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僅限站內轉載,站外轉載請私信聯係作者。
最近網絡上流傳這麽一篇文章《穿越到先秦吃頓飯,差點餓死》,文中以一個穿越者的口吻科普了如今常見的蔬菜水果走進中華文明的世界表。同時這篇文章也會給讀者造成一種錯誤的印象,難道先秦的先民每天隻能吃到水煮白菜這種單調乏味的飲食嗎?
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根據上麵提到的文章介紹的知識,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 - “現代人穿越回秦朝會不會enjoy當時的吃食?”,““秦朝人(古人)的飲食結構是不是豐富?”。
如果從前者的來看,就會發現下列這些“沒有”:
沒有“大米,玉米,西紅柿,土豆,胡蘿卜,西瓜,石榴、芝麻、葡萄、黃瓜、菠菜、芹菜等等”,準確的說,大多數今天的常見糧食,蔬菜水果當時都沒有;沒有”炒菜,油炸,饅頭,包子,麵條,等等”,可以說,大多數今天常見的烹飪方式與菜式當時也沒有;沒有“辣椒,胡椒,糖,大蒜,茴香等等”,可以說,大多數今天常見的調味品當時也沒有。所以說,現代人穿越回古代的飲食並不會感到習慣接受。
中國的飲食文化經過幾千年的變化,早已跟秦漢時期大相徑庭。隨著外來物種的引進(作物、蔬菜、水果),新來的物種憑借著本身的優勢(適應性、高產、口味好等等原因),不斷地淘汰原本大麵積出產的本土作物,由新的作物取而代之。這個轉變過程一直持續到清代,可以這麽說,我國當前的飲食文化,是由清代以來逐漸成型的。舉一個小例子,湖南人與四川人都很能吃辣,而“吃辣”的傳統可不久遠,它是在明末辣椒由南美洲傳入中國以後才逐漸形成的。
我們可以從兩部先秦時期重要的古籍取證,來驗證上述說法的正確與否。《詩經》裏麵提到過130多種植物,其中的20多種是當時人們常吃的蔬菜,主要有葵、韭、蔥、薤、蓼、蘇、薑、芸、蒜、薺、芥、茱萸、蕪菁、襄荷、蕪荑等。這裏麵有一些植物至今仍然經常出現在我們飲食中。另外的那些,或者是因為口感、營養與氣候變化的原因,退出農田,成為野生植物(野菜);也有一些被縮減種植麵積,成為現今的地方特色蔬菜。比如荇菜,生長於池塘與流動緩慢的溪河中,莖葉可以食用。目前在我國部分地區仍然大規模養殖,但多用做飼料與綠肥。在家庭多為庭院觀賞植物;苕(紫雲英),現多為牲畜飼料和綠肥;蘋(銅錢草),現多被作為有害植物(野生),或者觀賞植物(庭院);葵(冬葵),是明代以前的主要蔬菜之一,但明代之後已經很少栽培食用;藿(豆葉),是大豆的嫩葉。如今已經很少有人食用,而我們常吃的豆苗其實是豌豆的嫩葉。
另外,即使是原產地於中國的蔬菜,經過漫長時間的人工培育,如今也與古時最初形態大相徑庭。就像金魚源自晉唐年間的鯽魚,現代的大白菜是由春秋時期的某種小白菜與其它6、7種植物逐漸“混血”形成。
那麽可不可以這麽說:古代社會的老百姓也能夠像現代人一樣,每天能夠吃到營養均衡,有飯有菜,有肉有蛋的飲食嗎?這個應該是遠遠做不到的。人類基本解決饑餓問題是在工業革命以後。在漫長的古代社會,執政者與朝廷向來都在為人口的日益增長與國家的糧食生產而殫精竭慮。在中國曆史上,拋開戰亂、饑荒年景不提,即便是在富裕的宋代,文獻中提供了一般家庭的飲食結構。日常通常是三餐,也有兩餐的。早餐很簡單,多為粥、餅之類。晚餐最為豐盛,每隔兩天會有一頓肉菜。如果是農忙季節,則每天都有肉菜。反之,如果農閑季節,餐桌上就隻有素菜。古時期由於農作物產量的限製,肉類食物的生產成本很高,也彌足珍貴。從當時的文學作品中也能看出,那個時期富人(包括皇家)的宴席都是以絕大比例的肉類為主。但古時期的餐桌上的主食與副食(蔬菜)的品種可不比現代少多少,即使是新鮮蔬菜匱乏的季節,古人們也會有很多種類的醃菜、醬菜、幹菜等等作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