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派

從留洋讀書到留洋定居,你來說故事我來寫八卦~
正文

開掛的少年 溫哥華18歲華裔獲英特爾科學大獎!

(2016-05-20 17:19:45) 下一個

  好消息!最近,溫哥華18歲的華裔學生王瀚頡,在全球規模最大的高中科研競賽——英特爾國際科技工程大獎賽(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簡稱Intel ISEF)中獲得冠軍,贏得了7.5萬美元獎金。

 

 

     王瀚頡(中)與來自鹽湖城、英文名為凱西(Kathy)的劉姓(Liu,譯音)女生,以及來自德州的佩拉(Syamantak Payra)合照。CBC電視圖片 

 

      “英特爾國際科技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是什麽?普及一下吧。這項賽事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世界杯”的美譽,是全球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也是唯一麵向9 ~ 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中學生的科學競賽。

 

 

  今年的比賽,共有來自77個國家的1700多個年輕科學家參加,競爭格外激烈,而王瀚頡硬是憑借自己研究的細菌發電項目拿下了這項大獎。消息一出,不僅大溫華人社區備受鼓舞,就連加拿大的央視——CBC等主流媒體也紛紛報道了這件事。

 

 

      加拿大的Globe News也曾經報道過他的科研項目。

 

 

  看照片,顏值夠高,長的夠帥吧。本來可以靠臉吃飯,他卻偏偏要搞科學,而且還能拿獎拿到手軟。

 

        在本屆Intel ISEF大賽中,王瀚頡除了獲得以英特爾共同創始人命名的Gordon E. Moore獎金7.5萬美元外,還獲得了中國科技協會(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獎金1200 美元、最佳類別獎(Best of Category Award)微生物類5000美元及微生物類一等獎3000美元獎金。

 

 

  賽後,王瀚頡說,這次比賽強手如林,因此很難相信自己會奪得第一名。顯然他是謙虛了,這不,就在去年,他還曾經在國際生物天才挑戰賽(International BioGENEius Challenge)的環境類別中奪冠,獲得7500美元獎金。

 

      一起來認識一下王瀚頡吧,他3歲時跟隨父母從山東移民到加拿大,現在溫哥華大衛湯普森中學(David Thompson Secondary)中學就讀12年級。9年級時,他就表現出對生化科學的興趣,並開始在自家院子裏進行細菌發電試驗,10年級就進入試驗室進行研究。

 

 

  在接受明報的采訪時,王瀚頡曾介紹過自己的細菌發電項目。他說,平時我們視作垃圾的廚餘、廢水,其中的細菌都有可能轉化成電力再加利用。他利用基因改造後的細菌發電,產生的電力,是未經基因改造的細菌所發電力的20倍。

  王瀚頡說,加拿大每年要花費總能源的3%至5%來處理廢水,如果可利用廢水進行發電,既可以省下處理廢水的能源,又能產生新的能源,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王瀚頡與他的細菌電池。(圖片來自網絡)

 

  王瀚頡的這項發明要是能夠得到推廣,對社會可是會大有益處,將有助於解決全球性的處理廢水和垃圾的難題,比如可以將非洲的廢水淨化,還可以轉化垃圾或油砂中的有毒物質,同時將其轉化為發電的能源。少年,你真讚!

 

 

  在說到自己現在取得的成績時,王瀚頡對啟蒙老師UBC大學化學生物工程教授伯德溫(Susan Baldwin)充滿感激。他剛剛邁入生化專業時,還僅僅是一名高中生,伯德溫教授卻將他所有的知識與技術傾囊相授,一步步地引導他,最終使他能夠實現自己的發明。

 

  王瀚頡說:“在研究過程中,我需要學習不可思議的知識,花費大量時間,設計微生物電池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那時他每天去中學上課,下課後就趕到UBC,跟隨導師做研究與實驗,通常從下午4點一直做到半夜12點或淩晨1點

 

王瀚頡與父親。(圖片來自Vancouver Sun)

 

  他也非常感謝父母的支持,他說:“我父母一直幫助我,每天開車去學校接我。”這真是一個相當懂事的孩子,他說,自己成功的背後有許多人的付出與奉獻。

 

  對於自己持續了幾年的研究工作,王瀚頡並沒有感到枯燥、辛苦。他表示,自己樂在其中,強大的好奇心驅使他,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

 

       話說王瀚頡的人生真像是開了掛一樣。你以為他隻是個呆板的科學天才?錯!生活中的他真是多才多藝。他熱愛運動,特別喜歡籃球和足球,還曾經參加過一些比賽。

 

 

     練習鋼琴超過10年,學習過作曲課程,還學過大提琴。在學校樂隊裏,他吹笛子,還是一名薩克斯手。怎麽樣,這個練琴的側影也能迷倒一大批喜歡文藝的少女們吧。

 

     還有,他的寫作也超棒,曾經獲得美國杜邦設立的挑戰科學論文競賽的榮譽提名獎。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參加過不少國際比賽的王瀚頡總是謙虛地表示,自己其實並不介意在各種比賽中的成績,隻是希望未來自己研究的項目能夠用之於民,真正造福社會。

 

     唉,長得帥、聰明還努力,這樣的少年還讓不讓別人活啊。要知道,他的科研成果一旦變成現實,可是將改變世界,有助於解決全球性的處理廢水和垃圾的難題啊!

 

     對於如此優秀的華裔青年移民,我們隻能驕傲地說:少年,你的前途無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