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老炮

在美國,槍不但是種工具,還是一種文化!生活在美國,你了解和融入這種文化嗎?槍不但是可以防身的工具,還可以是曆史的印證。槍管裏看透人生百態,槍火中潑出男兒性情!
正文

實用射擊之-拳中詠春槍中卡爾(中軸重鎖係統)

(2017-05-18 22:02:46) 下一個

我是美國步槍協會認證的室內室外防衛射擊教練,多年來在德州義務推廣和教導華人朋友提高防衛射擊的水平。我從09年開始在國內網站上科普小型武器的知識和應用,由於最近這幾年來美國針對亞裔的犯罪比率越來越高,很多華人開始擁槍自衛,但是有部分人由於語言的關係缺乏正當渠道了解關於應用和訓練方麵的知識,所以去年開始我把國內發表過的文章修改一下陸續在美國華人圈發表,讓大家對防衛射擊有更深刻的認識。

如果你來自國內又沒有真正接觸美國實用射擊圈子的話,那麽你關於槍械的認識可能和國內的網友差別不大。我在大約六年前看到國內很多軍事網站還在熱烈討論單手射擊還是雙手射擊好的時候,就忍不住開始向國內網友介紹國外實用射擊的發展。這麽多年來,親眼見證國內特警在實用射擊方麵的與時並進,也看到了近兩年來蓬勃發展的民間射擊活動。最近登陸網易號,有時候看看網上的留言真的很搞笑,一提到槍支方麵的知識就是”給太監看黃片“。不知道這些自認太監的人知道不知道在中國,民間已經成立了IPSC(國際實用射擊協會)的分會和正在成立中的IDPA(國際防衛射擊協會)的分會,並且在國內外組織了不少實用射擊的活動?如果你想找合法練習射擊的場地,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都能找到組織。現在有機會出國的人多了去了,在中國附近的東南亞地區就能參與IPSC或者IDPA的練習和比賽,更別說去俄羅斯,以色利,美國等地學習高級防衛術的發燒友了。對於普通出國旅行的遊客來說,知道多點輕武器和子彈穿透力的知識並沒有壞處,真要不幸遇上恐怖襲擊槍擊暴力什麽的事件,起碼知道港產警匪片裏看到的躲在桌子後麵是非常不靠譜的保命方法。

話說回來,近年來從歐洲屢屢發生的麵對公眾的恐怖襲擊,到北美孤狼式的大規模槍擊殺傷事件,再到中國曾經出現的雲南和廣州等地的火車站砍人暴力襲擊,這個世界顯然是越來越不太平,對於世界各地身處第一線的普通警察來說,麵對這種突發式的暴力襲擊危機處理的訓練普遍來說是非常不夠的。別的不說,哪怕是號稱民風彪悍的美國德州警察,在麵對單人匹馬襲擊他們的退伍軍人的對戰中,依然顯示出了戰術素養和心理素質的明顯不如。那麽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個人觀察所得,雖然一般民警的射擊水平和訓練方法還有待提高,但是主要大城市的特警表現都還相當不錯,而且和國外先進的戰術理念和戰術手法開始接軌。最近看了CCTV的《2016全國公安特實戰技能比武》節目,覺得CCTV總算開始接地氣了,以真人SHOW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國內特警的訓練水平,對於喜歡軍事的朋友應該很有吸引力。這次比賽廣州隊得了團體第一,當真可喜可賀。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個節目裏麵上海隊有一段相當吸引眼球的雙人戰術射擊演示,很多朋友看了多覺得不錯,可是我反而覺得有點太炫,尤其是某些戰術動作有非常明顯的某實用射擊界網紅-意大利大胡子零號教練的影子,我非常懷疑那個意大利佬去過上海吃過獅子頭和小籠包。其實要成為網紅當然要有必殺技,意大利佬除了出槍比一般人快外,顯然也加入了許多吸引眼球的動作。說老實話,意大利佬的一些招牌動作我們沒事兒也會拿來玩玩,但也止於玩玩而已,正式的實用射擊訓練裏麵要千鎚百煉反複熟練的還是講究實際有用簡單實在的動作,在武術上有所謂好看的不一定能打,能打的不一定好看,這個道理在實用射擊是一樣的。當然,作為吸引眼球的電視節目,玩玩花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這種花招引入大規模的正常訓練,那就有點浪費子彈了。看到這裏,各位上海的朋友不要上火哈,我身為廣東人捧廣東隊順帶壓壓上海隊很正常不是?哈哈。。。

話說美國是現代實用射擊的發源地,怎麽會讓意大利佬搶了風頭呢?或許大家不知道,由於ITAR (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 美國國際軍火交易條例)的限製,美國人在沒有特許證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向其它國家的人員傳授戰術射擊的,不然像國內戰術界受到不少人膜拜被封為教主的美國前Magpul Dynamic(馬蓋普-知名彈匣生產商)的大胡子戰術教頭Chris Costa(克裏斯考斯塔),可是比意大利佬更網紅的主,以他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那絕對是可以在全國各大城市巡回開“演射會”了。我和國內玩戰術的朋友有交流,可以看出教主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可是你要知道,教主當年為了成網紅,那炫酷的動作裏麵也是混人了許多花招的。我沒有親自接觸過教主,但是教主的教學視頻還是有研究過的,也確實學到不少知識。個人覺得教主的確有獨特之處,但還沒有能到我心目中一代宗師的地位。我有位特警教練朋友和教主切磋過,他的評語是大胡子確實有自己的一套和說得通的理由。而另一位從戰場下來,曾經教導過多國包括以色列等中東和東歐地區反恐特種部隊的退役綠色貝雷帽(電影裏蘭博所屬的部隊)少校朋友的評語就一句話:“哥們沒上過戰場!”。還是我以前說過的話,從實用射擊的角度出發,學習別人隻能是第一個階段,之後就要靠自己體驗和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來 (不要忘記最早的實用射擊戰術其實是來自當年魚龍混雜的上海灘租界)。說了那麽多,其實是為了帶出一個道理,戰術是根據時代和環境不斷演進的,有的曇花一現,有的曆久常新,至於我今天要介紹的《中軸重鎖係統》會是前者還是後者,那就要靠時間和實踐來證明了。

這是我們老外哥在練習《中軸重鎖係統-CAR》的打手槍方法

看過電影《葉問》的朋友估計對詠春這種適合於南方狹窄地區近身搏鬥,擅長以快打慢的拳種都會印象深刻。在實用射擊裏麵,也有一種專門為近戰貼身短打設計的射擊係統。這套係統的戰術動作包含了手槍,卡賓和霰彈槍在各種近戰環境下的操作和原理。發明這套係統的是一位1959年出生於英國的警察保羅卡施坨 (Paul Castle)。 保羅哥18歲加入英國警隊,曆任各種警隊職務包括探員與戰術教官。退休後的保羅來到了美國這個實用射擊的英雄地,以個人多年的經驗開創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戰術理念和係統,簡稱為卡爾 - CAR(Center Axis Relock),我翻譯為中軸重鎖係統。這套係統一出就引起了行內人們的注意,當然,任何新生事物都必然會有人推崇也有人鞭撻,在實用射擊界,CAR至今依然是屬於一套頗具爭論性的係統。由於這套係統的練習帶有一度的危險性,而且無論步法手法都與目前流行的方法不太一致,以至於有人認為是離經叛道,甚至是旁門左道,不值得推崇。不幸的是,保羅哥於2011年死於癌症,不然中軸重鎖係統在各種意見中說不定還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和改進,以至於更加流行。保羅哥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就如創出截拳道不久就與世長辭的一代武術宗師李小龍一般,天不假年,確實是長使英雄淚滿襟。

遊戲《細胞分裂:斷罪 (splinter cell conviction)》中使用CAR套路裏的貼身指向性射擊。 所謂指向性射擊,指的是不通過準星瞄準,單憑身體,手指的指向采取的近距離快速概略性射擊。關於指向性射擊的起源和基本知識,可以參考我的《實用射擊科普-指向性射擊》一文。
 
所謂成也指向,敗也指向。關於指向性射擊,在實用射擊界向來都是頗具爭議性的,直到美國步槍協會的防身指引正式把指向性射擊列入教學大綱,反麵的意見才漸漸弱了。而關於CAR這套係統,我聽過不少負麵的批評都是關於指向性射擊的。不過別人怎麽說我不管,我必須自己體會過才可能有自己的見解。其實,保羅哥的理論還是相當有見地的。 雖然練習的時候確實比一般人熟悉的方法要危險度高一點,如果不是對槍械運用有一定經驗和信心,而且對於目前流行的實用射擊姿勢已經相當熟練的同學,我是不讚成一開始就練習的。下麵我隻講個人的體會,至於別人的意見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還是你自己帶有原創性的體會。

保羅哥的真身
CAR係統的主要理念是在狹窄環境中近戰的情況下,槍械要盡量貼身,以防被躲在暗處的敵人奪取或影響在狹窄環境移動中發生碰撞。這是保羅哥向美國警察演示CAR係統中卡賓的用法。
CAR係統中考慮了在戰鬥情況下肢體受到限製或者受傷時的相對係統性的應對方法,這是保羅哥示範單手霰彈槍的應用
在談我個人的體會前,先來科普一下目前實用射擊比較流行的射擊姿勢。首先當然是威沃爾式 (weaver Stance)和等腰三角形式(isosceles Stance), 之外,還包括了威沃爾式改良型和等腰三角改良型 (MI-Modified Isosceles)。大家可能會奇怪,不就打個手槍嘛,至於搞得那麽複雜嗎?其實存在就是道理。打手槍這門功夫從來就是警匪槍戰,自衛防身,運動健身的必備元素。我們先來說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好萊塢和港台警匪片中出現最多的威沃爾式。

威沃爾式的發明人當然就是威沃爾(Jack Weaver 捷克威沃爾)。 時為50年代後期,這哥們當時是洛杉磯的警察,卻以自己創立的雙手推拉式打法在一代實用射擊宗師庫珀 (詳情我會專文介紹)舉辦的實用射擊比賽中(IPSC前身)暫露頭角。
麵對當時西部牛仔式的掏槍指向性射擊,威沃爾式雙手穩定的據槍方法無論在速度和準確度上都超出很多,一時成為帶領潮流的射擊方法
威沃爾式經過實用射擊界的天皇巨星庫珀加持以後,更是席卷北美各大執法機構
 
傳統威沃爾式的特點是雙臂彎曲,持槍手推副手回拉的形式形成鞏固的支架,身體如拳擊手式的前後腳以增加穩定性,問題是,彎曲的雙臂對於後座力的控製不是很理想。
這個是經過另一位實用射擊界的明星級人物,第一屆IPSC冠軍雷哲文(Ray Chapman)改良的威沃爾式。特點是持槍的手鎖肘以減少射擊時的擺動和改善對後坐力的控製。
隨隨著IPSC和IDPA等手槍實用射擊的普及,麵對多靶多角度及移動中射擊等挑戰,威沃爾式顯然有點力不從心,雖然在麵對正麵90度左右的多目標射擊,威沃爾式依然可以應付,但是隨著更容易上手也可以更快速搞定正麵180度多目標射擊的等腰三角形式(isosceles Stance)在80年代的出現,采用威沃爾式的人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焦點。雖然如此,可是即使到了今天,在各種實用射擊和西方國家軍警射擊的訓練中,威沃爾式,尤其是改良的威沃爾式依然是基礎射擊訓練中的其中一環。
等腰三角形式的流行起源於80年代,領軍人物是曾經得到過7屆世界IPSC冠軍的羅伯特·利瑟姆(Robert Leatham) 和當時和羅伯特一時瑜亮的布萊恩·伊諾斯(Brian Enos)。圖為羅伯特·利瑟姆代表某知名槍套廠家出戰IPSC。
目前來說,大約還是以采用等腰三角形式和等腰三角改良型 (MI-Modified Isosceles)作為站姿的人為多。等腰三角型的要領是雙腿平肩微屈,麵對正麵目標,雙臂平伸壓肩,身體成一等腰三角型而得名,手法則以雙手伸直,副手鎖肘鎖腕以減少後座造成的槍口上揚角度,或者雙手手肘微屈,左手鎖腕。前者主要利用肩部轉移後坐力,適合肩部肌肉靈活或者上臂肌力較弱的人,後者主要利用上臂的二頭肌作為緩衝吸收後座力,比較適合肩部肌肉比較硬但上臂肌肉靈活有力的肌肉男。

土豪哥二頭肌發達,肩部受過傷,所以采用的是雙手手肘微屈,左手鎖腕的方法控製後座力
我采用的是雙臂平伸,副手鎖肘鎖腕的方法,後座力通過雙肩傳到腳下。玩過詠春的朋友還可以采用詠春拳的二字鉗羊馬,轉動身型射擊不同角度的時候非常有效。
圖為等腰三角形其名由來,看起來就是個三角形
除非是久經戰場的老炮,一般那怕是訓練有素的人在處置突發緊急事件時,精神肯定是高度緊張,身體失去肌肉微控能力,這個時候全身正麵迎敵,利用處於興奮狀態的大型肌肉組 (三頭肌,二頭肌,大腿肌肉等),把對手鎖定在我的身體中線之上,達到最佳可控的指向性的目的,繼而在必要的時候果斷連續擊發,以製止對手對自己或人群造成傷害。這種握法在處理雙連發或者三連發的時候,槍口上揚角度小,恢複指向時間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槍手可以達到雙連擊間隔0.22秒以下,5到7米距離打出緊密彈孔分布的成績。
 
等腰三角形的優點是讓大多數人覺得自然,尤其是有一定基礎開始學實用射擊者,容易上手。而且指向性好,變換腳步移動方便外,視野和射擊的角度可以在不移動的情況下達到180度,大大超過威沃爾式。但是相對威沃爾式的前後腳支撐,對於初學者來說,掌握平衡比等腰三角形來得容易,尤其是力度稍為弱點的女學生,從心理上講,前後腳對她們來說,控製後座的信心會大點。自北美警察普遍穿戴備有前後擋板的防彈衣以來,等腰三角形的最大優點表露無疑,正麵的對敵就算挨槍也有防彈衣頂住,而在平常沒有配置腰板重裝防彈衣的情況下,無疑比側麵暴露給敵人的威沃爾式來得有安全感。但是,在需要前後移動或副手做出其他戰術動作的時候,平行的馬步使得等腰三角形又顯得不太靈活,於是起源於美軍特種部隊,再傳入警民間的改良版等腰三角形出現了。

改良版 (Modified Isosceles (MI) stance)的特點是握槍手一側的腿稍為後移,保持拳擊預備的動作,可攻可守外,還可以吸收後坐力,和更好地保持平衡,但又不失去指向性和視野。這種動作在處理後座力更大的卡賓槍的時候,效果更是優越。
 
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說,上麵這幾種射擊方法都有可取的地方,我自己和所教的學員都會練習這些射擊方法。但是,上麵幾種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槍離身體太遠。在非常狹窄的環境(比如你坐著來不及移動變換位置的戲院,汽車,或者在狹窄的通道行進搜索,不便正麵迎敵又要防備突然從什麽角落出來奪槍的敵人)來說,不但不方便,還不安全。這個時候,中軸重鎖係統(CAR)就能發揮作用了。

下麵土豪哥示範的就是模擬汽車上左右後方360度射擊的動作
注意:已經換成左手握槍了
CAR係統的靈活度確實相當高,基本上我們可以在不移動身體的情況下,采用這種貼身的射擊姿勢掃過360度裏麵的多個目標。當然,這在一般靶場或者IPSC/IDPA等比賽的場地是絕對不允許的。射擊的時候依然是雙眼睜開,但是左側射擊時左邊是主眼,右側射擊時右眼是主眼,槍從貼身的準備動作快速移動到左眼位置,握把位置大概是與肩膀平行,以防後座撞擊眼部影響後繼動作,但又不用把槍伸得太出。
 
後座力通過手肘可以很好地控製住 ,我們練習一段很短的時間後,基本上打雙連擊的速度和效果不會比等腰三角式的差太多。唯一的不足是,在180度的射界裏,轉換射擊角度射擊多靶的速度肯定是比不上等腰三角式的。但是在90度的射界裏,速度是比威沃爾快,和等腰三角型也有得一拚。當然,我不會認為CAR可以取代等腰三角型甚至威沃爾式,理由很簡單,在開闊的環境裏,等腰三角式絕對有視界上的優勢。但是在特定的環境裏,CAR是有一定的長處的。
 
手槍如此,那麽卡賓呢?這是平常我們練習的等腰三角形式射擊法
由於卡賓後座力比手槍大,對於女同學來說,改良型的等腰三角比較合適 
換成卡賓使用CAR,這是極短距離裏麵采取的指向性射擊,手槍也有如此指向性射擊的動作。不過如果是新手的話,射擊時副手手臂置於槍口的前方,雖然不是和槍口成一直線,但是心理上肯定會緊張。如果導致動作變形的話,是有可能發生意外的。所以CAR這種貼身的指向性射擊,我是不建議新手練習的。
然後立馬快速轉換成瞄準射擊,射擊較遠的目標
練習CAR的動作畢竟帶有較大的危險性,我們這位學員曾經是國軍的退役軍官,實用射擊也跟我們玩了一年多了,所以練習起來上手較快。在我們的練習中,CAR的靈活性在15米以內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在狹窄通道中側身前進射擊的情況下(狹窄到等腰三角形幾乎擺不開,更別說移動),感覺明顯比威沃爾式要來得利索。說了那麽多,其實就是想帶出一個簡單的理念,各種戰術動作自有他的理由和適合的地方,你不了解背後產生的理由和親自體驗一下,就不要妄下定論或者盲目追隨,模仿是學習的手段但不是目的。
 
下麵這個明顯是擺拍。。。
 
然後有人涉嫌太搶鏡頭,於是。。。。
 
好吧,打手槍其實不但是體力活,還要有民工般的吃苦耐勞精神,沙場吃個盒飯已經是最高享受了!這是德州版戰術民工,立此存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