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樹下

走的多,見的就多,見的多,想的就多,想的多,悟的就多
個人資料
正文

“小醜”與“寄生蟲”,誰的煙火更明亮?

(2020-02-09 06:42:59) 下一個

一個陰沉的冬日下午,我一個人走進電影院去看慕名已久的電影“小醜” (Joker)。電影熱映期已過,偌大的放映廳裏隻坐著五六個人。在此之前,我忍住沒看劇透和影評,不想有先入為主的感覺。

影片從一個側麵讓觀眾看到了生活在美國社會底層,被主流媒體所漠視的群體所遭受的身心痛苦。走出影院,影片陰暗的格調像陰霾的天空一般積壓在心頭,揮之不去。我感到有些失望,因為電影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好。影片主人公“小醜”所遭受的生活苦難沒有深刻地打動我,也就是說,他的生活在我看來沒那麽悲催。

看看小醜的生活,他雖生活在社會底層,收入低微,但有一份喜歡的、扮演小醜的工作。他與養母租住在一間兩室一廳的公寓樓裏,雖然公寓內設施老舊,但電視冰箱烤爐,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他們一日三餐衣食無憂,還有錢酗酒吸毒。他沒有醫療保險,可作為社會一員,仍可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社會醫療福利,免費看醫生,免費領取藥品,雖然這個福利最後被取消了,成為壓倒他的另一根稻草。

像小醜這樣的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無專業知識和技能,自然找不到一份收入好的固定工作。可他不安分去做一份普通工作,誌向當一個喜劇演員,成為電視明星。這沒錯,可是在追求人生遠大理想之前,你認真地想過沒有,成為一個明星容易嗎?你準備好會遇到的種種挫折和失敗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小醜沒有好好地掂量一下自己的幾斤幾兩,當生活中一個個的困難向他壓過來時,失去了工作(可那不是他個人犯下的愚蠢錯誤造成的嗎?在醫院裏為病童表演快樂,卻把腰間的手槍掉在地上,當然被解雇了);在社會上遭到一次次的嘲諷、侮辱和人身攻擊;同事的惡意擠兌;養母編造的故事;政府醫療福利的取消;女友的離去;心中偶像的墜落,一個個幸福的泡泡無情地破滅了,於是他人性中善的一麵垮了,惡的黑暗籠罩了他,他成了報複社會的殺人犯。

即使生活給了他種種磨難和不公,他有理由四次殺人嗎?第一次在地鐵裏,那是他最合理的殺人。在麵對來自三個衣冠楚楚的惡徒的侮辱毆打,危及到個人的生命安全時,他把槍自衛。這就是為什麽美國憲法給予公民持槍的權利,在極端的情況下,用來保護個人的安全和自由。

如果他在第一次殺人後還流露出恐懼、驚慌、焦慮的自然反應,那麽第二次,在醫院裏用枕頭悶死他的養母,就表現得冷血多了。他的養母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假象和欺騙,那是壓垮他的、最沉重的一根稻草。之前我們在那個公寓房間裏看到的是一幅多麽溫馨的畫麵,母子相依為命,兒子對母親那樣的體貼關懷。毫無疑問,母親是他生活中溫暖和愛的源泉,是他的精神支柱。當他在醫院裏搶到母親的病誌檔案,獲知真相:她其實是一個精神病人,那封私生子的信件不過是一個病人的幻想。更重要的,養母在他的童年時嚴重虐待了他,他現在成人後的心理問題都可能源於她在他幼年時造成的心理傷害,於是他人性中理性和善良的框架轟然坍塌了。我可以理解他內心極度的憤怒和報複心理。問題是,那老女人已經病入膏肓了,殺死她不是增加自己的罪惡嗎?如果要報複,最好的方式不是冷漠地看著她遭受疾病的折磨而置之不理?

如果小醜的第二次殺人還情有可原,那麽第三次,在公寓裏殘忍地殺害了往日裏與他有過節的同事就不可理喻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報複傷害過我們的人,那麽我們生活的世界到處都是沾滿鮮血了。這隻能說明,小醜這時的內心世界已經完全被黑暗侵蝕了。

有了前三次的殺人,我毫不驚訝他的第四次殺人。在電視節目錄製現場,他將那個他曾經崇拜、視為心中偶像的主持人一槍爆頭。那個主持人跟他無冤無仇, 如果前三次殺人還是出於那些對傷害過他的那些人的個體報複,那麽這一次是對他仇恨的社會的報複。

你認為小醜是一個正常人還是一個精神病人?從專業的角度講,他可以算作一個精神病人。臨床診斷:雙相情感障礙,即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證據:他有既往精神病住院病史,表現出一些異常的精神症狀,比如不自主地大笑不止,情緒起伏,衝動暴躁,需要定期看心理醫生,需要服用藥物控製,更重要的是,他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和反社會人格。如果作為一個精神病人,在北美,法律上講,他不會對自己的殺人行為承擔負責。我想影片的導演不會想把影片狹隘成精神病人凶殺劇那麽簡單,那樣一來,小醜就缺乏了代表性。很多人會不同意小醜是個精神病人,的確,他思維正常,生活中表現與常人無異,與我們心目中瘋癲的精神病人相去甚遠。如果我們把他歸類於正常人,那他就是屬於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他的殺人就屬於犯罪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既然他是正常人,他就屬於大眾的一員,他的思想和行為就有群體的代表性和社會意義,這就是為什麽在影片的最後,暴亂人群將他視為反抗的精神領袖。我想影片導演也是意讓小醜成為揭示社會不同階層對立和衝突的代表人物。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問題是,小醜這種以極端暴力方式做出的反抗是正義的嗎?是正確的嗎?這讓我不禁想到主張以一個階級推翻另一階級,推崇暴力革命的紅色政權。暴力和殺戮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出路嗎?設想一下,如果大眾通過暴力和破壞推翻了現政府,小醜當選為人民領袖,他領導下的社會會變成什麽樣子?

同樣來自社會底層的草民,同樣遭受生活的苦難,同樣以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苦難,小醜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中國甘肅省的一個普通村婦,楊改蘭。他們同樣是社會兩極分化的受害者,不同的是,小醜最終舉起槍射向那個他認為不公平的社會,而楊改蘭舉起刀殺了自己四個年幼的孩子,然後服毒自殺。如果對比一下小醜和楊改蘭的生活狀況和社會環境,簡直是天上和地下.小醜根本沒有麵臨楊改蘭那般的孤立無助,那般的貧窮窘迫,那般的生活壓力和煎熬。如果楊改蘭和小醜能有一次對話,楊改蘭一定會說,你活得夠好了,還有什麽不知足的!小醜會說,天啊,你怎麽能活得那樣苟且,不去反抗!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文化的差異造就了思想的差異。盛世下的螻蟻,楊改蘭的命運令人唏噓,然而令人反思。她清醒卻糊塗,她看不清這苦難的來源,把自己的受罪難歸咎於命運;她軟弱卻剛烈,她有勇氣親手殺死自己的骨肉來結束這場人生的苦難,卻不敢向社會抗爭,以死犯上,骨子裏遺傳下來的順民意識根深蒂固。如果小醜的編劇和導演能把楊改蘭的故事搬上銀幕,以他們的藝術才華,一定比小醜精彩十倍!

今天,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盛宴即將來臨,花落誰家,億萬矚目。有意思的是,在與“小醜”角逐最佳影片提名中, 有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 (Parasite),和小醜取材相同,都是反映現實社會分化下的底層民眾生活的影片。在看小醜之前,我先看了寄生蟲。一直認為韓國電影還不入流,就像以前一直認為印度電影隻會拍些歌舞片,直至看了幾部優秀的印度電影後才改變了觀念。那天躺在沙發上,嚼著爆米花,開始看“寄生蟲”,看著,笑著,一部黑色喜劇嘛,笑著笑著,笑不出來了,爆米花咽不下去了。影片結束,肅然起敬!

“小醜”和“寄生蟲”都是展現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痛苦,表現手法不同。“小醜”是通過一個人所經曆的身心痛苦,來展現那一群人的痛,通過對人物外在生活和內心世界的挖掘,讓你聽到、看到、明白地感受到主人公在生活中經曆的種種切膚之痛。而“寄生蟲”則是通過一個家庭,一個社會小群體,來展現那一群人的痛。那種痛,不是直接的、暴露的、明白的,就像影片中有錢人描述的,他們,窮人的身上有一種說不清楚的味道,你能感受到,但說不清楚痛來自何處,哪個地方出了問題,甚至那種痛是以一種快樂的方式進行的。掩卷常思, 才會痛定思痛。

建議大家把這兩部影片對比著看,這是兩個口味截然不同的蘋果。同樣是社會底層的草民,“寄生蟲”韓國一家人,認命順從、吃苦容忍、表麵上禮貌恭順、笑容滿麵,卻笑裏藏刀,心存狡詐,用心良苦,蠅營狗苟,努力打拚爬上更好的社會階層。他們與小醜身上表現出的隨意任性、大膽張揚、有話就講、有屁就放、愛咋咋滴的鮮明個性大不相同。東西方文化和觀念的不同,教化出來的草民也打上各自文化的烙印。可是無論草民如何努力,他們也難以改變自身的命運,跨越階級的鴻溝。一場大雨,就把剛脫貧的韓國一家人打回到一窩從被水淹的地下室裏倉皇逃竄的“蟑螂”原型。誰是真正的寄生蟲呢?是靠富人的施舍度日的窮人呢,還是靠窮人的勞動生活安逸的富人呢?

這兩部影片雖然風格迥異,但結尾異曲同工,都以血腥暴力結局,點明了社會不同階層間日趨激烈、不可調和的矛盾與衝突。你讓我活的擰巴,我就讓你去見閻王。西方的小醜舉起了槍,子彈穿過了電視主持人的腦袋,那是一顆射向不公平社會的仇恨子彈;韓國的老爸揮起了刀,插人男主人的胸膛,那是一聲窮人向富人發出的怒吼,憋在心裏壓抑已久的屈辱和憤怒;中國的楊改蘭也舉起了刀,卻砍向自己的孩子...如果這是一部電影的結局,一定讓西方的觀眾驚訝地瞪大眼睛,百思不解。

優秀的電影值得反複看,這兩部電影我都看了兩遍,以加深記憶和理解。在我感歎韓國導演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影片時,不禁感歎中國電影的衰落。那些曾拍出“活著”“霸王別姬”經典作品的中國導演們,如今安在?是他們江郎才盡了,還是缺乏好的電影素材?他們還在拍電影,炫耀著華麗和技巧,卻華而不實,缺乏思想和深度,難以像以前一樣撞擊觀眾的心靈。是沒有好題材嗎?楊改蘭的故事不是活生生、血淋淋地地擺在那兒嗎?敢拍嗎?

“小醜”和“寄生蟲”,誰的煙火會在奧斯卡的舞台上燃放得更明亮?個人預測,最佳男演員的桂冠非“小醜”的主演莫屬,他的出色表演讓這部影片有了生命,這是他一個人成就的電影。“寄生蟲”如果不獲得最佳影片獎,也必定獲得最佳外語片獎,因為就整體而言,它太出色了,藝術表現高於小醜。不過這是西方的電影頒獎,自然會按西方的思維和套路來了。

好了,讓我們今晚上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EZL 回複 悄悄話 支持!
buyu 回複 悄悄話 今年的Oscar 出乎意料。
新年好運 回複 悄悄話 都沒看,如果他們都身體健康,好好打工或做個小本生意,也能慢慢好過起來,除非是被城管欺負。我在國內認識個女人,沒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擺攤,很辛苦跑南方進貨,後來發不少財呢。夜市賣羊肉串的據說也發大財
這一世 回複 悄悄話 對寄生蟲裏那個前管家的老公表演很不感冒!他在地下室餓了那麽多天見到他女人拿出一根香蕉居然是一小口小口的咬著吃!這怎麽可能!再則那個老婆明知道自己老公餓了這麽久居然都不準備些飯菜給老公!這些細節假到要死。
小醜的悲劇在於原生家庭的罪惡衍生,而寄生蟲更多的是社會罪惡的顯現!
cjasn 回複 悄悄話 從政治大背景下預測一下:小醜更可能獲獎。
小醜被壓抑得更加厲害,有直接導火索激惹他的負麵情緒。雖然殺人不對,但是他的思想過程讓人理解。
寄生蟲一家更多的是慢性的比較小的壓抑。而且影片花了更多的筆墨描寫這家人的”不老實“,他們有錯在先。而影片中的富人並未為富不仁,相反還善良。
所以”窮人造反有理“的影片小醜更可能獲獎,而不是醜化窮人的寄生蟲。
鴿哨 回複 悄悄話 好影評,喜歡你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登錄後才可評論.