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民國就開始破壞舊城了,並不是解放以後才開始的。北京最早的火車站是前門火車站,在現在國博南麵、正陽門東北一點地方,現在是鐵道博物館。為了這個鐵道已經在城牆開了豁口。以後陸陸續續又開了很多,所以北京有不少叫豁口、豁子的地名。左安門、右安門好像就都是民國給拆的。北京城區解放前也已經有了很多西式建築,或中西合璧的建築。西式建築最顯眼的就是北京飯店,六國飯店,不是前清就是民國蓋的。
想想民國就有廢棄中國文字的思潮了,那時候中國的一切都被認為是落後的,都要破舊立新,拆除古舊建築這樣的事情,一般人沒有任何思想顧慮,哪怕是大知識分子。
解放後定都北京,大量人口進京,人口巨增,交通壓力巨大,這是拆城牆的主要原因。這個當然不好,但是當時國家也沒有錢,也是不得已的辦法。從技術上看如果沒有資金的壓力,當然梁思成是對的,其他人也不是沒有這樣的考慮,當時有過很多討論。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小冊子,就是討論拆城牆的,這是我最開始在文字上知道北京拆城牆。五十年代拆的決定,隻不過是權衡的結果,可真正拆完得到八十年代了。
文革破四舊也毀了不少,那時候更沒有任何思想觀念的顧慮了。
再一個就是觀念問題,八九十年代開始北京開始大規城市模建設,北京人當時是很自豪的。記得那是回國,一個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你覺得北京現在城市建設怎麽樣?大變樣了吧?那時候的人還是覺得舊城拆了不是什麽問題,至少換成新建築是值得的。我當時就和布梢問過我的人說過,舊城的價值是無限的,可以永遠利用來賺錢,新建築就沒有這麽大的價值。當時都沒有人接我的話,哪怕是受過很好教育的人,因為當時人們普遍沒有這個認識。國人真正開始比較普遍地意識到古舊建築的價值應該不超過十年。
現在大家能意識到古舊建築的價值也還不算太晚,畢竟北京還留了很多古舊建築在,隻是很多拆除的再也回不來了。
也許再過很長時間,現在蓋的新建築就成應該保護的了,那時候大概大家都會有共識了,隻不過現在的建築都是土生的而是進口的風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