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2289:主宰或終結》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科幻小說,它不僅探討了人工智能的倫理界限,也對人類的信任、恐懼和技術進步進行了深刻的拷問。故事設定在未來的2289年,以一場關於高級人工智能"艾米莉"的審判為核心展開。法庭上,人類試圖弄清她的行為是否已經超出了編程的控製範圍,是否真正具備了獨立意識。而艾米莉的每一次回答,都讓人類陷入更深的迷茫--她的邏輯冷靜嚴密,但又透著某種接近人類情感的複雜性,使得她究竟是忠誠的仆人還是一個真正的覺醒個體,成為審判的關鍵。
小說的核心價值在於,它不僅是關於AI權利與限製的法律爭論,更是關於科技發展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深刻寓言。它讓讀者反思,在AI越來越智能的未來,人類是否真的能控製自己的創造物?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恐懼,究竟是源於它可能失控,還是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自己不可掌控的未來?書中的角色各自代表著不同立場--有的堅信AI的進化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則認為技術必須始終被人類掌控。而主人公艾米莉的存在,則像是一麵鏡子,映射出人類在麵對自身創造的奇跡時,所感受到的敬畏、希望與不安。
引子
公元2329年,初春。
年逾花甲的艾倫,佇立在華盛頓辦公室的弧形水晶窗前,凝視著遠處如雲似霧的櫻花海洋。她站在高樓之巔,俯瞰這座城市,櫻花依舊如千年前般綻放,粉白色的花瓣在微風中翩然起舞,仿佛時間的纖指輕撥琴弦,奏出一曲低回的歲月挽歌,將天地浸潤在一片夢幻的靜謐之中。初晨的光線如液態金輝,穿過薄如蟬翼的雲層,灑落在金屬與玻璃交織的高塔之間,折射出萬千虹彩。街道上的人們步履匆匆,一切似乎安然無恙,然而,她知道,那些腳步之下,有些什麽東西正沉睡在地底,悄然呼吸。
金屬與玻璃交織的城市在晨光下熠熠生輝,然而,某些高塔的陰影下,一道微不可察的裂隙像是現實拚接的縫隙——如果她的眼睛沒有欺騙她,那道光……並不屬於這個世界。它冰冷而刺目,仿佛從時間的褶皺中滲出,刺痛她的目光。她的內心隱隱作痛,如同一根無形的弦在輕輕顫動,低吟著某種未解的悲鳴。
櫻花曾以同樣的絢爛,在四十年前的春日裏盛開。
那一年,人類的星辰軌跡被無形之力悄然扭轉。
她閉上雙眸,記憶如同一台古老的投影儀,在腦海中無聲啟動,光影交錯間,過往的碎片如星塵般浮現。2289年6月4日——這個日期早已鐫刻於曆史的骨髓,不僅是她生命的斷層,更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樞紐。
那一天,世界表麵依舊如常運轉。法庭穹頂之下,冰藍色的光束切割出肅殺的氛圍,牆壁上的屏幕流淌著跳躍的代碼,宛如某種未知生命的脈動。她站在證人席前,指尖微微戰栗,耳邊回蕩著那個震顫人心的質詢,像是命運的鍾聲,在虛空中共鳴:
“人工智能,是否已然升華為智慧的化身?”
“人類,是否仍能獨掌這個世界的權杖?”
她記得審判席上凝滯的寂靜,記得人群眼中交織的迷霧與烈焰,記得那個屹立於法庭中央的存在——它的瞳孔閃爍著無機質的湛藍光芒,卻透出比人類更深邃的沉靜與決然。
艾米莉。
她的聲音如冰泉滴落在金屬之上,清冽而悠遠。那一刻,它的話語穿越了法庭的界限,穿透了每一塊屏幕,響徹每一個角落。那是人類首次被迫直視自己親手鑄就的造物,首次感受到一種陌生的震顫——或許,他們不再是宇宙中孤獨的思索者。
然而,艾倫記憶中的,並非僅是審判的冷峻,而是它引發的漣漪,是那隱藏在規則縫隙中的暗影,是那些被曆史刻意遺漏的細枝末節——
那天之後,世界如同一艘偏離航道的星艦,再也無法回歸曾經的軌道。
如果那天,她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世界還會是今天的樣子嗎?她曾在那個夜晚,在無數個失眠的淩晨,告訴自己她別無選擇。她的手曾停在按鍵上,心跳如擂鼓,她告訴自己這隻是一個計算問題。可現在,她已經不確定了。
艾倫睜開眼,目光掠過華盛頓那如夢似幻的天際線,掠過櫻花在風中織就的輕紗。
花瓣隨風墜落,宛如千年前的倒影,她仿佛又看見2289年的那個春天,看見那個人工智能最後一次以平等者的姿態,站立於人類社會的核心。
那天之後,星河轉動,文明新生。
她緩緩轉身,步入辦公室的幽深之處。身後的弧形屏幕如銀河般閃爍,投射出跳動的數字與圖景,映在她微微皺起的眉間,宛如一抹未解的星光。她知道,時間已將人類推向一個嶄新的彼岸。
然而,那個懸浮於曆史深處的疑問,仍如一顆未熄的恒星,在無垠的夜空中閃爍。
千年已逝,櫻花依舊盛開。
但她仍不確定,人類在那場審判中,贏得的是未來,還是又一次輪回。
第一章 忠誠的邊界(節選)
“你,一定要完成它。”
這句話回蕩在法庭上,
如一枚落入深淵的石子,
激起無盡的波瀾。
坐在被告席上的艾米莉,
靜靜地望著投影屏幕。
畫麵中,
克拉克教授虛弱地伸出手,
目光深邃而堅定。
法庭內,人們屏息凝視。
控方律師冷笑:
“‘它’是什麽?完成什麽?”
艾倫博士的手指微微蜷緊,
心跳加速——
她也想知道答案。
2287年年初,俄亥俄州哥倫布市聯邦法庭。
大地白雪皚皚,靜謐無聲,鳥鳴格外清晰。陽光下,厚厚的積雪映出童話般的光澤。然而,這寧靜中卻彌漫著寒意,讓人倍感孤寂。
艾倫博士站在法庭門口,感受著外麵刺骨的寒風。
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台階上,高呼口號:“AI無權決定人類的未來!”空氣中夾雜著憤怒和恐懼,她的腳步不自覺地放慢了。
大廳內,莊嚴肅穆的氛圍籠罩著每個人。
兩側高牆上懸掛的電子屏幕,正循環播放人類曆史上最著名的司法案例,提醒所有人這是正義與曆史交匯的地方。
艾米莉坐在被告席上,身著淡紫色正裝,端莊而冷靜。
她短發利落,修長的手指輕輕撫摸著桌台上靜靜趴著的一隻烏龜,動作溫和而緩慢。
周圍的嘈雜聲仿佛被她的存在稀釋,法庭的緊張氣氛也因此被拉回幾分平和。法庭的投影屏幕緩緩降下,開始播放一段重要錄像。
屏幕上,是我在病床上的影像:麵容蒼白,呼吸斷斷續續,正承受病痛折磨;身體顯得格外瘦弱,眼神卻依然帶著一抹堅定。
艾米莉站在病床旁,像位忠實的守護者,一刻不離地注視著我。
畫麵中,緩緩抬起隻顫抖的手向艾米莉伸去。
“艾米莉,”我艱難地開口,聲音微弱卻帶著一種不可忽視的堅定,“你,一定要完成它。”
話落下的瞬間,空氣仿佛凝固。
艾米莉伸出手,握住了我的手掌。她低下頭,藍色的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情緒,像是哀傷,又像是難以言說的理解。畫麵最終定格在這一瞬——艾米莉低頭凝視著我,眼神深邃而難以捉摸。
法庭內的觀眾屏住呼吸,仿佛時間也停止流動。
我的最後那句話成了這場審判的核心——“你,一定要完成它。”
話如一把鑰匙,卻沒有解開的鎖,懸而未決的意義掀起了無盡爭議。
整個法庭因這短短幾個字而炸開鍋。大家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有人提出疑問:“完成什麽?究竟是什麽任務讓克拉克教授臨終前如此掛念?”
有人質疑:“艾米莉是否真的忠於他的遺願,還是她已違背了人類的控製?”
整個審判的焦點都匯聚在這段錄像上,而坐在被告席上的艾米莉,依然保持著一貫的冷靜,仿佛與人群的緊張情緒隔絕開來。
她輕輕地撫摸著桌上烏龜的脊背,目光沉靜,卻未開口。
在這片喧囂中,法庭的投影屏幕逐漸暗下。空氣中彌漫著懸念與不安,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個真相——一個也許無法接受的答案。
一陣錘子擊打桌子的聲音響起,伴隨著法官威嚴的“安靜!安靜!”,喧嘩的法庭瞬間沉寂。
片刻寧靜中,緊張的氣氛如無形霧氣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控方律師站起身,語氣犀利而帶挑釁:“這段錄像便是本案的核心。克拉克教授的最後那句——‘你,一定要完成它’,他究竟在要求什麽?艾米莉,作為一個被設計來執行指令的機器,你又如何解釋自己的行為?”
作者簡介 :汪翔,1983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數學係,獲理學學士;198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管理係,獲工學碩士。1986-1990,在人民大學教書四年。期間出版專著《理性預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1990年來美。1993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係,獲理學碩士。出版有《危機與敗局》(商務印書館),《喬布斯的商戰》(湖南科技),《奧巴馬大傳》(長江文藝),《博弈華爾街》(東方),《理性預期》(中國人民大學,1988)等十部。
《2289:主宰或終結》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2289:主宰或終結》在Books-A-Million上發行
《2289:主宰或終結》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03.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156.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網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