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啟慧

曆史不是封閉的城堡,沉積的墓地,不是隻有一個燃燈者,幾個仆役,在黑暗中出沒的盜墓人。它是永不垂降幕布的舞台,生者和死者一起登場,悲劇喜劇滑稽劇同時上演。我們觀看,聆聽,從中辨認一切:從台前到幕後,從臉譜到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百年回看袁世凱:民族功臣還是曆史罪人?

(2016-10-01 15:41:59) 下一個

導語

2016年,距離袁世凱逝世整整100年。

無論再怎麽評價,中國曆史都不可能繞過袁世凱。

總督朝鮮、甲午海戰、戊戌變法、八國侵華、創立新軍、辛亥革命、南北和談、逼迫清
亡、帝國複辟、護國戰爭、護法戰爭……近代影響中國命運的大事件,一樁樁、一件件
,都有袁世凱的身影!

訂立中國的第一個法定節假日,開創中國警察製度,籌修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廢科舉、
辦工廠,推廣國民義務教育,取消外蒙古獨立,否認麥克馬洪線,維護中國領土完整…
…還是離不開袁世凱!

一個科舉落榜生,在數十年間,由布衣而平步青雲,他是中國近代最不受歡迎的人,朝
鮮人恨他,日本人恨他,俄國人恨他,清政府恨他,革命黨恨他,就是這麽一個人,卻
在強國林立、強敵環伺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學無術,自稱奸雄,敢笑曹操不丈夫


袁世凱活著的時候,無人能與之比肩,他死以後,梟雄遍地,又無人能壓製。
他培養出了六個總統,十多個總理!

李鴻章說:“足智多謀,規模宏遠,環顧宇內者,無出袁世凱其右者!”
伊藤博文說:“四億中國人,無出袁世凱右者!”
孫中山說:“深幸公為世界第二之華盛頓,我中華民國第一華盛頓。”
黃興說:“實乃中國第一人物。”
毛澤東說:“袁世凱是近代四大偉人之一。”

(如對我們的原創文章感興趣,請微信搜索公眾號“曆史啟慧”,在那裏我們分享了更多觀點,更多思考)
袁世凱死前自評:“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他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徐世昌一語中的——袁世凱是比壞人還壞的好人!


真相隻有一個


著名偵探柯南曾說過:真相永遠隻有一個。
  
曆史在很多時候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這種談資除了娛樂價值之外,還是有它的生
命力的,因為它能夠給人們提供一條“問題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而去”的線索。“一切
曆史都是當代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清朝的覆滅距今已經100多年,辛亥革命與民國的建立似乎如同古老城牆上斑駁的印跡
,成了一個古老的話題。但在那個劃時代的事件中,扮演了最重要角色的不是清廷,不
是革命黨人,也不是立憲黨人,而是袁世凱。

袁世凱真有那麽壞嗎?民國的曆史距離現在並不久遠,
對於慈禧太後、曾國藩、李鴻章等,目
前也已經有了多角度、有血肉的立體評說,而過於的極端化、臉譜化曆史上的袁世凱,
顯非史學界之幸。

袁世凱的一生如果放在當代,就是一個中國人實實在在奮鬥而稱為成功人物的勵誌故事
。袁世凱從小讀書不行,不喜歡儒家理論,完全是自學成才,成了那時候中國當時所有
人都最欽佩的人物,包括最恨他的日本人。

性格決定命
運,袁世凱的鋒芒早在二十三歲時便已銳不可當,他發跡的地點不在中國,而在朝鮮。

成長勵誌的故事


袁世凱二十三歲東渡朝鮮,在中日爭奪朝鮮實際控製權的甲申之變中,為了維護清廷在
朝鮮的利益不遺餘力,勇於擔當,堅毅果敢。在政變突發,眾人猶豫彷徨之際,袁世凱
慨然自任,斷然出兵,戰鬥中袁世凱身先士卒,即使屍體滿路也毫無懼色,奮勇當前,
終於促使敵方部分人員臨陣倒戈,加入了清軍一方,戰局立刻急轉。

袁世凱一戰成名,應國王之邀,居於偏殿樓下,朝夕接觸會晤,成為清廷在朝鮮的實權
人物。在李鴻章的遙控下,袁世凱恩威並施,全麵控製了朝鮮的內政外交。

袁世凱在朝鮮的表現,相信那些鄙視他的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吧!就連日本人都承認沒有
袁世凱甲午戰爭提前12年開打。



以前最使袁世凱最受傷的就是在戊戌變法中出賣光緒皇帝,隨著清史研究的深入,人們
不得不承認袁世凱並未出賣光緒皇帝,而是當時袁的政敵的攻訐和普通人的誤解和猜疑
造成的。很多人不相信袁世凱的《戊戌日記》,因為他是“竊國大盜”。《戊戌日記》
出籠這麽多年,許多人都嗤之以鼻,認為是袁世凱為己申辯。

但是
慈禧認為袁是“帝黨
”、“新黨”人物,要殺他,幸榮祿力救得免。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袁世凱通過榮祿向
慈禧告密,有什麽問題?慈禧當時是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讓他
“圍園殺後”,此是不忠!榮祿是袁世凱的恩人、頂頭上司,殺榮祿,這是不義!作為
一個有著遠大前途的舊軍人,讓他做不仁不義的事?

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

再透過斑駁的故紙,翻開曆史讀武昌起義。

在練兵和秋操中有良好表現而在大江南北都有一定威望的黎元洪,利用張之洞留下的
4000萬左右的資產,全國各地拍電報,讓各省獨立,利用錢任命各省大都督,換來全國
17個省獨立的局麵。

而反觀革命黨人的表現,黃興在打了漢口打了敗仗之後勸說大家放棄武昌,去南京
革命。

17個省代表後來在南京共同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可是南京臨時政府
無法
解決當時南京政府的財政危機,沒錢政府就要破產。最後是袁世凱接手。

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
分離傾向日益明顯,一些地方實力派也反對推翻滿清政權
,如東北的張作霖就說“如果皇帝退位,成立共和政府,本人即不聽從指揮。”所幸清
王朝總理大臣袁世凱出任民國總統,使各族上層人物感到有了安全保障,舊日的地位利
益仍可維持,加上北洋軍坐鎮,國家才沒有四分五裂,混亂局麵迅速得以平息,社會回
複穩定,順利完成了政權的過度和新舊製度的變革。

當時的外蒙古在俄國的唆使下獨立,並造成內蒙局勢的不穩定。袁世凱軟硬兼施,任命貢桑諾
爾布為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總裁,大量晉封蒙族上層人物為親王,使內蒙王公數量“比
清朝時的數額增加了幾倍”,終於使內蒙王公們放棄了分裂的圖謀,諸多已逃往外蒙的
蒙族同胞遂陸續返回,後來,經過老袁立場強硬的談判,外蒙於1915年6月7日取消獨立
,俄國隻得承認外蒙為中國領土。

再看袁世凱處理《二十一條》的手段,先是取消外交總長孫寶琦讓日本人無人可談,又
任命性格拖拉的陸征祥和日本人慢斯條理的談判,同時還泄漏密約的內容,讓國際社會
嘩然,最後簽了一份並不算可恥的條約,贏得了同行們的高度讚譽


西方記者在辛亥革命的時候認為,中國當時最需要的是秩序,而這隻有袁世凱才能帶來
。即便是孫中山及他的同誌也都明白,“袁世凱那時在國民心中的聲望,似乎還在孫公
之上”。袁世凱的“聲望”,不僅在於他當時掌握了最精銳的軍隊,也在於他促成了清
帝退位這場 “不流血的宮廷政變”。由此,中國才不致陷入曠日持久的內戰中,這於
國於民,袁世凱都是曆史的功臣。

袁世凱在政治體製改革和國家建設方麵也頗有建樹


1、中國首次地方選舉是1907年的天津市政選舉(屬於袁世凱所管轄的直隸)。
2、袁世凱是中國警察製度的創始人。
3、1913年1月9日公布《文官考試法》,為建立現代國家機關做出重要貢獻。
4、推行軍民分治,規定督軍不得兼任省長,一再下令軍警不得幹預政治。
5、力排眾議起用詹天佑,發起和籌建了中國人今天仍熱情傳誦的京張鐵路。
6、創辦或改革郵傳、無線電報、招商輪船局,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電燈廠,使電燈走入
中國百姓生活,第一個自來水廠,第一輛電車等等。
7、整理和健全財政稅收製度,民國三四年間(1914、1915)實現了財政收支平衡,“
約計每年可餘二千萬”。 
8、整頓金融秩序,收回各地亂發的紙幣(如廣東),統一鑄造銀幣(袁大頭),奠立
了統一幣製的基礎。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國演義》裏說,在曹操勢力強大的時候,孫權寫信給曹操勸他代漢稱帝。曹操將孫
權的信拿給大臣們看並笑罵道:“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爐火上烤啊!”事實上,
曹操也不是不想稱帝,但稱帝是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要是條件不成熟便貿然行事,
反而會更加被動甚至招來殺身之禍。袁世凱在稱帝這樣的大事上何以如
此糊塗。   
 
在辛亥前,梁啟超反對革命的原因在於他認為當時民智未開,國體不可輕變,走君主立
憲的漸進改良道路才是中國的首選。可惜的是,當時清廷和革命黨都把他的善意良言當
成耳邊風。而袁世凱要搞洪憲帝製的時候(盡管也是君主立憲製),梁啟超卻發表雄文
駁斥說,帝製無論如何都是已經死亡了的製度,就好比扔進豬圈後被踐踏的佛像,它已
經無法再引起人們的敬畏和服從;因此,帝製是不必要的,而且它也絲毫不增加總統現
有的權力。
  
梁啟超的意思是,帝製一旦被共和製打破,破鏡就此難圓;即使再恢複,也難以產生神
聖與威嚴的效果。可惜的是,袁世凱並沒有梁啟超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    
  
但是,一味的指責古人對現實其實是於事無補,畢竟是人就會犯錯誤,不帶有一點個人
私欲的人是不存在的。既然後人們也做不到,又何必苛責古人呢?在困難多變的局勢下
,換其他人到那個位置上,也未必比袁世凱做得更好。袁世凱是稱帝了,但後麵搞獨
裁的人層出不窮,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們,哪個不是土皇帝?難道罵了袁世凱,便可減
輕自己的心理壓力麽?
 
辛亥革命進行了八十三天,巧合的是,洪憲帝製也就搞了八十三天就煙消雲散了。曆史
的機緣,袁世凱本可以成為華盛頓,本可以成為拿破侖,但作為時代產物的
他,卻最終選擇做了袁世凱。
  
在洪憲帝製失敗後,袁世凱的暴卒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袁世凱死後的民國
會更好嗎?顯然沒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VS2012 回複 悄悄話 其實袁世凱就為了多娶幾個老婆,你想想要是成為華盛頓,他隻能娶一個,這怎麽能行呢
mudanxianzi 回複 悄悄話 流行尼瑪還罵河南人,咋的,人就是比你祖先強。在曆史關頭,你祖先做縮頭烏龜了?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袁世凱 乃一代人傑,可惜。。。中國一大損失。
dancing_今宵 回複 悄悄話 從袁世凱對待清庭這件事上可看出其仁義。

袁公稱帝是做在明處,不象蔣公和毛公是事實上的皇帝。袁公若稱帝,中國不會有軍閥混戰,後來也不會被日本搞的那麽慘。

袁公千古
seawood 回複 悄悄話 在中國曆史的關鍵節點,遇見一個河南人,如袁世凱,是相當的不幸。總體而言,中國人群裏,還是四川人比較強些。其次是安徽人。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袁賊當年所處的位置使得他非賢即賊,不幸的是,他又一次選擇做賊。該賊與孫氏,毛氏共同將中華民族推入延綿一個甲子的苦難, 以致流傳數千年的中華文明在華夏大地消失殆盡,13億國人不知文明為何物又可何用,雖非袁賊親手所為,卻是其選擇做賊的直接後果。倘若袁氏選擇做民族聖賢,利用其和平締造民國所建立的巨大個人威望和手握北洋精銳重兵的強大震懾,盡力維護和發展已經建立起來的民主政治,傾力推動國家的進步,則後來的60年不斷的禍患和苦難定可避免,孫氏不必也無力投向蘇俄引入極端宗教性質的政治瘟疫禍國至今。相反,我中華民族憑借一向重視教育和家庭以及“忠厚傳家,勤儉繼世”的千年傳統,在百年後的今天一定早已位列世界強國之林。我輩今日也無需飽嚐海外漂泊,親人別離之苦。令人悲哀的是,袁賊將其擁有的巨大個人威望與強大武力當成自己可以欺霸國家禍害民族的資本,選擇做賊,結果是禍國又害己,落了個眾叛親離,抑鬱而終的下場和千古罵名。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滿篇胡言,令人發指!

袁賊世凱毀滅了中華民族走向民主憲政的第一次希望。此賊真乃中華近代第一國賊,兩次禍國,致使君主立憲和民主憲政先後與中華民族擦肩而過,兩次阻斷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和崛起的希望。袁世凱稱帝,直接擊碎了許多仁人誌士的理想,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頓時群雄並起,開始軍閥混戰時代,並且從此萬劫不複,禍患不已,中華大地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飽受戰亂殺戮,貧苦折磨和恐怖淩虐長達一個甲子。這一長期延綿不絕的大禍亂,實乃中國兩千年曆史少見,皆為袁賊惡行所開啟。直到1978年 鄧小平胡耀邦等人掌權,國家才安定下來,百姓才有機會喘口氣,放下心來過兩天能吃頓飽飯的日子,不再一年到頭忍饑挨餓還要提心吊膽,總算擺脫了延綿一個甲子的民族苦難。
abraham007 回複 悄悄話 論個人能力袁勝過孫中山。唯一做錯的事就是稱帝,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人的心魔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