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篇敗家亂世的小學語文讀物

(2015-08-31 11:02:55) 下一個

在《中國教育的死穴和申請美國名校的命門》裏,我有一個觀點:中國的人文教育,內容是虛幻的,骨子裏是反社會的,結果是敗家亂世的。上周寫到蘇東坡,上網核實一點東西時,跳出下麵的文章,隨手拈來,正好舉證我的觀點。

“這天,蘇東坡喬妝秀才,帶一家奴,前去遊覽江南風景聖地莫幹山,見一座道觀,便和隨從一起進去討杯茶喝。道觀主持道人見他衣著簡樸,以為是個落第秀才,冷淡地說:“坐”,回頭對道童說了聲“茶!”後來見他脫口珠璣,談吐不凡,料定有些來曆。老道立刻換了一副麵孔。說聲“請坐”,又叫道童“敬茶”。坐了一會兒,老道借沏茶之機,悄悄地向仆人打問,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蘇大學士、杭州剌史老爺到了,馬上把蘇東坡引至客廳,畢恭畢敬地說:“請上座”,並回頭吩咐道童“敬香茶!”蘇東坡心想,出家人尚且如此世故,難怪世上人情淡如水。不覺暗暗發笑。

老道人好不容易抓住了這個時機,便請蘇東坡留墨題詞。蘇東坡就把眼前發生的事實經過,寫了一副對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這副對聯,詼諧有趣,把老道以衣帽取人,十分世故的形態和嘴臉,勾畫得維妙維肖。老道人見聯自知失禮,滿麵羞愧。”

這個故事,還有幾個小學語文讀物版本,有的說蘇東坡是一人獨自前往,但我更相信這裏的說法,蘇東坡帶著家奴。無論哪個版本,傳達的是同樣的信息:老道勢利,而蘇東坡呢,最後顯然出了一口惡氣。

但我不同意這樣的解讀。

在我看來,老道的做法,並沒有什麽值得非議的。老道平時靠善款接濟,種幾分菜園,養兩株茶樹,春去秋來,好茶也就隻收了那麽幾兩,自己平時喝的恐怕也是粗茶大葉,聞知蘇東坡光臨,既發自真誠的敬仰,也出於待人的規矩,以好茶招待,畢恭畢敬,可圈可點。難道明明知道來的是蘇東坡,還要繼續冷落他不成?難道來的是落魄無賴,老道也要笑臉相迎?秘書幹什麽的?

大到國與國之間的禮節,一點不比老道的做法高出多少。

而對蘇東坡的描繪,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蘇東坡是什麽人?他的心胸氣量不是一般的大;他非常務實,體恤人情世故。他當官幹了那麽多實事,經常向皇帝申請經費,是個知道柴米貴的人。他寫的《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火,少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活脫脫就是蘇東坡,除了蘇東坡,還有誰,能有這樣的心態和手藝,享受“價錢如糞土”的東西,自得其樂?

蘇東坡是性情中人,他的這副對聯,的確詼諧,更多的是禪鋒。不妨當著無傷大雅的玩笑。但這個故事怎麽就變成了蘇東坡智鬥老道士了呢?

這就是為什麽我覺得蘇東坡是帶著家奴去的。就是這種人,一天到晚琢磨著主子的臉色,心理特陰暗,硬是把這件事升華到鬥爭和輸贏的高度。

這個故事竟然成了中國小學語文讀物!中國的孩子就這樣潛移默化,接受了蔑視社會的鬥爭意識。

如果一位富家子弟,相信了這個故事的道德說教,把家裏的錢全拿出來結交“四方豪傑”,等哪天流落街頭了,就知道什麽叫狐朋狗友了。

如果一位權勢子弟,站到了社會對麵,信奉鬥爭哲學,動則“我爸是李剛”,哪天被人家大卸八塊做了,活該!

如果一位貧民子弟,把社會規矩當做社會不平,仇恨意識積蓄,長大了,時機一到,造反有理,殺!

以往中國的曆史和家族興衰,就這麽簡單地循環著。而美國的私立名校,不管高中還是大學,最要防範的,就是受到這種鬥爭意識熏陶的平民子弟和家庭。偏偏有的中國家長和孩子,以為把美國那套全吃透了,但麵試時眼一轉嘴一張,一點小心思就全部露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值得深思的都是人際關係。
說人不可貌相,那其實好像隱含著還是要“相”,隻是不以“貌”相罷了。
比的還是技術,就是到底以什麽相。
而相的目的是什麽,沒說。
這個事情的複雜,大概在於人有人性的一麵,也有物性的一麵。
有博愛的一麵,又有物質利益的一麵。
蕌蕌 回複 悄悄話 屁精!!!
freemanli01 回複 悄悄話 觀點很有意思,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是值得深思,
平等、尊重這個觀點到底是什麽意思?怎麽做才能夠讓社會更進步和諧?
獎勤罰懶,還是如文革時期獎懶罰勤?越窮越光榮?

為什麽會有“尊貴的”客人,而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把最好的東西給他。
為什麽要好鋼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刀背上?
平等,就是要好鋼用在刀背上,逆經濟規律、心理規律而動麽?
道雲 回複 悄悄話 初極教育是最為重要的教育。因為兒童仍處於大腦發育期包括價值取向認知定型。家庭,學校是給孩子們輸入精神框架的主源地。編寫教材要有相當高的人文素養。定位要格超然於政治說教,嚴防明暗的庸俗和趨炎附勢。不可尖刻。要有大視野。同意樓主。課文選材要輸入什麽框架?尊重,感恩模式還是“清高”鬥士模式?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有這樣的體會,說明對我們的小學生會有教育意義
bobby41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學生的語文課本,過去都是魯迅、朱自清等人的誤人子弟的說教東西
現在把魯迅、朱自清等人說教的東西都刪除了
能夠放這樣的內容是進步了
讀這文章,就是讓學生自己體會,非常好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有很多的小聰明,並且時常以用這些小聰明來耍弄別人為榮。這是十分不可取的。人要大度,能夠寵辱不驚,方是真豪傑。
valore 回複 悄悄話 莫名其妙的聯想。道理不通。將故事上升到鬥爭和輸贏的高度怎麽感覺是樓主幹的事。老道士做法可以理解,多數人如此。的確世故。蘇東坡也的確寫了對聯感歎一聲。難道不應該平等待人,對人尊重?如何小孩子就學到了蔑視社會?
Dictator 回複 悄悄話 受教了!謝謝。
秦臻 回複 悄悄話 言之有物的文章,欣賞。
對孩子進行什麽樣的教育才客觀理性,取決於教育者本人的為人,比如他看問題的角度,對事情的解讀理解,如果教育者本身就是個勢利鑽營之人,拿這樣的東西教育孩子而且是一個國家教育的方向,那可真是一種悲哀和敗家亂世。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觀點獨特,很有啟發。 讚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