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c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紀念“龍蝦”法案改革20周年

(2017-01-04 08:55:10) 下一個

美國中高收入的華人圈子對拿政府救濟和社會福利的人群有一個戲謔的稱呼:龍蝦族。 這個外號的源頭大概來自於網上流傳的一張grocery store收據:一個吃福利的家庭用保證基本生活需要的政府食物券購買了大量龍蝦這樣的“奢侈”海鮮,以此證明政府用於救助真正窮人燃眉之急的福利遭到不勞而獲之人的濫用。

龍蝦到底算不算奢侈品姑且不論,我們如果看一看目前美國社會低保福利製度的官方名稱,就會發現那其實是一個相當名正言順的法案, 大道理說得冠冕堂皇: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法案(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Opportunity Act)。這個法案是1996年克林頓總統和當時的共和黨國會合作通過的,到今年已經整整20周年了。觀察家普遍認為那是美國曆史上自從30年代羅斯福新政以來,對社會低保製度動的最大手術。遺憾的是,在這個瘋狂熱鬧的大選季節,選民和媒體的精力都被吸引到川普又說了什麽過頭話,川普又在哪裏舉行了多少萬人的拉勵上,而對福利改革這樣社會意義重大但是乏味而不吸引眼球的話題 缺乏關注的興趣和反思的時間。這再一次證明了對政治的發燒狂熱對良好公民社會的建設往往是一種反作用。好在美國的精英知識界並沒有完全被川普的政治電視真人秀綁架,幾個大的智庫,比如Cato Institut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ute, 都組織專家學者對這個20年來最重要的社會改革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反思。我在網上看到一些片斷,從自由派到保守派的都有,大概談談觀後感和自己的觀點。

這個《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法》,顧名思義,就是政府發放救濟的同時鼓勵,強調,甚至強製受益人的工作要求,從而培養窮人自食其力的習慣,而不是依賴納稅人的養活。其中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給吃福利加上時間限製,比如不能連續拿兩年的政府福利,總時間不可超過兩年。再一個就是改革福利發放手段,以前直接發現金改成專款專用的食物券之類,雖然也不能杜絕揮霍濫用現象,但是總比窮人拿著救濟款換毒品要強。第三,減少僵硬的中央集權,把社保項目的設計實施下放州政府,以地方自治確保款盡其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鼓勵婚後生子,確保孩子爹媽俱全,否則一個單身媽媽拉扯五個屬於不同爹的娃娃,是無論如何也很難自立的。

如此意圖良好的法案實施得如何?一位保守派的退休州長回憶了自己在當社保官員時和一位黑人貧困單身媽媽的談話如下:

社工:你想工作嗎?

黑女:太想了!

社工(很高興):那你為什麽不工作?

黑女: 我如果工作了有了收入,孩子就丟掉免費保險了!

社工(不解和同情): 那我們想辦法提供保險,你可以工作了嗎?

黑女:還是不行,我要是上班,誰看孩子?

社工(理解): 有道理,我們提供免費看孩子,可以開始找工作了嗎?

黑女:謝謝,可是我15歲就生娃輟學了,啥也不會,你讓我幹啥?

社工(仍然很耐心):我們可以給你提供免費培訓。明天就報道?

黑女:地方太遠,我這黑人貧民窟沒有公交,我也沒車,要不你們提供交通?

社工(要暈倒):!@#$^&%%&&*(*&^%$............好吧,可以上班了嗎?

黑女:……………………..

看完了這個實例,你千萬不要以為這個黑人單身媽媽是故意無理取鬧,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對貧困家庭來說都是非常實際的難處。這個對話也揭示了救濟製度的幾個有意思的現象,第一,福利是用於救急的,在受益人找到工作以後就應該自食其力,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斷掉一個低收入單身媽媽孩子的保險顯然是對自食其力行為的一種變相懲罰,這樣誰還願意找工作? 第二,為了貫徹《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法案》的美好精神,政府的確是盡了最大努力給窮人們創造工作機會。但是這個政策的副作用就是政府必須付出極大的社會代價去給這個單身媽媽創造工作的條件,盡管她創造的社會價值可能抵不上這些成本的零頭。

到底值不值得?在20年前《個人責任和工作機會法案》的簽署儀式上,克林頓總統邀請了一位真實而平凡的黑人單身媽媽發表感言,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是克林頓的老鄉,阿肯色州小石城人(下麵照片中在克林頓左邊的那個站立者)。克林頓在當阿肯色州長的時候,就開始在家鄉大膽試驗自己在福利改革上的好想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位窮媽媽就是受益者之一,從一個長期依賴救濟為生的單身媽媽變成一個獨立自強的女人。當年克林頓州長問她,“脫離低保讓你最感到自豪的事情是什麽”,她的答案讓克林頓記了一輩子,“當別人的孩子問我兒子你媽媽是做什麽工作的,我的孩子終於能給出一能讓他抬起頭的答案”。工作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給社會創造了多少物質上的財富,更在於給人以生存的尊嚴和價值。另一個對這個問題了解至深的是60年前的羅斯福總統。一個當年流行的羅斯福就業計劃的笑話是:羅斯福找十個人刨個坑再找另外十人給填上,一下子創造二十個就業機會。這個笑話本來是保守派用來攻擊羅斯福政府主導基建項目的盲目和浪費。但是羅斯福卻另有深意,因為他深深懂得,在大蕭條的艱難歲月,人民生活困難無所事事,這時候給他們發鈔票,不但杯水車薪,而且摧毀他們的意誌,反而不如鼓勵他們去從事純粹政府拉動的項目,即便是無用功,也能激發人們的自尊自強,形成擺脫經濟危機的社會動力。

1996年福利改革的重點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拿救濟有嚴格的工作要求和時限,這個法案遭到了來自左派的極大反彈,其代表人物甚至描繪了改革一旦通過,大批貧困兒童也許會露宿凍死街頭的可怕場景。但是20年過去了,這些人間悲劇無一成真。恰恰相反,國家貧困率,特別是單身母親的貧困率一路走跌,而她們的工作比例大大提高。

保守派對目前福利製度的最大批評是機構重複臃腫,中央插手過多,開支居高不下。比如單單是聯邦一級的扶貧項目就多達一百多個,功能重複,無人負責,據說目前聯邦和地方對扶貧的總開支已經達到了每年一萬億美元。但是保守派的盲點在於他們一方麵大力鼓吹窮人要自食其力,另一方麵卻對政府出力改善窮人就業機會的努力竭力封殺。前麵那個社工和貧困媽媽的對話提到了窮人區的公共交通跟不上,而保守派是 一貫對納稅人出錢改進城市公交持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工作機會大多數在好區,如果公共交通發達,窮好人固然上班方便,而窮罪犯也可能輕易流竄作案。

福利製度的本意開始是扶貧救弱的善舉,但是多年來發展成型的福利經濟學也是社會財富再分配,刺激經濟增長維護社會未定的手段之一。就拿本文開始舉的那個用低保食物券買一大堆龍蝦的例子吧。我們這裏深海龍蝦打折的時候ShopRite賣5.99 刀/磅,還真算不上什麽奢侈品。華人可能把在國內把龍蝦看成山珍海味的印象套用到美國了。記得看過一個真實的笑話,幾百年前波士頓的龍蝦豐富,富人家的傭人頓頓有龍蝦,但是不給吃別的。害得未來的傭人在上工前不得不和主人簽合同,規定每個禮拜海鮮不能超過兩頓。退一步說,如果逢年過節的,窮人給孩子們囤點龍蝦牛排改善一下夥食,好像也不算怎麽過分,楊白勞過年還和喜兒包餃子改善夥食呢,美國華人們修尖了腦袋才擠進這個美利堅合眾國,總不能連萬惡的舊中國也不如吧。從另一方麵看,千千萬萬窮人拿著食物券買龍蝦,刺激了美國零售業的銷售,同時也帶動了和零售業配套相關的一大批產業的發展,這相當於政府用救濟窮人的方式刺激內需。如果不發福利,改成給富人減稅,可能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巴蜚特一個人能吃幾隻龍蝦?

扶貧究竟要扶到什麽程度?這在某種意義上說簡直是一個哲學問題。從統計學上來說,貧困將是人類一個永恒的問題。不論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個什麽樣的水平,人類的貧富差別總是服從一個鍾形的正態分布,既然有富人這個小尾巴和中產這個大肚子,就必然有在貧困線之下的另一個小尾巴。扶貧,究竟是讓貧困的生活變得舒服一點,還是努力讓窮人脫離窮根變成中產甚至富人?哪一個更合理,哪一個更正義,哪一個更現實,這個架還要長期地吵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C學者的文章寫得就是好,全麵,深刻,讓曆史和事實說話。
說到吃龍蝦,那些批評的人短視的,也是不了解,吃個龍蝦小意思啊。看看現在的華爾街,這種掠奪隱形但瘋狂的。富人可以通過lobby名正言順地掠奪。
人的彈性很大,可以很懶,也可以被環境逼迫變得勤勞。謝謝你的分享,讓我知道美國還是想通過立法改變,還是有很多人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的。隻是美國人做事的效率不敢恭維的,互相扯皮也很多。我們拭目以待吧。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扶貧吵架的原因,是因為扶貧的目的不同。
如果為了把窮人變富人,這種扶貧終將失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