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加菲貓

喜歡逍遙自在的碼字,興趣廣泛,常常有感而發,並不拘泥於什麽主題。
個人資料
費城加菲貓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貓兄影評:閑聊《盜夢空間》的意念植入和時空轉換

(2016-07-24 15:58:03) 下一個

看完電影《盜夢空間》(Inception),對編導的創意和想象空間非常佩服。本貓是隻數理邏輯貓,但在碼這篇文字的時候,也不斷在提醒自己,千萬不必去追究有關盜取別人夢境的邏輯,也不必遵從導演的邏輯去分析故事。否則,就是被導演植入意念了。

《盜夢空間》是在想象世界裏,構築了一個體係完整、邏輯清晰的“夢境”。這部電影是完全依靠想象力而非科學、技術、人文、曆史的作品,是一部毫無疑問的“理性作品”。雖然它沒有可以依托的世界,但每一個細節都是想象力的邏輯產物。

故事本身是很簡單的,就是要為一個富二代植夢,進行意念植入,讓他在夢境中去發現一個虛假的遺囑秘密,從而 解散掉父親留下來的公司。

通過夢境的層層衍生,使所敘述的故事情節越來越錯綜複雜。有非歐空間,幾何拓撲作為理論支撐,《盜夢空間》裏的層層夢境,重重人物,關鍵道具甚至對話細節,都形成種種數字矩陣,從數理邏輯上講有無限多的解讀方式,也就是說電影沒有可能拍出結尾。

在《盜夢空間》裏,主要有六個空間,分別是現實世界、第一層夢境(城市)、第二層夢境(酒店)、第三層夢境(雪域)、第四層夢境(高樓)以及潛意識邊緣(limbo)。要想有更徹底的意念植入,更真實的潛意識釋放,那麽就必須沿著夢境不斷深入,一層往一層下去。隨著第三第四層夢境的展開,眼前的景象也愈發令人震撼。

看完《盜夢空間》,本貓發現,這是一部充滿了邏輯樂趣和想象力的遊戲,顯示的是純粹的科學運算。但又出乎意料的發現這裏竟然有一種美的存在。在不同層次夢境的人,死,可以有不同的目的。有時在夢中死去,是為了在夢中醒來,有時在夢中死去,是為了進入更深的夢境。而人們常常把夢境當成了真實世界,因為夢的體驗是極度真實的。

用夢境來刻畫時間空間的轉換以及時空的多維性,是一種能讓常人容易理解的方式。三維以上空間的存在性,可以在夢境裏得到揭示。夢境是一種在現實三維空間以外的存在,隻有意念(靈魂)可以觸及的空間。夢境的間斷性和跳躍性解釋了時空的轉換是可以瞬間完成的。電影裏的夢境是可以靠“意念植入”來產生,給人有一種上帝造人時的感覺。上帝對亞當吹了一口氣以後,人就有了靈魂,有了意念,然後,就開始做夢了。

很有意思的是,本貓估計,絕大多數觀眾都會問,電影結尾的那個陀螺到底倒沒倒下,其實,問導演也沒有用。因為導演就是想給,觀眾一個整部電影都是在做夢的錯覺。《盜夢空間》就是導演的一個夢。

導演的這個夢,其實還是給觀眾留下了一個哲學問題。我們是在“現實”裏嗎?還是在自己的一個“夢境”裏?中國有句古話叫“人生如夢”。是不是中國的古人已經有了這樣的理解?人生真的隻是一場夢而已?死不是一種結束,而是一種新的開始,既可以回到原來的“現實”空間,也可以進入更深一層的“夢境”空間。

哇噻,是不是本貓也被導演植入意念了?

(本文圖片都下載於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