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小園

善待自己,才能善待別人。 把飯菜做成花,把日子過成詩。
個人資料
亮亮媽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千字文 (1)(轉貼)

(2014-05-16 05:01:34) 下一個
小時候的中文學習大部分都讀語錄,元旦社論去了。現在給自己補補課。網上看到這個千字文全文及解讀,搬過來自己學習:)

天地玄黃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黃,地之色也;洪,大也;荒,遠也;宇宙廣大無邊。
【譯文】
蒼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黃色的;茫茫宇宙遼闊無邊。
【釋義】
這兩句話說的是開天辟地和宇宙的誕生。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後的初期又是什麽樣子?都在這兩句話裏,不要小看這八個字。這兩句話都是引經,都語出有典。
天地玄黃
“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裏說“天玄地黃”,這裏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裏說“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來叫做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楊雄,
他在《太玄經》裏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
如果僅僅從字麵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這不是無病呻吟嗎?能作為經典流傳幾千年嗎?那麽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哪裏呢?我隻能試著解,大家來隨文入觀,看看能體會到哪裏。
天地這兩個字在古漢語裏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們熟悉的太空之天與地球之地隻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義,必須要讀《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什麽《四書》、諸子百家,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學中國文化不讀《易經》是本末倒置。
《易經》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發生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嗎?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裏麵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我們現有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承認它確實存在,“不論”是暫且不討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說就吵架,何苦呢!
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對智慧不夠的人隻能說淺話: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樣都是天地兩個字,深人有深解,淺人有淺說,各得其所。
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叫玄。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叫玄。肉眼可見的天的顏色是藍色的,怎麽說是黑色呢?藍色是水的顏色,是海洋的顏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麵,光線反上去,我們看到的天空就是藍色。但是現在的宇航員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隻有恒星放射出點點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對的。此外天道高遠,像老子說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是我們現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
地黃也有兩重意思。我們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確切地說,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時期,夏商周都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再縮小範圍,應該說是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從昆侖山(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匯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同時帶下來黃土形成了衝擊性平原。那水的顏色是黃的、土的顏色也是黃的,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說地黃。
另一重的含義,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地球就將其溫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漿之內,並借助太陽不斷地補充。有溫度才可能有生命現象,在色譜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也是讚歎溫暖的大地有長養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國人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
天道高遠,地道深邃,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說:“人死了以後歸於黃泉,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了。”話雖不可信,其意無非是指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另一個深邃的世界。
可見,要弄明白“天地玄黃”四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宇宙洪荒
《淮南子》上說,上下四方叫做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叫做宙,是曆史的承續,是時間的概念。宇宙一個說的是空間,一個說的是時間,代表了現代科學裏“時空”的觀念。我們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詞,隻是言物理的太空,隻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宇”,沒有宙的概念。為什麽呢?因為時間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感覺。空間狀態的延續是時間,脫離開空間就沒有時間,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空間拓展了時間就隨著延長了,反過來,空間縮小了時間也就隨著縮短了。古人有“王質觀棋”的故事。晉朝的王質進山砍柴,看見鬆下有兩個童子在下棋,他就駐足觀了一盤棋。棋罷,斧子把兒已經爛了。回到家裏,同時代的人都過世了。可見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今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一天的時間比起我們小時候的一天,顯得很短。這很自然,因為空間縮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要走三年,現在坐飛機幾個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縮小了空間,自然我們在時間的感覺上就縮短了。
此外,時間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直接關係。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轉化。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即30萬公裏/秒,當運動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零。超過光速運動,時間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裏描繪的“時光隧道”。到達這一步,人類才能說“進化”了,否則總是研究猴變人、人變猴的,一點新意都沒有。但問題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種形式,不是不存在。我們即使進入了時光隧道,也隻是倒計時,還是沒有超越時空的束縛。《金剛經》和《老子》是東西方兩大聖人教給我們破時空的經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讀書人沒有不讀這兩部經的,今天我們把它當作宗教著作拒絕接受,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係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鬧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約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這是人類史上出現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範例。
荒的本義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離現在至少是500萬年,那時的地球上還處在混沌蒙昧的狀態中。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說的是盤古氏開天地。在久遠前天地還未分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像胎兒一樣盤縮在像雞蛋殼一樣的天地裏麵睡覺,一睡就是一萬八千年。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歲了,所以叫他盤古。他睡醒了以後覺得又黑又悶,就把這個雞蛋殼一斧子劈成了兩半。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長一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於被固定住了,盤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這雖是個神話故事,但與宇宙大爆炸說有一點神似。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張
太陽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圓;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
【釋義】

日月盈昃
談到日月星象就進入了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領域。中國的天文學不同於西方天文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是中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觀察的,同時也是與地球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星體。因為,其一日月離我們距離近。月亮距地球38萬公裏,太陽距地球1?5億公裏;其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表麵直徑一樣大。中國人將日叫做太陽,把月叫做太陰,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
七曜,就是七顆光明閃耀的星球。日語裏麵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他們還再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這七星。
盈指的是盈滿,這是針對月亮來說的;仄的意思是傾斜,是針對太陽說的。月亮十五是滿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個月的陰曆十五,夕陽還沒落山,滿月已經升起來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黃相對而望,蔚為瑰麗。每個月的初一,沒有月光的月體叫朔,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也沒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來了,開始是C形,像鐮刀一樣,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著的D形,這叫上弦。十五是滿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後到一線殘月,然後就是晦。這是當月球與太陽處於同一直線的時候,二者的視表麵積重合,月體完全遮住了太陽,看不見月光了。
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正午的時候位置最高,一過午時就叫仄。中國自己的天文學裏麵講究黃道、白道和赤道,這是最基本的天體運行的軌道。
中國人出門做事,喜歡挑個黃道吉日。那什麽是黃道呢?黃道是太陽圍繞地球運轉一圈所形成的軌跡。有人一聽就跳起來了,胡說!不科學。太陽怎麽會圍繞地球轉呢?是地球圍繞太陽轉。我們說這要看基點在哪裏,如果以地球為基點,以太陽為參照物,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運動,確實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晚上從西方落下去,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日升日落。我們換一種說法,說成:在地球上觀察太陽運動所形成的視運動的軌道就叫黃道。隨你怎麽說都是一回事。
黃道一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一宮30度,每月走一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一個周天。
什麽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觀察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所形成的軌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極之間,畫一條假想的平行線,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兩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為標記,天球上才有對應的九州分野。
月亮盈虧變化的一個周期,就是中國最早使用的太陰曆,太陰指的月亮。根據月光的盈虧變化來記載時間的長短,就是太陰曆,簡稱陰曆。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曆法,我們現在用的是夏曆,也就是夏朝的太陰曆。

辰宿列張
這一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一書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共同著作的。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厲王劉長之子。《淮南子》中有一句:“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可見《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對五經和諸子百家讀得爛熟,可以信手拈來。
廣義的辰是星體的總稱,俗稱星辰。狹義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鬥七星。北鬥七星屬於現代天文學的大熊星座,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辰又指太陽所行黃道十二宮(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宮。
廣義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麽區別呢?單顆的稱星,一顆以上的一團星、一組星,就叫宿。我們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團,一疙瘩一塊的,根本數不出有多少個,隻能叫一宿,一個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區,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牆,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套。然後再按東西南北,像切西瓜一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一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恒星。所謂恒星就是不動的星,像太陽一樣,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一萬年還是這樣,永遠不變,便於觀察,便於比較。每一方有七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來是二十八組,就是二十八宿。
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一個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雙魚座等等。西方天文學本有48個星座,以後希臘人又加上40個,總共88星座,都是根據西方神話傳說的人物、動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瓶座、金牛座等等,和我們中國的不一樣。
按中國古人的說法: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實際上,是把28宿連起來以後,看它的形狀像這四種動物。比如東方蒼龍,一共有七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活像一隻回首收翹、奔騰不已的龍。龍宿居東,在季為春,升發溫和,我們是東方龍的傳人,龍的子孫,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中國人的發祥地。
南方朱雀七組星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好像一隻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連起來的形狀像隻張口的老虎。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分成兩組,一組像條蛇,另一組像隻龜。
古人從小就對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寫詩,信手拈來。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是北方玄武的兩宿,月亮運行到鬥牛之間,表示時值中夜了。現代科技發展了,我們對天文反而一竅不通了,中國的孩子參加國際組織的夏令營,居然不會在夜晚用星辰辨別方向,外國人很覺奇怪。
列是排列,陳擺開來的意思;張是張布,展開掛起來的意思。兩句話聯起來,字麵意思就是:
太陽升起來,又落下去。月亮滿了又缺,缺了又滿。

 
寒來暑往 秋收冬藏
寒暑循環變換,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秋季裏忙著收割,冬天裏忙著儲藏。
【釋義】
這兩句話的字麵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說的是氣候的變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經,雖然簡簡單單四個字,但出自《易經》。《易經》裏說:“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候與物候曆來就是農本國家的大事,遊牧民族就無所謂了,不太重視。氣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時間;物候則關心生物生長的節律性,偏重在生物與自然的關係。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陽最近的近日點(1.4億公裏),距離最遠的遠日點(1.6億公裏),造成四季日照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地球的地軸又是歪的,自轉起來造成各地區日照強度不均衡,這就產生了寒暑的變化。
天文學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黃道內的28宿為坐標,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個天體之間的關係。28宿雖然都是恒星,但離我們至少都有40萬億公裏(4?3光年),正因為它們光色暗淡,又恒定不動,所以便於作為背景和坐標,來觀察五星和日月的運動。
如果七曜中的兩個或三個星體出現衝、留、合的變化,即運轉角度、排列、與距離的不同,會對地球產生引力上的改變,形成不同的氣象。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單獨靠引力調集雨雲。其他幾個星體,可以利用其引力調集雨雲,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兩星或多星夾角的合力矢線所指的地球方向會有暴雨,夾角內地區的雲被吸走了,會出現幹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變化來預報氣象的變化。
如何確定旱澇發生的地區呢?這就要提到天文學上九州分野的概念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九州的說法。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十二州,大禹治水以後又確定為九州,並鑄了九鼎,以永定九州。九州就是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每一州對應著天上星域的一個分區,叫做九州分野。多星夾角的矢力線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對應的九州就會有旱澇冰雹等災害,或火山地震等災變。後世由此分支發展出占星術,那是另外一回事,與傳統科技不相幹。
水星用來定四季,因為水星的公轉周期為88天,接近一個季度的天數,水星在天上轉一圈的時間剛好是一個季度。因為它是太陽係的內行星,永遠在太陽的左右擺動,所以很好觀察。北鬥星也是用來定四季的,這到本文的最後一部分,“璿璣旋斡”一句時再詳談。
金星是用來定時的,確定時間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黃昏以後在西方看到它時叫長庚星,黎明之前在東方看到它時叫啟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
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積累數年的閏餘並成一個月,放在閏年裏;古人用六律六呂來調節陰陽。
閏餘成歲
“閏餘成歲”這句話,語出《尚書·堯典》,有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中國文化裏麵發達最早、最係統的就是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我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為什麽中國天文學發達呢?因為中國是以農業立本、以農為主的國家,務農的根本是不誤農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時,不能胡來。所以中國曆代都有司天監,有“天官”,專門觀測天文氣象的變化,以此作為行政施治的根據,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稱為“七政”。
國家、朝廷(政府)就要負責製定律曆,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曆立法,曆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以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曆是以公元記年的太陽曆,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運行365天製定的曆法,簡稱陽曆。中國很早就有太陽曆,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夢溪筆談》裏就有詳細論述,但沒有正式頒布使用,因為太陽曆與月律(月亮的節奏、節律)不符。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繞地軌道是橢圓。月亮盈虧朔晦,一個周期近地點時是30天,遠地點時是29
天,平均是29天多一點。這樣,一年加起來是354天,按照太陽曆算是365天,中間差了11天,這就叫閏餘。閏的意思是多餘,門裏王為閏,家裏養個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餘是什麽?所以莊子說:“帝王者,聖人之餘事也。”
一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來就差了33天,多出一個月。這樣曆法與物候節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後,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麽辦呢?隻能每三年,加多一個月出來,這樣加出的這個月叫閏月,加閏月那年就叫閏年。平年是十二個月,閏年就是十三個月。多出的這個月加在哪呢?加在有節沒氣的那個月。24節氣中有12節、12氣,平分到每個月是一節、一氣。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氣。陰曆的月律與年律有日差,轉三年以後就有一個月有節沒氣,因此設閏就加在這個月。所以讀曆史,有時侯閏八月,有時候閏十二月,不一樣。三年一閏隻消化了30天,還多三天呢。五年閏兩回,天數又不夠,後來發現十九年閏七次最合適。
陽曆也同樣設閏,陽曆365天為一個自然年,但一個回歸年(歲)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多出的5個多小時,四年就累計到24小時了,多出一天,必須設閏將其消化掉。因此,陽曆每四年一閏,將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這樣平年的二月28天,閏年的二月29天。
“閏餘成歲”的“歲”與“年”是兩個概念。年表示從今年的正月初一到來年正月初一的這一段時間,為自然年。歲表示從今年的某一節氣到明年的同一節氣的一段時間,為回歸年。
歲的本義是歲星,歲星就是木星,木星運行的軌跡叫太歲。用歲星紀年是我國天文曆法的另外一種。木星(歲星)12年繞天一周,每年行30度,為一個歲次。用之記載曆史事件,就記為:歲在某某。太陽曆紀年,歲星曆記歲,這樣年歲相符,就是“閏餘成歲”。
律呂調陽
閏的問題解決了,曆法和四季在理論上總算能對上了,但是曆與四季氣候、與實際的物候,也就是二十四個節氣,是不是能夠配在一起呢?這就要用律呂來校正、調整了。什麽叫律呂呢?律呂是用來協調陰陽、校定音律的一種設備,現代音樂上叫定音管。
中國古代在音樂上有五音,宮商角徵羽,這是五個全音,再加上兩個半音,一個是4,一個是7,一共七個音。這七音是一個八度的自然音階,沒有音高,也就是沒有定調。怎麽辦?就要用律呂來給它定調,律呂就是定調用的律管和呂管。
黃帝時代的伶倫,用十二根竹管,其中最長的九寸,最短的四寸六分,因為九是陽的極數。然後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上麵的管口一邊齊,下邊長短不一,像切大蔥一樣,留斜茬,然後插到土裏麵。竹管是空的,裏麵灌滿用葦子膜燒成的灰。這種飛灰最輕,叫暇莩。把這些管埋在西北的陰山,拿布幔子遮蔽起來,外麵築室,絕對吹不到一點風,用它來候地氣,因為地下的陰陽二氣隨時都在變化。
到了冬至的時候,一陽生。陽氣一生,第一根九寸長、叫黃鍾的管子裏麵的灰,自己就飛出來了,同時發出一種“嗡”的聲音。這種聲音就叫黃鍾,這個時間就是子,節氣就是冬至。用這種聲音來定調相當於現代音樂的C調;同時可以定時間,來調物候的變化,所以叫做“律呂調陽”。
十二根管分成六陰、六陽兩組。六根單數的屬陽,叫六律;六根偶數的屬陰,叫六呂。六律的第一個是黃鍾,六呂的第一個叫大呂,所以音樂裏有黃鍾、大呂之說。
如果再往下說,律呂之數用三分損益法,就是“先三分減一,後三分加一”。比如:黃鍾的管長九寸,其數為九。先進三,就是九的三倍(三次方)得數為729,再減一倍,得數是364?5(729÷2=364?5)。這就是陰曆年加閏以後的天數,用律曆對應節氣勘定出來的調整數,與太陽曆的365隻差半天。對務農來講,半天的誤差馬馬虎虎地可以接受。再深入下去討論就要看《漢書·律曆製》,就不是我們在這裏三言五語能說明白的了。
雲騰致雨 露結為霜
雲氣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結為霜。(40字)
金生麗水 玉出昆岡
金子生於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侖山崗。
劍號巨闕 珠稱夜光
最有名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薑
果子中最珍貴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薑。
海鹹河淡 鱗潛羽翔
海水鹹,河水淡;魚兒在水中潛遊,鳥兒在空中飛翔。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這都是上古時代的帝皇官員。(80)
始製文字 乃服衣裳
有了倉頡,開始創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們才穿起了遮身蓋體的衣裳。
推位讓國 有虞陶唐
唐堯、虞舜英明無私,主動把君位禪讓給功臣賢人。
吊民伐罪 周發殷湯
安撫百姓,討伐暴君,有周武王姬發和商君成湯。
坐朝問道 垂拱平章
賢君身坐朝廷,探討治國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國事。
愛育黎首 臣伏戎羌
他們愛撫、體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歸附向往。(120)
遐邇一體 率賓歸王
遠遠近近都統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賢君。
鳴鳳在竹 白駒食場
鳳凰在竹林中歡鳴,白馬在草場上覓食,國泰民安,處處吉祥。
化被草木 賴及萬方
賢君的教化覆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澤遍及天下百姓。

       蓋此身發 四大五常
人的身體發膚分屬於“四大”,一言一動都要符合“五常”。
恭惟鞠養 豈敢毀傷
恭蒙父母親生養愛護,不可有一絲一毫的毀壞損傷。(160)
女慕貞潔 男效才良
女子要思慕那些為人稱道的貞婦潔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賢人。
知過必改 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過錯,一定要改正;適合自己幹的事,不要放棄。
罔談彼短 靡恃己長
不要去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
信使可複 器欲難量
誠實的話要能經受時間的考驗;器度要大,讓人難以估量。
墨悲絲染 詩讚羔羊
墨子為白絲染色不褪而悲泣,「詩經」中因此有「羔羊」篇傳揚。(200)
景行維賢 克念作聖
高尚的德行隻能在賢人那裏看到;要克製私欲,努力仿效聖人。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養成了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就像形體端莊,儀表也隨之肅穆一樣。
空穀傳聲 虛堂習聽
空曠的山穀中呼喊聲傳得很遠,寬敞的廳堂裏說話聲非常清晰。
禍因惡積 福緣善慶
禍害是因為多次作惡積累而成,幸福是由於常年行善得到的獎賞。
尺璧非寶 寸陰是競
一尺長的璧玉算不上寶貴,一寸短的光陰卻值得去爭取。 (240)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供養父親,待奉國君,要做到認真、謹慎、恭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對父母孝,要盡心竭力;對國君忠,要不惜獻出生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凊
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小心謹慎;要早起晚睡,讓父母冬暖夏涼。
似蘭斯馨 如鬆之盛
能這樣去做,德行就同蘭花一樣馨香,同青鬆一樣茂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還能延及子孫,像大河川流不息;影響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280)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儀態舉止要莊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語措辭要穩重,顯得從容沉靜。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無論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認真去做,有好的結果更為重要。
榮業所基 籍甚無竟
有德能孝是事業顯耀的基礎,這樣的人聲譽盛大,傳揚不已。
學優登仕 攝職從政
學習出色並有餘力,就可出仕做官,擔任一定的職務,參與國家的政事。
存以甘棠 去而益詠
召公活著時曾在甘棠樹下理政,他過世後老百姓對他更加懷念歌詠。(320)
樂殊貴賤 禮別尊卑
選擇樂曲要根據人的身份貴賤有所不同;采用禮節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區別。
上和下睦 夫唱婦隨
長輩和小輩要和睦相處,夫婦要一唱一隨,協調和諧。
外受傅訓 入奉母儀
在外麵要聽從師長的教誨,在家裏要遵守母親的規範。
諸姑伯叔 猶子比兒
對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長輩,要像是他們的親生子女一樣。
孔懷兄弟 同氣連枝
兄弟之間要非常相愛,因為同受父母血氣,猶如樹枝相連。(360)
交友投分 切磨箴規
結交朋友要意相投,學習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隱惻 造次弗離
仁義、慈愛,對人的惻隱之心,在最倉促、危急的情況下也不能拋離。
節義廉退 顛沛匪虧
氣節、正義、廉潔、謙讓的美德,在最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可虧缺。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品性沉靜淡泊,情緒就安逸自在;內心浮躁好動,精神就疲憊困倦。
守真誌滿 逐物意移
保持純潔的天性,就會感到滿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會轉移改變。(400)

Reference: 
 更詳盡的解釋來自古詩文網:
www.gushiwen.org/GuShiWen_5d2b052419.aspx
簡要的解釋來自下麵的網站:
 
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8-11/24/content_16815668.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