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遊

踏盡山川,遊遍江湖
正文

轉載,蘇聯空軍築起米格走廊

(2015-11-17 11:35:08) 下一個
蘇聯空軍築起米格走廊——噴氣式戰機的首次大規模對決
  蘇聯空軍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問題,曾是一件數十年未能揭開的曆史迷霧。蘇聯解體後,隨著解密檔案的公開,公眾最終獲知真相——蘇聯空軍作為中蘇一方的主力參加了朝鮮戰爭。蘇聯第64殲擊航空軍與美國空軍第4、51戰鬥機聯隊進行了首次噴氣式戰鬥機之間的大規模對決。盡管誌願軍空軍飛行員們隻承擔了輔助作戰任務,但他們在戰鬥中表現出的勇氣也讓人敬佩,正是他們為年輕的中國空軍積累起了寶貴的原始經驗。
  60年前結束的朝鮮戰爭留下來的除了對峙的朝鮮半島外,還有一堆模糊渾沌的曆史。朝鮮戰爭是東西兩大集團對抗的第一次地區性小型熱戰,卻是此後40年全球冷戰的開端。意識形態的對抗,讓其中許多原本可以明確了解的事件蒙上一層人為的迷霧,數十年來一直未能揭開,蘇聯空軍是否參加朝鮮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交戰雙方對蘇聯空軍參戰的掩蓋

    其實朝鮮戰爭剛結束,有關蘇聯飛行員參戰的傳言,就斷斷續續地從美軍飛行員口中傳出,但是官方一直沒有證實。事實上,美軍方麵有飛行員目擊報告,有無線電監聽情報,早就清楚內幕,美國杜魯門總統在1954年一份備忘錄中就曾說:“我們在朝鮮狠狠地教訓了蘇聯空軍一頓。”但是為了政治上的考量,美國政府對此事秘而不宣。

 

    不過,美國空軍在朝鮮戰場上與蘇製米格-15交戰之事是無法掩蓋的,隻好設法誤導公眾,隱瞞蘇聯飛行員的身份,把蘇聯飛行員都當成中朝飛行員。如朝戰當時美國空軍參謀長範登堡(Hoyt S. Vandenberg)將軍從遠東視察回國後在記者會上公開宣稱:“共產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力量之一”,故意捧高中國的空軍實力,以免暴露蘇聯飛行員大批參戰的真相。

 

    蘇聯方麵也一直保持沈默,除了承認供應米格-15給中朝兩國外,並不承認有蘇聯飛行員參戰。而蘇聯既然不提,中朝自然也對蘇聯空軍參戰一事保持沉默。此事變成一個公開的秘密,盡管美蘇雙方飛行員在空中進行了殊死搏鬥,但雙方官方仍不揭破這層薄薄的偽裝。[詳細]


1950年,秘密進入中國的蘇聯飛行員合影,這些飛行員全部著中國軍服。盡管蘇聯空軍參戰成為公開的秘密,但雙方都對這一事實進行了掩蓋。

被蘇聯米格15戰機武裝起來的誌願軍空軍。由於中國空軍過於年輕和弱小,在整個朝鮮戰爭的空戰中,蘇聯空軍實質上擔負了大部分的戰鬥任務。
 
塵封的曆史最終得到承認

    1990年代蘇聯解體,解密檔案釋出的結果,讓這段曆史開始獲得承認。參戰過的蘇聯空軍飛行員也開始挺身幕前,大談當年的作戰經曆。

 

    大眾這時才開始了解到,蘇聯空軍不僅提供中朝兩國飛機和訓練,而且實質上擔負了大部分的戰鬥任務。

 

    而中國誌願軍王牌飛行員,後來曾擔任中國空軍司令的王海將軍在其自傳《我的戰鬥生涯》中也明確指出:“戰爭初期,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後來的大機群作戰,特別是與F-86大機群作戰,仍由蘇聯空軍唱主角,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協同其完成作戰任務。因誌願軍空軍尚未經過夜航訓練,還不具備夜間作戰的條件,夜間作戰的任務也由蘇聯空軍承擔。”(見150-151頁)[詳細]

  在誌願軍入朝參戰後,蘇聯空軍就迅速進入了中國東北地區,此後蘇聯空軍在整個朝鮮戰爭的空戰中就承擔起了大部分的戰鬥任務。這時美蘇空軍都已經大量裝備噴氣式戰機,在最初的空戰中蘇聯空軍因為飛行員的經驗和戰機性能優勢在與美軍飛行員的交手中成功開辟了著名的“米格走廊”。隨著戰局的發展,美軍新戰機F-86性能對米格15逐漸形成趕超,戰爭後期的空戰較量美軍已居於上風。


蘇聯在誌願軍入朝參戰後,在中國東北地區迅速組建了第64殲擊航空軍。圖為當時身著誌願軍軍裝的蘇聯飛行員,他們的身後是一架米格-15戰機。

 

蘇聯空軍參戰過程簡述

  

    在1950年10月19日誌願軍入朝參戰後,斯大林也迅速下令在中國東北地區組建第64殲擊航空軍,首任軍長是別洛夫空軍少將。在戰爭中64航空軍的編製是不固定的,並定期進行輪換,基本由2至3個殲擊航空師、1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2個高射炮師、1個探照燈團和1個航空工程兵師及保障分隊編成,全軍總兵力約為2.6萬人,所轄各部隊約8至12個月換防一次。

 

    從1950年至1953年間,共有空軍及防空軍的12個殲擊航空師、2個獨立夜航殲擊機團、4個高射炮師、2個探照燈團、2個航空工程兵師和部分保障分隊以及海軍航空兵的2個殲擊機團輪換參戰,參戰總人數約7萬餘人。1953年後,蘇軍才逐步退出,空戰主要由已經掌握噴氣戰鬥機戰術的中、朝空軍承擔。

 

    第64殲擊航空軍最初使用中國東北縱深地區的機場,主要擔負中國東北地區大城市、交通線、橋梁及部隊集結地的防空,1951年3月進駐鴨綠江邊的丹東浪頭機場,作戰範圍逐漸擴大到朝鮮平壤至元山一線。

 

近衛殲擊機師築起米格走廊

 

    1950年11月1日,蘇聯空軍與美國空軍首次在中朝邊境上空遭遇,8日,蘇聯空軍率先擊落一架美軍P-51戰鬥機,此後美蘇空軍便在朝鮮上空展開了激烈的空戰。1951年初美軍收複朝鮮半島中部地區機場,因此其作戰飛機能從中部地區機場起飛,使蘇聯空軍感受到了很大壓力。

 

    因此,斯大林下令投入精銳航空部隊,二戰蘇聯空軍第一王牌伊萬·闊日杜布大校任師長的第324近衛殲擊機師和第303近衛殲擊機師分別在3月下旬及6月下旬到達安東附近基地。

 

    這兩支部隊經過充分的訓練,裏麵的飛行員有不少還是二戰中的老手和王牌,在飛行技術與作戰能力上與美軍第4戰鬥機聯隊的飛行老手不相上下,這兩支部隊一直停留到1952年1月初調走。而這一階段,便是“米格走廊”開始成型的時期。

    這段時期也是美軍飛行員所稱的“Honcho”時期。“Honcho”源自日文“班長”之意,是指那些技術高超、鬥誌高昂的飛行老手。如果遇上“Honcho”,那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出渾身解數才能應付。

 

    除了有飛行技術高超的飛行員之外,最新型的米格-15比斯型也在1951年夏天開始投入使用。美軍認為,在1951年夏至1952年初,是整個朝鮮戰爭期間,米格-15和F-86戰果交換比最為接近的時期,也就是棋逢對手高手對決的時期。

 

蘇聯空軍在朝鮮輪戰練兵

 

    1951年12月,蘇聯第64航空軍改歸中朝聯合空軍司令部節製,但是作戰主力還是蘇聯空軍。此時“空聯司”麾下共有3個蘇聯空軍師、4個中國空軍師、1個朝鮮空軍師,另有4個中國空軍師部署在第二、三線機場,主要是為一線機場提供防空掩護。

 

    1952年1月蘇軍第64航空軍實行輪調,2個最精銳的近衛殲擊機師被調走,調來另外2個師,其後到朝鮮戰爭結束為止,在鴨綠江邊蘇軍一直保持著2到3個殲擊機師和1、2個獨立殲擊機團的規模。蘇軍原意可能是把朝鮮當作練兵場,讓不同部隊輪番上陣,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但除了2個精銳的近衛殲擊機師外,其他部隊無論在訓練上,還是在技術上顯然都要遜色一籌。由於這些輪換的部隊表現實在差強人意,一些精銳部隊如第196近衛殲擊機團後來還是被再調回來參戰。

 

戰爭後期美國空軍占據上風

 

    1952年底美軍換裝了性能更為先進的F-86F,擴大了對米格-15比斯的性能優勢。美軍開始默許飛行員越過鴨綠江追擊米格-15,美軍飛行員給這種越界追擊行動取了個昵稱叫“特選楓糖”(Maple Special),意思是戰果如特選楓塘那樣甜美豐碩。

 

    1952年9月後美國空軍徹底放棄了對鴨綠江一線的限製,放任F-86飛行員越江攻擊起降中的米格-15,甚至還特意選派技術高超的王牌飛行員組成“遊獵組”專門在一線機場上空攻擊正要起飛或降落的米格-15。許多米格-15剛剛起飛就遇到F-86的攻擊,不得不拋掉副油箱,打開加力在中低空就與F-86展開空戰。

 

    米格-15無法發揮其高空性能優勢,而且燃料消耗很大,一旦燃料耗盡不得不降落時,又會碰上後續梯次的F-86在機場上空的襲擊。因此在1952年9月,第64航空軍幾乎有將近一半的損失都是這種情況。從此不得不從二線機場出動米格-15在一線機場上空巡邏,以掩護起降中的飛機。[詳細]

 


麵對美國空軍的壓力,斯大林下令投入精銳航空部隊。二戰蘇聯空軍第一王牌伊萬·闊日杜布大校(左圖)任師長的第324近衛殲擊機師和第303近衛殲擊機師隨後進駐安東。不久這些部隊的老牌飛行員們便在與美軍飛行員的交手中打造出了著名的“米格走廊”。

 


1950年12月17日,韓國金浦機場,F-86A首次執行戰鬥任務,對鴨綠江南岸實施武裝偵察。行動中布魯斯.H.亨頓少校擊落了一架米格-15,為F-86首開紀錄。整個朝鮮戰爭中米格15和F-86棋逢對手是朝鮮空戰的主角。

 


拍攝時間不明的照片,韓國水原基地F-86F戰鬥機,但從機身上看已有3個擊落紀錄。952年7月,美國向朝鮮戰場投入了大幅改進後的F-86F。改進後的F-86F大部分性能均超過了對手的米格-15,大受前線部隊好評。

  朝鮮空戰的戰果統計至今仍難以說清。受政治宣傳影響再加上空戰本身戰果確認難度大,中朝美三方對各自空戰戰績的報告都不一樣,各種數據互相矛盾。但我們仍需要看到的是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中始終保持著整個戰場製空權,並對地麵部隊提供了密切的支援。
  矛盾的數據

    對於一場已經過去的戰爭,人們最感興趣的都是雙方軍隊的作戰表現,但戰績統計卻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基層部隊對戰功的爭奪、雙方政治宣傳上的需要,都讓本來就信息不全的戰績統計變得混沌不清。雙方戰機都處於高速運動中的空戰則更加難以確認戰果,所以,這裏僅簡述米格15與F-86兩款雙方主力空優戰鬥機的戰績對比。

    根據1990年代蘇聯解密了有關朝鮮戰爭的史料文件,蘇軍第64殲擊航空軍總共擊落美軍F-86戰鬥機651架,自己損失米格15戰鬥機335架,其中空戰損失應該在210架左右。中國官方則表示,誌願軍空軍擊落211架F-86,空戰損失224架米格15。但根據美方公布的資料,F-86累計參戰數隻有674架,損失F-86總共隻有231架。中蘇方麵的戰果統計顯然有所誇大。

    美國空軍同樣對戰果采取了進行了注水,最初宣稱的擊落米格-15的數字則高達792架,後來在1970年代重新調查評估,才把擊落米格-15的數字改為379架。這份報告後來雖然公布但其官方數字卻一直未曾正式修改。
[詳細]


米格-15與F-86的戰損比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摻雜在中蘇美三方的戰績報告中都各有不同。

美軍的F-84戰機群。從整個朝鮮戰爭來看,由於美國空軍戰機巨大的數量優勢,聯合國軍始終掌握著整個戰場的製空權。
 
美軍掌握朝鮮戰場製空權

    盡管雙方正式公布的數據有所矛盾,但從地麵戰場反應的情況來看,美軍飛機對其地麵部隊進行了強有力的支援,所以前線的製空權肯定為美國空軍所掌握。

    在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美國空軍還趁朝鮮北部洪災,實施空中絞殺戰,出動大批飛機不分晝夜地反複轟炸、封鎖朝鮮北部的鐵路交通線。在1951年,誌願軍還曾嚐試在朝鮮境內修建17個機場以延伸中蘇空軍作戰範圍,但也因美軍猛烈空襲而放棄。在1952年底,美國空軍換裝更先進的F-86F後,更是越過鴨綠江,攻擊起降中的米格15。

    從上述的情況來看,即便蘇聯空軍是中蘇一方的主力,美國空軍仍掌握著朝鮮的天空。[詳細]

      中美蘇三國關於米格15戰機和F-86戰機的戰果統計報告
  蘇聯米格15 誌願軍米格15 中蘇合計   美國空軍F-86
擊落F-86 651架 211架 862架 自身損失 231架
自身損失 210架 224架 434架 擊落米格15 792架
    注:總擊落數為330架   參戰總數 674架
 


F-86擊落一架米格-15戰鬥機的照相槍照片。中蘇空軍執行的輪戰製度因為是以整建製部隊進行輪換的方式進行,導致了不少新飛行員在戰鬥中的損失。

 

    在朝鮮戰爭空戰中,美國空軍用於執行空戰任務的部隊僅為第4和第51兩個聯隊,同一時間僅在朝鮮部署200架左右的F-86戰鬥機。而中蘇一方則在一線機場部署了600架左右米格15,數量為美軍的3倍。如此大的數量優勢,但為什麽中蘇空軍仍無法掌握朝鮮後方的製空權呢?除了飛行員訓練時數遠比美軍飛行員少之外,中蘇空軍當時實行的輪戰製度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為了讓更多部隊得到實戰鍛煉,中蘇空軍當時均以1個完整的殲擊機師為單位來進行輪換。以整個部隊進行輪換,優點是戰友之間彼此熟悉,但缺點則是實戰經驗無法傳承。許多時候新的部隊經過血的洗禮,剛剛成熟就被輪換回國,新換來的部隊在沒有老手帶領下,又得付出高昂的代價來重頭摸索前一支部隊所取得的經驗教訓。64航空軍第二任軍長洛博夫少將就回憶:“我們當時的人員補充製度有一些困難。在二次大戰時,我方空軍單位在作戰之前或同時會一直得到已完成訓練的飛行員補充……但是在第64航空軍,人員補充是用整個師輪調的方式來進行,新到人員對於空戰戰術僅有一點模糊的概念,這讓許多新換上的部隊損失了許多新手。”

    而美軍方麵,一直是以第4戰鬥機聯隊和第51戰鬥機聯隊來作戰,新舊人員之間的交接訓練比較完善,新報到的飛行員有老手帶領,先飛次要而危險性較低的任務,等到經驗較多才會擔任在米格走廊巡邏任務。這樣的銜接方式,不但減少新飛行員的損失,在經驗的傳承上更不會中斷。[詳細]


米格15戰機正在追逐美軍的F-86戰機。一般的說法是,米格15和F-86的性能各有千秋,但F-86在操控性上和武器實際運用方麵都要明顯優於米格15。

 

    在朝鮮戰爭空戰中,雙方的主力空優戰鬥機為米格15和F-86,兩者均為二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一般的說法是,米格15和F-86的性能各有千秋,米格15爬升率高,垂直機動能力優於F-86,而在盤旋性能方麵,F-86則優於米格15。

    但以上僅僅是簡單的紙麵性能比較,實際上F-86在許多方麵遠勝於米格15。首先,米格15的37毫米和23毫米機炮射速慢、彈道曲線大,瞄準時要把握準確的提前量非常困難;而F-86裝備6挺12.7毫米機槍,雖然威力小,但彈道平直、射速和備彈量都很高,在空戰纏鬥中更為有利。F-86在戰爭中期後換裝A-4電子瞄準具,可自動測距取提前量,這個變化對米格15來說是致命的。而且,F-86操縱性能非常好、飛行平順,米格-15則是相當不穩定,機頭會不意地上揚,在高速時很容易進入危險的尾旋狀態。

    米格15存在諸多使用上的缺點,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可能還容易克服,但對於新手來說,這些都是致命缺陷。在這裏不客氣地多說一句,由於對細節和人機工程不重視,在精密軍用裝備方麵,蘇(俄)製產品更多是中看不中用的。[詳細]

  隨著王海將軍在回憶錄裏明言和媒體對旅順蘇軍飛行員烈士陵園的報道,蘇聯空軍在朝鮮戰爭中的角色正逐步為國人所了解。通過前文的敘述可知,蘇聯空軍作為中蘇一方的主力參加了朝鮮戰爭空戰,由於裝備性能和輪戰補充製度的差距,未能阻止美國空軍對製空權的全麵掌握。

 

    盡管誌願軍飛行員們隻承擔了輔助作戰任務,但他們在戰鬥中也表現出了無比勇氣,正是他們為年輕的中國空軍積累起了寶貴的原始經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