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啟慧

曆史不是封閉的城堡,沉積的墓地,不是隻有一個燃燈者,幾個仆役,在黑暗中出沒的盜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場,悲劇喜劇滑稽劇同時上演。我們觀看,聆聽,從中辨認一切:從台前到幕後,從臉譜到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新疆廢除少數民族多生一胎政策:如此一小步,或許是曆史轉折

(2017-08-04 11:23:51) 下一個

新疆廢除少數民族多生一胎政策:如此一小步,或許是曆史轉折

 2017-08-01 滬部尚書 曆史啟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28日表決通過修訂後的《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廢除了少數民族可以比漢族多生一孩的政策。政策的實施目前或許不足以改變新疆的人口比例,但是預示著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將提上日程。

在此之前,雖然說各民族一律平等,但是在生育政策、升學政策等各方麵,少數民族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優待。甚至在司法領域,也有“兩少一寬”政策,對少數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堅持“少捕少殺”,在處理上一般要從寬。民族政策本身的目的是維護民族團結,但是很多情況下可能適得其反。

一、曆史的血淚

 

在古代中國皇帝眼裏,周邊民族不過是蠻夷,中原王朝要懷德修遠,以德服人。為了彰顯萬邦來朝威風八麵,經常假扮成“散財童子”,給周邊民族政權大量金銀玉器。

即便是戰勝少數民族政權後,朝廷也經常厚待重用少數民族首領,保存少數民族原有文化和政權結構。諸葛亮七擒孟獲後,幫助當地發展經濟,卻不派駐蜀國官員對當地進行管理,而“反賊”首領孟獲卻在蜀國享有官職,吃著朝廷的俸祿。

 

天朝上國的思想終究會吞噬統治者自身。

 

最近很多清宮辮子戲裏,都會把滿清入關塑造成解放者的形象,在垃圾文化和貧困閱讀充斥的銀屏及網絡的今天,讀者和觀眾看到的僅僅是理想國而已。曆史的真實遠比想象中殘酷,而明朝的民族政策也為自己培養了掘墓人。

 

明成祖朱棣將自己的侄子從龍椅上拉下來後,將都城遷至北京。為了緩和與北方蒙古和女真等民族的矛盾,明朝政府采取了非常優厚的政策。如果放在當代,大明皇帝一定會力壓特朗普,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對於投靠明朝的北方民族,政府除了劃撥安置地點外,還賜鈔幣、襲衣、鞍馬,什器、薪米、牛羊。如此記載在《明實錄》和《明史》隨處可見。就算是今天,對於想到美國定居的人,以“民主自由”自稱的美國人還設下的是簽證、學曆、經濟擔保、GRE、托福等一道道障礙。而幾百年前的中國大明政府,卻是照單全收。老百姓的納稅錢就被朝廷這樣揮霍了。

 

大家閉著眼睛想一想,一群吃了上頓沒下頓,衣不蔽體的歸附者,瘋狂的湧入明朝境內,包吃包住,接受“現代化”教育。這些在關內長大的外族,最後又回到北方,幫助女真政權建立起了一整套行政體係和軍事體係。

對於南下來的北方民族,明朝政府還允許他們來去自由,女真韃靼往來明朝和北京爺們兒逛澡堂子一樣輕鬆自由,而漢人如果沒有政府通關文牒,出境就是重罪。

 

對於定居明朝的少數民族,其本質上已經是明朝子民,自然有向國家納稅守土之責。然而與同為軍人的漢軍相比,南下定居的少數民族軍人的負擔極小。作為大明國人的漢軍是無役不從的,而明初土軍(多為朝鮮族或朝鮮女真)是一人服役,其餘兄弟子侄都可免除賦役。如此超國民待遇,就連今天的很多歐洲發達國家也自歎弗如。

 

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就是說當一個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他一鬥米,他就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鬥米,就能給我更多,你要不給我,那你就成為我的仇人。明朝政府就是不幸地落到這個陷阱之中。

 

景泰二年(1451年)十月乙酉載:“建州等衛女直都督李滿住、董山等,自正統十四年(1449年)以來,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為之困蔽”

 

翻開明朝史書,這樣的記載有如恒河沙數。寬厚仁和的政策並沒有給明朝帶來安定團結,而是意想不到的災難,是屠刀和殺戮。

 

1638年,皇太極派多爾袞橫掃河北,攻略山東,濟南屠城十三萬,血如飛瀑;1644年,清軍入關,崇禎吊死於煤山。

二、現實的鏡子

 

近年來,新疆人口結構朝著十分不穩定的變異方向進。由於先前對漢族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新疆的族群結構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陷入前所未有的失衡。

 

根據201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的《新疆統計年鑒》,2011年漢族的人口約占新疆總人口的38%,但與此同時,漢族新生兒卻急劇下降到新疆新生兒總數的17%,近年來的數字更是每況愈下。安全上的恐暴隱患、生活上的就業難和物價高、政策上的戶籍不便與對少數民族的傾斜,都在迫使新疆的漢民大量逃離。

 

為什麽當年波斯尼亞崩潰甚至導致大屠殺?因為二戰以後塞爾維亞人口比例從43%降到了31%,而波斯尼亞穆斯林人口則從26%增長到了44%。民主時代沒人能抵擋人口構成的威力。

 

而俄羅斯強人普京為什麽能容忍卡德羅夫在車臣實行獨裁管理?因為大部分俄羅斯人已經逃離車臣地區,人口置換導致這一地區的非俄羅斯化,使得莫斯科根本無法對這一地區實行有效統治。

 

三、期盼的轉折

 

禍患常積於忽微,一滴水便能看到整個太陽。發生問題後的亡羊補牢,代價遠遠大於防患於未然。

 

新疆的未來決定於新疆的人口比例結構。

 

今天雖然隻邁出了一小步,但是希望它能夠改變曆史。因為它關乎這整個中國的未來,和華夏文明的生死。

 

近期熱帖,點擊閱讀:

 

經濟援助不行,文化教育還不行,那什麽才是保證邊疆穩定的根本?

部分圖片及文字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12小時內必定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喜歡曆史和時事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或者加微信(lsqhw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