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啟慧

曆史不是封閉的城堡,沉積的墓地,不是隻有一個燃燈者,幾個仆役,在黑暗中出沒的盜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場,悲劇喜劇滑稽劇同時上演。我們觀看,聆聽,從中辨認一切:從台前到幕後,從臉譜到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從運10下馬到殲20服役,中國科技創新為何幾度沉浮?

(2017-03-19 16:41:34) 下一個

從運10下馬到殲20服役,中國科技創新為何幾度沉浮?

 2017-03-14 滬部尚書 曆史啟慧

 

潮水退去,才見誰在裸泳!

   

2017年3月9日,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殲-20已經進入空軍服役,這條信息連帶視頻很快引爆網絡,人民群眾喜大普奔。隱形戰機是一個國家最尖端科技的結晶,它的出現既對未來戰爭的樣式帶來巨大衝擊,也對國際關係與地緣戰略形勢帶來巨大影響。

從運10下馬到殲20上天,中國科技創新走了一條艱難而又曲折的路。

 

一、建國初期

 

建國初期的中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比比利時還小,連鐵釘都要靠進口,而在毛澤東逝世的1976年,中國已經由積弱百年的農業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六的工業強國,而遠非人們傳聞的“國民經濟達到崩潰的邊緣”。

 

1959年,我國超音速殲擊機試製成功;1961年,我國第一台激光器誕生;1962年,萬噸水壓機製造成功(當時隻有美、英、德、捷克能製造這種機械)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68年,我國第一艘自行研究設計建造的“東風”號萬噸級遠洋貨輪建成;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1970年,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及導彈驅逐艦下水;1971年,我國第一顆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72年,我國試製成功第一台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

美國知名學者莫裏斯.邁斯納曾經這樣評論:“盡管曾經在存在著所有這些失敗和挫折但是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這一結論是不可避免的。”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大力發展平民教育,實現了大眾教育的精英化,雖然文革十年耽誤了,但是一直到2000年左右,國家的教育基本還算公平,窮苦人家的孩子也有翻身的機會。回望當年讓無數人詬病的高考,卻是當年擺在所有孩子麵前最公平的機會。而現在就算是一個農村孩子再努力,也不見得有機會能後獲得更好的教育,因為教育資源早已經不公平的傾斜了。

 

良好人才培養機製使得建國初期的科技創新成績斐然。70年代末,中國已經建成了完整的工業體係,可以獨立設計生產現代工業的幾乎所有門類的產品。天上有衛星、大型噴氣客機,地上有汽車火車,海裏有萬噸輪核潛艇,計算機、微電子、家電……,應有盡有。中國在短短20餘年的時間裏,一躍成為科技先進國家,走完了日本近百年的知識和技術積累之路。

 

二、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

 

改革開放後,“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占據了科技發展的主導思潮,國防科研一停就近20年,大型噴氣客機、汽車、微電子等,凡是不能立即產生效益的項目紛紛下馬。

 

截至1982年,中國空軍總計下馬項目31項,其中主要有:⑴、遠程轟炸機; ⑵、對地強擊機; ⑶、空中優勢戰鬥機; ⑷、大型軍用運輸機; ⑸、武裝專用直升機; ⑹、地空遠程、中程、近程導彈。

 

截至1982年,中國海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11項,其中主要有:⑴、包括近年來才出來的“093,094”; ⑵、“092G”大型導彈SLV驅逐艦; ⑶、中國早期航母。

 

原計劃的殲10戰鬥機,是在殲9基礎上的持續研發。采用大批的當時較為先進的設計。其技術含量不低於同時期出現的美F16A,F15A。而且它是中國早期設計定型的重型製空戰鬥機。但是,一聲春雷後,被迫擱淺。好在以色列人慧眼識珠!把它拿過去。才僥幸逃脫。

 

航天工業曾經設計並且在西昌發射了1箭多星,DF6型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早期最大的3枚搭載彈頭。這是中國在人造衛星出現以後,又一次叫美蘇震驚的舉動。它的出現將是的中國獲得與美蘇幾乎同步的“多彈頭”能力,而且它具備了“二次再入”機製,是美國在1979年才開始引入的。但是,一聲春雷下,它砰然倒地,被作為“文革產物”肢解,1998年,竟然有人在廢舊紙堆裏麵找到了它的設計原型圖紙。上麵占滿了汙穢。

 

喜歡曆史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

 

三、“運10”研製及下馬的曆史回顧

 

1970年7月下旬,毛主席視察上海,鼓勵工業基礎好的上海市搞大飛機,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國家計委、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於1970年8月27日聯合批複發文:原則同意上海市試製生產運輸機的報告,並納入國家計劃。該項目定名為708工程,飛機代號為“運10”。

 

在研製“運10”飛機過程中,各參戰單位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重,不拜孔方兄,不考慮個人和小團隊的得失,一方有難、各方支援,不管是直接配套單位還是二次配套單位,都以國家需要為己任,使上飛廠機所需要的各項材料、附件能及時得到,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和進度。

 

1980年9月26日,運10首飛上天。運10共試製了兩架,一架作靜力強度試驗,完全符合設計要求,一架從1980年9月首次試飛上天後,飛到過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鄭州、合肥、廣州、昆明、成都,七次飛到拉薩。到1985年,共飛了130個起落,170個小時,沒有發生過問題,係列化的發展設想也曾著手考慮。

 

運10飛機上飛機本體原材料100%國產化,包括所有的高強度鋼材,鋁合金板材、型材、大型鍛件,起落架完全國產,機載附件95%國產化。

 

運10比歐洲空客起步晚兩年,成功試飛後,成為美、蘇、歐之後世界第四個掌握大型飛機設計製造的國家。外電評論說,中國航空業與國外大約30年的差距一下子縮短了15年。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如此一個關乎國家戰略實力與地位的重大項目,竟然連一條能擺到桌麵上來的理由也沒有,甚至連一個決定下馬的正式文件也沒有,就在大功告成之後被毫無道理地終止了,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前途和希望的已經呱呱墜地的運10被活活地餓死在搖籃裏。

 

這其間,發生了兩個意味深長的插曲。一個插曲是在試飛前,有國家相關部門的官員,用運10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的話說,“都是航空方麵的專家”,不斷追問程不時,“這麽大的東西,真的能夠飛起來嗎”,一方麵反映某些人可能對自己國家的工程技術人員、工人隊伍、工業水平的懷疑、不信任感,一方麵也反映了一些人可能存在高高在上,脫離實際的作風,更重要的是,這種懷疑情緒會不會對後來將運10打入冷宮起了催化的作用。

 

另一個插曲是,80年代,國內的洋奴懷疑派思維已經泛起,因為運10采用了四台發動機吊置在機翼下的布局,與波音707相似,還有運10項目代號"708"(70年8月),引起了洋奴們無限的遐想,一時間,“運10仿製波音707”的謠言四起,甚囂塵上。這些雜音引來了美國駐華使館空軍武官和波音公司的副總裁,親自登機觀察,那美國駐華使館的空軍武官,曾經是波音707的飛行員,有數千小時波音707的飛行經驗,武官一登上舷梯,到機艙門口回頭一望,就斷言“這架飛機與波音707完全不同,因為我太熟悉波音707了”。事關知識產權和技術競爭,波音的副總裁在對運10進行了仔細考察後得出結論“這是中國人在這個領域的一次完完全全自主的實踐。”

 

在1985年,美國麥道公司做成了DC-9超80在上海組裝的生意。爾後在西方《財富》雜誌上吹噓自己是怎麽做成10億美元的生意的,說:“因為上海搞過運10,我們才與上海合作,如果不扳倒運10,美國飛機就不好打進中國”。

 

大飛機工業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大飛機上使用的特殊鋼材、高強度鋁合金、非金屬材料、各種複雜的機載設備不是一年二年能研製出來的,有的甚至需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研製成功。

 

在“運10”飛機研製過程中,我國一批重點企業,組成“三結合”科技攻關小組,經過艱苦而又卓越的努力,才攻克了許多難題,在原材料、加工工藝等諸多方麵取得突破性進展,走上了正軌。由於“運10”的夭折,航空工業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的研製處於停滯狀態,一批企業轉產或停產,甚至被解散。現如今,製造運10發動機的915廠現在早已轉產,為上汽集團的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生產汽車配件。

 

運10飛機研製過程中,全國優秀人才從五湖四海匯聚上海,建立起一支政治覺悟高、技術水平好、組織紀律強的隊伍。運10夭折後,他們隻能為美國麥道公司打工,組裝MD-82飛機。

 

改革開放後,我們在大部分領域放棄了自主創新。企業全麵置身於國際分工的底層,被迫淪為了發達國家的裝配廠——美其名曰:“全球製造中心”,或曰:“世界工廠”。1997年中國與法國雙邊貿易中,法國對中國出口的最大宗商品為24架空中客車飛機,其總價(約為12億1千萬美元)竟大大超過中國向法國出口的服裝、鞋帽、箱包 、玩具、塑料製品、家具及紡織紗線等前十類商品的總值(約為10億美元)。

1993年,台灣成功大學航空研究所、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其航空中心的教授、專家,有三批訪問上海,看運10飛機及錄像後表示:70年代,國內自行研製大型噴氣客機的成功,表明了中國在大飛機研製方麵的巨大潛力。在此基礎上,如進一步改進,有可能成為中國的A300係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以運10為代表的科技工業項目下馬的損失最重要是在人才方麵,運10的總設計師馬鳳山因氣鬱而過早逝世。科研戰線積累了豐富的係統實踐經驗的研製隊伍白白的浪費消磨,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的擁有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麵臨著轉產民品、自身難保、沒有出路、下崗分流、發不出工資的空前嚴峻的困難局麵,年輕人才大量流失。小編曾經遇到過一位國防工業的老師傅,他自嘲的對我說,要感謝陳水扁啊,否則我們這些人連褲子都穿不上。

 

喜歡曆史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

四、轉折與改變

 

這種情況一直到1999年,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情況才有所改變。在之後的兩彈一星表彰大會上,江澤民主席說了一句話:“有些東西,是我們花錢也買不來的。”改革開放,美其名曰:市場換技術。到頭來,市場失去了,技術也沒有換回來。

隨著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加大,近年來也逐漸開花結果,陸軍如解放99式坦克,海軍如遼寧號,空軍如殲11、殲20。神舟飛船、天宮一號更是賺足了國人的眼球。

 

可改變又是何等艱難?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西方國家遏製中國,限製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國的瓦森納協議依然生效。而在大量高技術武器裝備中,集成芯片是必需品,隻能通過”你懂的”渠道獲得,一旦西方國家限製,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軍迷都好奇中國為什麽造神舟飛船而不研發航天飛機?經濟成本僅僅是一方麵原因,而更多原因的是技術和研發成本實在太高。航天飛機的核心組件是可重複使用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還是分級燃燒循環的,這種外星產品我們寫科幻小說都不知道怎麽寫,別說製造了。

 

在這種困局裏麵,表麵上是技術的落後,是創新能力的不足,實際上最核心的是人才培養和基礎學科研究的斷層與落後。其次是為短期一時的經濟發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淺。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為了對付危機,有人建議教育的產業化,從此中國的教育實際上走上了激進的產業化道路,更有甚者出現了所謂的自主招生,從而打破了教育公平。

 

在加強基礎淡化專業的鼓吹下,高等學府裏麵的考試題目難度逐年降低,學生的基礎知識越來越差,從而在中國高等學府裏麵製造出大量廢品。唯利是圖的社會導向使得大批高校畢業生去從事來錢快的行業,比如金融、貿易。在素質教育的旗號下,中國高等教育的水平江河日下!

 

航空發動機是很典型的傳統工科專業,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據說“太行”發動機可能取代L-31,成為殲10和殲15的動力,但是還因為質量問題,造成發動機可靠性的不足,致使中國戰機依然嚴重依賴俄羅斯進口發動機。

目前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院士至今隻有五人,而且年齡偏大,大師級尖子人才奇缺和後繼乏人的局麵。位曾經參加過珠海航展的業內人士曾經感慨,現在的年輕人考大學,誰喜歡報考基礎數學、基礎化學、基礎物理、機械設計?由於傳統理科和基礎工科早已喪失了對理科生的吸引力,中國頂尖技術人才嚴重短缺的局麵短期內無法緩解。

 

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任正非代表華為匯報發言。任正非直言不諱其迷茫,“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數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麵,尚未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隨著逐步逼近香農定理、摩爾定律的極限,而對大流量、低時延的理論還未創造出來,華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華為已前進在迷航中。”打破這一困境,走出前途茫茫,任正非給出的藥方是:堅持科技創新,追求重大創新。

 

新一輪的全球科技創新,如何應對,這是擺在國家麵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曾經的教訓讓我們痛心疾首,把責任推在“改革初期沒有經驗”尚且不能自圓其說,如果還要重演昨日悲劇,那就是民族罪人。

 

核心還是加強教育基礎,夯實技術基礎、培養基礎人才,提高自主研發能力,這需要國家政策層麵的引導!國家在體製上出台政策,重視基礎研究和基礎教育,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平台,而不能再讓磚家、官僚和無良學者的鐵三角為一些組織和團體代言利益。搞國防工業和基礎研究的要活的比賣茶蛋的有尊嚴!

 

殲20服役,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都是一針強心劑,雖然它目前可能還用的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但隻要國家堅持對科技創新的扶持,相信有一天它一定可以裝上“中國心”。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殲-20總設計師楊偉談及中國航空工業的成就時提及,殲20是一個“偉大的成功”,同時中國航空裝備的發展肯定要不斷向前,"不能歇腳",不僅奔著"中國製造2025",還要向著2050!

 

殲20服役標誌著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的一個曆史性突破,也同時標誌著中國工業發展從沉溺於低端經濟活動開始奮起向高端爬升。中國的科技創新項目是許多人、幾代人爭取來的,其中包括“運10”那一代人的犧牲。因此,雖然殲20的成功的和國際最先進武器裝備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它所承擔的是一個民族的托付。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支持國防工業繼續做下去。就算是我們現在與先進水平有50年的差距,但如果堅持做200年,那這50年的差距就不算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