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c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8夏閩粵行(一)泉州

(2018-10-29 17:33:31) 下一個

今年夏天回國之旅,在北京隻待了兩天,因故去了福建廣東海南一趟,順便回老家祭祖。坐動車從北一路南下到福建泉州,全程才10個小時多一點,朝發夕至,真的是非常方便。遙想當年,從北京到廣州的火車需要兩天一夜,那真是遠古的曆史了。

下飛機第一照片

動車跨過淮河

此行的第一站,是南方曆史名城泉州。這個久經風霜的城市,在宋元時代據說曾經是東方第一大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GDP占全國的10%。但是在元末明初開始衰落,到今天已經是個典型的二三線城市。

一下火車就逛泉州夜市,正趕上福建傳統地方戲高甲戲劇團在演出。

清泉山老君岩

第二天,登了泉州的第一名勝清泉山。這個地方最有名的是山腳下一尊巨石,人稱“老君岩”。當時人們看到此石形態有幾分神似老子,就依其自然形態雕成了老子像。

據說這是全國(當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像,所以這塊“老子天下第一”的石碑,是恰如其分的。

泉州和老子乃至道教有什麽特別的淵源呢?關於老子的結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是這樣記載的: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老子對周朝失望後,一路向西,“至關”,這個“關”據考證是函穀關,在河南陝西的交匯處。在函穀關太守尹喜的請求下,老子寫下千年絕響的《道德經》。可惜的是,老子他他人家的結局如何,太史公也說不上來,隻好以為一個“莫知其所終”給含糊過去了。

但是,泉州人卻不乏想象力,連太史公都說不清的事,他們居然給演繹出一個“老子出函穀雲遊千日之後,由楚入閩,最後在清泉山顯聖”的故事,給這處宋代古跡又加添了一千年的曆史厚重。我查遍網絡,這個“老子由楚入閩”的說法,也隻有泉州才有。其他的考證,最多讓老子多跨越一個陝西省,進入甘肅而已,不像福建人,生生讓老子他老人家,以80多的高齡,騎著青牛南下,又多走了快兩千公裏進入閩界。這個裏程,就算老爺子穿越到今天坐高鐵,也是二十多小時呢。

不過也正是如此,這尊老子像給清泉山帶來了濃重的道教氣氛。同時,清泉山上有很多佛像和寺廟,再加上遠處側峰的伊斯蘭聖墓,那是宋元時代泉州全盛時代來做生意的中東客商留下的。於是,清泉山就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三教同聖”的文化聖地,凸顯中國自古以來提倡宗教平等寬容的普世價值。

老子像旁邊是“孔子問禮於老子”,右手邊這位額頭上一坨肉的是老子,左邊的戴發髻留長髯的是孔子,這個雕塑場景揭示了孔老這一對中華文化巨人之間微妙的關係,以及儒道之間的文化傳承。老子比孔子年長20歲,所以中國自古有孔子向老子請教的傳說。

孔老之後又是一千年,唐朝出了一位大文豪韓愈。他是最尊孔貶老推儒抑道的了。經他考證,孔子問禮於老,這樣年代久遠不可考的傳說,被老子那些不成器的後生傳人拿雞毛當令箭了。這些以老子為聖的道家子弟到處宣傳:“孔子,吾師之弟子也”。最後越傳越離譜, 連和尚尼姑也來揩油占便宜來了,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難道孔子也當過釋迦牟尼的學生?這都哪跟哪啊!

那麽孔聖人的弟子,儒家學派的後人有沒有正本清源粉碎菲克牛屎呢?可歎啊,他們講究中庸之道,太“溫良恭儉讓”了。韓愈繼而怒批道:“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不惟舉之於口,而又筆之於其書“!也就是說,研究孔學的人,聽慣了道佛的話,樂於接受他們的荒誕言論而輕視自己,不僅在口頭說,而且又把它寫在書上。這不是自恨又是什麽呢?

佛老弟子在口舌上占了一點孔子的便宜,但是卻把韓愈加速變成一個死硬的“老子黑”。他在自己的名篇《原道》結尾中殺氣騰騰地寫道,對於異端邪說,必須“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意思就是必須逼和尚道士還俗,老莊之學和佛經燒掉,寺廟道觀一律改建變成民居。看來,知識分子整知識分子的傳統,是中國自古有之。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行,自有文化界的理論基礎。清泉山上崇尚的宗教和意識形態的和諧並存,不久矣!

話間登到山頂,居然有本地特色早點。泉州夏天炎熱,而福建人民酷愛鍛煉。很多人一大早5,6點鍾天蒙蒙亮就沿山路登山,既涼快,又省下了公園門票,花1,2小時登山到頂,剛剛好是吃早點的時間。

文化名山頂上一頓豐盛的泉州特色早餐。

泉州開元寺

除了老君岩之外,泉州另外一個頗有分量的古跡,是在自唐朝始建的開元寺,內有一對宋朝修建的石塔,接近50米高。我在遊覽歐洲名勝時,常為西方曆史悠久而規模宏偉的建築藝術而折服,進而對中國古典建築之不存而感到遺憾。古羅馬之角鬥場千年之後遺跡尚存,巴黎聖母院曆經八百年雄風猶在,而中國的阿房宮三百裏,千年古都長安之未央宮,東京汴梁的鼎盛繁華,今天在哪裏呢?恐怕不是早已化作丘墟,就是深埋於地下了。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的建築藝術成就不在西方之下,所不同的是,西方的建築用大石頭,結構力學的計算需要精準無比。而中國的古建築多以木結構為主,很容易毀於火災,所以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對木料的精細加工,對金屬工具的性能反而更高,而且竣工快,一個帝王大興土木個十幾年就能入住新居了,不象歐洲的國王主教,修個宮殿和教堂,往往需要幾代人上百年的努力,自個卻享用不上。

開元寺的石雙塔,在中國古代以木結構為主的古建築中,算得上一個異數,讓人大飽眼福。

閩台緣博物館

我知道,像泉州這樣的曆史名城需要一流的博物館才佩得上她的文化沉積。不過,當我來到閩台緣博物館大門口的時候,還是不禁被她宏偉的氣勢鎮住了,真想象不出一個三線城市能撐得起這樣規模的博物館。走進去,才明白,這個博物館是中共統戰部,國務院台辦和泉州市政府共建的,完全是國家級博物館的級別。而相鄰的泉州市博物館,就年久失修寒酸多了。

走進去,展品豐富,不過擺脫不了閩南台灣一家親,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統戰主旋律。唯一有意思的是台灣在清朝的科舉考試史。據說福建先民渡海開發台灣,連飯都吃不飽,聖賢書自然也顧不上,就成了文化沙漠。為了加強對台灣的統治,乾隆規定,每一百個獲得殿試資格的舉子中,必須給台灣考生硬性留六個名額。這下子福建不幹了,因為閩南漳泉地區曆來是書香之地,出文曲星的地方。乾隆這麽一搞錄取配額,低水平台灣的進士錄取率都超過了科舉重鎮福建了。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福建舉子們金榜提名心切,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從福建渡海到台灣,然後以台灣考生的身份參加考試,閩台兩地口音相同,風俗類似,連人的長相也分不大出。朝廷還真沒辦法。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去過福建,不過看看照片讀讀文章也是收獲。發現中國各地的塔真多,冬南西北都有很多,都很氣派。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對閩粵知道很少,雖然這兩省也是我的祖籍。謝謝學者分享!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很有文化的遊記:)
simplyu 回複 悄悄話 看到小吃,讓我想起家鄉的筍幹肉丁包子,北方都是肉沫包子,不好吃。
Tern 回複 悄悄話 看來我國高考地域歧視和移民的曆史挺悠久:)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從沒去過福建更別說聽高甲戲了,剛找到陳三五娘,非常民俗有趣但沒字幕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