。你喜歡喝啤酒嗎?上次出差順道參觀了一個啤酒廠,高度自動化又不失傳統特色,酷極了。想做一帖來顯擺,一直沒空。

最後一段你也沒抓住中心思想,雖然我把要點說了三遍。我隻希望中國土豪把一些炒房或買餐館的錢轉向投資美國製造業就行了。美國和中國製造業之間的競爭,並不是zero sum game。

我可不想看到美國打垮中國工廠,那些打工的小哥小妹怎麽辦?!我更反對川普逼美國公司把工廠遷到人工更低的國家,那更不利於美國製造業競爭,那是損人不利己。

至於就業率嘛,你要歸功於川普也行,隻要你同意升了降了都歸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因為微信支付的便捷, 很多新的商業得以興起。 比如這些充電樁, 不用擔心換零錢那種麻煩。 感覺中國沒有經過信用卡普及, 一下子進入無幣支付時代。 就像當初沒有那麽普及家庭電話, 一下子進入人人手機時代。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電動汽車感覺中國遍地都是。 深圳所有的出租都是電動的, 小摩托車, 每個樓盤到處都有配套的充電樁。 大公共汽車也是電動的。 我在國內隻有用神舟約車, 才會有汽油車。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來學習蓮籽的政論文章,我對這方麵不在行。

中國目前還是這個水平,工人的工資4,000-5,000人民幣/月,隻是幾百美元,美國工人怎能比啊,沒看好美國製造業前景。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我記得2019年全球汽車行業不景氣,中國的就不必說了,連德國奧迪奔馳都在大裁員。這是不是和汽車轉型向電動力汽車發展造成的?
北佛風光 回複 悄悄話 中美貿易戰, 美國這些年逆差太大也是不得不打
北佛風光 回複 悄悄話 “川普對中國開啟貿易戰,至今還沒有吸引到中國人來美國建廠,將來是否成功,那是判斷貿易戰輸贏的一個重要考量。”

蓮博主對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很有研究。

至於吸引中國人來美國建廠, 應該基本沒啥希望。 曹德旺在這邊倒是辦了個玻璃廠, 能不能持久和發展很難說。 中美貿易戰, 美國這些年逆差太大也不是不得不打, 現在有個協議不脫鉤就是個喜事兒, 希望以後兩國關係繼續順利進展。
Tern 回複 悄悄話 剛才留了言,不知道為何不見了。再試一遍,如果重複了請幫我刪掉。
感謝蓮子提供的一線新聞,這些是普通媒體上很難看到的。
關於投資移民的門檻,因為以前幫人辦過,所以知道一些:自己管理的話是1百萬並創造10個工作崗位;如果把錢交給區域中心管理,門檻是50萬+3-5萬的管理費,區域中心負責創造10個工作崗位。不知道是不是近年門檻變了。
TakeMyTime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仔細閱讀一下樓主的博客,可以得出結論:樓主就是一個Fake News媒體專業評論員、左棍一個。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我一直想知道川普那些理想是否在這四年中都實現了,美國人民的生活是好些呢還是沒有變好。我身邊也有很多澳洲人支持川普,但煩他的更多,從盆籽這裏略見一斑。城裏很多人爭論,但很少有數據能為我解惑。謝謝!
fengxiang 回複 悄悄話 每篇文章都言之有理又言之有物。

謝謝你。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1

汽車業最大的挑戰可能是未來如何轉型到電車。美國的製造業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需要大量的未來投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真的不知道美國怎麽能讓鋼鐵生產回歸美國。 就說美國50-60年代那些偉大的鋼鐵基地, 現在廠房都沒有了或者坍塌了,設備都成了廢鐵。 重新建肯定比買要貴多了, 更何況即使建成了, 人工也很貴。

進口加稅,進口商肯定要高價賣, 那鋼鐵和鋁製品就要漲價唄。 最後是老百姓買單。 如果美國自己重新開始建造, 哈哈, 如果能便宜為什麽會有當初的外遷? 所以還是是老百姓買單。
tomcat77 回複 悄悄話 川普政策最大的問題是利益是短期的,損害卻是長期的。貿易戰雖然讓產業鏈部分轉移出了中國,但是絕大多數去了其他發展中國家。而另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中美脫鉤。中國作為消費市場,規模已經和美國旗鼓相當,而且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脫鉤直接導致了中國企業在做戰略布局的時候將避免對美國的產品和技術過於依賴,再加上貿易戰產生的負麵情緒,美國企業將在中國這個將來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上處於劣勢,這個影響是深遠而不可逆轉的。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機器人來了,成本比最便宜的勞動力還低,不知疲倦,不要加班費,福利,馬上誰人多誰完蛋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認真讀了,學習了,蓮子以一個行內人寫這篇文章,有說服力!
SwissArmy 回複 悄悄話 提供了很多的細節信息,外加個人分析,很用心的文章;

最後一段的觀點我分析一下:從來都是美國人考慮人工成本和市場因素,把工廠搬去中國,但是品牌、設計、資金都是美國公司的,中國方麵大多數隻是出人力代工;沒有自主品牌,如果不能把中國廉價工人勞動力帶來美國,中國企業家如何來美國建代工工廠?

川普的政策更多地是引發產業鏈移出中國,如果能有公司回流美國那當然最好,如果實在沒法回來,那誰也沒轍。

製造業不止是汽車製造業,還有其他很多行業,美國有工作的人數曆史最高,這已經說明了政策有了效果;如果一個獵人瞄準了一頭野牛,但是因為各種參數偏差而打中了一頭馴鹿,也不算失敗吧? 事實上,經濟政策中的參數要比打獵的事複雜太多。

至少川普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任由獵物跑到別人家的獵場去。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