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小學生的托管班(上)

(2015-11-02 11:27:28) 下一個

國人們長期以來將德國捧上了一個神乎其神的高度,各種哈德文章層出不窮。盡管也有人不斷出來辟謠,人們還是更願意相信那架“德國戰車” 的無往不勝。而最近一段時間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柴油車尾氣醜聞導致了“德國製造”這個神話的迅速破滅。各種猜疑紛至而來,似乎德國變成了長期隱藏的偽君子, 人們一下子又滑到了另一個極端。

其實德國整體實力比較強大,國民素質較高,但也跟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其他種族一樣,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德國的教育,既不是某些文章所描述的十全十美,也不是一些德國家長所抱怨的一無是處。

眾所周知,德國還屬於比較保守的國家。許多家庭還是傳統模式:男主外女主內。很多媽媽不工作或隻做半天工,大部分德國的普通小學還是半日製。隨著社會的進展,一方麵女性受到越來越好的教育,更加重視自身價值的實現,另一方麵大部分爸爸的一份工資保障不了優裕的家庭生活,這就促使更多的女性進入職場。這樣,放學後孩子們的去處問題就顯現出來。盡管現在小學全日製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全日製的執行還是有些問題:主要是需要加大師資力量,而政府的財政不允許一下子增加這麽多的開支。從家長方麵來講,即使是雙職工家長把孩子送到全日製學校,還是要麵臨學生在每年十四周的假期裏的安排問題。托管班(Schülerhort)便成了一個較為理想的解決方案。

托管班在原西德還屬於新興機構,而在社會主義的原東德倒是不陌生。在那時的東德托管班從屬於各個小學,屬於學校的固定單位,大部分的孩子們習慣於放學後去托管班。

現在在德國的各地建有多少不一的托管班。它們都是公立性質,從屬市兒童局。而托管班的管理依據各個聯邦州的規定。托管班的老師是相當於中國事業單位編製,他們的學曆與幼兒園老師相當。

托管班的作用在於,在學期期間,給下了課的孩子們提供午餐,監督(而不是輔導)他們寫作業,引領他們遊戲玩耍。而在假期當中,全天看護孩子們。當然,托管班的職工也有享受帶薪假期的權利,所以每年托管班有將近六周的放假時間。因為一般的家長們都有五六周的年假,所以這五六周的放假時間就不成大問題了。

在新居民區,一般新搬遷的家庭都很年輕,家中的學齡兒童較多,對托管班的需求就很大。幾年前我們搬進新家的時候,市兒童局在我們住宅區附近加建了兩個托管班,加上原來的那個班,就使得位子沒有那麽緊張,我們家的老大得以順利地進入托管班,解決了我們的一個大問題。幾年後,當老二上小學的時候,托了照顧兄弟姐妹政策的福,比別的孩子優先拿到了托管班的位子。

最早的時候,我們沒有太重視托管班,認為那裏不過是個給孩子吃飯,讓孩子玩耍的地方,而且老師們不過跟幼兒園的阿姨一樣,管點兒吃喝拉撒而已。甚至孩子們的作業都不能輔導,因為托管班隻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監管孩子們寫作業,至於對錯,老師們是不負責糾正的。如果孩子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比方說一年級的孩子是半個小時,沒有完成作業,也隻能收拾好書包,跟別的孩子一起活動玩耍。要是孩子學習跟不上,家長就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托管班不是課外輔導班。

幾年下來,我們發現托管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方麵超過了學校。

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放學的時候托管班的老師就到學校裏去接他們,和他們共同熟悉從學校到托管班的路徑。連續兩周都是如此。接下來的時間,同一個班裏的孩子們放學後必須按照規定的路徑結伴而行,共同回到托管班。即便是其中的一個或兩個磨磨蹭蹭的,他們也必須同行。托管班的老師擁有所有孩子的課程表。如果課程有變化,尤其是由於學校老師生病缺課而提前放學,學校會第一時間通知托管班,好讓孩子們不至於無處可去。

孩子們的午餐是比較講究的。外賣來的熱飯熱菜一周內不重樣。營養的搭配也盡量合理,並符合孩子們的口味。下午的加餐更是健康食品:酸奶水果之類。如果供貨商的食物不符合大部分孩子的要求,托管班就會尋求另外的供貨商。假期的時候,孩子們全天在托管班,有時還可以自己做飯做菜。我們孩子的托管班裏有一位老師曾經在比薩店裏工作過,領著孩子們自己配料烤比薩,味道一點兒也不比外麵店裏烤出來的差。我還特意要來了配方,時不時拿出來露一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