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啟慧

曆史不是封閉的城堡,沉積的墓地,不是隻有一個燃燈者,幾個仆役,在黑暗中出沒的盜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場,悲劇喜劇滑稽劇同時上演。我們觀看,聆聽,從中辨認一切:從台前到幕後,從臉譜到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南海的角力:實力就是道德,強者製定規則

(2017-05-27 12:40:26) 下一個

南海的角力:實力就是道德,強者製定規則

 2017-05-26 滬部尚書 曆史啟慧

5月23日,中國國家領導人視察海軍機關,明確要求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5月24日,美國“杜威”號導彈驅逐艦闖入南沙美濟礁12海裏。

 

12海裏以內是什麽概念?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國領土領海基線外12海裏範圍屬於該國的領海,在此區域內該國享有排他性的主權。

 

自從2016年7月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爭議的國際仲裁公布後,南沙局勢一直波譎雲詭,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皇帝新裝被撕破後,南海問題究竟何去何從?

 

國內很多大不負責任的大V慷慨激昂:南海是中國固有領土,我們不好戰,也但不怕戰,因為我們是道德與正義的一方。

 

如此的言論是嘩眾取寵還是妄自尊大,抑或兼而有之?

 

 
 

無論南沙群島是否為中國固有領土,從曆史上看,決定領土歸屬的從來不是所謂的道德與正義,而是雙方以軍事實力為代表的綜合國力。

 

所謂的道德文章代替不了金戈鐵馬,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絕對的實力差距麵前,任何的道德正義都是扯淡。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在國際舞台上維護兩國關係,隻有不怕破才不會破,忍讓妥協形成的關係往往才是最脆弱的。

 

 

或許,中目前還不具備與美國對抗的實力。

 

中國一向主張自己擁有南海。主權國對領土領海的主張,依據有曆史證據、行政管理、實際控製及鄰國承認等。

 

1973年12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古地圖,又稱《長沙國南部地形圖》,是現存最早標繪南海的地圖(此處史學界存在一定的爭議)。

 

元爪戰爭(指元朝元世祖晚年對爪哇島的入侵戰爭)時期元朝海軍出行很遠。明代鄭和下西洋曾途經西沙和南沙,並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圖,當時中國並未實際控製南海

 

中國在南海不乏航行線路、曆史文物等曆史證據,但是設置行政機構和駐軍卻無據可查。

 

最重要的,是國民政府畫的九段線。

 

九段線從何而來?

 

是查古書確定的?是用道德與正義占領的?都不是!是國民政府用軍艦在地圖上畫出來的。

 

1909年,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領170餘人,乘坐3艘軍艦前往西沙群島巡視,每到一島即勒石命名,構建木屋,豎起桅杆,掛黃龍國旗,以示西沙群島屬於中國領土,此時還尚未涉及到南沙群島。

 

1946年,國民黨海軍在林遵帶領下,率領艦隊收複西沙、南沙,成為近代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最為關鍵的環節,也是九段線的由來。

 

1950年5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國民黨部隊在撤離海南的同時,駐守南沙及西沙的國民黨軍一齊撤離。

 

 
 

那些後來和中國一起爭奪南海主權的國家,要麽還在打內戰,要麽剛剛獨立,當權者屁股能否坐穩尚未可知,連一艘軍艦都沒有,誰還管去搶海麵上的那幾個破島?

 

此時的人民解放軍海軍也沒有遠洋航海的能力,此後5年間,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呈無政府管轄狀態。

 

時移世易,南海周邊的幾個國家隨著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慢慢變得有錢有槍,大家的想法變了

 

1974年1月,在西沙群,中國海軍與南越軍隊發生了西沙海戰,將南越軍隊趕出西沙群島。

 

1988年3月14日,在南海赤瓜礁,中國海軍以1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南海軍2艦、重創1艦的一邊倒勝利。戰鬥規模雖然很小,卻深刻影響了整個南海局勢。

 

 
 

曆覽先前南海曆史,都是槍炮在決定著南海島嶼歸屬的變化,大V們那些“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南海終將屬於我們”的論調還好意思說出來嗎?

 

一寸河山一寸血,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也出主權,也出疆土。

 

麵對領土爭奪,那些拿起手中的詩書,去教化別人的知識分子,雖然有時顯得更加擁擠和刺目,但是卻一無是處。

 

 
 

新疆在被喀喇汗國占領並伊斯蘭化的過程中,穆斯林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他們強迫佛教徒接受伊斯蘭教,對抗拒者則大肆屠殺,迫使佛教徒被迫加入伊斯蘭教。

 

近代考古發現,出土的古代文獻往往帶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有的是被有意撕毀的,有些則明顯是被焚燒過的。這些被燒剩的殘卷,正是當時伊斯蘭占領者放火焚燒寺院時,因房屋或院牆倒塌被壓在下麵才幸爾保存下來的。在一些佛教寺院遺址裏,還發現無數被撕得粉碎的佛教典籍浸泡在被殺僧侶的血泊中,經過幾百年已凝結成硬如石頭的東西,旁邊有缺頭斷足的屍骨。

 

實力就是道德,強者製定規則,曆史是用鮮血寫出來的,沒有田園牧歌式的正義與善良。

 

有人說,自古以來南海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在南海存在也不乏曆史證據,實際上在太平洋範圍都可以找到有中國古代文物的沉船。如果說中國曾有漁民在某些海島上生活過,這個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東南亞國家同樣有漁民在那裏生活過,考慮到距離問題,或許東南亞國家的漁民會更多。

 

曾母暗沙,是個常年處於海平麵之下20多米,即使落潮時也在水麵下的礁石,距離海南島最南端也有1000多公裏,要說古代進行行政管轄,似乎有些難度。

 

喜歡曆史和時事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或者加微信(lsqhwl)

 

盡管如此,當下的南海和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密切相關。

 

從經濟角度看,概括起來是航道、石油和漁業。所有來自歐洲,來自中東,來自非洲、來自澳大利亞的物資、礦產、石油都得從南海經過;同樣的,所有輸出到上述地方的中國製造,也都得從這裏過。

 

從軍事和國家戰略角度看,南海如果被瓜分,海軍將失去出海口,海防將退回近岸,台灣將回歸無望,中華複興將成為一場夢!

 

所以說,南海是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命脈,也是中國在南海不想做出讓步的核心

 

 
 

值得玩味的是,中國的海洋權益訴求秉承的是雙重標準。在南海,中國堅持曆史觀,堅持按現有國際秩序判定島嶼歸屬。而在東海,中國則堅持海洋法大陸架原則。因為如果按照大陸架原則,不僅西沙南沙歸屬越南,甚至中沙也是歸屬越南。反過來,如果按照曆史觀劃分東海,由於衝繩已經是日本領土,那麽日本中間線原則就是成立的。

 

喜歡曆史和時事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或者加微信(lsqhwl)

 

 

有人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愛好和平的民族。按此推論,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是玉皇大帝送的?

 

炎黃時代,華夏先民滅蚩尤,奪得黃河地區的生存權。三皇五帝之後,到了商朝,華夏族的生存環境仍然很惡劣,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可謂是強敵環伺。直到商紂時代仍在東征夷人,西周建立之後,分封諸侯。秦滅西戎,入蜀道,占巴國;楚辟南疆,滅南蠻數十國,得以飲馬黃河,當得一世霸主;齊國滅東夷,將所有反抗勢力趕進太平洋;燕晉驅北狄,將遼東山西全部納入華夏版圖。自秦漢之後,南滅夜郎、大理,設交趾郡,北擊匈奴,奪祁連山,河套。向西謀取中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唐宋一代,南洋華人遍布。明清基本奠定今天中國領土格局。數千年的中國曆史就是一部華夏先民不斷開拓,不斷征服、同化、占領的曆史。

 

如果說近代世界是列強並立的話,那麽古代的中國就是亞洲地區唯一的超級大國,國在5000年的曆史中從未停止過對外擴張。一個民族,隻有不斷對外擴張,在他衰落的時候才有足夠的戰略回旋空間以圖東山再起。比如四分五裂的蘇聯,即便如此還是留下了俄羅斯,中國丟掉幾百萬平方公裏的領土,仍然保留了複興的實力。

 

而美國為何介入南海爭端?這個問題的答案彈性很大。美國官方的表態是:航行自由。

 

難道中國管轄下的南海就沒有航行自由?但顯然是否定的。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沃爾特·勞曼曾經表示是一個不可讓步的基礎性的利益。“美國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航海民族”,他說,通過發生爭端的南中國海,美國要完成它一半的全球航運以及東北亞地區的能源運輸。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南海是美國能源運輸的重要航道,隻有在它自己的控製之下才安心,如果將馬六甲海峽封鎖一天,估計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過國家經濟都要癱瘓。

 

 

 

美國必須保證這個地區的軍事存在,保證南海在其可控範圍內,保證美國的國家安全。至於其他國家的感情,不在其考慮範圍之內。

 

而目前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足以保證它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改變南海地區的格局。

 

所以這個世界隻有強權才是公理,強者才能生存。國際法是由強權製定的規則,也由強者所維護。

 

南海的未來走向,既不是古代地圖,也不是自古以來的聲明,而是軍事實力,南海爭端的最終結果也會為軍事實力所決定。

 

 
 

就如當年《馬關條約》談判中,伊藤博文對李鴻章說:兩國實力不等時,力量就是外交;兩國實力相等時,外交就是力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