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大雁塔變野鵝塔:誰之過?

(2015-10-28 18:15:02) 下一個

今天有則新聞:“紮克伯格到西安拜佛 大雁塔錯譯成“野鵝塔”。

說的是紮克伯格到西安大雁塔拜佛祈福,在自己的臉書上曬了張照片,文字說明裏,將“大雁塔”翻譯成“Wild Goose Pagoda”。

如果看到有人指著“大雁塔”,用中文稱之為“野鵝塔”,受過點中國文化熏陶的人,誰都會覺得不倫不類。一個名稱,往往不隻是字麵的意思,往往還有其相關的聯想涵義,暨connotation。“大雁”在中國文化,有太多的畫意、太多的心緒、太多的悲涼和期待…

但紮克伯格沒有錯,英文goose就是指家鵝和未經馴化的大雁,他把中文“大雁”翻譯成英文“wild goose”,向英文讀者介紹,很準確。而且我相信,如果紮克伯格需要用中文稱呼大雁塔,他肯定會吐字清晰地說出 “大雁塔”。

這位記者顯然太敏感、解讀太多:“‘Goose’的本意是鵝,但通常引申為‘像鵝一樣臃腫的,搖搖晃晃的傻瓜、笨蛋’,完全和大雁塔搭不上邊。”。 我不相信,紮克伯格有這個膽量,敢耍這種小聰明冒犯中國人。

至於建議:“不如翻譯為‘Da yan pagoda’, 這樣既好記,又不失原味。”就更加值得商榷了。既然是翻譯,就是希望老外看得懂,就不隻是騙騙自己;老外看 “Da yan”,有幾個搞得清是美女“大眼”還是鴉片“大煙”?美女味道好還是鴉片味道好?

說到底,還是一種心態,就不能自己灑脫點?就不能把別人看得正麵點?就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

其實,如果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也非常實事求是:在英漢詞典的“goose”條目下,加上“大雁”的釋義,把前輩英語工作者的疏忽彌補上。這樣。中國人學英語,以後就知道“wild goose”就是大雁;以後看到“wild goose”,就不會再浮想聯翩了。

最後,為了安慰一下這個感情受到傷害的記者,上一張哈佛商學院裏加拿大野鵝的照片。這對野鵝優哉遊哉地在哈佛商學院主樓前的大草坪上覓食,貴族氣十足,知道哈佛精英長什麽樣子了吧!誰還敢再小瞧野鵝?

原文:

紮克伯格到西安拜佛 大雁塔錯譯成“野鵝塔”

2015年10月28日 14:23

來源:西部網 作者:敬澤昊

西部網訊 (記者 敬澤昊)繼10月26日在西安城牆上跑步之後,10月27日,Facebook(臉書)創始人紮克伯格又來到了大雁塔,此行的目的是祈求世界和平與家人健康。

紮克伯格在自己的臉書上曬了一張自己在大雁塔拜佛祈福的照片,並稱自己的妻子是一名佛教徒,而佛教則是一個充滿哲理,令人驚訝的宗教。他已經從中學到了很多,並希望可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有意思的是,紮克伯格提到的“Wild Goose Pagoda”,如果直譯為漢語,應該是“野鵝塔”而不是“大雁塔”。

由於在英語裏不分鵝與雁,“Goose”的本意是鵝,但通常引申為“像鵝一樣臃腫的,搖搖晃晃的傻瓜、笨蛋”,完全和大雁塔搭不上邊。這樣的翻譯,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被不少遊客詬病。所以有不少網友和專家建議,不如翻譯為“Da yan pagoda”, 這樣既好記,又不失原味。

但也有專家認為,像大雁塔被翻譯成“Wild Goose Pagoda”,是一定曆史原因造成的,很早就已經被世界知曉,成為約定俗稱的叫法,更改也沒太大必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