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統計學地看待疫情問題

(2022-01-25 15:53:02) 下一個

現在疫情的管理,西方和中國出現了兩個極端。中國還是在嚴防死守,英國已經不防不守了。中國人,無論大陸的還是海外的,都以鄙視的眼光看待西方,認為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人民不像人民,政府不像政府,沒治了!而西方人看中國,特別是奧運會,也是友邦驚詫,據說運動員如果陽性了,不但沒得比賽,還必須在北京隔離,等到全陰性了,才能回國。相比之下,那個被澳大利亞驅逐出境的塞爾維亞網球運動員,正是太幸運了!

到底誰對?我認為是西方對,這個原因,隻能說和領導人的科學修養有關了。在哲學上,有句話,叫曆史地看待問題,在科學上,也有句話,叫統計學地看問題。

除了部分學理工科的,大多數人在大學以後就不再接觸數學了,數學知識也僅限於加減乘除。如果還有人能記得三角函數,已經很牛了,如果還能計算概率,那簡直是大神了。相反,對迷信,或類似於迷信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信的人倒反而多起來了。為什麽呢?因為隨著經曆的豐富,對世界的複雜性有了更深的感受,而人許多時候需要預測。但直覺常常不可靠,而知識在很多方麵不夠深入不夠準確,因此隻能求助於神靈!

但其實數學的一個分枝,統計學,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們作出決策的的,至少比萬事依賴迷信占卜,或依賴簡單判斷,直覺要強。

世上的事件,按發生可能性,可分為確定事件和概率事件。比如有人拿把槍,頂住你頭開槍,槍響人亡幾乎是100%肯定的,是確定性事件。如果他在100米外朝你開槍,是不可能保證命中的,神槍手概率大點,接近100%,菜鳥可能接近0%,但這隻是概率,這樣的情況叫概率性事件。影響事件發生的原因,也分兩種,即係統性和隨機性因素。有人從遠處向你開槍時,有偏風,使得子彈固定朝一個方向偏,這就是係統性因素,是可以調整的;如果沒有偏風,彈著點散落在不同的地方,這是隨機性因素,是事件固有的,無法調整無法改變的。

確定性事件用不著預測了。但世界上大多數事件是概率性的,而概率是可以計算的,因此是可以預測的。最常用的統計方法, 就是通過計算以往類似事件的數據,從而為未來提供預測。比如計算某種飛機的失事率,你就能大致了解該飛機的安全性。通過抽樣信息了解總體,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一個批號的產品有幾百萬個,一個個檢測不可行,就可以拿出少量的樣品進行檢測,通過檢測結果推測總體狀況。

概率也是比較某些概率性事件是否有差別的判斷參數。大多數藥物都不是對所有人有效,A藥有效率70%, B藥20%, 但據此並不能決定A好於B。隻有通過統計學計算,確定這種有效率差別是隨機性的概率小於5%(P value), 才能說A藥可能好於B藥,但還有很小的概率,這個結論不成立。所以對於概率性事物,包括幾乎所有的政治,軍事,商業事務,和科學裏的生物學,高等物理學,如果誰和你保證100%的成功率,別信他!

有統計學知識是很有好處的,這能幫助你理解一些事物,作出決策。而沒有統計學知識,看待問題就會很偏頗,作的決策也會很極端!從小的事,買什麽保險,投資什麽股票和房產。大的地方,二戰中盟軍根據德國潛艇出現的頻率,重點部署了反潛力量,結果成功率大增,而數學家根據概率計算,算出的德國坦克數目,隻和實際數目相差個位數。

疫苗和所有的藥物一樣,都是根據統計學得出了有效的結論後才能上市的。有人對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或無效大驚小怪,那就不是統計地看待問題。本來藥物和疫苗就不是百分之一百有效的。而奧密克戎出現了已經幾個月,得病人數已經上千萬了,還認為對其病情不清楚,那就是不相信統計學了!參加統計的標本量越大,得出的結論越可靠。一個疫苗的臨床試驗隻有幾萬例,結果都已經那麽可靠,跟不用說有幾千萬例。從目前數據看,全麵開放的好處極大,壞處極小。這種推論錯誤的可能性,肯定要小於5%,按標本量來判斷,可能都小於0.0001,就是萬分之一。

而中國現在的決策,是基於萬一的出錯率來決定的。中國官員們宣誓時,也是這種腔調,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領導沒有統計學知識,其次是當初把自己的榮辱和這種零容忍政策聯係得太緊。毛主席把自己和文革綁得太緊,壞了其一世英名,今上任期內,可能就是反腐和抗疫零容忍這兩件事算得上成就,去掉其中之一,情何以堪?再次,就是利益集團綁架了,那麽多做檢測的公司,如果取消了零容忍,那些生產出來堆積如山的試劑盒賣給誰?

但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最後,中國一定會因為不重視科學,統計學,而成為全世界的笑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harlie_us 回複 悄悄話 Well said. Can't agree mor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