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Meta首席科學家:大模型永遠達不到人類智力

(2024-05-23 08:56:10) 下一個

我們現在用的電腦主要用的電磁力場,沒有用到強力場。但是,下一代量子計算機可以用到強力場。

引力-氣時空

弱力-神時空

電磁力-虛時空

強力-道時空

目前電腦隻有電磁力-虛時空,而人類,可以應用:引力-氣時空,弱力-神時空,電磁力-虛時空,強力-道時空,即:四力-四時空。

未來量子計算機,可以應用:四力-四時空,完全超越人類是可能的。這個答案,就在阿拉法go中,早就有答案了。聶衛平曾經親自敘述這個過程,以為電腦永遠超越不了人類,但是,回答完,幾天後徹底改變。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的強力時空基礎一旦應用,超越人類思考,馬上就來了。

Meta首席科學家:大模型永遠達不到人類智力

驅動之家 的報道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Meta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深度學習領域的先驅楊立昆(Yann LeCun)近日對ChatGPT等生成式AI產品背後的大語言模型的能力提出了質疑。

他表示,大模型永遠無法實現像人類一樣的推理和規劃能力。

楊立昆明確指出,大語言模型在邏輯理解方麵存在極大的限製,它們缺乏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沒有持久的記憶,無法以合理的術語進行推理,更無法進行層次化的規劃。

他強調,人們不應過分依賴這些先進的大語言模型來追求人類水平的智力,因為這些模型隻有在獲得正確訓練數據的情況下才能準確回答提示,因此“本質上是不安全的”。

作為Meta基礎AI研究實驗室(Fair)的領導者,楊立昆領導著一個大約500人的團隊。他們正在研究一種被稱為“世界建模”的方法,這種方法旨在創造具備常識、能夠像人一樣學習世界運作方式的AI。

楊立昆堅信,從長遠來看,這項技術將能夠驅動AI代理,這些代理可以通過可穿戴技術(如增強現實或智能眼鏡)和肌電“手鏈”等與用戶進行互動。

資料顯示,楊立昆是一位法國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也是2018年圖靈獎的得主。他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移動機器人和計算神經科學等領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最為人所知的成就是在光學字符識別和計算機視覺上使用卷積神經網絡,因此他也被譽為“卷積網絡之父”。此外,他還與萊昂伯托(Leon Bottou)和帕特裏克·哈夫納(Patrick Haffner)等人共同創建了DjVu圖像壓縮技術。

Meta首席科學家:大模型永遠達不到人類智力© 由 快聊IT 提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