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情深,我必意重

人過四十。 腦子不靈了, 邊走邊記吧。
正文

武誌紅的心理學課摘錄-03-關係(2)性格是你的內在關係模式

(2019-07-17 04:23:20) 下一個

1. 關係即命運

性格是你的內在關係模式//認識奧秘的第三隻眼//如何構建健康的關係//再怎麽努力,傷害也不可避免//吃的隱喻

//性格是你的內在關係模式//

性格,在關係中形成。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一個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體建立的關係,會內化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成為一種內在關係模式,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最初是多久?客體關係理論重視三歲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在6歲前。一個人的重要客體很多,但正常養育下,父母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所以內在關係模式可以視為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之間的關係模式。

性格,在關係中展現。一個人在新的關係中,總是尋求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這個新的關係中,想把它變成符合他內在關係模式的關係,也就是6歲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關係模式。

性格,在關係中改變。新的關係中,你想重複你的內在關係模式,而對方也想重複他的內在關係模式,兩個人會持續地進行較量。這就意味著,新的關係,會提供改變的可能性。

性格,在關係中療愈。認識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走向療愈。

你當下的關係模式,反映了你內心的關係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時和父母等養育者的關係模式。這有很強的對應性。你現在怎麽吃法,反映著你曾經怎麽吃奶。你現在怎麽和女人打交道,源自於你小時候怎麽和女性家人打交道。等等。

*倔強的人,常常是偏執,事情一定要如我所願,事情非要盡到最後一份力才能讓它死掉。但是,其實已經是僵局,放棄才是最好的選擇。我做不到放棄和接納,非要死磕,也許這是一種和媽媽意誌的較量。她從不聽我的,所以,我誓死也要讓她聽我的。 倔強的意思是,你又不愛我,憑什麽讓我聽你的?

//認識奧秘的第三隻眼//

1.當下的關係模式,是內在關係模式的再現,也是一個人童年關係模式的再現,它也會展現在這個人的各種關係中,是一種基本模式。

2.這種再現,會有精準的對應。當下的女權威,對應著原生家庭的女性養育者等等。

3.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命運原型。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開始有了一定的自由。

*抄後路:當你發現兩個人之間的觀點之爭失效後,可以跳出來,觀察一下對方為什麽這麽說的心理策略,然後把它指出來。

*均勻懸浮注意:精神分析中的術語。在谘詢過程中,谘詢師要一直有第三隻眼,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在觀察,谘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發生了什麽。在觀察時,要有一個基本意識,來訪者試圖和谘詢師構建的關係,再現了來訪者內心的關係模式,他童年時和家人的關係模式,以及他現在和別人構建的關係。

*一隻養不熟的貓。

//如何構建健康的關係//

1.在關係中,我們會玩各種自戀的遊戲,去追逐“我是對的”,“我比你強”這種自戀感。但一旦有人,在不破壞我們自戀的情況下,和我們構建了基本平等的關係,我們就會發現,這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也是最舒服的。

2.人與人談話是,必然在傳遞兩個層麵的信息:事實和情緒。所以,我們要去辨析,對方傳遞的客觀事實信息是是什麽,傳遞的主觀情緒信息又是什麽。客觀事實要尊重,而謬誤要駁回;主觀情緒要共情,而垃圾情緒則要駁回或化解。

*所有好的關係都是勢均力敵的。這裏的“勢均力敵”不是指一個人的地位,經濟狀況,外表等物質性的資源,而是指一個人內心的心理資源。

*我是80後,為什麽和90後交往的過程中,明明一直在給予他們充分的認可和肯定,為什麽換不來他們的平等對待,反而總是被他們看輕甚至隨意欺負?                                                  1,現在慢慢有些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1. 自卑內化到我心裏了,而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會隨著交往的加深而本能傾訴,然而我選擇的傾訴態度是示弱而非單純地說事,這給人一種時刻置於弱者的感覺。我做到了不亢,但沒能做到不卑。 2. 不亢可能也是一廂情願。內心具有強烈失敗感的人,會傾向於尋找不如自己的伴侶,合作夥伴為伍,從而讓自己一直輪回在痛苦中。像我這種內心時刻懷揣一份自卑的人,其實一直都是在自己很清楚不如自己的人群中尋找同伴,包括共事的90後。然而對方也可能本事懷揣自卑心理,原來覺得我是實力優秀的人,沒想到深交之後發現原來我也是自卑脆弱,於是關係模式被改變,淪為弱勢的我自然就成為了被他們投射內心自卑的對象,從而對我自身的人際交往一再造成傷害。

*周圍的人,人格中本我較多的人還真有那麽幾個。特點是,基本上執行的都是內部評價體係,通常會以自己接觸事物的第一個感覺行事,雖然自我1也參與思考,能從他人的角度考量,但始終圍繞的是自己的感覺,容易給外界造成自私,善變,沒有安全感,缺乏規則意識這樣的感覺。

*我與異性相處的很融洽,與同性女人之間相處的不好,能分析一下嗎?因為同性之間有嫉妒和競爭。

//再怎麽努力,傷害也不可避免//

最常在留言區看到:我覺得知道了這些,可還是不知道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去療愈自己呢?

形成了從“關係”的角度看問題的意識後,我就可以這樣來思考問題: 我感覺到的焦慮感,是提問的用戶傳遞給我的,借著這份焦慮感,用戶和我之間建立了這樣一種關係:焦慮的提問者和無所不能的老師。如果我直接去解答這種問題,就證明了我的無所不能,就有很高級別的自戀滿足。如果我不能直接回答這種問題,我就會感覺到“我是無能的”,於是就有了自戀挫敗感。

由此可以知道,這樣提問的用戶,無形中可能是期待自己無所不能的,至少是不願意承受“某一個時間段內我是沒有解決方案”的無能感,或者說是無助感,會讓這樣的朋友覺得自己很不好,於是希望有一個立即的解決方案,但暫時好像沒有,所以焦慮就由此而來。

*媽媽的乳房是孩子最初的客體。那要是沒有喝過奶的孩子會怎麽樣呢?回答: 真實的乳房和乳汁很好,沒有就沒有,奶瓶和牛奶可以代替,而在喂養的時候,如果能做得非常好,一樣可以。在整體的養育中,及時回應孩子,很尊重孩子的意誌。

*村上春樹在小說挪威的森林裏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縱使你再努力,你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傷害到別人。

*我在和別人相處時,很容易覺得別人生氣了。我猜測應該是因為在最初和媽媽的關係中,媽媽很容易生氣。回答:你的猜測可能成立。還有一種可能,你太容易生氣了,但你對自己的憤怒沒有覺知,而把它投射到了別人身上。這兩種可能是並存的。你一直怕媽媽生氣,而一直太過於為媽媽的憤怒考慮,導致你會壓抑自己的憤怒,於是對自己的生氣太不敏感。如果一深入關係,就擔心別人生氣,或者自己生氣,那自然會害怕深入的關係。

*如果經曆了分離之後沒有放過毒的人長大之後,他的伴侶能如何幫到他呢?回答:陪伴,理解和接納,長時間的愛與陪伴,就是非常好了。在伴侶關係中,隨著安全感越來越足,退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反而是要做好準備,知道親密關係中勢必會彼此放毒的,否者親密很難真正建立起來。

*在你的家中,嗯感看到一個在所有關係中都看到的基本東西:嚴厲無情的強勢控製者,和軟弱服從的弱勢控製者。出於自戀,人們自然希望做強勢控製者,所以一有機會,就會展現無情的攻擊,而攻擊自己的追求者,是最不容易有代價的。

//吃的隱喻//

嚴重的飲食障礙很難治療,患者會控製不住病態的飲食行為。控製不知,那就意味著,能顧控製她們病態飲食的,不是意識,而是潛意識。

病態的進食障礙,就再現了嬰兒時痛苦的哺育方式。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語言,所以嬰兒的記憶,基本上都無法進入意識,隻能停留在潛意識的層麵,於是變得很難溝通,很難覺知,很難被治療。有了語言努力後,才有了思維,才有了意識。沒有語言能力時,所發生的一切,都容易停留在潛意識層麵,而難以進入意識。

口欲期的嬰兒,主要就是吃。有些撫養者,不按照嬰兒的需求,而是按照大人的節奏去哺育,這會讓嬰兒經常陷入饑餓和口欲的匱乏中。當有機會吃奶時,他們就會狂吃,像吸血鬼一樣貪婪。但是,因為嚴重沒被滿足,嬰兒對奶水或替代物又會有恨意,於是就會有吐奶行為。有進食障礙的人,貪婪進食展現了對饑餓和匱乏的恐懼,而病態嘔吐,表達了對食物的憎恨。

*小時候得到的哺育太差,那該怎麽辦?回答:不嚴重的話,好好滿足自己的口欲,但在滿足自己時,一定要慢慢吃,去體會吃的過程中,自己的各種感受,特別是匱乏感和恨意等負麵情緒。我在飯桌上會多次提醒狂吃快吃的人慢慢吃。然後,等他們慢慢吃時,很容易有眼淚流下來。我覺得流淚是好事,這是在對童年時的匱乏和創傷,表達一種承認和哀傷。當哀傷表達得足夠了,我們就可以不再固著在這個時期的創傷上,就可以前行了。

*一邊慢慢吃,一邊說“慢慢吃,這些都是你的”。

[精神分析是怎樣做研究的]

佛洛依德理論的重點是放在3-6歲的俄狄浦斯期,重視的是孩子和父母的三元關係。

客體關係論,作為精神分析的第二階段,重點放在三歲前的母親和孩子的二元關係上。認為這個階段父親對孩子的直接影響力不大,父親的價值是給妻子提供支持。

精神分析的第三階段,是自體心理學(是有海因茨科胡特和他的追隨者們創立的)。其重點放在了孩子自身上,因此可以視為研究的是孩子自身的一元關係。科胡特的巨大貢獻是為“自戀”這個詞正了名。在他以前,自戀就像一個貶義詞。但在他以後,自戀被視為一種基本的,不可或缺的人性動力。

客體關係理論特別重視母親的乳房,認為在嬰兒早起,嬰兒沒有能力將媽媽視為一個完整客體,而是將媽媽的乳房視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客體一樣,而沒有意識到,乳房隻是媽媽的一部分。所以說,媽媽如何哺乳,是一個生命的頭號原初關係,極為關鍵。

[完整客體] 把一個客體,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作為好的客體的一種領悟;這意味著,領悟者具有一種處理矛盾心裏的發展能力:既能夠接受客體的好的方麵,又能接受客體的壞的方麵。

[部分客體] 嬰兒一開始僅能理解真實客體的某一特征,他所體驗到的隻是客體的部分特征,故稱之為部分客體。這在成年人中也很常見。很多人喜歡你時,認為你全好,不喜歡你時,認為你全壞,這就是把你視為部分客體,而不能完整地認識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