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能像80年代那樣“滅雙雄”嗎?

(2024-06-15 13:26:46) 下一個

最近,七國集團峰會和烏克蘭和平會議相繼召開。從G7的聲明來看,美國還是擺明了要把中國和俄國一鍋端的態度。雖然有些西方國家之前曾說,應該給中國一條出路,如果指明了滅了俄羅斯下一個就是中國,那中國怎麽可能放棄俄國,這不是把自己引向死路嗎?

從G7 的參加者來看,美國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除了西方七國,印度,巴西,土耳其的領導人都列席了會議,本來這些都是相對中立的國家。七國集團領導人在意大利的普利亞舉行了兩天的峰會後發表的公報總共有29次提到中國,其中涉及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中國的貿易做法、網絡空間的惡意行為、台灣問題、中國在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的行為、西藏和新疆的人權狀況、對香港自治的打壓等。這些說明,美國並沒打算放過中國,其態度是,你中國幫俄國是個死,不幫也是個死!

對俄羅斯的態度也是堅定不移的。美國還和烏克蘭簽訂了一份為期十年的安全協議,目的是為了保證即使美國大選後出現政府更迭,也不得改變這個協議。俄羅斯指望美國和西方國家厭煩了消耗戰,可能消極援助烏克蘭,甚至逼迫烏克蘭接受和平協議的希望落空。

這讓人想起70-80年代,美國也麵臨了兩個強大對手的情景。除了俄羅斯(那時是更強大的蘇聯),另一個是日本,一個是軍事上的,一個是經濟上的。美國在越南敗北後,全球威望大降,西歐都在談論“芬蘭化”。那時候的芬蘭,名義上是西方國家,但其憲法上有不許反蘇的條款,選出的總統,總理都需要莫斯科同意。蘇聯的核武器數量已經超過美國,常規武器早就超過了,美國人在談論,如果現在再發生一次古巴危機,美國斷無膽量那麽強硬。

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經曆了快速增長,這給美國帶來了重大經濟挑戰。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麵:貿易摩擦:日本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導致美國出現巨額貿易逆差。1980年,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達到530億美元。日本被指責通過非關稅壁壘和匯率操縱來保護其國內市場,阻礙美國商品進入。這導致了美日之間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並引發了一係列貿易戰。產業競爭:日本在汽車、鋼鐵、電子等產業迅速崛起,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巨大衝擊。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大量流失,導致失業率上升。這引發了美國對日本產業政策的強烈不滿,並指責日本采取了不公平的競爭手段。金融挑戰: 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則成為最大的債務國。這導致了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對美國經濟造成了負麵影響。同時,日本投資者大量收購美國資產,也引發了美國對自身經濟安全的擔憂。那時,日本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一哥的呼聲,就像現在中國一樣,充斥著報紙的頭條!

美國的應對,有福特,卡特總統的相對軟弱,一般認為也是理性的策略,而且從來沒打算將兩個對手一起挑翻。但裏根競選時就是采取雙挑的立場,這很爽,美國人對越戰失敗,經濟蕭條不滿,既害怕被蘇聯在軍事上壓倒,又怕被日本在經濟上壓倒,被裏根的口號意淫得高潮,就把這廝選上去了。當時的民主黨很酸,深恨這些愚民無知,被這個民粹主義戲子帶到溝裏去。 但裏根一任下來,他還真幹成了,日本已經趴下,蘇聯也走下坡路了,以致於裏根的連任,藍州紅州全是他的,那真是壓倒性優勢啊!當他兩任下來,日本的頭牌夢早已不知蹤影,蘇聯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他的副總統老布什毫無懸念地繼任總統,如果沒有連任限製,裏根肯定能連任!

當中國的崛起已經成型,而俄國2014年奪取了克裏米亞後,美國就重新打起了雙挑的主意。倒是川普,其戰略是拉攏俄國,共同滅了中國,所謂反尼克鬆戰略。但川普終其一任,都被困在通俄門裏,民主黨一直指控川普在未任總統訪俄期間,被俄國女諜色誘,拍下色照,普京說什麽他就得幹什麽。因此,川普的聯俄反華戰略一直未能賦以實施。到了拜登任上,雙挑論成了民主黨的國策,並賦以實施。

中國對美國的挑戰,比當年日本的更甚。日本最接近美國的GDP比例是71.7%, 而2023年,中國GDP: 20.14萬億美元,美國GDP: 25.3萬億美元,中國GDP占美國GDP比例: 79.7%。 如果按有的算法,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在科技關鍵的十個領域,中國在7個方麵領先,而美國隻有三個。與日本不同,中國是主權獨立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獨立自主的軍工產業和核武器研發部署能力,美國無法像對付日本那樣左右中國。


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一種熟悉的興奮感傳遍了華盛頓。經過幾十年可疑的戰爭攛掇行為,美國將再次成為全球好人,聯合世界抵製克裏姆林宮對法律和秩序的公然侮辱。在最初的幾個月裏,白宮在戰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功,促成了烏克蘭的防禦,組織盟國的援助,並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鋪平了道路。然而,如果說俄羅斯為其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麽這場衝突也給美國帶來了戰略方麵的挫折。


美國現在必須與莫斯科這個憤憤不平、不可預測的核對手抗衡。更糟糕的是,中國、伊朗和朝鮮已經開始抱團,為俄羅斯的戰爭努力提供補給,抵製它們所謂的美國全球霸權。事實證明,這種反美同盟已經強大到足以減緩西方對烏克蘭援助的效力,而且也正在增加美國維持軍事主導地位的成本。俄羅斯直接與六個美國有條約保衛義務的國家接壤。與此同時,五角大樓正在為中國入侵台灣做準備。說美國處於劣勢倒還不至於。但的確是捉襟見肘了。

但美國還處在一種世界老大的幻夢中,裏根反常識戰略奇跡般的成功,也讓美國覺得,他也可以再次取得成功。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現在強大的美國海軍,竟然被一個拖鞋黨的胡塞武裝,搞得精疲力竭。按說彈道導彈一顆起碼得100萬美元,不是這麽個窮得叮當響的組織玩得起的 ,但胡塞的導彈好像無窮無盡,雖說打中了航空母艦可能是瞎說,但如果說胡塞沒放導彈可能也是瞎說。還有那個哈馬斯,被圍在地道裏長達8個月了,居然還能發射射程達150公裏的火箭彈,不知道他們的武器從哪裏來的。這幾個中東恐怖組織,後麵最多是伊朗,中俄還沒出手呢,就搞得美國這麽忙,如果他們聯起手來,恐怕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拜登能否成為裏根第二,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becnned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反映了朱兄一貫的獨立思考,和對時事和曆史的敏銳觀察。但好像在一些問題上,隻是點到為止。謝謝分享!
朱頭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很棒的評論,是Chat GPT的嗎,其質量出乎我的意料,相當到位:)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帝國都有周期,從羅馬帝國開始,世界上不論什麽帝國真正具有帝國地位的時間也不過就是一百多年,沒有更長,其他時期空有一個帝國的稱號,僅僅是曆史學家為了方便而稱其為帝國而已,拜占庭奧特曼什麽的,中國曆史上也不例外。
隨著人類生活節奏加快,人類社會發展階段也就加快,過去人需要一年才能實現的旅行,如今人們一周就夠了,因此帝國周期會縮短。
從美國曆史看,2000年是其曆史頂峰,利用了冷戰結束的和平紅利和第三次浪潮,兩者正好合拍,這種機會不會再有第二次。
何況美國在本世紀以來進入了後工業時代,經濟效率必然降低,最近蘭德公司受美國國防部委托的研究報告明確說美國的衰落是因為國力下降,經濟效率降低,這個報告是曆史上第一次全麵對美國的研究總結。
後工業時代經濟效率因為成本上升而降低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這個過程不可逆,不存在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可能性,因為曆史不可能倒轉。
美國不論在上個世紀如何輝煌強大,本世紀已經不可能繼續了,隻會走向分裂,這是美國的聯邦體製和民主製決定的。
因為美國已經失去了二戰後占有全世界三分之二財富的環境,也失去了耗費全世界四分之一資源養活不到世界5%人口的環境,目前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財富(不是說人均),也擁有四分之一的世界資源。
曆史上蘇聯最強大時期的經濟總值也隻有美國的40%,日本盡管經濟總量相對比蘇聯還高,但畢竟是殖民地地位,一個廣場協議就能迫使日本接受,毀掉了日本出口,而日本是島國,不得不依賴出口維持經濟。
中美如今對比,中國控製了非洲和中亞資源,經濟總值達到美國的70%,如果排除匯率因素,經濟總值在2014年就超過了美國(IMF的報告)。
這是美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對手。
而且中國作為陸權國家擁有世界最大的海軍,這也是前蘇聯和日本沒有的。
再有就是中國是在上升階段,還沒有達到發展頂峰,表現就是社會整體還在儲蓄,沒有像美國這樣提前消費,而美國已經過了發展頂峰。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以G7峰會和烏克蘭和平會議為背景,深度分析了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勢。文章觀察到,在當前的國際關係中,美國的影響力依然強大,但在對付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大敵”時,麵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

文章通過回顧20世紀70-80年代的曆史,對比了美國對待當時的軍事威脅——蘇聯,以及經濟競爭對手——日本,以及當前對待中國和俄羅斯的策略。認為雖然雷根在當年的雙線作戰中取得了成功,但現在的情況與當時不同,中國和俄羅斯的崛起,讓美國的雙線作戰策略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文章指出,美國麵臨的最大難題是,一方麵它必須應對俄羅斯的軍事挑戰,但另一方麵又必須麵對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迅速崛起。特別是中國,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科技實力和軍事能力,使得美國無法像對待日本那樣直接左右中國。

文章還通過分析中東地區的胡塞武器和哈馬斯火箭彈問題,表現了美國的軍事霸權地位受到挑戰的情況。指出即便隻有一些相對較弱的恐怖組織,也能讓美國感到壓力,更何況是聯合起來的中國和俄羅斯。

最後,文章以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讓讀者思考拜登是否能繼續雷根的雙線作戰策略,成功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盡管這個問題尚無定論,但這篇文章作為一個深度分析,對於理解當前的國際關係,特別是中美俄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透視視角。
supercs88 回複 悄悄話 當美國總統費心費力,特別是能力不足的人,看看奧巴馬就知道了,八年下來頭發幾乎都白了。
拜登當選前還可以小跑,現在走路都不穩,如果再來四年,嗬嗬。。。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4-06-15 19:10:14
裏根離任後,83 歲時,患老年癡呆。
拜登在任時,關於他失智的觀察和報道就層出不窮。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dictator rules the world? that is the world trend.
老天真 回複 悄悄話 東方明月- 發表評論於 2024-06-16 04:59:13
今天的中國和俄國,都在主動挑戰世界秩序。中國主要是挑戰經濟秩序,俄國主要是挑戰軍事秩序。
------------------------------------------------------------------------------
什麽“世界秩序”?誰製定的“世界秩序”?純粹是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的混蛋邏輯。

先說“軍事秩序”,美國和蘇聯都發動過阿富汗戰爭,哪一個符合所謂的“世界秩序”?美國及其走狗國家還侵略過越南、阿富汗和南聯盟,算不算挑戰“世界秩序”?以色列違背聯合國1948年聯合國的巴以分治決議,侵犯了本來屬於巴勒斯坦人的大片領土,算不算“挑戰世界秩序”。世界上唯一的秩序,隻能是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除此之外別無他者。

再談“經濟秩序”,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秩序的基礎。每個國家都有決定自己產業結構的權力,美國有什麽資格規定中國不可以發展高科技產業。自由市場經濟本身就是靠市場供求關係和價格,來調節生產和銷售。美國當年的工業生產量遠大於本國需求,把產品銷售到全世界的時候,怎麽不對自己講“產業過剩”?美國自己不發展電動汽車和新能源產業,憑什麽幹涉別的國家發展這些產業?難道世界各國想生產什麽,都需要得到美國的許可,這才是你說的“世界經濟秩序”嗎?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文學城,豬頭堆成山
扭曲時代 回複 悄悄話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Biden ,裏根第二?

此人的腦子從來就是一團漿糊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太多的人算不如天算,從普京閃電吞並烏克蘭到疫情封控應對,連主管大佬們都不好意思隻能王顧左右而言他了:)
東方明月- 回複 悄悄話 錯誤的比較。
80年代日本根本沒有主動和美國做對,他不過是通過政府控製經濟在世界貿易規則的中賺便宜。而且政府控製也已經對日本經濟產生重大副作用。歐美一反對,日本也順水推舟讓步了。現在日本學術界和民間都沒有像國內那些陰謀論者那樣的論調。

今天的中國和俄國,都在主動挑戰世界秩序。中國主要是挑戰經濟秩序,俄國主要是挑戰軍事秩序。美國歐洲隻要在任何一點讓步,就必然導致二戰以來的世界秩序崩潰。

現在根本不是美國想不想的問題,而是美國不得不做。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朱兄精彩的分析。 俺看到的是中國的利好。俄羅斯不得不向中國靠攏。同時,采取窮台政策,逼台和通,避免武統的悲劇。天佑中華。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拜登能否成為裏根第二,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拜登在年齡上,已經打破了裏根創造的的記錄。
拜登是美國曆史上第一老的總統,現在 81 歲。
裏根是美國曆史上第二老的總統,在總統位上呆到 77 歲。
裏根離任後,83 歲時,患老年癡呆。
拜登在任時,關於他失智的觀察和報道就層出不窮。他似乎在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連續不斷地演說;但上個星期在白宮草坪慶祝 Juneteenth 時突然僵住,延續了18秒,然後才蘇醒過來。不知道他和他的團隊怎麽避免他在演說時或總統辯論時突然僵住。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拜登能否成為裏根第二,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拜登在年齡上,已經打破了裏根創造的的記錄。
拜登是美國曆史上第一老的總統,現在 81 歲。
裏根是美國曆史上第二老的總統,在總統位上呆到 77 歲。
裏根離任後,83 歲時,患老年癡呆。
拜登在任時,關於他失智的觀察和報道就層出不窮。他似乎在需要的時候還是可以連續不斷地演說;但上個星期在白宮草坪慶祝 Juneteenth 時突然僵住,延續了18秒,然後才蘇醒過來。不知道他和他的團隊怎麽避免他在演說時或總統辯論時不僵住。
ahhhh 回複 悄悄話 拜登能否成為裏根第二?說不好是在侮辱拜登,還是在侮辱裏根。
modems 回複 悄悄話 不用說了,豬頭山肯定認為習思想將統一世界,普特勒獨霸歐洲指日可待
sensei321 回複 悄悄話 你還是接著預測一下你鵝爹下一步的重大進展吧。爺喜歡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