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機圍棋大戰後的教育理念

(2016-03-19 10:31:44) 下一個

最近給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上課,討論世界文明的曆史,專門分析近代“西方的崛起”,試圖搞清楚:有哪些因素在西方國家走向主導世界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好李世石對穀歌阿爾法狗的圍棋人機大戰鬧得沸沸揚揚,於是我問學生,你們怎麽看這件事?

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有位學生竟然還是家在北京的。對此,有誌於把孩子培養成職業圍棋手的家長,要想一想。

當我介紹了這個比賽的背景和局勢後,學生普遍的反應是:機器後麵不就是人嗎?還不是人和人之間的對抗?

他們說的時候,是一種很自然很直覺的反應。他們的父母應該欣慰: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資沒有打水漂。

對人機大戰的眾多評論後麵,折射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單打獨鬥的小農經濟思想和整合資源人力的團隊意識。西方國家的崛起,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借助科技和團隊互補合作,把人的力量,以產品的形式,大規模予以儲存,複製和組合使用,從而超越了單個人的生物學限製,將個人的力量,整個層次地放大提升。阿爾法狗隻是這種努力的又一次嚐試和舉證。

與之相應,在西方國家的代表美國,在教育領域,愈來愈鼓勵領袖能力的培養;所謂領袖能力,簡單說,就是整合運作資源(包括人)的能力;這後麵,歸根到底,又涉及一個人的為人和情商。

當有人狂叫:“李世石神之一手 贏回人類尊嚴”,我仿佛看到當年的義和團,吞下刀槍不入的符咒,揮舞大刀,衝向洋槍洋炮的悲壯。

恰恰是:李世石輸了,我們贏回了人類的尊嚴!如果李世石贏了,借用丘吉爾的一句話:“人類朝著它的目標向前推進的古老欲望和衝動,將蕩然無存”(no survival for the urge and impulse of the ages, that mankind will move forward towards its goa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樓下說得有點偏激,但科學的確不是唯一標準。比如圍棋,它承載著一種文化,雖然當代棋手過於追求實用、勝率,衝淡了圍棋的文化精神。李世石說AlphaGo不懂得圍棋之美,這是恰如其分的評價。作為教育者,有責任在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的同時也關注文化價值。
低智商豬頭 回複 悄悄話 他們說的時候,是一種很自然很直覺的反應。他們的父母應該欣慰: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資沒有打水漂。/////////這正是可悲的地方。卻被作者讚揚。科學在哲學之下,而智能屬於哲學範疇,而不能用科學來定論。科學本質就是測量,最初也是從丈量土地演化而來。怎麽可能用科學來臆測智能?
低智商豬頭 回複 悄悄話 教育的目的不是固化思維,沒有深入認知憑直覺得出你認為的結論。作者從事科學教育但明顯不具備科學精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