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把我們愛的笑臉掛在牆上》記錄了作者娟子移民加拿大後的生活。包括了她自己的成長、與摯愛丈夫相識相處的點滴,以及身邊那些人和事的方方麵麵。這些生活故事是鮮活的、接地氣的,相信會給你帶來閱讀的興趣和某些啟示。
娟子的這本文集有特點,用最真切的親身感悟告訴你,怎麽在海外孤獨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勇敢地去嚐試和發現自己並獲得人生價值,做一個開心陽光的人。
正如加拿大作家鄭南川在序中寫的:“用真實、純粹的生活,用那些小、小、小的故事,回答了一些“大”問題,什麽是我的“主流”生活選擇?什麽是我與本地人的交往方式?什麽是中國人在加拿大?什麽是加拿大的風土人情?什麽是我的快樂“成功”與幸福?等等。“
代序
娟子的文集要出版了,讓我寫一個《代序》。
讀完了她的六十篇文章後,蠻有感觸,也很想為這位文友的作品說幾句話。
那天,我和她談起關於這本書的名字,建議她改一個“亮麗”一點的如何?她答應了。說實話,我出國近四十年,讀過成千上萬的文章評論,都在談論關於海外生活的那些孤獨、無助、身份、自強、奮鬥等的詞匯內涵,真正從生活體驗上講一些鮮活的故事、很接地氣地讓你快樂地閱讀、然後讓你有所感悟,看到某些經驗啟示的作品還不是很多。娟子的這本文集有特點,用了一個最直接的“辦法”告訴你,怎麽在海外孤獨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勇敢地去嚐試,發現自己的快樂,成為一個開心陽光的人。
她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與摯愛丈夫相識、相處的點滴,和那些小、小、小的故事。
我們從她的一篇短文的啟示中找到了這本書的名字《把我們愛的笑臉掛在牆上》。這個名字頓時會讓人眼前一亮,臉上泛出一絲微笑。
作品的首篇,就讓人關注上了,說的是她與丈夫的首次相遇,事情發生在她參加社區的義工活動上,顯然這是一次新移民重要活動的機會,她抓到了。文中記錄說:“MAURICE(她丈夫)是眾多義工中的一位。在首次聚會中,他作了別開生麵的發言:‘我喜歡釣魚,當我在湖邊釣魚的時候,我握著釣魚竿,環顧四周,非常愜意,我對上帝說:如果你要我,隨時帶我走’。大家聽了開懷大笑。MAURICE非常熱心,耐心地教大家英文。他留了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給大家。”讀到這,你不會覺得很有趣嗎?好是浪漫。這是娟子戀情的開始,後來,真把他“帶走了”。
書中類似“我們”相愛的作品,通過中西文化中兩人的愛情書寫,從一個側麵表達了移民與主體社會生活的意義與價值。這些貼身非虛構事實的敘述,讓人讀到了人性之間的多元、相通和可能,故事有趣浪漫,十分感人。例如在《與洋人老公過春節笑料一籮筐》一文中,那些點滴真實、幽默的笑話般記錄,是海外華人移民生活精彩的一麵,我們的文化與新生活的文化是多麽的燦爛,是多元的七彩。作為移民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新生活,走出自己,這些作品很有啟示。
讀她的作品還可以讀到加拿大生活的不同方麵,視角獨特,那些旅行、郊遊和八小時以外的生活,是夾雜著本土生活習慣的故事。站在她的角度上又是怎麽感受和理解的,讀著會讓你有點入迷,產生興趣,可能會對你有所提示。哦,我知道了加拿大人的愛好、習慣和毛病,真有趣。
把這本書稱之為“文集”是有根據的,這是一本非虛構文體的作品集,記錄的幾乎都是真實的生活故事,盡管收入的文章並非寫得那麽細膩、深入;文字也並非那麽優美、嫻熟,但是,在短短的一篇篇文章中,你可以讀到一個移民不一樣的生活,在這些故事中會發現一些精彩的亮點,隨意載錄幾段話:“現在,美加很多單身男士都視中國單身女性為理想的交友結婚對象。他們說:中國女人從裏到外都漂亮。《異國婚姻中的中國女人》”。“晚上到了酒店,剛進房間,我在整理行李,Maurice對我說:‘你有東西忘在衛生間。’才進房間,怎麽會有東西忘在洗手間?他見我沒有反應,又鄭重其事地說了一遍。我熬不過他,就去了衛生間。哈哈!在洗漱台上他放了一張我年齡數目的加幣。這是有生之年,收到的最有趣的生日禮物。今天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曆曆在目,幸福滿溢。《生日總是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夏天更是帳篷,度假屋的好去處。安省東南西北的美麗湖泊,等著你去劃船,拾貝,漫步,看日出,觀夕陽。運氣好的話,還能一睹北極光的驚心動魄。三五成群,開著越野車,沙灘排球,篝火野餐,誌同道合,在薰衣草間,向日葵旁,數星星,望月亮。神仙都羨慕。多倫多的夏天,我真的不想去上班。《多倫多的夏天我不想去上班》”讀這些句子心裏很舒服,會蹦出一句話:這就是生活。
文集的作品排列似乎不那麽“規範”,並非做了細致的分類。我倒覺得蠻有意思,這有點像讀生活,今天發生的,後來有一天又出現了,出現的故事就是今天的。
我想說,這本書用真實、純粹的生活回答了一些“大”問題:什麽是我的“主流”生活選擇?什麽是我與本地人的交往與方式?什麽是中國人在加拿大?什麽是加拿大的風土與人情?什麽是我的快樂“成功”與幸福?等等。作者用“我”和小小的故事回答了它,寫出了一種“啟示”,一種分享和一種有價值的人生觀,值得點讚。
鄭南川(加拿大作家)
2025年1月於蒙特利爾
書內容節選:
瑞雪兆豐年 ——送給你的禮物
下雪啦!
漫天大雪紛紛揚揚,
飄飄灑灑,
活潑的俊男少女,
迫不及待地奔向冰場,
隨雪花一同旋舞。
雪花像羽毛,像棉朵,
在無垠的天空交錯碰撞;
又如豐收的鑼鼓,
你敲我打,
響徹冬日的清冷與熱烈。
我把你愛的笑臉掛上牆,
那是我送給你的節日禮物,
讓這個冬天溫暖如春。
——2024年聖誕
英語俱樂部裏的異國奇緣
每次我和丈夫Maurice 去我的中國朋友家玩,他們會好奇地問:“你們是怎麽認識的?”每次我們去Maurice 的朋友家玩,他們也會充滿期待地問同樣的問題。
加拿大是一個多元文化國,19%的人口是不同民族。當你參加一個大型活動,你可以看到許多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夫妻,情侶,但在我的中國朋友圈中,在Maurice 的朋友裏,異國婚姻還是不多見。
2006年2月的一個星期天,我的一位ESL班同學邀請我去Centennial College 圖書館,參加一個會議。這就是英語俱樂部成立的第一次聚會。
英語俱樂部發起人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年輕女士Linda,她當時正在Centennial College讀書。她發現中國人在一起,隻聊中文,不講英文。這樣很難提高英語口語水平。於是她有了一個好主意,創辦英語俱樂部。Linda有很強的凝聚力,親和力和號召力。她邀請了很多老外義工來和我們交談。那天近三十人參加了會議。俱樂部規定:在俱樂部裏,大家隻能講英文,不能講中文。
Maurice 是眾多義工中的一位。在首次聚會中,他作了別開生麵的發言:我喜歡釣魚,當我在湖上釣魚時,我握著釣魚竿,環顧四周,非常愜意,我對上帝說:“如果你要我,隨時帶我走。” 大家聽了開懷大笑。Maurice 非常熱心,耐心地教大家英文。他留了電話號碼和郵件地址給大家。
我有空時經常打電話和Maurice 聊天,練英文,有時將我寫的英文短文郵傳給他。每次他都幫我認真修改,指出錯的地方。
那段時間英語俱樂部發展迅速,大約兩個月時間,有一百人自願參加。Linda是俱樂部主席,她將會員分成十個小組。每組有一個老外義工和一個中國人擔任組長,每星期各小組至少聚會一次。地點和聚會內容有組長確定後通知大家。每個成員每星期至少一次在電話裏交流英文。
我當然參加了Maurice 小組。組長是一位年輕英俊的小夥子。他的英文已講得很好,他參加的目的是想幫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加拿大文化,風土人情,同時幫助新移民提高英文。
俱樂部裏有些義工想在教英文的同時學中文,Linda就鼓勵我做小組長,建立一對一的中英文互教小組。Maurice 自告奮勇地來幫我。我拿到想學中文的老外電話後,就找願意學英文同時教中文的成員,然後定在適合雙方的MacDonald’s或Tim Horton店裏,讓大家見麵。每次Maurice 都陪我一起去,我的小組發展順利。
每月俱樂部都有一次全體活動,有時去湖邊BBQ,有時去公園Potluck ,中國新年去自助餐館就餐慶祝,大家分外開心熱鬧。2007年聖誕節前,我們借用專業人士協會的大會議間,舉行聖誕晚會。本地新時代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前來采訪,Linda和Maurice 等人對著鏡頭講話。這段視頻在新時代電視“新楓彩”節目裏播出了好幾次,我錄了下來,保存至今。
後來,經過兩年的交往,Maurice 便成了我的丈夫。
作者簡介:娟子,現居多倫多,加拿大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會員,北美翰苑,海外華英簽約作者。曾是加拿大星星生活周刊專欄作者,發表或選發於網絡紙刊百餘篇各類文學作品。創作作品貼近生活,熱情寫實,積極向上。作品《前程似錦》在“北美翰苑”五周年優秀作品展中獲最美創作獎。作品《春戀》在海外“華英杯國際詩人大賽”中榮獲最佳原創獎。
《把我們愛的笑臉掛在牆上》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把我們愛的笑臉掛在牆上》在Books-A-Million上發行
《把我們愛的笑臉掛在牆上》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79.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本書更多精彩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982.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