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隱史

朱樓舊夢隱敘家亡血史, 兒女悲情婉書明亡華殤。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筆法,賈事真史揭開驚天隱秘!
個人資料
xibeifeng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樓夢》裏“黑眉烏嘴”不被人待見的賈琮是誰?

(2017-03-17 13:48:35) 下一個

(《紅樓夢》是假小說之形的真史書, 作者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脂批鄭重提示“作者用史筆也。宜作史筆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字字看來皆是血”“實寫幼時往事,可傷”,“凡野史俱可毀,獨此書不可毀”。《紅樓夢》布局宏大,構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讀表麵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後的真曆史。由於書中人物事件之間皆有關聯,請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二十四回裏邢夫人罵賈琮“黑眉烏嘴”,這“黑眉烏嘴”的庶子賈琮其實就是第五十三回裏出現的又“黑”又“烏”的“黑山村的烏莊頭”------即被賈珍喚作“老砍頭”的烏進孝。

 

 

  為何朱慈炤要強調賈琮又“黑”又“烏”呢?

 

  朱慈炤強調“黑”乃是為了讓讀者注意“黑山村”這一前置定語。曆史上農民軍代表除了人人皆知的“黃巾軍”外,還有著名的“黑山軍”。黑山軍是東漢末年在黃巾起義軍主力被鎮壓後,在河北冀州黑山等地出現的農民起義軍,是黃巾軍後聲勢最大的一支。這個來自“黑山村”的賈琮原來就是農民軍的第二大勢力----張獻忠!

 

怪不得烏莊頭的大名叫“進孝”。進孝 V.S.獻忠,多麽工整的對仗!原來賈府裏不被人待見的兩位庶出的少爺賈環和賈琮分別是明末的大順和大西農民軍的頭領。

 

再來看“烏”字 ,《韻會》解“黑色曰烏”,又是強調“黑”;“烏”又通“無”,“烏進孝”實為“無進孝”,又藏對張獻忠不忠不孝的暗諷之意。

 

  邢夫人又說賈琮“哪裏像大家子念書的孩子”,這是影射“張獻忠,亦秦人。父業履,母織席。獻忠自少讀書不售,遂與逃兵三百人起而為盜,轉掠豫楚間,號八大王。”的因讀書不售故而造反的真曆史。

 

 

 

  那麽朱慈炤為何給張獻忠起名賈琮呢?“賈琮”諧音“假從”,原來這是為了影射張獻忠屢屢假裝順從的詐降曆史。狡猾的張獻忠每到危急關頭就詐降,待危機一過則再次反叛。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賈琮張獻忠的“假從”曆史吧。

 

先是崇禎六年十一月的“澠池渡”詐降。明軍通過異地調兵,將幾乎是當時造反的全部農民軍壓縮在太行山東南、黃河以北的狹窄地帶,麵對隨時都會被圍殲的危險,農民軍首領張妙手等人於是用詐降的辦法麻痹明軍,從而獲得了喘息之機,隨後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突然自陝西垣曲、河南濟源黃河河身最狹窄之處結冰的河麵上奔馳過河,在黃河南岸的澠池縣境內登陸,成功的逃出了明軍的包圍!史稱“澠池渡”。“詔特遣總兵倪寵、王樸率京營兵六千人,與諸將並進。賊聞之,欲從河內走太行。文詔邀擊之,不敢進。賊之敗於山西者,亦奔河北合營,迎祥、自成、獻忠、曹操、老回回等俱至。京兵蹙其後,左良玉,湯九州等扼其前,連戰於青店、石岡、石坡、牛尾、柳泉、猛虎村,屢敗之。賊欲逸,阻於河,大困。賊素畏文詔、道浚,道浚先坐事遣戍,文詔轉戰秦、晉、河北,遇賊輒大克,禦史複劾其驕倨,調大同總兵去。賊遂詭辭乞降,監軍太監楊進朝信之,為入奏。會天寒河冰合,賊突從毛家寨策馬徑渡。河南諸軍無扼河者,賊遂連陷澠池、伊陽、盧氏三縣。”“賊張妙手、賀雙全等三十六家詭詞乞撫於分巡布政司常道立,因監軍進朝以請。諸將俟朝命,不出戰。會天寒河冰合,賊遂從澠池徑渡,巡撫默率良玉、九州、卑、玘兵待之境上。賊乃竄盧氏山中,由此自鄖、襄入川中,折而掠秦隴,複出沒川中、湖北,以犯河南,中原益大殘破,而三晉、畿輔獨不受賊禍者十年。”這次從明軍圍困中逃脫的大小造反武裝首領共計五十餘人,部眾達十餘萬,而這其中就有張獻忠!澠池渡以後,農民軍大規模的進入豫、晉、楚、川、陝各省及江淮、江南各地,明末的流寇之禍遂從西北的局部問題,惡化成全國性的大起義。

 

 再就是崇禎七年八月的漢中車箱峽詐降。《明史•陳奇瑜傳》中記載:“賊見官軍四集,大懼,悉遁入興安之車廂峽,諸渠魁李自成、張獻忠鹹在焉。峽四山立,中亙四十裏,易入難出。賊誤入其中,山上居民下石擊,或投以炬火,山口累石塞,路絕,無所得食,困甚。又大雨二旬,弓矢盡脫,馬乏芻,死者過半。當是時,官軍蹙之可盡殲。自成等見事絀,用其黨顧君恩謀,以重寶賄奇瑜左右及諸將帥,偽請降。奇瑜無大計,遽許之,先後籍三萬六千人,悉勞遣歸農。每百人以安撫官一護之,檄所過州縣具糗糧傳送,諸將無邀撓撫事。諸賊未大創,降非實也,既出棧道,遂不受約束,盡殺安撫官五十餘人,攻略諸洲縣,關中大震。”農民軍在車箱峽陷入絕境,可是負責“剿賊”的五省總督陳奇喻卻輕信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詐降謊言,特許李自成從車箱峽撤離至安全地帶,然後接受招撫,可是農民軍走出絕地車箱峽之後,馬上就再舉反旗。沒幾個月,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十五日,張獻忠率部乘霧圍攻明中都鳳陽。偽裝入城的農民軍將士乘勢四處燃火,與城外農民軍主力密切配合。官軍遭內外夾擊,陣勢大亂,朱國相自殺,4000餘名守城士卒被殲。張獻忠焚毀朱明皇陵,並張旗幟自稱“古元真龍皇帝”。

 

最後一次就是崇禎十年十二月,楊嗣昌“十麵張網”的圍剿計劃成效顯著,無路可走的張獻忠於是派人重金賄賂當時擔任五省總理的熊文燦,請求招安。收受了賄賂的熊文燦不但阻止了湖廣巡按禦史林銘球、襄陽分巡道王瑞旃和左良玉三人準備趁受降之機逮捕張獻忠的圖謀, 還為張獻忠請官議餉,並默許他帶領數萬武裝駐紮穀城, “(張獻忠)遣可望通賄熊文燦;內有西碧玉二方,長尺餘;又有徑寸珠二枚。文燦遂一力擔當,撫之。二月,良玉至襄陽,巡按林銘球、巡道王瑞旃欲獻忠來見,執之。文燦曰:殺降不祥,力持不可。獻忠恃文燦為援,益無忌,私煉士卒,鑄軍器,榖城諸生徐以顯一見如故,教以孫吳兵法。己卯春,叛形昭著,左良玉請討之,文燦故張露其事,且強留良玉飲餞,稽延時日,俾獻忠得預為備。獻忠乃得從容運器甲資糧入房山,部署已定,文燦始出令進兵,良玉恚曰:督台縱虎負嵎,使我攖之,不去必以逗遛罪我;令旗至,即冒暑進討,遇伏大敗。良玉乃列其事於朝,樞輔楊嗣昌劾之,以十一月逮文燦,付法司擬罪,至庚辰十月棄市。”


有賊黨劉國能來降。國能者,陝西諸生,眾亂推為帥。至是降於嗣昌。嗣昌造其壘,信宿而返,國能感動傾生。”,“闖塌天”劉國能被楊嗣昌感動是真降,後以死效忠,因此被崇禎追贈左都督,特進榮祿大夫,並建祠紀念。可屢屢降而又叛的信用記錄極差的張獻忠不是劉國能。楊嗣昌指出張獻忠實乃詐降不可相信,建議讓張獻忠先襲殺李自成和馬守應證明誠意才可招安,否則應“厲兵剿殺”。但崇禎更聽信太監劉元斌和他自己相中的熊文燦,崇禎不但斥責楊嗣昌:“豈有他來投降,便說一味剿殺之理?”,還親自主持決定了熊文燦對張獻忠的招撫優待!【見楊山鬆《孤兒籲天錄》卷三】就這樣,張獻忠通過詐降而得以度過危機並養精蓄銳、伺機而動。崇禎十二年五月初九,張獻忠重舉反旗,並將收受他賄賂的地方官吏的名字布告天下,狠狠地打了熊文燦的臉。


張獻忠的詐降伎倆之所以能夠屢試不爽,明軍們之所以每每輕信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究其原因其實是崇禎製定的“寇亦吾赤子也,宜招撫之,不可純剿”的錯誤政策導致官員們不分對象的以撫為主造成的,而崇禎朝間的三次大規模詐降事件最終將明王朝一步步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好個假從,好個賈琮!

 

 

首度破解,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紅樓隱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