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約會市場上,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無論身高幾何的姑娘,擇偶標準都是1.8米。甚至許多身高隻有1.5米的姑娘們,竟然都在尋找那些身高至少1.8米的男士。這樣的選擇究竟利弊如何呢?讓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給予分析解讀。
我們首先來觀察一下我們的親屬:哺乳動物。我們可以將哺乳動物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兩性體型差距懸殊的,通常是雄性體型遠遠大於雌性體型。常見的有北極熊,海象,非洲象,獅子等;另一類是兩性體型相仿的,通常也包括雄性體型比雌性僅大15%-20%的動物。比如狼,黑猩猩,海豚,紅狐等。
以上分類的哺乳動物有如下特點:兩性體型差距大的動物,會表現出更激烈的性別間競爭。在很多體型差異大的物種中,雄性之間為了爭奪配偶會進行直接的身體對抗或打鬥。例如,在北極熊、海象和一些鹿類中,雄性會使用它們的體型、力量和特有的武器(如角或獠牙)來爭鬥,以贏得交配權。在大猩猩中,強壯的雄性能夠控製更大的領土和資源,從而吸引更多的雌性。雄性獅子會通過咆哮和展示其鬃毛來顯示力量。
雌性通常傾向於選擇體型較大、看起來更強壯或更有能力保護後代和提供資源的雄性。因此,在體型差異大的物種中,雄性的外觀和表現成為雌性選擇伴侶的重要因素。於是,體型較大的雄性往往會在社會等級中占據較高的位置。例如,在象群或猿類社群中,體型較大的雄性通常在群體中有更高的社會地位。
最重要的一個特征:雄性體型遠大於雌性的物種確實往往與一夫多妻製(多配偶製)相關。在這樣的物種中,強大的雄性通過身體競爭贏得與多個雌性交配的機會。例如,海象、某些鹿類、獅子等,雄性通常比雌性大得多,反映出強烈的性別間競爭和雄性的占優地位。
我們再來看一下兩性體型相仿的物種。體型差異小的物種更傾向於配對合作和共同養育後代,同時更傾向於單配偶製。這類物種中,一個雄性和一個雌性形成較長時間的繁殖配對。例如,大多數鳥類、狼和一些靈長類動物(如猴子和某些猩猩)。在這些物種中,雄性和雌性的體型差異不是特別顯著。這種策略通常與共同養育後代和更強的社會合作聯係在一起。體型相近可能有助於兩性間的合作,例如在狩獵和撫養子女中。
人類男性和女性之間15%到20%的平均體重差異,在哺乳動物中屬於相對較小的差異。這個差異如何反映人類的社會結構和交配行為呢?我們前麵提到:較大的體型差異通常與強烈的性別間競爭和雄性的多配偶製行為相關。雄性通常通過體力競爭來贏得交配權。人類相對較小的體型差異,通常與性別間的競爭較少、更加平等的配對關係相聯係。這意味著在人類中,雄性之間的物理競爭大可不必像獅子與海象那樣大打出手,那樣激烈。
同理,人類的社會結構應該傾向於形成較為穩定的配對關係。這不僅是因為相對較小的體型差異,也因為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和對長期合作的需求。穩定的配對關係有助於共同養育子女,這在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發展中非常重要。合作養育子女能夠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機會,因為子女需要長時間的照料和學習才能成長成熟。
另外在人類的進化曆史中,性選擇可能促進了那些更適合於長期合作和養育後代的特征。這也決定了相對較小的體型差異,以及其他社會和心理特質。人類的體型差別是對社會合作和雙親投資策略的一種適應。這種策略不僅有助於個體生存,還有助於社會整體的繁榮。
說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這些追求高大男友的姑娘們是想在進化的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嗎?或許在她們的潛意識裏,高個子男性象征著更強的保護能力和資源獲取能力。還是說她們在追求高個子男友潛在的暴力和濫情因素,以及更大可能性對一夫多妻的選擇呢?當現代姑娘們追求那些“高大上”的男性時,她們是否意識到自己可能正無意中效仿著動物王國中的配對遊戲呢?考慮一下那些巨大的雄性海象和它的後宮們?或者是在雌性間四處遊走的龐大雄性馴鹿吧?
進化案例中也有不“均值回歸”的。
例如恐龍從壁虎那麽大演變到後來的霸王龍、梁龍。
例如藍鯨從100斤的陸上哺乳類到現在的200噸。
小姑涼要多談戀愛,慎甚婚姻。
如果隻看人類,能量和資源限製、運動能力、捕食壓力對高個子的負麵影響,即使有,也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繁殖策略、自然選擇,正如博文所說,對高個子有正麵影響,人人都想找高的。
但顯然人類的高度基本穩定。
這是不是因為一夫一妻的製度,使得“喜高”的愛好沒能轉變成物種的演變方向?
這一類的,體型大的雄性有生育權,那為什麽沒有一代一代體型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