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泡

滴一泡釅茶,品幾道美食,憶舊念鄉愁
正文

同音聯

(2016-11-03 07:01:08) 下一個

群友微群中征異字同音聯,苦思得聯如下:
         停?聽笛葶低蝏觝
         獨豎讀書肚束裻舒
雖然平仄不大合韻,但也不禁想裝逼一回。
上聯隻用ting、di兩音,意思是聽見笛聲不禁泊船賞曲,船舷把岸邊的葶藶壓低,露出蝏蟲正觝角相博。來自“停艇聽笛”,乃全椒薛時雨題秦淮水榭匾, 相傳薛時雨在秦淮河桃葉渡與朋友聚會,正是東晉桓伊為王徽之吹笛之地,薛時雨在宴席上題寫了“停艇聽笛”四字,正巧是平上去入四聲,意境雋永,同又暗含秦淮掌故。《世說新語》記載,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赴都城建康,泊船青溪,恰遇桓伊乘車經過。於是派人攔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與王徽之素不相識,知道王徽之不僅是世家子弟,更是當時知名的狂士,以行為怪誕聞名,頗有竹林之風,曾經雪夜行船拜訪琴家戴逵,造門不前而返,還聲稱“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遂下車踞胡床,為王徽之吹奏《三調》之曲,一弄寒山綠萼,二弄姍姍綠影,三弄三疊落梅,在音樂史上留下一段佳話。當年王徽之邀請桓伊吹笛的渡口,也成為南京一處名勝——邀笛步,可惜民國毀於戰亂。明代朱權《神奇秘譜》中輯有《梅花三弄》琴曲,曲前小序雲:“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概為古曲《梅花三弄》之由來。
博名為如斯的博客曾記載,民國初年有土豪於秦淮金粉之地開辦“九華春”餐館,餐館內懸掛名人字畫,營造格調,名人紛至,一時風頭無兩。牆上掛有“停艇聽笛”的匾額,卻不知何人所書,而這匾額卻見證了其家族的悲喜往事。從如斯的敘述推斷,其外公應是國學大師胡小石。很喜歡如斯回憶其家族往事的博文,可惜如今博主已關閉其博客,實為憾事一件。
下聯用du、shu二音,為自身感受,長坐時久,喜歡獨腳站立,肥肚腩被逼收起,衣服的後背也頓覺舒展。
裝逼完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