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啟慧

曆史不是封閉的城堡,沉積的墓地,不是隻有一個燃燈者,幾個仆役,在黑暗中出沒的盜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場,悲劇喜劇滑稽劇同時上演。我們觀看,聆聽,從中辨認一切:從台前到幕後,從臉譜到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蝴蝶飛不過滄海,樸槿惠終於成為大國的棄子

(2017-03-12 13:16:49) 下一個

蝴蝶飛不過滄海,樸槿惠終於成為大國的棄子

 2017-03-11 滬部尚書 曆史啟慧

 

2012年12月20日,年少曆經磨難的樸槿惠風光無限,在無數支持者的歡呼聲中登上寶座,成為韓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有時天才和瘋子隻是一步之遙,聖主與昏君也會瞬間換位。

 

4年後,任期未滿,她卻在數百萬人的抗議聲中黯然走下神壇,成為韓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彈劾的總統——隨著韓國憲法法院3月10日對彈劾案判決結果的一錘定音,屬於樸槿惠的政治時代就此終結。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多年來,我承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於欲望和權力的執著……”這是樸槿惠在自傳中的描述。曆史如此相似。 作為一名政治棄子,樸槿惠的命運似乎已經不重要了,曆史也不會再給她也許的機會。而韓國的苦難,或許才剛剛開始。

 

坎坷人生

 

生於1952年的樸槿惠是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1979年10月26日,樸槿惠陪父親參加湖堤剪彩時,她的父親——時任總統樸正熙遇刺身亡。而在5年前,她的母親陸英修也被暗殺。雙親遭殺,樸槿惠陷入沉痛悲傷,一度閉門不出。此後她銷聲匿跡20年,在46歲重返政壇。

 

樸槿惠後來這樣回憶這段痛苦的日子:“在我最困難的時期,使我重新找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是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史》。它蘊含了讓我變得正直和戰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

 

坎坷的經曆在樸槿惠的歲月中留下道道痕跡。2006年5月,韓國地方選舉期間,樸槿惠以大國家黨黨首身份在首爾助選時,臉部被一名男子用文具刀劃出長達11厘米的傷口,縫了數十針。

 

樸槿惠5度當選國會議員,成為“選舉女王”。雖然2007年總統選舉時黨內預選失利,但她最終在2012年12月韓國舉行的第18屆總統選舉中成功當選,成為韓國曆史上首位女總統。樸槿惠性格堅定冷靜,被韓國人稱為“冰公主”。她誓言打破韓國政壇的男人統治,人稱“韓國撒切爾”。

 

喜歡曆史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 

 

個性使然

 

2013年2月25日,樸槿惠在首爾汝矣島的國會廣場宣誓就職,正式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她隨後在典禮現場發表就職演說,承諾將開創國民幸福和希望的新時代。在演說中,樸槿惠稱,她將致力於讓韓國經濟恢複活力,實現“經濟民主化”。她還表示,將開創國民幸福和希望的新時代。

上任伊始,樸槿惠的支持率高達80%,號稱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事實上,自從樸槿惠接替親美的李明博政府後,政績尚可,但是她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不太聽美國人的話。

 

也許是深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樸槿惠上任後,中韓關係迅速升溫,與中國簽署了中韓自貿協議,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與中國相向而行和平解決半島核危機,頂住美日壓力參加中國九三大閱兵在反對日本法西斯化上共同發聲遏製,中韓兩國曾經有過蜜月,樸槿惠總統個人也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普遍好感。

 

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卻也讓樸槿惠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她的所作所為讓美國人感到不快,但是美國也無法公開的表示不滿,也不能發作。但是如此不聽話的一個人坐在總統位子上,美國人很難受,他們不需要有思想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提線木偶。

 

尤其是樸槿惠要把中韓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的主張,觸碰到了美國人底線。當年卡紮菲在非洲建立銀行,發射衛星,設立投資銀行,斷了西方人的財路,使得美國人和法國人決定用武力清除掉卡紮菲。以推翻獨裁,爭取民主自由為理由的利比亞戰爭,和樸槿惠的“閨蜜幹政門”一樣,無非是給世人演的一段台前木偶戲。

 

政治本身就是肮髒的,關鍵是看敵人想向你身上潑什麽樣的髒水。

 

喜歡曆史的童鞋請關注公眾號:曆史啟慧 

 

無奈的棄子

 

其實,從 " 選舉女王 " 跌落成不受歡迎的人,閨蜜幹政事件並不是樸槿惠遇到的第一個危機。從上任開始,她的政治生涯便不是一帆風順。

 

2013年3月4日,作為韓國新任總統的樸槿惠上台僅8天就和在野黨在對峙中互不相讓,國家處在國政空白長期化的危機中。樸槿惠當天發表對國民講話,和曆屆總統相比,是前所未有的短時間,這被理解為樸槿惠已經意識到了情況的緊迫性與嚴重性。上任2個月,樸槿惠又麵臨安保、經濟、外交三大領域的困境,情況非常糟糕。韓國《中央日報》評論稱,樸槿惠當選韓國總統時的就職演說核心是國民幸福和經濟振興,但現在這樣的口號全都變得渺茫。

 

2014年4月發生的" 世越號 "客輪沉沒事件,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樸槿惠政府的極大不滿,她再一次麵臨巨大的政治危機。韓國輿論對政府的批評之聲高漲,樸槿惠政權的支持率也不斷下跌。

 

上述的危機雖然對樸槿惠產生較大影響,但還不足以致命。致命的是她實行的與中國和美國的等距離外交政策。

 

當樸槿惠剛剛從天安門城樓上閱兵下來,就同意美國人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當時的國人,除了謾罵,不覺得有點詭異嗎?是哪裏出了問題?

 

稍微懂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薩德”並不能保護韓國安全,隻能讓韓國處在中、美、俄三國的漩渦中,最後被絞死。

 

美國在韓國的情報網絡十分發達,從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駐韓使館密電來看,早在2007年,美國駐韓使館就已經十分清楚崔順實與樸槿惠的關係,並對崔順實之父崔太敏“全麵控製”樸槿惠一事有所了解,甚至還指出崔順實借助樸槿惠牟取了巨額的財富。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也出主權!韓國人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本國軍事指揮權的主權國家。部署薩德是關係到韓國人自身性命的問題,但是他們卻也束手無策,因為他們手裏沒有槍。韓國軍隊的指揮權在美韓司令部手裏,而且美國在韓國還有大約3萬的駐軍。

 

無論從哪方麵講,樸槿惠都沒有拒絕的資本,或許樸槿惠有把柄在美國情報部門手裏,或許有人用槍頂著她的腦袋。可是美國人不並打算就此罷手。

 

首先,韓進海運在美國和韓國申請破產,接下來,包括三星在內,韓國各大企業輪番遭受打擊,涉及娛樂、海運、電子、造船、汽車等韓國支柱性產業,逼迫韓國的財團和政客放棄對樸槿惠的支持。

 

接下來就是閨蜜幹政門。不要相信輿論可以左右任何事情,以國家機器的力量,完全可以將這件事情抹平,但是此時沒有人再幫助她。精明的韓國政客知道此時無論如何都不能站錯隊伍,否則政治前途盡毀,而中、俄此時已被樸槿惠推到了自己對立麵。

中國對樸槿惠的不滿不僅僅是因為薩德。一直以來,中國希望在美國東北亞軍事同盟內找到突破口,而韓國就是一個突破口,中國非常希望把韓國拉出美國的軍事同盟,和中國保持密切的合作,前幾年中韓關係急劇升溫,可是樸槿惠又帶著韓國重新回到這個軍事同盟當中,所以中國的軍事損失並不簡單的在軍事方麵,而是在地緣政治的博弈中,喪失了韓國這樣一個重要的地區。

 

於是中國也決定放棄樸槿惠了。

 

不久,中國開始對韓國實施報複,大棒高高落下,先是爆出韓國的化妝品,電子產品、食品等多批次不合格,全麵封殺Note7,近期更是封殺樂天,取消赴韓旅遊品牌等一係列動作。

 

由此可見,樸槿惠的命運即便沒有閨蜜幹政門,也可想而知。

 

審判仍未結束

 

“政客們總是陷入政治爭鬥和誹謗,不關心與國民生活相關的事情,”樸槿惠說,“我從政以來,即便蒙受損失也會信守承諾。為遵守對國民的約定,我曾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今後,我依然會為兌現承諾而鬥爭。”當年激情昂然的演說仿佛依然回蕩在耳邊,然而時至今日,這番承諾又實現了多少?

 

樸槿惠在自傳中曾寫道:人活在世上,難免會經曆坎坷或吃虧,也有可能經曆背叛,這些都是無法逃避的。就像這天氣,不可能永遠都風和日麗。冷熱交替,嚴寒酷暑,這些都是正常的。

 

雖然彈劾案結果已定,但等待樸槿惠危機仍未結束。她接下來要麵臨的,將是對其13項罪名的漫長的法庭審判。

 

弱國無外交,狼熊相互撕咬,羔羊被分而食之。等待樸槿惠的或許是更加難以確定的命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