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基辛格《On China》讀後感:一部中國近現代外交戰略史

(2016-03-12 05:55:10) 下一個

讀了一遍基辛格的著作“on china"英文版(聽說中文版刪節很多),覺得頗有新意。在此把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分享一下。

老基用很長的篇幅回顧了中國的曆史和文化,大多了無新意。鑒於他是個西方外交戰略家,他從西方視覺看待中國戰略思想的觀點卻很有意思。他認為中國戰略思想更側重於心理因素,特別是虛張聲勢,舉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故事。他也認為圍棋的規則,即通過多個戰場微弱優勢的積累來取勝,和國際象棋中通常是單一戰場作戰最後使對方統帥走投無路取勝相比,體現了東西方戰略思想的不同。而圍棋中的勢,即處於某種有利的地位或環境,和投試應手(投一子隨機應變)的概念,也是東方戰術的獨特之處。

有關鴉片戰爭後中國以夷製夷的戰略倒是聞所未聞。我們學的曆史是清政府腐敗無能,繼英國後相繼與很多國家簽訂了賣國條約。實際情況是清政府主動開放口岸給很多國家,以期讓他們相互競爭,事實證明這是個很好的保護自身利益的方法。而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後的縱橫捭闔聽上去象小說一樣驚心動魄。老李在馬關被日本浪人打了一槍大難不死,馬上演苦肉計,包著繃帶去談判,令世界輿論大嘩,少交了兩億白銀。一回去就與列強外交,曉以厲害,誘以利益,使俄德法出頭“三國還遼”。事後德法分別得到租界報酬,但俄國貪得無厭,有獨霸滿州之勢。李又鼓動英日介入滿州事務,李死後的日俄戰爭是其外交促成的。老李被認為是個優秀的止損專家,用其老到的外交手段使中國在羸弱的時代依然保持了很大程度的獨立和主權完整。中國人還是應該給他一定的尊重的。

對於毛,老基竟然充滿敬仰(所以此書被西方憤青駕街)。但很意外,他認為毛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大三角之一。原來國際政治也有一個“三國誌”規律(是俾斯麥總結的):凡超過五個國家就會自然形成三個集團,三角之間總是二對一,但組合隨形勢變化而變化作者認為毛打了一通讓西方和蘇聯看不懂的組合拳,特點是聲勢很大但行動還是精確計算過的,使中國以羸弱的國力無可爭議地成為國際舞台三角之一,取得了超過其自身實力的國際地位。這種國際地位對中國以後的改革開放還是有利的,在80年代遊移於美蘇之間取得了很大利益。

關於中越關係,作者認為越戰是中美間戰略誤判,被越南民族主義利用了。中國的目的是在中南半島保持四國均勢(南、北越,柬,老)並不想打下南越,美國也一樣並不想打下北越。中美接近後達成交易,但北越在蘇聯支持下不聽中國阻止繼續進攻在75年竟打下南越。中國的反應是立刻翻臉終止了一切援助,並支持柬埔寨紅色高棉反越。但紅色高棉過火了,殺了十幾萬越僑並侵入越柬爭議領土,越南反擊一周就推翻了不得人心的紅色高棉。中國的反應也使世界瞪目結舌,迅速發動了一場幾十萬大軍的入侵絲毫不顧及蘇越間的軍事同盟。雖然軍事上不算成功,但中國通過貌似不計後果所引起的心理上的震撼強化了在大三角中的地位,客觀上強化了中美間同盟關係。前段時間流行於網上的關於長期中越戰爭拖垮了蘇聯的論調原來出於此書,這麽說來習總指責蘇聯人民“更無一人是男兒”方向錯了,更應該對蘇共垮台負責的應該是它的中國同誌。

關於中印邊境衝突,他的論述和中國曆史教科書的一致,是印度挑起了衝突,中國進行了有利有節的反擊。這本書在印度人中引起震撼,有印度學者撰文抱怨印度的曆史書誤人子弟。但還沒等到我高興會兒,關於中蘇邊境衝突的論述則讓人大跌眼鏡。在珍寶島是中國先動手殺人的,但這次蘇聯一反常態不忍了,不僅在新疆圍殲了中國一個營(作者所言),而且準備大動幹戈,迫使中國全國進入一級戰備。所謂美國出麵保護中國也是謠言,美國隻是在蘇聯通報時表達了關切而已,私下裏還竊喜呢。中蘇沒開打還是雙方經計算和溝通的結果。但此舉確實啟動了中美接近的過程。

此書提到美國政府換屆有近萬政府主要部門工作人員調換,有大半年政府處於實習狀態,這使我對美國的選舉產生新的認識:這確實是一場改朝換代的“革命”。老基認得很多中國曆屆領導,有大量篇幅對此描述,隻是我讀來有些boring。最後有一段建議,不外乎是要和平共處,尊重中國.....但不知道現在越來越不耐煩的美國人有沒有胃口看了。聞所未聞的是,鄧小平著名的包括“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善於守拙,決不當頭,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二十四字訣外,還有鮮為人知的十字諍言,英文是“Enemy troops are outside the walls,they are stronger than we. We should be the defensive”,不知對應哪十個漢字。作為上世紀末最優秀的戰略家,鄧對中國的未來懷著深深的憂慮,但不知今天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的國人還能理解他的苦心嗎?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1279101.html

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789919.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笑薇. 回複 悄悄話 順便留一句言,“我們學的曆史..., 而實際情況是清政府...”你憑什麽判斷哪個是實際情況?隻因是個非中國人所說?曆史研究講究的是不同的perspectives 而不是對與錯。

謝分享,是個可以讀的書。他另一本書中關於中東戰略的策劃提供了一些信息,可以從中了解他的侵略思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