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b

我本布衣愛田園,人瘦心棉無怨言。 喜交天下有誌士,暢談人生苦與甜。 喜讀好寫根底淺,閑來垂釣綠水邊。 命同吾名多波折,塵心未盡思鄉縣。
正文

回憶我的姥姥

(2016-07-05 11:28:36) 下一個

     今天得到姥姥去世的噩耗我心裏很沉重,頓時淚流滿麵。姥姥對我們的恩情我們幾輩子都還不上。不僅如此,姥姥是一個極其善良極其忠厚的人。聽媽媽說,姥姥年輕的時候本是大家閨秀,姥姥的父親是國民黨的縣長。姥爺本是在她們家的長工,後來解放了,姥姥家衰敗了,姥姥下嫁給了姥爺。我們都遺傳了姥姥的兩個優點——身材高挑,為人善良。

     在我兒時記憶裏,最多的就是關於姥姥家的事。姥姥出生於1926年,一共生育了6個孩子,其中一個在59年鬧饑荒的時候餓死了,然後留下兩兒(大舅二舅)三女(我媽媽,排行老大,及二姨和老姨)。童年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事就是去姥姥家做客。姥姥家距離我們家15裏地,距離雖說不遠,但在那個時候,我們隻能靠步行。記憶中第一次去姥姥家是在我五歲正月的時候,媽媽回娘家。媽媽挑著擔子,一頭裝著妹妹(3歲)一頭裝著三弟(幾個月),老姨跟媽媽輪流挑著兩個小家夥,我跟著他們走。我總是跟不上大人的腳步,不時地叫媽媽停下來等等。15裏的山路走了3個多小時才到達,姥姥老遠地接著我們。剛進門,姥姥立即端上熱騰騰的糯米酒煮湯圓(那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然後張羅著開午飯。一大桌豐盛的佳肴很快就上席了,雞鴨魚肉肯定一樣都不會少,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炸紅薯丸子。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裏,有這麽一大桌佳肴,我胃口大開,吃得肚子圓滾滾的才肯下桌。

     姥姥是一個極其勤勞的人。她在我的記憶中,一直都是早上天不亮起床,然後張羅一大家人的早飯。那個時候,我的太老(老爺的媽媽),小姥姥(姥爺的弟妹),兩個舅舅還有一個老姨,還有大舅的大兒子都住在一個大四合院裏,一塊兒吃飯。每天晚上都是姥姥最後一個睡,她收拾完一家人的碗筷後,準備好第二天早餐食材,還要去照顧大孫子。姥姥極其喜愛我大哥和大舅的大兒子(對她來說,這兩個最早出生的孫子就是她的心頭肉)。她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孫子睡覺(這種喜歡一直堅持到大孫子上高中)。如果說一個人做一件事,堅持一段時間不難,但要堅持一輩子,真的是太難了。

     姥姥是一個極其善良的人。姥姥雖然出身名門,但她一點都沒有大家閨秀的那種矯情。她不僅勤勞,還很善良。姥爺脾氣很好,但他有兩個嗜好——抽煙喝酒,而且煙癮酒癮很大。在連飯都吃不上的年代裏,老爺的煙和酒不可以斷頓。買不起成包的煙,姥爺自有辦法——自己種煙葉,抽旱煙袋;買不起瓶裝酒,自己釀小米酒。姥姥從來不嫌棄姥爺的這些嗜好,姥爺也最終因為煙酒過度,早早地得了腦溢血,臥床十年去世了。姥姥一輩子沒有和兩個兒媳婦紅過臉,更別說吵架了。左鄰右舍都很尊重姥姥,經常去姥姥家玩,每次姥姥都是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那個時候能夠有飯吃就很不容易了)。如果是親戚去了,那更是熱情。兒時的記憶裏,姥姥家有很多東西讓我羨慕不已——有那麽大的院子,那麽多的房子,那麽大的家庭,那麽多好吃的(其實無非是紅薯丸子,糯米酒和一些自己家種的水果)。小時候的每年正月初二,我們雷打不動要去給姥爺姥姥還有舅舅們拜年,那是我最開心的事。我總會早早起來,穿上新衣服(一年隻有一套)跟著哥哥一起步行到姥姥家。姥姥都算著時間,等我到的時候正是午飯時分,還是一樣地先端上熱騰騰的糯米酒煮湯圓,然後張羅開飯。我去姥姥家都不願意回家了,每次都是媽媽再三帶信催我回去(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

      姥姥很愛我們,她都親過我們兄妹幾個,而且是那種發自內心的親吻,甚至親過我們身體的每一寸肌膚。我們是農民出生,而且家裏很窮,人口又多,屬於缺糧戶,父母的壓力很大。媽媽曾經跟我說過很多次——我小時由於家裏窮,上了一年半學就回家幹農活去了。我不能讓你們走我的後路,我一定要竭力供你們上學。兄妹五個同時上學,入不敷出。1985年,大哥去了省城上大學,書雜費都是借的。1988年,我也跟著去了省城上學。這在我們老家可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一個農民家庭出了兩個大學生。姥姥更是心裏樂開了花,她竭盡所有去支助我們上學。我記憶最深的是三件事,一是我們小時候,家裏因為窮買不起新衣服和鞋子,都是老小撿老大的衣服,縫縫補補再穿。姥姥都是趁冬天農閑時去我們家小住10天半月。姥姥來我們家不是做客,是幫我們縫縫補補的,而且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帶上一大串千層底的布鞋。這些布鞋都是她在晚上熬夜趕出來的,姥姥做的布鞋既好看又耐穿還養腳,我一直喜歡穿姥姥做的布鞋,直到幾年前姥姥眼睛看不清了才停下針線活。再一次是大哥在暑假時去姥姥家玩,姥姥把大哥叫到她的臥室,偷偷地從席子下麵拿出100元錢給大哥(那是姥姥給老姨帶孩子,老姨給她的錢),告訴大哥不要告訴任何人;還有一次也是我暑假去姥姥家玩,她又是偷偷地給我50元錢,告訴我不要告訴別人。那個時候,對於一個農村婦女來說,拿出50元絕對是一大筆財富。後來我才知道,那些錢都是姥姥節衣縮食一點點從自己嘴裏省出來的。

      姥姥一生都很簡樸,她平時一個雞蛋都不舍得吃,永遠是粗茶淡飯,很少添置新衣服,總是撿舅媽的衣服,縫縫補補再穿。

      我們畢業了,先後參加了工作,各自為了生活而奔波。但我時常想起我最愛的姥姥,有空我還是去姥姥家看看。我們大了,姥姥卻老了。也許是一生勤勞,也許是心地善良,也許是粗茶淡飯,讓姥姥始終有著硬朗的身體,姥姥70多歲還可以輕鬆地挑滿滿一擔水。歲月不饒人,再硬朗的身板也抗不過歲月這把刀,姥姥最近幾年身體每況愈下。我早在2002年就出國了,一直在國外生活,回去的時候不是很多,但我記著給表弟打電話,詢問姥姥的情況。一旦回去,我會去看看姥姥。上周我還打電話問表弟姥姥身體怎樣,表弟說姥姥最近身體還行,沒想到才幾天功夫,她就這麽快走了。去年夏天,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姥姥。我去看她時,她幾乎認不出來我了,我大聲告訴她我的小名,她終於知道了。當我看著她站著都發抖時,我的心一陣抽搐,我立即撥通媽媽的電話,告訴她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回來(那時媽媽在鄭州大哥家)。媽媽問我有啥急事,我說:“姥姥不行了,你都不知道?” 我讓媽媽把姥姥接到我們家調養一段時間。姥姥身體好一點後,舅舅又把她接回去了。

     雖然每個人都會走黃泉這條路,但我還是不舍我最愛的姥姥!現在我隻能默默地說:姥姥,走好!如果有來生,我還願意做您的外孫!

 

 

2014年6月13日夜於

Dar es Salaa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