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住學生宿舍時的那些陳年往事(八)— 完結篇

(2016-03-29 12:25:46) 下一個

在學生宿舍裏,有一位重要人物必不可少,她就是我們的管理員S女士。

學生宿舍的一樓隻有一邊的樓道住著學生,另外一邊住著S女士一家。那裏我們從未進去過,猜測應該是一個三居室的公寓。

我們搬進去的時侯,S女士的孩子已經長大離開家了,所以我們隻認識S女士和她的丈夫S先生。

當時S女士將近五十歲的年齡,身材小巧苗條,戴副眼鏡,顯得精明強幹。S先生應該比她大不了幾歲,但顯得老多了。他們兩口子都是大樓管理員,S女士負責我們宿舍,而S先生則負責離我們大約兩百米遠的另一座宿舍。

管理員的工作比較瑣碎,每天分發郵件,管理宿舍的衛生,定期地為學生們換床單被套等等。S女士做得井井有條。剛認識她的時侯覺得她非常嚴肅,不好接近。慢慢地跟她熟了,就可以有說有笑的了。

宿舍管理員的工作雖然比較輕鬆,但收入不高。許多德國人酷愛花園工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或租得起帶花園的洋房。針對這種情況,好多城市都有由市政府出租的花園地區。這是一片一片的耕地,分成幾十上百個三五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的單元。每個居民都可以提出申請租一塊這樣的單元,年租金很低,也就一兩百歐元。運氣好的話很快就可以租到手。人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種花種菜,夏季可以在這裏燒烤。這樣,既滿足了人們擁有花園的願望,又改善了城市的綠化。

S女士就有這麽一塊租地,從我們學生宿舍騎自行車不用十分鍾就到了。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兩口子周末騎著自行車出門,有時帶著烤好的蛋糕,回來的時侯帶著從花園裏采來的鮮花或蔬菜,其樂融融。

後來S女士的生活就有些緊張,主要是因為她的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症。其實,德國人父母兒女之間的親情,並不像媒體宣傳得那麽冷淡。S女士除了要管理我們宿舍,照顧自己的小家以外,還要定期去老年公寓探望自己的母親。我想,身體上的壓力還讓人能夠承受,而精神上的壓力卻不那麽容易解脫。看著生養自己的母親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那該是一種什麽樣無助的悲哀。那些時間我們眼見著S女士明顯地衰老,也無法替她分擔。

住了五年多的學生宿舍後,我們畢業了。出於對那附近森林地帶的熱愛,我們在離學生宿舍一百米遠的地方租到了一套公寓房。這樣,雖然我們搬離了學生宿舍,但還能時常見同宿舍的學生,也能遇到出門散步的S夫婦,跟他們一起談論那一段難忘的學生宿舍時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