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留得春風屬後生

(2023-10-09 06:17:58) 下一個

*美國南方出版社讓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內容簡介:本書以留存於世的書劄、碑帖、日記、詩詞手稿等為依托,記敘了湖南長沙前清兩江總督李星沅一家六代人的傳奇故事。

李星沅家族係晚清湖南長沙頗有影響的書香之家。李星沅一家六代,他們不但為官清廉,政績斐然,且著作豐盛,書法精湛,曆史口碑尤佳。李星沅家族可以說是一個名人輩出的家族。

本書第一章介紹了李疇、李星沅父子。李星沅及其長子李杭,父子翰林(李星沅道光十二年進士,李杭道光二十四年進士),詩文譽滿湖湘,深得陶澍、林則徐、鄧廷楨讚許。李星沅以翰林入仕,曆官廣東學政、河南糧道、四川按察使、江蘇巡撫、陝西巡撫等官職,著有政聲。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參加鴉片戰爭後期之吳淞戰役,後授雲貴總督、太子太保銜。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官拜兩江總督。歿於鹹豐元年(1851年)督剿太平軍廣西欽差大臣任上,諡“文恭”。遺有《李星沅全集》、《梧笙館聯吟集》、《李星沅日記》等存世。

本書的第二章介紹了李星沅的三子李桓,他的一生有點傳奇。童年失母,隨父攻讀,後又隨父入廣西兼職軍中文秘,對太平軍金田起義前後清軍之調動、部署、作戰,諸多軍情了然於心。父歿後,居家守孝三年,期滿,放棄科舉,於鹹豐四年(1854年)奉旨赴江西任九南兵備道,參加與太平軍作戰行列,與曾國藩、左宗棠、沈葆楨等並肩作戰。後又兼任江西糧道、厘金局總辦、江西布政使(藩台),同治元年(1862年)再升署江西巡撫。在調任陝西布政使處理陝南軍務剿滅撚軍的行軍途中,失足中風,告別軍旅,病退還湘。愈後開始其輝煌的文史生涯。

他留下的兩部巨著《寶韋齋類稿》(100卷)和《國朝耆獻類征初編》(720卷),在浩如煙海的清代著作中它們的地位比較特殊,別具一格,乞今未能充分研究。尤其是後者,台灣民族圖書館於1984年依清光緒庚寅(光緒十六年1890) 湘陰李氏藏版影印出版了《國朝耆獻類征初編》,並將《國朝賢媛類徵初編》作為附錄列入該書,總計61300餘冊。其出版說明中說: 是書所輯史料起自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 ,迄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 ,諸凡清代八朝二百三十餘年的大臣.地方官員外藩部屬和封疆大吏的事跡,均有較詳細的反映…….. 。全書包括附錄的《國朝賢媛類徵初編》十二卷,共七百三十二卷,裝三百餘冊,為清代一部卷帙浩繁的傳記巨著。作者纂修此書曆經廿餘年而成,所本多為清代國史館本傳,兼采私家記述和碑刻. 墓誌等文,取材嚴謹,搜羅頗廣,輯錄的人物事跡逾萬人,絕大多數正史未見,在資料收集方靣,對於各省(區)和縣編寫地方誌的工作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惟是書僅有光緒十六年湘陰李氏刻本,流傳甚少。為滿足社會的需要,我們特將全書整理出版,以提供給讀者。” 目前大陸各大城市圖書館及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均有此書。楊州廣陵書社於2007年又出版了該書的影印版。

對於這樣兩部重要的著作,其作者生平的失傳將是曆史的嚴重遺憾。本書作者以高度責任感,努力追尋李桓生平細節,完成了本書第二章,向讀者交待了一個真實的李桓。也糾正了有史書胡亂將李桓列入曾國藩幕府,並受到曾國藩責其帳目不清的處分,這是完全違背曆史事實的主觀癔測。書中刊載了三十餘位湘軍領袖和湘浙名人與李桓來往的書劄、詩詞手跡。

本書的第三章以詳盡的筆墨介紹了李星沅的長孫、李桓的獨子李輔燿的生平。他是杭州的名片------錢塘江魚鱗石塘清代最後一次,並由國庫撥款(被稱為“同治請帑”)大規模整修、部分重建工程的總指揮(錢塘江塘工總局駐工督辦),著有《石塘圖說》一書存世。該書不僅圖解了工程技術全過程,且收入的浙江兩任巡撫的四件奏折中關於近千萬兩銀子的國庫撥款的記載,是我國水利史上過去從未彼露過的。該書也是目前錢塘江海塘工程申遺的重要曆史文獻之一。李輔燿還是清末官製改革後錢塘江海塘工程總局(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前身)首任總辦(局長);他還擔任過杭嘉湖道、寧紹台道等官職,又與西泠印社的創建關係密切、是唐醉石的外公。他與浙江有三十年的緣分,在浙江人脈極廣,過去對李輔燿事跡有公開的零星記敘,但並不係統。本書以日記及大量書劄、詩詞等手跡為依托,詳盡地介紹了李輔燿的一生。李輔燿遺有62冊日記,已捐贈浙江大學,並於2014年影印出版。

本書第四章介紹李輔燿的後人。

李亦懷是李輔燿的三子,1900年生於杭州。他與其二哥李庸(書法家、西泠印社首批社員、上海文史館館員)、外甥唐醉石(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著名印人、國民政府印鑄局科長、湖北省東湖印社首任社長)、侄李青崖(著名作家、翻譯家、複旦大學教授、上海市文史館副館長)一起在杭州孤山西泠李輔燿公館渡過童年和少年時代,後隨父返湘。曾經就讀於國立武昌師範大學。1932年奉浙江省政府命到溫州創建“浙江地方銀行溫州分行”並任分行經理,在溫15年,留下了41冊完整的日記。作為一個經曆過清朝、民國、抗戰、共和國、文化大革命等時代大動蕩的社會上層知識分子,能留下一份記錄風雲時代的日記,這樣的細節筆錄,現在已是鳳毛鱗角了,是十分寶貴的史料。尤其是抗戰時期的日記,作為官辦的浙江地方銀行溫州分行經理,與溫州當時軍政部門及地方社會經濟關係十分密切。溫州三次淪陷,李亦懷帶領全行百數十人撤退、逃難、營業,這八年的日記可以說就是一部“溫州抗戰金融史”,其中也包括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的唐醉石於1941年被軍統密捕,經李亦懷全力營救出獄全過程的記敘。

李青崖是李輔燿的長孫,李亦懷的侄子,他不但是著名的教授、文學家、翻譯家,還是民國時期湖南長沙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的創始人之一和法語教師(班址就設在芋園中李青崖家大客廳),上海市軍管會首任文獻委員會主任、上海文史館的創建者、副館長。他的青少年時代情況由於過去沒有家族史料,在各種文史傳記資料中從未彼露過(唐醉石也是如此)。這次作者在《留得春風屬後生》一書中,將李亦懷、李青崖、唐醉石、李庸,四位在李輔燿杭州孤山西泠寓齋公館一起長大的少年單列一章,予以獨立介紹。同時對他們手中家傳文物的得失經過及本人晚年的遭遇也如實予以直筆,為曆史留下一筆難得的細節資料。

本書的第五章:尾聲。本章是作者本人投身於李星沅家族史研究的經過;近幾年來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及在當前的一些實際成果的介紹。

本書以依托大量實物(書劄、詩稿、照片、日記等)的圖片來真實的記敘李星沅家族二百餘年來的變遷;縱越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七朝。世事變遷,透過曆史的塵埃幾乎無法認識當事人當年的一言一事。觀點代表不了曆史,細節才是真實曆史的構件。作者力求以敘事的細節追尋一個書香家族走過的曆史道路,拂去曆史的塵埃,還原李星沅一家六代人對國家和社會作出的貢獻。

書中提到的“李輔燿日記”62本、李輔燿的各種筆記、詩稿等本書作者均已於2014年捐贈浙江大學檔案館,其中《李輔燿日記》、《李輔燿詩詞集》浙江大學檔案館已分別影印出版。2021年初夏,作者又將函蓋李氏家族六代人的書劄、詩詞、冊頁、拓片、李亦懷日記等約五百餘件(冊、頁)文物捐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從嘉慶年間的秀才詩人李疇書劄手跡起,直到民國時代的知識分子李青崖大量譯著止,長沙芋園李家六代人的文脈手跡齊聚於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居然還能和“失蹤”70餘年,高祖李星沅1840年的日記手跡會聚一堂;這是夢一般的奇跡,也是共和國曆史文化建設中的一段佳話。冥冥中我感謝上蒼對我的眷顧,讓兩個世紀六代先人,清清白白做人,憂國憂民,拳拳報國之心得以明示後人。  

《留得春風屬後生》一書寫完了,我希望這本書能助後人研究曆史一臂之力。雖然我做的微不足道,但是,我盡心盡力了,故借吳懋“詠歸橋”詩《當年歸詠人何處,留得春風屬後生》以名之。

作者簡介:李崧峻 字岱,湖南長沙人,1935年3月5日生於浙江溫州市,漢族。 童年就讀於溫州市三希小學,因逃難,學業時斷時續。 1957年上海市上海中學畢業。 1961年山東海洋學院(今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係畢業。 1966年以前一直從事於科研工作,文革中下放,改行當中學教師。 1980年以後從事於教研工作,直至退休。 從上世記八十年代後期起兼任民盟煙台市委副秘書長、副主委、煙台市政協常委。 

李崧峻是前清兩江總督李星沅的四世孫,喜歡古典音樂與曆史,好收藏。退休後一直從事家族曆史資料的收藏與研究。寫有《我所知道的芋園》《從洞庭湖到甌江》《湖南湘陰李氏與早期西泠印社》《長沙芋園翰墨珍聞》等作品。

《留得春風屬後生》在巴諾書店上發行 

《留得春風屬後生》在Books-A-Million上發行

《留得春風屬後生》也隨著亞馬遜在全球發行

購買此書請關注下麵鏈接或亞馬遜搜索書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595.html

點擊下麵鏈接可閱讀書中更多內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5626.pdf#toolbar=0

美國南方出版社簡介:

“圓作者一個夢想,助作者美國出書”是美國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國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國Alabama州注冊成立,多年來為諸多作者出版圖書,銷售不斷攀升,是美國出版界的後起之秀,現正逐漸為各界熟悉。

美國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通過自己的網站,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亞馬遜(Amazon)等網上和實體書店在全球範圍內發行。美國國會及各大地方圖書館均有收藏,美國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紛繁的世界舞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