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音高和頻率(續二)
為什麽小整數頻率比的兩個音比較和諧?這個問題,要從樂音的諧波說起。
一般樂器發出的音都不是純頻率的音,而是由好多諧波(harmonic)組成的;其中頻率最低的那個通常最強,叫做基音。比如小提琴發出音高 A4 的音,指的就是其基音是 440 Hz,而聲波頻譜裏麵同時有二次諧波 880 Hz、三次諧波 1320 Hz、四次諧波……等等。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其諧波強度分布往往完全不同,因此音色(timbre)也就不同(比如高諧波強的話聽起來就亮一些)。樂音含有諧波這個特性和小整數比的和音規則有什麽關係?以完全五度舉例,A4 和 E5 的兩個樂音,頻率比為 2:3,而 A4 的三次諧波和 E5 的二次諧波剛好重合,都是 1320 Hz。相隔完全五度的兩個樂音同時聽起來比較好聽,是不是因為它們大部分的諧波都重合了?
於是就有科學家做實驗了。人們發現,把純頻率的音(不含諧波)A4 和 E5 同時發出來聽並不怎麽好聽。還有人用電腦製作了扭曲的樂音,把 N 次諧波搞成 Nlog(2.1)/log(2) 倍(諧波從 2 倍拉寬到 2.1 倍,自然界是沒有這種聲音的),然後發現諧波重合的扭曲樂音同時聽起來還比較和諧,而它們的基音卻不是小整數比了。還有一些別的實驗,但是結論都是差不多的,就是兩個樂音和諧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諧波重合,轉換為數學語言,就是基音必須是小整數比。
為啥諧波重合就好聽呢?這是因為,如果諧波不重合但是距離很近,它們就會幹涉形成低頻率的拍(beat),這種低頻拍音嗡嗡作響,非常難聽。兩個頻率距離多近才會形成不好聽的拍?人們一般把這個臨界距離叫做臨界頻寬(critical bandwidth),處於臨界頻寬之內的兩個頻率就會互相幹涉。這個臨界頻寬本身是頻率的函數,頻率越高,臨界頻寬帶也就越寬,如下圖所示:
(點擊以下 Link for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