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心腸

我思故我在,我書故我行
正文

膚淺地嘮嘮潛意識相關的

(2018-07-26 10:19:49) 下一個

從一個平麵上看,有人說,每個人的自我就是一個綜合體。這個綜合體由那個人的各種人際關係的多重身份所表現的麵貌組合而成。因而,如果我們能全麵了解一個人在他所有人際關係中的各種表現,才可以說我們對那個人比較了解。

從孤立的角度看人,單個自我的個人,他如何做一件事情,主要由自覺(consciences)和潛意識(unconscious )兩方麵決定。要做一件事,想法,計劃,目標和步驟都必須放在自覺意識的表層上去執行才行。與此同時,處於深層心理的潛意識,也必須達到在那件事情上與處於表層自覺裏的決定一致的態度,表裏一致了,才能把事情順利完成。

因為自覺意識是我們的工作層麵,它裏麵即時不可能儲存太多的內容,我們需要相對集中注意力去處理自覺意識裏的決定,因而我們情感和思想的大部分內容都被自動保存在潛意識裏。潛意識相當於我們的記憶庫。

如此說來,雞湯裏經常燉的“放下”這兩字,對於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其實是合理的。隻是我們往往意識不到,“放下”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真正看開了,而隻是我們把一些疑問,負麵的情緒和思想寄存到自己的潛意識裏去罷了。

了解這種情形之後,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麽很多事情,不管我們如何帶著自覺意識去積極麵對,最後卻仍然讓那些事情表麵化或者不了了之的原因了。從個人的原因看,存在於潛意識裏的疑惑,負麵情緒和思想,常常不自知地給我們搗亂,拉後腿。

還有一點,負麵的想法不是不能起作用,而是它們必須明放在自覺意識的表層上,集中注意力去做才能有效。潛意識裏,哪怕你用強烈暗示的辦法,試圖讓負麵的想法去起作用,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潛意識無法集中注意力在否定的意義上,而會把注意力放在否定意義後麵的動作上。

如果感覺這一點難以理解,就想像我們的潛意識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吧。好比老師在課堂上反複講“專心點,不要在下麵做小動作”,結果呢,課堂上好像老師在帶著嚴肅態度開玩笑一樣,小孩子們仿佛隻當老師的話是耳旁風,他們在下麵玩得更歡了。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麵是因為孩子腦成熟不夠,自覺意識沒那麽強,而老師否定意味的教導其負麵表達到達孩子們的潛意識裏後,“專心”被接受了,“不要在下麵做小動作”被“專心”改成“做小動作”了,而“不要”被潛意識刪去拋棄了,因為潛意識執行不了。

所以說,與其試圖執行否定意味的動作,不如轉換一下方式,讓自己表裏更容易形成一致,心動與行動也更簡單協調吧。

 

2018·07·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