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是晴天
倫敦一定都是藍天白雲
這讓身在倫敦的編者
每日倍感幸福
▼
倫敦不論哪個區都遍布著公園
它們是整個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在60年前
倫敦還沒有這麽好的環境
那時候它號稱“霧都”
小時候還以為這很浪漫
直到中國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我才知道那不是霧,那是霾
▼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係統控製,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
▼
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大量的工業和生活煤炭的燃燒,當時倫敦周邊的大型的火力發電站每天都排放超1000噸的煙霧顆粒,2000噸二氧化碳,140噸鹽酸,370噸二氧化硫等。
▼
1937年,英國足總杯半決賽
門將在濃濃的霧霾中艱難的尋找對手
▼
1938年的倫敦
一名女子拿手電筒給霧霾中的車引路
▼
情侶們帶著口罩在戶外約會
▼
連寵物也被迫戴上了口罩
▼
1952年12月5日的倫敦,同樣的白晝如夜,消失的地標,濃霧甚至彌漫進了室內,很多活動被迫取消,人來人往都戴著口罩,人們走路都要低頭看路,一不留神就會絆倒。
▼
1952年12月5日開始的一星期內,倫敦市民開始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的症狀,倫敦醫院由於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
短短幾天時間,英國4000人突然離世,超過10萬人感染呼吸道疾病,波及兒童老人,很多逝者都因為支氣管和肺部重度感染,當時因為嚴重大霧,救護車都沒法正常工作,數周後又有幾千人死亡,共計死亡1萬2千多人。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毒霧事件”,也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1956年英國頒布了《Clean Air Acts》(清潔空氣法案),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汙染防治法案,強製倫敦市區的工業電廠等全部關閉,隻能挪到郊區,城市裏設立無煙區,無煙區裏禁止使用產生汙染的燃料,下國為倫敦市區一個煙囪被拆除。
▼
▼
▼
政府用車幾乎絕跡
上到首相,下到部長和議員
都自行車,地鐵上下班
▼
當然還有大麵積的綠化
▼
(圖文編輯: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