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心腸

我思故我在,我書故我行
正文

科技產能開發中的風險阻攔問題

(2018-11-11 10:24:30) 下一個

今早在科學網博客中看到從人民網轉發的創投版的采訪文“孵化器並非二房東 租金模式不可持續”,大致讀了一下,頭腦中揮之不去的是有關科技產能開發中的風險阻攔問題。

按文中所說,到目前積累的科技成果很多,現在也出現了很多的成果“孵化器”,但實現成果轉化的科技產品生產出來的很少。所謂孵化器,有點貌似“二房東”的意思。

如此情形,在我看來,說明科技開發正處於播種與萌發的階段。之所以成效尚且不高,除了科技人員需要生產企業的知識,和具有吸引投資的市場開發能力以外,從資金來源來說,與市場壓力相關的風險是這些孵化器所麵對的最大困難。

給這些孵化器時間,讓它們自己在迷茫摸索和學習中,通過時間的積累,也總會找到一些出路的。隻是這些孵化器如果沒有明確扶持,沒有科技產品市場開發的標準係統為框架的參照,它們摸索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雖然這是不可避免的環節),它們也可能因各自眼界和能力的局限而出現起步定位時的偏差。

再從資金的角度看,如果按照現在投資市場的辦法,孵化器全憑各自的吸引力去實現資金注入,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孵化器們至少需要向投資者推介自己的機會或場合,而這些條件最好是穩定持久的科技推介的服務平台,能夠有效地把科技方與投資方兩方拉攏起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以上過程雖然可能相對容易實現,但也有很大的不足:那就是科技產品的生產將不會有任何優越性,它們將和普通產品一樣,在資金投入上將要承擔資金來源方層層匯集起來的投資壓力。這一點,對於新型的科技成果而言,就意味著很大程度上將損失它們的自主力,而使得科技產品的發展定向更脆弱,更容易單方受市場的控製。

鑒於以上的考慮,我想起“國家行為”這個詞。科技開發,如果能象它的前期科技研究那樣,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而且資金上也不再單純仰仗市場的扶持,而是受到全民資金支持的直接關注,那樣的話,資金到位將不會有多層結構和市場變化的壓力與風險---如果可以這樣,科技開發由研究成果到產品的過程才算是走上了一條孵化器們個個易行的康莊大道,到那時,何愁沒有科技開發的春天呢?

2018.11.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