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老炮

在美國,槍不但是種工具,還是一種文化!生活在美國,你了解和融入這種文化嗎?槍不但是可以防身的工具,還可以是曆史的印證。槍管裏看透人生百態,槍火中潑出男兒性情!
正文

選手槍比女友難,最後我選了她!

(2016-12-15 18:30:22) 下一個

如果你想看各類手槍的數據比較的話,你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我想從用家的角度出發,希望能夠把冷冰冰的科普帖介紹的比較人性化一點。其實任何一把手槍都有其設計的目的,優點和缺點。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最好的手槍,隻有最適合你的手槍,也隻有你,才最了解你的手槍!不過眾裏尋她千百度,要在茫茫槍海裏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她,絕對比在眾香國裏麵挑一個出來做老婆還難。市場上這麽多槍,剛入槍海的童鞋們往往如豬八戒入盤絲洞,口水一地外還恨不得自己三頭六臂,最好可以左擁右抱再中間一個,全身披掛,醉生夢死。


擁有傲人身材"豐乳肥臀",具有以色列血統的莎英小姐是很多初入花叢的小白們心目中的女神。不過當你進入真槍實彈的階段以後,你可能會發現女神有時候隻適合遠觀而不太適合親密相處的,那個時候你會開始注重實戰經驗多於外表。編號M1911,實戰經驗比倉老師還豐富的美國大妞開始引起你深入探討的興趣。又或者,擁有全球眾多粉絲,性感美麗熱情大方,來自意大利的貝蕾榻小姐會不會成為你的枕邊佳人?在眾香國裏殺個七進八出,遍體鱗傷後,說不定你會反璞歸真,喜歡貌不驚人但貼心實在的來自奧地利的戈洛珂小姐也未可知。至於誰最適合你,你又最愛誰? 當然隻有你知道。在這裏,我隻說說我個人的體會和經曆,供初入或未入情場,不,槍場的朋友們參考參考。

小時候就很喜歡槍。那個時候講究全民皆兵,打槍並不是高富帥的特權。記得第一次打的手槍是很久以前在國內打的54式手槍,那個時候年紀小,對於54手槍印象最深的就是後座力強悍,打完手腕陣陣發痛,至於有沒有上靶,已經沒有記憶了。後來什麽56半,56衝,甚至56式輕機槍都打過兩梭子。當然,打的最好的是小口徑步槍。

後來在美國讀書工作這麽多年,經常都會去打靶,不過我基本上都是租槍和借槍玩,家裏放把槍這個概念畢竟在多數中國人心目中是件危險而沒有必要的事情。雖然也零距離麵對過多次槍擊案,但是開槍,中槍的不是越南人就是老黑,好像跟自己關係不大。真正開始改變觀念的是911以後,那時候開始感受到隻要你生活在美國,你就隨時有可能成為恐怖或暴力襲擊的受害人。再有就是發生在身邊朋友遭受到暴力襲擊的事件,那警察的反應基本上比蝸牛快不了多少。從而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安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的道理。

我第一把防身自衛隨身攜帶的槍是把重金屬味道很濃的金霸1911,當時沒什麽考慮,就是喜歡1911的經典,當然還有火力強暴的點四五口徑子彈。同時也受到了第一位射擊教練的影響,這位年逾六十但身材結實,有過多次實戰經驗作風相當老派的退役海軍陸戰隊員非常迷戀1911,把什麽貝雷塔,格洛克批評的一錢不值。受了這位老兵的影響我也對其它手槍不屑一顧 (當然,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人家有資格不屑一顧那是要有雄厚的實力作基礎的)。為了完善作為隨身武器的1911,我為它加配了夜瞄和握把激光助瞄,加起來的費用再買把新的格洛克都有剩的。

加了附件的1911和便攜槍套,還有防身用的點45開花彈

可是我後來發現了幾件事情讓我放棄了1911作為隨身攜帶武器的初衷。首先,full size 的1911基本上除了天冷,是很難做到隱蔽攜帶的。

圖為便攜槍套配搭上身的效果

從背麵看,不難看出我帶著槍,這在英文術語叫“printing”, 也就是說形態外露,2016年一月前屬於觸犯本州的法律,現在雖然合法,但是你如果讓匪徒知道你攜帶武器,就失去了隱蔽性和突然發出反擊的機會。 

美國南部的德州一年有大半是夏天,那麽有半年多的時間我不是要赤手空拳上街嗎?還有就是,無論我怎麽練,出槍都不可能比玩了40年1911的老兵快。再說了,那時候開始練習實用射擊,平時打固定靶操控自如的點四五口徑1911竟然在運動中速射的時候開始如脫韁的野馬般不太受控製了。最後一個原因,練實用射擊玩的就是子彈,那點四五的子彈老貴了。這麽多原因加起來,我就決定換了把容易操作,體型較為細小的格洛克G19,9毫米,容易控製外,子彈還便宜了一大截子。沒辦法,那1911隻好收起來了。不過對於1911的愛已經深入骨髓,就如你心目中曾經深愛過的情人,雖然不適合天天貼身在一起了,但即使你收藏感情多年,還是會時常浮現在你的腦海。

這是練習戰術射擊的1911外掛槍套

和朋友練習戰術射擊時外掛1911,一天下來六,七百發點45子彈真是花錢花得有點心疼

後來練習就換了9毫米GLOCK G19。G19隨身攜帶時可以配以9毫米開花彈,作為防身的手槍,火力是足夠了

可是這把格洛克G19帶了一段短時期以後,又開始覺得不合適了。為什麽呢?一是G19夏天穿單衣的時候還是有點難以遮掩,導致在公眾場所時不時的會有無意露械的舉動。特別是夏天動作大點的話,那是肯定會露出形跡的。。。

後來G19當然就沒有再作為隨身攜帶的槍。平時練習實用射擊的時候倒是經常用,再後來進了別的更合適的槍以後,基本就成為朋友學槍的工具,反而自己很少再用了。下圖是去年拍的,前麵的學員練習戰術射擊時用的就是我的G19。

其實當時沒有再用G19作為隨身配槍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很多初用格洛克的朋友一樣,對格洛克的扳機保險信心不足。習慣了1911的保險杆加握把雙保險,隻有扳機保險的G19子彈上膛以後插在槍套裏的時候老擔心會不會走火。所以沒過多久就以此為借口買了把不但體型更為嬌小,而且還有保險杆的阿根廷布萊沙(BERSA Thunder 380ACP)。這位貌似更安全,更嬌小可愛的阿根廷布萊莎小姐貼身跟了我沒幾個星期就被打如了冷宮,不為什麽,就那每兩,三彈匣卡一次殼的故障率,而且是在打了兩千多發子彈磨合以後。估計真用來防身的話,死幾次都不夠。

 

這把槍如果性能可靠點的話,作為隱蔽攜帶雖然火力弱了點(采用380開花彈,威力比起點45當然差了一大節),但是隱蔽性能還是不錯的,帶在身上不顯山不露水的。

阿根廷小妞畢竟有點土,而且男人都不免有點喜新厭舊,所以不久就我就換上宮廷味十足,英國皇家禦用情報員007最喜歡的擁有德國高貴血統的瓦爾忒小姐PPK吧,德國人經典的設計當然不會出毛病,可是該死小氣的英格蘭人怎麽隻會糾纏在點32,點38這樣的小口徑上? 這和美國大妞那點四五血盆大口的口徑一比,基本上就是雞屁股和牛後的差別。這樣的微弱的殺傷力又怎麽可能讓人放心掛在身上出門防身?於是沒有幾天,這件德國工藝也就成了收藏品。

 

瓦爾特PPK 點32 開花彈,威力比起點45,簡直弱暴了
剛開始攜帶的都是有保險開關的槍,對GLOCK的扳機保險依然信心不大,不過這把槍隱蔽攜帶其實非常合適,穿單衣都不容易看出來
現在偶爾也會拿來玩玩實用射擊,下圖這位手拿1911的學員腰裏別著的就是備用的瓦爾特。
在我曾經迷茫的這段期間裏,短暫陪伴過我的還包括來自我們祖國,擁有俄羅斯遺傳基因的59式手槍。身材芊細,具有保險杆的土產59,本來很對我的胃口,不過畢竟是五,六十年前的製作了,掛在身上的感覺就像是捧著個古董花瓶,那感覺還不知道是誰保護誰。而且馬卡諾夫彈的威力其實和點38沒啥大分別,給我安全感不大。
 
國產仿蘇聯馬卡諾夫的59式
隱蔽攜帶是肯定沒有問題的,而且有保險,當時心裏上還是覺得比較安全的。可是比較口徑太小,感覺十分不給力的說
 
既然小口徑的不行,那麽來點給力的吧。同樣是國產的仿蘇聯托卡列夫54民版手槍怎麽樣?雖然9毫米不如原版的托卡列夫彈威力強悍,但是那個保險杆給了我一點安全感。軍版的沒有外置保險杆,子彈上膛掛在腰間怎麽樣的覺得有走火的危機感。可惜民版的設計不給力,保險開關的方法和別人背道而馳,嚴重影響玩1911和貝雷塔留下的肌肉記憶。而且體型稍微大了點,隻適合凍天攜帶,所以隻帶過幾次上街,就被列入收藏品的行列。

右起54 軍版,民版
54的原版牛皮槍套當然不可能作為隱蔽攜帶的槍套,這個槍套是可以和M9通用的,當然不是最好,隻不過一時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先用著。有人問民版的54可以用來練習實用射擊嗎?答案是可以的。雖然54指向性能不是很好,保險設計也比較特別,但是我還是拿54玩過實用射擊的基本項目。
軍版的54當然要配快拔槍套
1911的保險是向前下壓解鎖
54民版是後推解鎖,玩實用射擊的時候經常混亂。所有不常玩就怕搞混了出槍的肌肉記憶。

說到這裏,當然不能不提一下當年被英雄本色裏的雙槍發哥玩的出射入化,曾經紅透半邊天的貝蕾塔。由於體型的限製,在是把適合外掛的槍,硬要藏在身上的話,除非你有姚明般的身段。所以貝蕾榻小姐從來沒有和我貼身親熱過。最多是外掛玩野外露出。

 
9毫米貝雷塔手槍
 
 
體型問題,這槍隻能外掛,很難隱蔽攜帶。
 
圖中後麵的學員在練習實用射擊時用的就是我的這把貝蕾塔9毫米手槍

除此之外,也是德國血統的HK USP,體型不比貝蕾塔小,同樣也是把適合外掛的槍,玩野外戰術是非常適合的選擇之一。有的人喜歡專練一門武功,練到天下第一。不過我的性格不適合所謂的"一把槍主義"。我的目的是隻要練到拿起任何市麵上常見的一把槍,可以做到比一般人快一點點,基本夠應付一般動亂的情況就可以了,所以各種熱門的槍我都會去熟悉一下。當然,對於自己隨身攜帶的槍,必須要比別的槍更為熟悉。


HK USP,點45開花彈配黑鷹槍套

USP這樣的體型隻能外掛玩戰術射擊

我練習時用的HK USP。這把槍其實很好用,指向性能比1911一點不差,重量較為輕便,彈容量比1911大,非常適合玩實用射擊,可惜的是,點45的子彈價格是硬傷。最後隻能是當老二。前陣子9毫米子彈市場緊缺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這把HK USP。

說了那麽久,也應該入正題了,尋尋覓覓多年,經過幾萬發子彈,精準和戰術射擊的體驗後,又在Springfield XD 的扳機和握把雙保險和GLOCK的扳機單保險間徘徊了一陣子以後,最終我還是回歸了外表平實,內函豐富的GLOCK G27。體型比G19還要嬌小,適合夏天攜帶。口徑是介於點四五和九毫米間的點四零,兼有點四五的終止能力和九毫米的穿透力。當初對扳機保險安全性能的懷疑在過萬發的子彈後已經蕩然無存。而XD給我的感覺是握把角度有點特別,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GLOCK的握把設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在緊急時刻,肌肉緊張腦袋負載過重的情況下,少一個動作就多一分勝算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為了在緊急情況下保持肌肉記憶,我連平常練習的槍都改用了GLOCK 的G17. 而平時的練習也增加了隱蔽攜帶情況下的掏槍動作,模擬各種盡量接近實際的情況。

 

GLOCK G17 是我目前練習用的最多的槍

G17 的體型注定了隻能外掛不可能隱蔽攜帶。但是練習的肌肉記憶和G27是一樣的。

GLOCK G27大小適中,隱蔽攜帶也不會太顯山露水。說來說去,選擇貼身防身佩槍,那基本上和挑老婆沒什麽分別。體己,值得信賴,不張揚等等優點缺一不可。當然,槍選錯了可以再選,老婆挑錯了,哈哈,你就自求多福吧。這是我這幾年來隨身攜帶的槍。在打了數以萬計的子彈,和無數的戰術動作磨合以後,當初對GLOCK扳機保險的誤解已經徹底消除。其實GLOCK的扳機保險非常安全,出問題的多數是沒有經過正式訓練的人用了不安全的手法或者是不合格的槍套,又或是穿了不適當的衣服等。

除了半自動手槍外,我也嚐試過左輪槍。不過雙動首擊的準確度在應付各種情況的時候確實沒有半自動的高。而且子彈容量實在少了點。唯一的好處是平時半自動的手槍子彈壓滿彈匣要經常替換,以免彈匣單簧退化,而左輪卻可以完全不管,非常適合懶惰的人。我的左輪基本上就是放在車上作為後備手槍,半年都不用管一下。

小左輪本來就是老美便衣警察用的,隱蔽攜帶毫無壓力

有人認為身上帶一把槍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把後備。那麽這把被雷打的小野貓就非常適合綁在小腿上作為最後的武器。

什麽?有人會隨身攜帶這把槍防身?這圖純粹搞笑。不過,幾十年前的中國大地上隨身攜帶這把槍的人不但不是搞笑,數量還相當多。其實這把盒子槍插在身上確實很不舒服,絕對的影響動作,可是咱們的前輩卻能玩得出神入化,實在令人佩服。

下麵是這次攜槍示範得所有角色大合照。謝謝觀賞。

附:單手持槍和雙手持槍的分別.

我開始在網上寫點東西,是這樣開始的。當時是2009年,我在國內某軍事網站潛水了很久都沒有注冊,直到看到一個磚家的帖子以挖苦諷刺的語氣批評中國特警脫離自己單手射擊的特色而學外國軍警雙手持槍射擊,才寫了下麵這段文字。之後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寫到現在。差不多四年了。還登陸網易,結識了不少朋友,收獲良多。下麵就把當年的一氧化碳不多在網上第一次不成熟的發言原封不動放在下麵 (那個時候的水平很有限),以供大家一樂:

 

個人認為這主要是打靶和實戰的分別。以下意見乃遊戲文章僅供參考: 

 

1。 麵對執槍的對手,人體本能會分泌各種化學物,讓人體主要肌肉處於備戰狀態,而失去對精準動作控製自如的大部分能力,此時平時在靶場和平情況下練就的功夫還能用上多少就難說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有幾個在槍戰中能心如止水,鎮定自若。(身經百戰者外,不過如今還有多少這樣的人?)這個時候,雙手持槍就穩定性來說就已經占了大大的優勢。

 

2。 根據美國FBI的統計表,95% 的警匪槍戰發生在0-10米以內的距離, 就是說,你有0到1.5秒的反應時間。在這種距離下,你隻要控製身體的方向,兩臂平伸,正麵出槍,不用瞄準也能有效命中對手。在緊張的心情和人體各種內分泌的幹擾下,利用大型肌肉此時的最佳狀態,以身帶臂是已經被證明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然,這是用的雙臂和人體的自然結構。不信你用單手執槍不停在行進中轉身試試看。能每次都保證眼到槍到? 

 

 

3。 在短兵相接的時候,講究在最短的時間裏,中止對手的攻擊力, 使其無法還擊。如果你用得是9mm, 。38 等子彈 (大多數警用手槍),對不起,除非一槍打中要害,沒有打中兩, 三槍以上,對方隨時會給你致命一擊。所以國外一般是一個雙擊打胸部,第三發打頭。雙手打連擊比單手強太多了。如果你用的是 。45, 。375密林等大口徑手槍,可能一發就夠對手受的了,不過其後坐力是單手是很難控製的。單手的話,第二發就不知飛到哪裏去了。當然,在靶場上一發一發地慢慢打是沒有問題的。(還有就是你要能單手連著打上兩三百發。45 而手腕沒事兒你英雄!)

 

4。 這槍戰中必須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單手擊發多數是閉一眼睜一眼,你想少看一眼的可能就是門邊上另一個家夥給你來上一槍而你毫無知覺。兩手持槍能保證兩眼在任何時候都張得大大的。就算要玩兒完了,起碼也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5。 單手側身是受彈麵積小。但是,可能更加致命。為什麽呢,你想以現代槍械的穿透性,隻要你側身中上一槍,那可能就是兩肺或兩腎同時玉碎。那隻有上帝才能救你了。相反,正麵對敵是麵積大,可是中上一槍不致命的話,也就是毀個一邊肺炎或是少個腎。還有一半兒能活下去。所以除非你對身上的避彈衣性能特崇拜,或是知道對手也就是拿把。22 招搖撞騙, 還是想想怎麽樣在最短的時間裏最有效的放倒對手來得實惠。要瀟灑還是要小命,自己挑吧。還有,不要太相信那棵小樹能替你擋子彈。

 

6。 再說了, 多數的槍戰裏,槍匪可能比你還緊張,所以,他脫靶的機會比你要大多了。你想想你靶場上第一槍脫靶打哪兒去了? 對了,不是左下腳就是右下腳吧?因為你緊張呀,用的勁兒大了唄。所以你要是後敵而發的話,雙手連擊真有可能讓對手發不出第二, 其碼也是第三者槍。這叫著置之死地而後生。拚了。但是這時候用單手,有可能就會拚掉小命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山地 回複 悄悄話 受教了,謝謝
德州老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槍迷球迷' 的評論 : 不是不會裝,是太懶不想裝
德州老碳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94112' 的評論 : 也可以考慮G26
swimming2016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不過conceal carry的槍支和靶場的槍支本來就不可能是一隻。

我的conceal carry is Smith & Wesson M&P Shield 9mm. 非常容易隱蔽攜帶,很可靠, 也有拇指保險。
tony933 回複 悄悄話 Good info and thanks for sharing!
萬得福 回複 悄悄話 收藏收藏。謝謝好文。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夠厲害的
Sam大樹 回複 悄悄話 在德州活著真是壓力山大啊
槍迷球迷 回複 悄悄話 碳老弟抱怨45ACP彈太貴,可見老弟玩槍卻不會複裝。對我等複裝黨來說,45彈和9mm成本差別不過兩分錢。嗬嗬。

我專打45彈,全部自己裝,一毛一發。怎麽打也不心疼。
94112 回複 悄悄話 很實用的文章!我當年第一次學手槍射擊的老美教練就是Glock 的忠實鐵杆。受他影響,我的第一把手槍就是Glock 19. 看到你的文章也許再進一把27。 謝謝你的分享!
ahniu 回複 悄悄話 great, thx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